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57章

定居唐朝-第157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下士卒议论纷纷,有支持大虫的,也有支持熊的。江临道:“叶都尉的弓术,江临不及也,当以叶都尉所猎之大虫为第一!”

  叶卿道:“非也!当以江校尉之人熊为第一!现在乃是仲冬时节,人熊应已冬眠,极难猎获,即便运气凑巧寻到人熊冬眠之穴,面对于冬眠中被吵醒而暴躁之人熊,论勇论武,皆当以江校尉为第一!”

  一时间,两人竟然推来让去。你夸我的灵巧,我夸你的神力,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李弘节哈哈大笑道:“好!你们皆是好儿郎!在我看来,你二人,一人弓术绝世以巧决胜,一人神力盖世以猛慑人,都可论第一也!本将军宣布,今年冬狩的第一者乃是叶都尉与江校尉并列,皆是第一!众将士可服气?”

  “服气!心服口服!”

  “好!伙夫营何在?燃上篝火,烹饪野物,上酒水,今日,某要与将士们同乐,不醉不归!”

  “喏!”

  伙夫营的忙碌起来,洗剥猎物的洗剥猎物,烧火的烧火,抬酒水的抬酒水,忙得不亦乐乎。

  围观至此,薛朗便没再围观,而是加入到自己的部曲中,也让人摆上酒水——

  酒水是新酿的白酒,度数不高,四十度左右。薛朗喝着觉得淡,在部曲们喝来,却是难得的烈酒。

  薛朗兴致颇高,就着烤肉,端着酒杯,先大家一起喝了三杯。之后,几乎来者不拒,杯来酒干。上千部曲自然不可能全都敬他酒,只领头的几个来敬酒,就这样,也有十来杯下肚。

  薛朗自从穿越来古代后,本来就白皙的皮肤,养得更加的白净,看着细皮嫩肉的。数杯酒下肚,脸颊飘起两团晕红,脸上笑眯眯的。

  李弘节新来,不知他底细,还以为他将将酒醉了,暗戳戳的跑来敬酒,颇有落井下石的嫌疑。

  薛朗笑眯眯的跟他喝,喝了一杯不算,拉着李弘节道:“今日开心,我已喝过李将军的酒,所谓礼尚往来,李将军不如试试我的酒如何?”

  李弘节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不瞒薛咨议说,某家早已闻到你的酒香,然则不好开口讨要。薛咨议让我喝,可不就是正中下怀乎?”

  薛朗也笑起来,二话不说,拎起酒壶给李弘节的酒杯倒酒,一连跟他喝了三杯才罢休。喝得李弘节本来就就红的脸孔,更是红的发紫了!

  薛朗也没数到底喝了多少杯,等他察觉到醉意的时候,主位的李弘节已然醉眼迷蒙,不胜酒力。

  薛朗笑笑,交代了部曲们几句,方才爬上万福的马车,回听风院去——

  趁着没下雪,平阳公主上下也该启程回长安矣!

  薛朗的东西算不得多,在苇泽关打制的家具也不打算搬去长安。长安城内的郡公府里,想来家具什么的,苏四娘已然按照薛朗给的图纸安置好。

  大唐都城长安,薛朗终于要去了!

  ++++++++++++++

  今天、明天忙房屋质量评估,之后就可以加快更新了!

第三卷_第278章 万民送行

  天刚蒙蒙亮,薛朗便已起床,今天是出发去长安的日子。等薛朗洗漱完毕,腊梅、冬至便已快手快脚的把剩余的东西打包好,放到马车上上,距离昨日定好的出发时间尚有一会儿,正好吃个早餐。

  吃完早餐,上了马车,准备出发——

  薛朗他们是跟随公主一块儿走的,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平阳公主的仪卫们,之后便是薛朗的,然后才是公主府的其他属官。

  李弘节率领麾下所有官员、将领来送行。行在前头探路的斥候便来禀告:“禀殿下,苇泽关附近的百姓听闻殿下要回长安,自发聚集来给殿下送行。”

  平阳公主略怔了一下,道:“且去看看。”

  “喏。”

  平阳公主疾步前行,韩进、薛朗等也跟着去。

  果然,官道旁,聚满了黑压压的百姓,百姓们手里或端着簸箕,或拎着篮子,兀自热气腾腾。人群的前头,是被百姓们推举出来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已然须发皆白,垂垂老矣。

  平阳公主即便位再高,面对这样的长者,也赶紧快走几步,迎上去:“平阳何德何能,劳烦长者们来送行?冬日寒冷,快家去吧,免得受了寒气,伤及身体。”

  长者道:“多谢将军,然则,将军要回长安,老朽岂能不来!将军自三年多前来苇泽关,平盗匪,抑豪强,使我等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自将军来后,再无突厥崽子敢来劫掠!将军之德政,我等感激不尽。将军贵为公主,身份尊贵,我苇泽关能得将军护佑三年余,已是福气,老朽等不敢留将军,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来给将军送行,盼将军一路顺风,清吉平安。将军保重!”

  老者弯腰行礼,身后的百姓们也跟着行礼,高呼:“将军保重!”

  平阳公主连上前两步,扶起长者:“如何敢受长者礼!长者请起!乡亲们,平阳因缘际会,在苇泽关领兵驻守,这三年多的日子,多谢乡亲们支持与厚爱。诸位之隆情厚意,平阳心领,冬日寒冷,快家去吧!”

  长者擦擦眼眶,道:“将军,我们舍不得将军离开,就让我们送送吧。”

  “对,就让我等送送将军。”

  一旁的李弘节道:“殿下,既然乡亲们盛意拳拳,就且让大家送上一程吧。”

  平阳公主目光沉凝的扫视四周,微微一叹,道:“也罢,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聚,平阳谢过大家,多谢!”

  说罢,朝着人群就是一礼。长者连忙道:“不敢当将军礼。将军重伤初愈,马虎不得,请将军上车,就让我等跟着将军的车马送上一程,聊表心意。还有,将军,请把这篮子蒸饼与鸡蛋带上吧。这饼乃是一家一把面,集合起来所蒸制,这鸡蛋,也是大家凑的,聊表大家对将军的送别之情,请将军收下。”

  “请将军收下!”

  一片诚挚,感人肺腑。

  平阳公主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知道冬日寒冷,鸡蛋难寻。大家能给她凑够一篮子鸡蛋也不容易,也不多推辞,直接道:“诸位之心意,平阳收下。初雪。”

  初雪立即上前,把长者手里的馒头和鸡蛋接下来,然后拿了十贯铜钱予长者。长者自然不要,平阳公主道:“长者应知平阳为人,自我来苇泽关,我麾下之将士,不可擅取百姓一针一线,如有违者,军法处置。所谓善始善终,平阳今日便要离开苇泽关,长者何以忍心让平阳带头违令?请收下!”

  长者略作踌躇,方才道:“也罢,将军军令如山,老朽也是知道的。这铜钱老朽便收下,今日来送行的,家中有孩子的,可来领一枚铜钱,让将军之威严,护佑孩子们平安长大。”

  这是个好主意。平阳公主也满意点头。

  长者道:“请将军上车。”

  百姓们也跟着喊:“请将军上车!”

  盛情难却,平阳公主庄重的向着人群一礼,这才上了马车,临上车前,把韩进与薛朗叫过去:“跃先,幼阳,且代我谢谢乡亲们。”

  韩进、薛朗连忙应道:“喏。”

  两人领命,韩进在左,薛朗在右,陪着前来送行的乡亲们,走了整整一里路。至此,韩进才道:“韩某代主上谢过乡亲们之浓情厚意,路途遥远,天气寒冷,长者年高,请回吧。”

  长者垂泪道:“只走一里路,便已不成,老朽太不中用了。也罢,老朽便送到这里,儿郎们,代我再送送将军。”

  “喏。”

  长者听劝告留下,韩进和薛朗这才上了马车。但送行的百姓们却不肯回去,随着李弘节一起,整整送出十里地。

  薛朗看得心潮起伏,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平阳公主虽然不是主政的官员,但因为有她在,苇泽县乃至整个州郡,无有官员敢于贪赃枉法,即便是地方士望之族,也大多循规蹈矩,不敢乱来。百姓们知道,所以才有今日扶老携幼相送十里的情谊。

  薛朗希望来日如果他有机会主政一方,不求会有这样的盛况,只求他日他离任的时候,百姓不是放鞭炮庆祝,而是说起他的时候,评价一句,薛朗这个官做的还算合格便行。

  到十里亭,平阳公主再次下马车,请送行的李弘节回去,也请一路随着队伍来送行的百姓们回去。平阳公主朗声道:“大家之情谊,平阳感激不尽,请回吧!”

  “将军!我们舍不得将军!”

  “将军!真的不能再留了吗?”

  “将军……”

  真正到分别的时候,有人再压制不住感情,哭起来,有一个人哭,其他人忍不住也跟着哭起来,平阳公主也红了眼眶,默然不成语。

  “将军!”

  一个年轻的女子挤上前来,怀里还抱着个孩子,哽咽道:“三年前,是将军为奴做主,帮助奴之先父平反冤情,奴家贫,无有什么报答将军,今日将军便要离开苇泽关,就让奴给将军磕个头吧!”

  旁人见状,凡是受过平阳公主恩惠的,都争着上来磕头。平阳公主红着眼眶,除了让众人起来,一时竟有些拙于言辞之感。

  略平静情绪后,平阳公主道:“大家请起,往日不过是举手之劳,当不得大家如此重礼。今日一别,望大家还如往日一般安居乐业,那平阳远在长安也安心矣。平阳告辞,诸位莫再送了,再送我便生气了!”

  说完,又是一礼,之后便毫不犹豫的上了马车,也不再掀开布帘往外看。百姓们见状,才不敢再送,只站在原地,看着平阳公主的车驾,慢慢走远。

  +++++++++++

  好了,忙完了!对不起大家,从今天开始,努力补更!恩,晚上还有更新!

第四卷_第279章 质朴的马车

  “幼阳!”

  傍晚到达驿站,在驿站门口下了车,平阳公主唤住薛朗。

  “殿下有何吩咐?”

  平阳公主没停下脚步,径直走过来,走到薛朗的马车旁才停住,打量的目光,巡睃着薛朗的马车——

  没错!薛朗的四轮马车终于造出来了!经过他的重新改造设计,在一溜儿的二轮马车中,这辆比之运货的四轮马车小些的马车,就跟鹤立鸡群一样显眼。平阳公主这会儿才来打量,已经是被杂事缠住身,能沉得住气了。

  薛朗默默看平阳公主一眼,小声的问道:“殿下,我的新马车……可有违制之处?”

  平阳公主道:“无有!不过,幼阳这马车倒是别致。”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笑,内里的来龙去脉,却不好意思说清楚——

  话说,自从薛朗知道要回长安了,又因为冬天怕河水上冻不利于航行,所以要走陆路,不能走水路。

  走陆路就代表着要乘坐好些天的马车,想起官道的路面情况,薛朗就觉得用脚走也是蛮好的。奈何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夏天还能骑一下自行车,冬天……嗖嗖的小风,就算是裹着皮裘也无法抵挡,别说骑自行车,就是起骑马也是一桩很酸爽的事情。

  所谓人都是逼出来的。为了回长安的路途能得到最大的舒适性,薛朗可谓绞尽脑汁,终于从久远的记忆中想起曾在博物馆见过的罗马四轮马车的复原实物。

  在四轮马车舒适性方面,罗马是走在东方前头的。古罗马的四轮马车是带有转向和减震装置的。如果不是穿越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