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40章

定居唐朝-第140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略作斟酌后,问道:“殿下是怕失去权力后,在长安不好立足吗?”

  平阳公主点头,道:“我来年将有一难题,希望准备周全些,实力丰厚些,否则,怕事到临头,无力抵抗。”

  薛朗迷惑的看平阳公主一眼,问道:“是何难题?不如说出来让属下参详一二,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或许会有办法解决呢!”

  平阳公主微微一叹,道:“此事无人能帮,包括我自己,能做者不过是多做准备罢了。”

  薛朗一愣,感觉脑海中似乎有什么灵光闪过,但一时却又悟不透,似乎有什么秘密,眼看就要揭开,可还是隔着薄薄的一层纸,但是,捅破这层纸的主动权却不在他这边。

  对于急性子来说,简直是叫人抓心挠肝般难受!

  薛朗默默望了平阳公主一眼,强忍着挠头的冲动,道:“其实,权势不一定非要进一步。殿下乃是女子,再进一步反而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不如以退为进,后退一小步,反而能占据有利位置。”

  平阳公主眸光一闪:“此话何解?”

  薛朗道:“敢问殿下,在长安城中,比兵力,谁敢与圣人相比?比权势,何人不是圣人所赐?”

  平阳公主眼神一亮,道:“谁人也比不上圣人!”

  薛朗道:“既然已知比不过,何不后退一步?殿下是女子啊,又是圣人的女儿,圣人一片慈父心肠,做儿女的不妨也孝顺些,少让阿耶操心。殿下以女子之身领兵,想来非议者不少吧?”

  平阳公主已然明白薛朗的意思,含笑点头:“确实如此。圣人为了我,力排众议,让我以妇人之身掌兵不说,还命我镇守关隘,慈父心肠,身为女儿,我铭感五内,深感无以为报。”

  薛朗道:“既然如此,不如就主动上交兵权吧。然后,熊罴军人数也精简一下,精益求精,从五千人中挑选一下,只录取三千人入公主殿下的部曲中。长安城内,有这三千人,加上我的一千,除非陛下派兵,否则,也足以自保矣。”

  平阳公主点点头,道:“我关心则乱,竟不如幼阳看得透彻,多谢幼阳教我。”

  薛朗微微一笑,幽了一默:“属下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努力尽到做属下的责任,殿下如果觉得薛朗还好使,记得给我写个优秀的用后感。”

  平阳公主莞尔,笑道:“定会让幼阳满意。”

  薛朗凑趣的拱手:“多谢殿下仗义。”

  平阳公主竟然笑着点头了,半点都不谦虚。

  说笑两句,薛朗道:“这上缴兵符,也需要斟酌一下。殿下的部曲,不需要神臂弓和床弩,不如就把殿下训练的能手们交予圣人,顺便,队列训练法也可以奏报圣人,请圣人酌情推广全军。”

  薛朗越想越觉得合适。把这个方法奏报圣人推广,就是大大的军功,虽然比不上开疆拓土,但于军功赫赫,又有发掘红薯、土豆功劳在身的平阳公主来说,足以让她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地位将更加超然,也必然更加安稳。

  旋即兴奋地点点头,自己肯定道:“没错!是该把方法奏报圣人。这个练兵之法,我们已经实践过是确实有效地,不是空口白话,有这次战役的胜果作证,想来圣人应该会采纳。届时,即便殿下卸下军权,但是有三千部曲,加上我的那一千,又简在帝心,今后可无忧矣。”

  薛朗情不自禁的点点头,心中默念道,这样一来,马元良这个首先学习过队列训练法的小军官就能出头了。

  薛朗想得开心,平阳公主却目光古怪的看着他,看得薛朗满腔的兴奋都没了,只剩下满满的懵逼:“殿下,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平阳公主喝了一口茶,道:“幼阳,你有真正在意之物事吗?”

  “什么?不太明白,请殿下解惑。”

  薛朗一时反应不过来。平阳公主目光定定的望入薛朗眼中,道:“我听幼阳之意,队列训练如此简单实用之练兵之法,幼阳也无有隐藏之心思,竟想也不想就让我奏报圣人,可是要把功劳让与我?”

  薛朗道:“不是让给殿下,是殿下英明,采纳我的建议,方才有今日之熊罴军。殿下是有功劳的,又何必自谦?”

  “是吗?”

  平阳公主依旧定定的望着薛朗,直视着他:“我知在幼阳心目中,红薯、土豆是换取立身之阶之事物,颇得幼阳珍视。然而,粉条制作方法也好,队列训练之法也罢,甚至是家传之菜谱,在幼阳心中似乎都不重要,只要旁人想学,尽可学去,无有秘传之想法。如若是旁人,早已珍藏再珍藏,秘不示人。幼阳为何与旁人不同?”

  公主殿下果然是那种见微知著、闻一知十的聪明人。薛朗只是不经意间带出来的言辞和习惯,就让她看出这许多的东西。

  薛朗叹了口气,道:“因为在我看来,人永远排第一位。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当以人为本。只要人好好地,其他东西其实都不重要。”

  平阳公主凝视着他,听到薛朗的话,目光不禁柔和了几分,点点头:“原来如此,以人为本吗?”

  薛朗正色道:“没错!”

  平阳公主正色道:“本宫受教矣!”

  说着,便向薛朗施礼,薛朗连忙避让开:“殿下快不要这样,这等小事,简直不值一提。”

  平阳公主道:“对幼阳来说是不值一提,对我来说却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诚不欺我。”

  薛朗不想再被夸,干脆的转移话题:“殿下除了此事忧心,想来,还有一事……殿下却要早日做好心理准备才是。”

  平阳公主没辜负薛朗对她闻一知十的评价,道:“此事虽有遗憾,然则人力有时穷,圣人皆无办法,又何况是我!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薛朗心头有些酸涩,忍不住脱口而出道:“不如殿下招个驸马吧!”


第三卷_第235章 戏言

  殿下招个驸马吧!

  这句话冲口而出后,以薛朗的情商也知道自己说得冒昧了!

  只是来不及多想,话就那么冲口而出。在他看来,平阳公主在苇泽关,虽然清苦,但肯定比在长安自在。回长安后,身为公主,肯定有各种掣肘,且不说礼仪规矩,人言可畏,只她那不省心的兄弟就很让人蛋疼。

  太子建成与秦王相争,头疼的不止坐在御座之上的圣人李渊同志,还有李氏皇族的一干亲眷们。大家都是亲戚,眼睁睁看着本该同心协力的两兄弟相争,这是支持谁都不好处理。

  平阳公主在这两人之间,太子是她的兄长,秦王是她的弟弟,如若非要让她表态支持谁,那简直是逼迫她在生与死之间做抉择一般。然而,如果回长安,太子与秦王相争就是不可回避之局面。

  公主殿下当如何自处……这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所以,薛朗劝道:“殿下已经许多年没有与圣人好好聚聚了吧?太穆皇后早逝,殿下只有圣人这位父亲,做儿女的该好好珍惜才是。别像我,子欲养而亲不待。殿下此次受的伤非同小可,不如趁此机会好好休养几年,上可孝顺圣人,下嘛,也可为自己打算打算。比如,找个驸马,不至晚年寂寞也是好的。”

  平阳公主没说话,薛朗看她一眼,就见她眼神中带着笑意,面上表情似笑非笑的望着他,望得薛朗满怀的莫名其妙:“殿下?”

  平阳公主好整以暇的收回看薛朗的眼神,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初雪刚续上的茶水,语气十分自然的问道:“让本宫招驸马?”

  哦哟,本宫都出来了!

  薛朗心头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就听平阳公主问道:“所以,幼阳这是在自荐吗?”

  咦!

  薛朗直接瞪大眼睛,明明他只是在帮公主想办法,公主是怎么听出自荐的意思的?他明明没有!吓得赶紧连连摇头,话都说不出来了!

  平阳公主似是对薛朗的摇头视而不见,反而笑眯眯的道:“如若是幼阳的话,本宫倒是愿考虑一番。”

  薛朗只觉得心头被人丢了个大炸弹般,炸的他手忙脚乱,七上八下的,满脸通红,来不及多想,下意识的就反驳:“殿下你误会了!”

  平阳公主讶然反问:“误会?难道是幼阳看不上本宫吗?也对,本宫寡居,幼阳看不上也是应当的。”

  “不是,不是!看得上,看得上!”

  薛朗不想看公主殿下妄自菲薄,又心急殿下误会了他,一时间话说得乱七八糟的。平阳公主嫣然一笑,追问道:“如此说来,幼阳确是在自荐?想做本宫之驸马?只是,此事只有本宫同意是不成的,幼阳当向圣人提亲才是,直接对我自荐确是太过冒昧,本宫虽常做男子打扮,可也是货真价实之女儿家。”

  “殿下!”

  薛朗直接不敢再说话了,脸上又红又烧,感觉可以煎鸡蛋了!

  “哈哈哈!”

  平阳公主大笑起来,眼中的戏谑之意方才暴露出来。笑得薛朗更加的无语,明明他是男子,公主殿下是女子,该害羞的是公主殿下才对,怎么感觉情况搞反了?该害羞的还有心情调戏他,而他这个不该害羞的,反而满心的不自在。

  薛朗满脸通红,哼哼哧哧的道:“殿下身体尚未恢复,还要好好休养才好,属下不该多做打扰,先告退了!对了,殿下,记得赶紧写疏奏,把队列训练之法奏报圣人,我先走了!”

  说完立即毫不犹豫的起身,迈开大步就往外跑,平阳公主也不阻拦,只是笑声反而更加明亮了几分。

  薛朗简直不敢多听公主殿下清亮的笑声,大步从公主殿下的院子里出来,脸都还是红的,双手摸摸脸,热的!

  忽略心底满满的不自在与别扭,伸手摸摸旁边冰冷的柱子,待手凉一些,赶紧覆上滚烫的脸孔——

  “大郎,可是身体不舒服?”

  长俭关切的话语在耳旁想起。薛朗摇摇头,捂着脸的手倒是没有放下的意思,瓮声瓮气的道:“无事!公主殿下身上有伤,身体虚弱怕冷,摆的炭盆有点多,把我都热得脸红了!”

  语气十分正经严肃。

  “哦!”

  长俭应了一声,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他不过是关怀的随口问问,大郎何必解释这么多!不过,看大郎走得缓慢,可能是这几日在军中累了,与往日行路时风风火火的急性子相比,今天这般慢走,算得上稀奇矣。

  看来大郎真是累坏了!

  薛朗在院中站了许久,直到感觉脸上的滚烫感没了,方才放下双手,目不斜视的肃然道:“先回去听风院去!”

  “喏。”

  长俭这才跟着薛朗回听风院,虽然到现在他都没明白大郎为何要在院中站这许久。

  薛朗走后,暮雪的身影从院门处转出来,面上露出个神秘的笑容,回转后院。平阳公主已然躺卧在床上,盖着暖和的被子,没睡着,闭着眼睛,听初雪念书给她听,念的乃是司马迁的。

  暮雪轻声道:“娘子,薛咨议在院中站了许久,方才才回听风院去。”

  平阳公主睁开眼,点点头,想起薛朗近乎落荒而逃的样子,嘴角不由又绽出笑容,坐在一旁的嬷嬷见状,心头一动,道:“薛咨议倒是人品端方。为人虽直率,但对殿下却也是一片忠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