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娱乐大丈夫 >

第47章

娱乐大丈夫-第47章

小说: 娱乐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蔡艺侬、李国立相继开了口之后,本片配角中最大牌的黄磊也公开表示支持:“这部电影是这些年来难得的具有奇思妙想的电影,身兼导演、制片人、编剧和主演的阿成是我近年来看到的少有的具有如此才华的艺人了!”

    黄磊也是个才华横溢的演员,而且还是老师,在娱乐圈中属于那种特立独行的人物,虽说表面看着挺和气,但脾气相当倔,他要是看不上的剧本,说什么也不会拍。这次既然能破天荒地在这部电影中担当配角,还如此赞扬姜成,想来这部电影应该还是有看点的。

    当然还是有人质疑,因为在这部电影的演员中他们还看到了孙莉,孙莉和黄磊的事已经不算是秘密了,为了女朋友而委屈一下自己,想来黄磊还是会做的。

    不过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时候拍摄的,要说拍摄科幻大片,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这么简单瞒过所有人,这才是所有人感兴趣的地方。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三缄其口,因为事先得到了姜成的叮嘱了,本来拍摄的时间倒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如果放出来的话,还可以让这把火烧的再旺一些。但是国人一直有一种慢工出细活的说法,拍摄的时间越长说明越是精品,而时间越短也就越是废品,这个说法虽然有些极端,但是也未尝没有道理。

    光论画面的精致程度,光论剧情的的紧凑程度,还有场面什么的,《长生不老》确实不算精致,但是却绝对不差的,依靠着过人的剧情,姜成还是有信心的。

    在黄磊出来表示支持没过多久,在香港的李若彤也支持起姜成,在接受香港某节目采访的时候,李若彤丝毫不掩饰对姜成的欣赏之情:

    “成仔是我近年来遇到过的最有才华的新人,没有之一。优秀的编剧有很多,但是能像成仔这样年轻又有这么多奇思妙想的绝无仅有,也许这正是他年轻的优势吧!

    成仔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相信他在未来绝对是华语娱乐圈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小龙女”在娱乐圈中的人缘可是很好的,而且在两岸三地都有众多的影迷粉丝。她这么一说,又有很多人对姜成,对《长生不老》这部影片改变了看法。也有更多人知道了这部影片,开始关注它。

    而此时,已经近元旦了。

    2002年要来了!



………【第四十七章 2002年到来】………

    “阿成,你这把真的玩大了!”胡歌边看着报纸,边感叹道。

    “嗯,怎么了?”姜成杳有兴趣的问道。京城的事都忙完了,姜成就回到了上海,回到学校继续上课。此时,几人都在宿舍里。

    “呃,你知道的,现在外面已经吵翻天了,对于《长生不老》,对于你。”袁弘看着他,接口道。

    “这不是很好嘛!这么多人关注,想来这票房是不用愁了。”姜成随意的说道。

    “你就不怕赔了吗?孙晓问道。

    “是啊!看现在有些民众的样子,要是对电影不满意的话,他们可能会撕了你!”胡歌有些夸张地说道。

    “撕了我?”姜成似乎听到了很好笑的事,笑道:“OH,MYBOY!不过是一部商业片,民众们是不会因为一部商业片而对这部戏的主创人员发起人身攻击的,顶多骂两句。再说我只是一个新人,他们的期望并没有媒体们说的那么大。不过我还年轻,输得起。至于你说到的‘赔钱’,嘿,伙计们,让我给你们算一笔账。

    这部电影从开机到制作完成,总共只用了十万RMB,而K姐在这部电影的宣传上也没做多少投资,宣传拷贝加起来也是十万RMB。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全部成本只有二十万RMB!而目前已经确定的,全国首周上映的影院数大概是1053家,每张票价定为20元,假设首映日每家电影院最终平均只有100人选择观看这部电影,那么全国首日票房就有二百多万!这就是电影全部成本的十倍!看看,第一天就能收回成本,还能小赚一笔,而一部电影在我国一般都会放映两轮,每轮一个月,那么以后就是纯挣钱了。我怎么会赔?!”

    “啊!”三人都张大了嘴巴,似乎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这么挣钱,不,这根本就是在抢钱了!

    姜成看三人的样子,笑道:“你们放心,等电影上映完了,我还会给你们包红包的!拍片的时候是没钱,要不然不会只用五千块就打发你们。”

    三人都哂笑:“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三人互相看了看,似乎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半响,袁弘又问道:“看现在K姐他们都在为这部电影做宣传,你不应该也出去说两句吗?”

    姜成似乎很是疑惑:“我说什么啊?这宣传的事又不归我管,我只负责拍片,宣传的事我都已经交给K姐了,她是这方面的行家,所谓术业有专攻,这种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

    “话虽如此,可是……”孙晓皱着眉头,“好像你才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吧?我记得一般来说,电影宣传的事也是制片人的工作吧!”

    “对呀!”胡歌、袁弘也点头附和。

    “你们要搞清清楚一件事!”姜成认真地看着他们,“我之所以要当这个制片人,其实是为了电影的终剪权,为了我的电影不被其他人剪的乱七八糟。至于别的事我并不想过问太多,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精力,有时间还不如再多学习学习,再想想下一部电影计划。”

    “你还要拍电影?”三人惊呼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吗?”姜成说道,“既然买了制片公司,不拿来拍电影那用来干什么?正好我现在又有钱了,可以再拍电影了。”

    “那你想好要拍什么电影了吗?”孙晓问道。

    “还没有,不过已经确定了,将投资500万拍摄新片,虽然还是小成本,不过不会像是《长生不老》这么‘节省’了。”姜成耸耸肩道。

    “哦,是这样啊。”三人再次点了点头,互相又看了看。

    姜成看着他们,忽然说道:“是哪家八卦小报找你们做说客的?”

    “呃!”、“没……没有啊!”、“不是八卦报纸!”三人脸色大变,纷纷摇头解释,只可惜似乎三人之前没有统一口径,这一解释就漏洞百出。三人看着姜成,都尴尬一笑。

    姜成冷笑一声,说道:“我就说嘛!平常除了大胡,老袁和老孙你们都不是那么多话的人!今天这么多话,肯定有问题!”

    “我平常很多话吗?”大胡童鞋很是不忿。

    “是!”对于这一点,三人出奇的意见一致。

    大胡童鞋郁闷的跑去墙角画圈圈。

    “额,是这样的,现在想采访你的媒体已经超过一百家了!那些个记者找不到你,就找到了我们,让我们帮忙游说一下。不过你放心,都是正规报刊杂志社,没有八卦小报!”袁弘解释道。

    “而且我们也没要好处,只是他们都硬塞给我们,这个,拿人的手短……所以……”孙晓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呵呵!你们不用解释,我都明白。”姜成摇头一笑,那些个记者都是人精,既然找他们三个做说客,怎么会不塞好处?这三人也是脸皮薄,耐不住了,所以今天才会有点反常地问他问题,这些他都理解。

    “我知道现在别人都在做宣传,而我却隐在幕后,似乎有点不妥,不过我现在接受采访真的不是好时候。”姜成严肃地说道,“因为还是过犹不及,现在民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关注已经很高了,再高也只是锦上添花,还有可能会起反效果。所以我还不如现在不出面,等到电影上映后,一切都明朗了,那时再出面接受采访,想必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人了然地点点头,都在心中感叹姜成还是那么清醒,那么小心谨慎,没有因突如其来的大量关注而迷失自己。要是换他们是他,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胡歌更是感叹,上次《下一站,幸福》被广受关注时,他也是那么说的,现在他还这么说,让胡歌心里又有了新的认识:也许这才是成功者应有的心态,绝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到这一点?

    看三人都若有所思,场面一时有些沉默,姜成又笑道:“算了,不说这个了。说说你们吧,听说你们最近都被好几家媒体采访过了,有什么感想?”

    胡歌挠了挠头,说道:“好像也没什么啊,就是感觉一觉醒来,自己有人关注了,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粉丝了,其他的还跟以前一样的。”

    “你那是因为原来就是童星的关系,以前就出过名,自然感觉不到太大的差异!”孙晓笑骂道,“不过好像的确就像大胡说的那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自己的名字也被贴到电影海报上去了,这种感觉真是前所未有的新奇!这就是出名吗?”

    “现在还不算,等电影上映后你们就会完全明白了。”姜成说道,又转向袁弘,问道:“老袁,你呢?有什么感想。”

    “我的感想就是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哦,是吗,很谦虚呀!”

    “因为我发现采访我的媒体十家有九家都是想通过我了解你的事,这让我很不爽。”袁弘的语气很平淡,但谁都听得出,这平淡的背后隐现的强烈不满。

    似乎要黑化啊!

    听到袁弘这么一说,回想起自己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遭遇,胡歌、孙晓也都有点不满都看着姜成。

    “呵……呵呵!这个,外面天气似乎很不错啊!咱们要不要出去走走,换换气?”看着三人的眼神,姜成额头滴下一滴冷汗,没来由的一阵发冷,不由的转移话题道。

    三人不为所动,还是那么直勾勾的看着姜成。姜成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一个好话题,说道:“对了,老袁、老孙,你们这次跟家里说的怎么样了?他们同意你们签唐人了吗?”

    果然,这个话题成功地吸引了三人的注意力。袁弘叹了口气道:“别提了,我跟家里说了,家里却说还要看这部电影而定。”

    上次胡歌成功签约唐人,而袁弘和孙晓则因为家里的阻挠而未成功签约,两人一直引以为憾,特别是在胡歌很快参演了《下一站,幸福》后,这遗憾就变成了羡慕嫉妒恨,不过也只能感叹自己倒霉。这次演完电影,蔡艺侬发现了这两人都有一定潜力,是两个好苗子,便有意想签下两人。两人知道后,自然欣喜,便急忙联系了家里,希望这次能让家里改变主意。不过现在看来,袁弘家里面的意志很坚决,还是不为所动啊。

    “我这边行了!”孙晓乐道,“我打电话给我老爸老妈,他们听说我竟然上上戏不到半年就接到了戏,都很是惊讶,听说这部电影是唐人出品的,他们对唐人的印象也改观了,便同意我签约了。”

    袁弘羡慕地看着他,说道:“你爸妈真开明!”

    看着孙晓在那傻乐,胡歌说道:“行了,别乐了。既然你也要签约了,那以后我们就是师兄弟了,叫声‘师兄’来听听!”

    “靠!你不是这样吧,这就当上师兄了!”孙晓叫道。

    “我这算什么啊?阿成才是过分!他还比我小呢,仗着先签约,就让我叫他师兄,我这只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你要是不满,找他去!”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