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娱乐大丈夫 >

第294章

娱乐大丈夫-第294章

小说: 娱乐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菁伎裳裕怯惺家岳醋钗穝è的“冯女郎”就姜成看来,这个角sè出现的很突兀,所起到的作用也很小,给人唯一感觉就像一位信使,第一次出现,是让众人知道谷子地所在的部队是真实存在的;第二次出现,是告诉谷子地,找到部队了;第三次出现,则是告诉谷子地,阵亡的兄弟终于得到承认了

    另外,谷子地换炮兵连连长赵二斗“吃”地雷那段戏,谷子地如何脱身一直没有交代,后来却突然冒出他一只眼睛受伤,情节有些突兀;而影片中多次提到谷子地被救时穿着“敌军”的衣服,好几次要他说清楚,他不愿说,而观众也一头雾水,始终觉得是个谜

    这些姜成都一一改过了,在他的剧本中,王金存的遗孀孙桂琴会在之前王金存的回忆中出现而在平行时间段内,王金存牺牲的时候,会有一两个镜头转给忽然心思不宁的孙桂琴,寓意她的另一半去了,也给她过后的“寻夫之旅”标明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之后她再出现就不会显得突兀了

    当年那场战争后,全连只余谷子地一人为了活下去,他换了一套敌军的衣服,并打入敌军内部找吃的,不想最终被当成敌军被友方俘虏,却又因为原部队番号取消没法子证明自己的身份

    而在谷子地替赵二斗压“地雷”后,因为冷寒交迫,谷子地最终产生了幻觉,又一次回忆起了自己弟兄们当年在临死时的话手一松,地雷炸掉,谷子地因此丧失了一只眼睛,却也因此得到了赵二斗的尊重与友情

    而因为加了剧情,姜成的剧本里的剧情远比原版电影的要长,于是姜成便将其改写成了上下两部第一部主讲当年的战争戏,一直描绘到谷子地在朝鲜战场上为救赵二斗而身受重伤;第二部主讲几年后,伤好了的谷子地为了给自己和自己的弟兄们讨一个说法,独身踏上了寻找战友遗骸的路……

    而在冯小刚看来,这个剧本写得是相当jīng彩前期战争的残酷与后期主人公寻找战友遗体并证明他们是烈士的艰难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观则使人不禁落泪,却是一部好剧本

    只是令冯小刚有些疑惑的是:这个故事此前他好像在哪里看到过,感觉很熟悉的样子

    “有点熟悉?”看到冯小刚有些疑惑的样子,姜成淡笑道,“这是一部改编自小说的剧本,原著小说名为《官司》,作者是作协会员杨金远”

    “哦,杨金远的《官司》我说我看得咋感觉那么熟悉呢”冯小刚一拍大腿道

    “咋了,小刚,这故事你以前看过?”陈凯歌从冯小刚手里拿过剧本,一边浏览一边问道

    “是啊,之前我拍《天下无贼》的时候,国立张国立向我推荐这部小说来着,说这部小说很不错,适合改编成电影”冯小刚解释道,“不过那时我很忙,只是大致看了一遍那部小说,没有细究却不想,这部小说最终落到了阿成的手里”

    “我也是偶然的原因听说了这部小说,拿来看过后发现却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姜成接口道,“之后我感觉这部小说适合改编成电影剧本,便买来了原著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并将编好的写了出来此前拍《大唐双龙传》时跟张国立老师闲聊时得知他曾向冯叔你推荐过这部小说,我便想着有朝一rì将这个剧本交给你来拍摄,今rì却是赶巧了”

    “未想这转了一圈,却是由你将这个剧本又交给了我,事实真是奇妙啊”冯小刚感叹一声,“可见我与这剧本是真有缘分的,既然如此,我便不推辞了这个本子,我接了”

    “ok,那我们就来谈谈合作的事”姜成打了个响指,笑着说道

    《投名状》与《集结号》提前两年上映,却又会在贺岁档上映,可见明年的贺岁档有好戏看了

    这便是姜成特意拿出这两个剧本的原因:满足他心里的那丝恶趣味



………【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好的电影投资商】………

    ()    谈妥了执导的事,下面就是有关电影制作的事了,首要的便是商谈电影前期投资。

    “《集结号》的场面相对来说没有《投名状》来的大,所以相对来说这个制作资金会少很多。”谈到正事,姜成马上变得严肃起来。

    冯小刚虽然是国内有名的大导演,但还不是“亿元票房俱乐部”的成员,所以姜成不可能像对张艺谋那样随便就拨给他足够的资金。在商言商,作为一家大公司的老板,他还要对自己的公司负责。

    冯小刚显然听出了姜成的言下之意,点头应道:“这是自然的,不过《集结号》前期的战争场面要是想拍出效果来,没有一定投资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里面那些枪支、大炮、坦克的,想要拍出绝对真实的效果,可能要制作足够逼真的道具;还有各种爆破场面,需要请来专业的团队,那可要耗费很大一笔钱呢!”

    这就是讨价还价了。在电影制作前期,导演yù要足够的资金便会跟投资商据理力争,而投资商为了控制成本,也会一步步跟导演扯皮。两方意见不合时,可能会争论许久,一两个星期乃至上月都不足为奇。

    张艺谋与陈凯歌在一旁默不作声,这种场面他们不知经历过多少次了,基本每一部电影成功上映的背后都是导演的血和泪的交织。旁人只看到了导演在电影剧组里发号施令,意气风发的样子,有几人看到过那些名导大导们为了电影资金在背后苦苦求投资商的卑微,为了那一点点资金与投资商分毫必究的斤斤计较,有时可能只是为了一两个镜头的胶片而已。

    基本上圈里的导演都是从这种情况一步步走过来的,没有一人能一步登天。也就等到成为有名的大导演了,那些投资商主动上门送钱的,才可以真正扬眉吐气。

    作为国内最顶级的导演,张艺谋与陈凯歌无疑都做到了这一点。只要他们放出“要制作新片”的风去,家门口马上就会被蜂拥而来的投资商踏破门槛,所以他们都不会愁电影资金的事。

    而此时的冯小刚跟他们相比却还要差一些,还得就电影资金与投资商们仔细洽谈。

    作为好友,他们自然是偏向于冯小刚,希望他能得足制作电影的钱。只是这个时候他们没法插嘴,不然就是坏了圈里的规矩。不过两人也在观察姜成,想看看姜成究竟能给冯小刚多少钱。

    “冯叔你直接说吧,在你的预算中,这部电影需要多少资金?”姜成也是导演,明白里面的弯弯绕,却不想听冯小刚将各种款项一一列出来,直接就要他报出个总账来。

    “唔……”冯小刚仔细盘算了一下,有点迟疑道:“这部电影要分上下两部来拍,那至少总片长也要有3个小时,所以资金肯定是要多一些的。以我估计……至少的需要1。2亿人民币!”

    “要多了!”张艺谋与陈凯歌都是心里一沉,觉得冯小刚太冒失了。虽然看过剧本的他们也认同冯小刚的预算,而事实上要想将这部电影拍好,1。2亿只算一个保守的估价,再添几千万才足够。不过跟投资商不能直接就要那么多钱,那样会“吓跑”投资商的,因为没有人能一气拿出那么多钱来。而且资金也不需要都在投资商那里拿,因为还有赞助商,只要同意在电影中留出几秒钟的内置广告时间就行。只是以《集结号》的题材来看,估计很难吸引到赞助商……

    “1。2亿人民币?”果然,在听到这个数字,姜成的眉头皱了起来。只是听到他的下一句,在场三人都愣了,“不够吧!”

    冯小刚咽了一口吐沫,反问道:“那阿成你的意思是?”

    “这实际上是两部电影,而第一部又是主讲战争的,要想将战争场面都拍到位,我估计仅第一部就得至少需要1。3亿人民币的投资。”姜成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而第二部虽然以文戏居多,但因为不是现代,各种服装、道具、布景什么的也需要投入一大笔钱,保守估计也得需要5000万。这就至少1。8亿了,还没算剧组成员的片酬呢,1。2亿哪够啊?差的太远了。”

    “那阿成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冯小刚将这个问题直接抛给了姜成,而张艺谋与陈凯歌也仅仅的盯住他,就看能“大方”到什么程度了。

    “想要将电影拍好就不能省钱。这样吧,我之前答应张老师的资金是用美金算的,到冯叔你这自然也不好意思厚此鄙薄。”姜成仔细斟酌了一下,说道:“2500万美金吧,应该够了。”

    “2500万美金!”张艺谋、陈凯歌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被姜成的“大方”吓到了。而冯小刚则是险些被这个数目砸晕了,有些耳晕目眩之感。

    他可不是张艺谋与陈凯歌,前者有票房保证,后者有各种国际大奖在身,拿到超过1亿人民币的预算不算什么。他可不行。自从影以来,他拍的电影就没有超过一亿投资的,投资数目最大的也就是他还没上映的《天下无贼》,那也才不过3000万。为此他还要“为自己打工”,在电影开拍前,与张国立以及太合影视共同出资创立的太合民众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为自己的电影投资。

    如今他居然也能执导超过1亿投资的“大制作”了,真是不敢想象!

    看到冯小刚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姜成笑了,“怎么,冯叔?被投资数目吓到了,不敢接下这个担子了?”

    “怎会?”冯小刚马上反驳道,他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我只是不敢相信阿成你居然能说出这么个庞大数字来,我还以为作为投资方的你,会卡我的资金呢?”

    “那我哪能呢?”姜成摇头道,“之前我的意思只是希望你不要漫天要价,却没要你跟我这般客气!不要忘了,我也是一个导演,知道资金对于导演的重要xìng。资金越多,供导演发挥的地方才会越多,这电影质量也会越好。电影质量好,票房自然会高,投资方的利益才会多,这是因果关系。所以在这方面,我是不会吝啬于那些钱的。”

    “嗯,说得好。”三人都是点头称是,对姜成的说法称赞不已。

    只是冯小刚还有些疑虑,“不过若是投资过高的话,我估计中磊、中军他们却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到时候怎么办呢?”

    与张艺谋一样,冯小刚制作电影时,都不会忘了叫华谊的王中磊和王中军兄弟两一起,两人一般也会担当冯小刚电影的制片人。

    “没关系。”姜成又喝了一口茶水,淡淡道:“其他投资方,他们能出多少就出多少,剩下的无论有多少钱,顶峰都会补足的。”

    话说的极为霸气,不过也就类似于“暴发户”的姜成能说这样的话了,谁叫他现在是财大气粗呢?

    不过这话却也让在场的张艺谋三人又见识到了姜成的另一面:对待电影的问题,很是大方!

    “对了,张老师,你的《投名状》也是一样。”姜成又补充道,“新映画、华谊兄弟、中影、保利博纳、寰亚他们出一部分,剩下的都由顶峰来。我的意思是,投资方能解决的话就尽量不找赞助商,那样对电影没好处。不过我估计这两部电影的话,没有几家赞助商愿意出钱的。”

    略有些搞笑的话,惹得在场三人都笑了。一部古装剧,一部抗战剧,能有地方植入广告嘛?估计也就是一些酒店或是旅游公司愿意赞助,还是为了电影大火后的旅游资源引发的经济效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