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娱乐大丈夫 >

第238章

娱乐大丈夫-第238章

小说: 娱乐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开始,金镛只是在自己创办的《明报》上连载自己的小说,而后因为他小说赚取的巨大名气,《明报》也成长为香港乃至港台着名、权威的报刊之一。这一版本的小说便是所谓的旧版(1955年到1972年),大陆没有出过这个版本的实体书,现在看过这一版的人很少。而这一版本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小说章节排版混乱,人物名称没那么好听(如王语嫣在旧版的名字其实叫王玉燕,段誉老妈刀白凤名字本为舒白凤,西夏一品堂在杏子林中迷倒丐帮大众的是“红花香雾”而不是后来名震大江南北的“悲酥清风”等)。。

    之后,金镛在连载完鹿鼎记,宣布封笔后,花了数年时间来修改连载版的小说,修改后的版本称为修订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联版。因为三联出版社出版的金镛全集很受欢迎,所以大部分人都称修订版为三联版,这也是金镛小说流行最广的版本,大部分金迷看的都是这一版的金镛小说。

    而在本世纪初,就有传言说金镛先生想要再次修订自己的书,将其中一些他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再改改,做到尽善尽美。

    本来大众对此是抱有很大兴趣的,因为三联版虽然流传很广,但其中也的确有很多不尽如人意,让人感觉写的不是很好的地方。比如在《连城诀》中,这故事背景很是模糊,看着有点像明末清初的时代,却不知具体是那个年代;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漏洞,就是在梅念笙死后三个徒弟争抢《连城剑谱》,但这秘籍却突然失踪,十几年后又突然出现,原着没有给出解释。还有在《侠客行》中,石破天的那位“知心姐姐”般的侍女侍剑被叮当所杀,让所有喜欢这个小丫头的金迷们都很是痛心。

    只是在姜成记忆中,那在后世2006年出版的,金镛自己号称“历经七年的改版工程,以致完美”的新修版的内容却是让所有一心等待的金迷们大跌眼镜。

    除了《鸳鸯刀》、《越女剑》、《白马啸西风》这三本因为篇幅较短而几乎没有改动变化的小说外,其它十二本都或多或少的进行了修改。改动的效果有好有坏,但还是以坏居多,比如像改动幅度最大的《天龙八部》,里面足足改了八处,分别是:

    1。王语嫣的外公,从无崖子变成了丁chūn秋;

    2。皇宫中的王语嫣担心年华老去、青chūn不在,为了永保“神仙容貌”,决定跟丁chūn秋修习驻颜术却不幸失败。并因此无面目回到段誉身边,而暗示其最终投入慕容复的怀抱;

    3。虚竹因为“抢了西夏公主而不好意思”,便把梅兰竹菊连同西夏公主的婢女一并送给段誉,而木婉清、钟灵也住到皇宫中,加上阿碧,八名美女陪着段誉住在皇宫里;

    4。为符合史实段誉最终还是出家为僧;

    5。乔峰修改《降龙廿八掌》为《降龙十八掌》;

    6。天山童姥的《返老还童功》叫《天长地久不老长chūn功》;

    7。游坦之所练经书由《易筋经》变为《神足经》;

    8。鸠摩智从丁chūn秋处盗取了7本《小无相功》秘籍,修炼后功力大增,并以之运使少林七十二绝技。

    总的来说,新修版在结局和人物关系上都做了很大的改动,相应的人物xìng格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段誉变得俗化,王语嫣整个“堕落”,虚竹明了人情世故,丁chūn秋成了**oss……让人很难接受,更有种让人感觉勉强和无力。

    还有在《shè雕英雄传》中,新修版深入描绘了黄药师与梅超风师徒之间的一段若有似无的暧昧情愫,以及书的结尾处,郭靖与黄蓉镇守的襄阳城变成了青州城……这种改动已经让人失去吐槽的yù望了。

    而在新修版的《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之间多了些打情骂俏,使得小龙女多了一份俗气,已不是以前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翩翩仙女,而是降落凡间的实实在在的人,但这显然不符合小龙女长期居住古墓的“冷女”形象。除此之外,新修版里的郭襄多了些与小龙女暗中“较量”抢杨过的情节,本来天真善良的xìng格有点郭芙化,不免让人难以接受,毕竟以前的“小东邪”是那样讨人喜欢,至于经历的改写,值得推敲。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新修版《鹿鼎记》在结局上的改动,金镛先生给韦小宝安排了一个比较坏的结局:韦小宝最终被老婆中心计最深的苏荃、曾蓉所骗,钱财丧尽、穷困潦倒,而后老婆一个个离他而去。

    至于《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侠客行》等在结尾部分也多有变动,人物xìng格比三联版多有改变。

    如此大的改版,尤其其中还多有雷人、越加不合理的情节,使得大部分看着三联版长大的金迷们完全不能认同。很多人甚至在网上大骂金镛老先生患了老年痴呆,以致这一新修版金镛全集一个月的营销量才不过几百本,完全没有一位文坛大家着作应该有的成绩。

    姜成作为一位“金迷”,在前世因为好奇也看过新修版,只是在大致浏览了一遍后,就因为那些让他难以接受的情节也弃之不看了。他真的很难相信那是金镛先生用心改过的,他宁愿相信那是一个打着金镛名号却想要给武学泰斗脸上抹黑的三流作家改动后的劣作。

    金镛先生如此做法也让他晚节不保。

    前世的江城每每思到此处都为金镛先生痛心不已。总是想着他朝若有机会一定要苦劝金镛先生重新改过他的小说,不能就这样留给后世一套远非经典的作品。

    现在他的机会来了!

    《金镛全集》新修版现在还未出版,而金镛居然会向他探讨改版意见。他可以自然的顺而引导老先生一番,将他认为最经典的见解讲给先生!

    内里姜成的心跳的飞快,可表面上他却露出一个惊异的神sè,满脸惊讶的向金镛问道:“查老,您刚才说什么?您想让我给您出主意改编您的着作?我没听错吧?小子何德何能啊!”

    “呵呵,姜生怎会没有资格?”金镛哈哈笑道,“从成功改编的《天龙八部》剧本我就可看出,姜生你对我小说中的思想领悟之深,已不在老朽之下。尤其你本身就是成功的小说家,《昆仑》中的一些作为新时代武侠小说标志的特点正是我小说中缺少的东西,老朽可以肯定,自己没有找错人!姜生,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听到金镛十足的赞誉,姜成心里的激动就别提了,但良好的养气功夫很快让他冷静下来。面对着金镛,他语气诚恳的对金镛说道:“查老,既然您这么看好小子,那小子就提几点思虑已久的拙见。若有不合理之处,还请查老见谅。”

    “姜生有何见解?但说无妨!”听到姜成果然有些看法,金镛转为正sè道,表情也变得严肃。

    姜成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对金镛端正说道:“其实我认为查老您现在的这版小说已经改得很好了,所有着作中的人物xìng格、成长历程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有美中不足的几处,就是一些细节没有讲得明白。”

    “哦,都有哪些?”金镛感兴趣的问道,“都是哪些小说中的?”

    “首先说说《天龙八部》,这部我最熟悉。”姜成说道,“其中有几位人物到结尾也未给出交代,首先是逍遥三老的老师逍遥子的出身来历,原着没有给出答案;萧远山那位神秘的汉人老师,没有说是谁;李秋水的妹妹,也就是无崖子爱上的那位小师妹,琅环玉洞里神仙玉像原形人物,从头到尾也就提了几句,连名字都没有;最大的悬念还是那位神秘的少林扫地僧,出身来历一概不知,却足不出少林便知晓天下事,让人对他的身份多有猜测。”

    “唔……”金镛皱了皱眉头,“这些的确是老朽的疏忽,只是当初在写的时候便没有想好他们的身份,就这样模糊处理了。不过老朽觉得,江湖中有一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不也算一大趣事嘛。就像《神雕侠侣》里的独孤求败,‘独孤一生但求一败’,太强到以致难以为其注明身份。”

    “在一些武功绝顶的高人身上这样的做法的确可以,”姜成点了点头,“但也要留下一定的线索让读者去猜,不用多,就点到为止般的提几句,这样的猜谜游戏会让读者有很大的兴趣去猜测小说内里的背景和隐含的故事。”

    “那姜生究竟有何想法呢?”金镛再次问道,“就以《天龙八部》为例。”

    “小子的想法是这样的,”姜成清了清嗓子说道,“记得在原着里有一段黄眉僧讲述当年所遇慕容氏的一段,他说那是在四十三年前,‘见一匹驴上坐的是个三十六七岁的妇人,另一匹驴上则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眉清目秀,甚是俊雅,两人都全身缟素,服着重孝。’小子大胆猜测,那少年定是少年慕容博,而中年妇人则是他的母亲。”

    “这点线索老朽留的很明显,”金镛点头赞同道,“从时间年龄上算,那时慕容复还未出生,所以此人自然就是少年慕容博无疑。当初写这段时,我就是想表现慕容一氏的高超武功,以不过少年之力可毙已是中年成名高手的黄眉僧,慕容一氏自是武功高绝。”

    “可他母亲又是何人?”姜成忽然问道,“这人眼力之高、语气之大绝不可能是普通妇人,可能像王语嫣一样熟读百家武功秘籍,但更有可能她就是一位大高手。还有两人出场时都‘全身缟素,服着重孝’,说明家中有人刚刚过世。慕容氏人丁稀薄,能让少爷与主母同时披麻戴孝的人物也就只有老爷了,也就是慕容博的父亲,可他又是因何而亡?按照他们慕容氏的传统,为了光复大燕,族人一定会从小习武,慕容博父亲的武功也绝不会低,但却英年早逝,又是为何?是正常死亡还是他杀?”

    “这……”金镛卡壳了,随后老先生苦笑一声,“姜生,你这倒真是把老朽问住了,其实这段老朽我并未深想。”

    “呵呵,查老,你随便写的人物却是让你的书迷们想破了头啊!”姜成大笑一声,“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处理线索,可以将我刚刚提到的几位书中神秘人物串联到一起。”

    “哦,如何写来?”金镛连忙问道。

    姜成却未直说,“我记得少林扫地神僧出场时说过一句话,是他在少林寺呆的时间,这句话是‘我……我记不清楚啦,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而这一段时间,也正是慕容博父亲逝世的时间。”

    “姜生的意思是……”金镛眼前一亮,急速问道。

    姜成却依旧卖着关子,“还有一个问题,当初无崖子与李秋水的女儿,也就是王夫人阿萝,她是怎样在大着肚子的情况下嫁入江南大族王家的?慕容复称王夫人为舅母,也就是说他母亲与王语嫣的养父是兄妹或姐弟。慕容博的夫人是会武的,而曼陀山庄的武装力量可不弱,由此可推出王家乃是一个武林世家,但王语嫣在小时候她的养父就去世了,又是因为什么?”

    “……”金镛是彻底被他弄糊涂了,不明白他又提到王夫人是为了什么,这些跟那几位什么人物有关系吗?

    没有理会金镛越加迷惑的目光,姜成自顾自的说起了一段他自己想的故事:“天龙本纪前一百多年,大宋还未建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