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娱乐大丈夫 >

第23章

娱乐大丈夫-第23章

小说: 娱乐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堑佳荩纳愕缡泳缬玫姆志低肪绫径际蔷佳葜中薷呐⒐模胨醋鞯木绫居泻艽蟛煌2还杂诨ㄍ匾舱飧鼋巧苫故呛苡凶孕拍芩茉旌玫摹1暇狗志低肪绫驹僭趺幢洌故腔谠婢绫镜幕∩希诶锎蟾偈遣换岜涞摹6魑揪绲谋嗑纾杂诰缰械拿扛鼋巧啥际鞘质祜加凶愎坏男牡锰寤帷!岸粤耍 北纠淳鸵痰缁傲耍桃召从滞蝗幌肫鹆耸裁矗澳阃ㄖ幌潞瑁盟沧急敢幌拢欢问奔淅础断乱徽荆腋!肪缱椴渭邮跃怠!薄芭叮趺戳耍俊苯善娴馈2桃召Φ溃骸癑acko这个角色的演员还没定。”姜成也笑道:“这样啊,那他可真得好好准备一下了……”※※“什么?要我也去出演《下一站,幸福》?”当胡歌听到《下一站,幸福》剧组通知他去试镜的消息时,惊讶得瞪大了双眼看着姜成问道。“纠正一下,目前只是要你去参加试镜,具体能不能通过面试,得到角色,还得看你的表现。”姜成笑着对胡歌说道,“不过你现在毕竟也是唐人公司的签约艺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对你肯定是优先考虑的。所以,你有很大把握得到这个角色。”“太好了!原来我还羡慕你能直接演戏呢,没想到我也可以啊!对了,这个Jacko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啊?”胡歌经过最初的激动,慢慢冷静下来,对着姜成问道。看到胡歌的反应,姜成在心里暗自点了点头,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果然不愧是有着丰富演职经验的人。姜成说道:“Jacko是剧中男主角任光晞的朋友,是个不算重要但也不是边缘化的配角,戏份不算多,但如果塑造好了也能很出彩。我得先告诉你,这虽然是偶像剧,但也是一部正剧,如果你想得到这个角色就得把你身上的痞气收一收。如果因为这个没有通过试镜,可不要怪我没提醒你。”胡歌身上一直就带有一点痞气,上表演课的时候经常会作出一些搞怪的举动,把全班人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让老师哭笑不得。不过这要是在试镜时来点这样的举动,绝对会引起选角导演的反感。对于好友的好心提醒,胡歌自然是虚心接受:“知道了,我一定注意。”“嗯。”姜成点点头,“那我就听你的好消息了。”※※不出姜成和蔡艺侬的所料,胡歌果然通过了试镜,得到了Jacko这个角色。他的演技轻易征服了选角导演,以选角导演的话来说:“他完全可以更进一步,演一些更重要的配角。”不过对此,姜成、蔡艺侬,甚至胡歌自己都表示应该先放一放。毕竟胡歌现在还是太年轻了,应该多多积累,以求以后更好的发展,太早的出名对他不是好事。当然,姜成不在此列,他早已经积累够了,现在是他不断展示自己的时间了。不得不说,唐人的效率真是没的说的,如今已经将剧组构建了大部分,演员就差几个就全部选角完毕。男女主角已经确定由周渝民、徐熙媛出演,而小S徐熙娣也将在剧中扮演何以茜,到时将上演“姐妹大战抢老公”的精彩戏码,相信一定吸引人眼球。目前最不好确定的就是小乐这个角色了,毕竟在大陆年纪五六岁但演技过得去的童星实在太少了,而原版小乐的扮演者小小彬现在还没出生呢。不过这难不倒姜成,有着后世经验的他早就想好了演员。没多久,剧组便在姜成的建议下找到了北京的尤浩然(《家有儿女》系列剧中夏雨的扮演者)出演剧中的小乐。生于1996年的尤浩然如今只有五岁,不过在三岁时就开始拍广告的他演技不用人担心。而他也比同龄人长的大,虽然只有五岁,但看起来像六七岁的孩子。未来的他将在《家有儿女》这部热播剧中扮演夏雨这个角色,憨厚又不失灵动的他成功的塑造了夏雨这个独特的小孩,相信把小乐交给他一定没有问题。在和尤浩然的父母仔细协商后,他们答应了让尤浩然出演《下一站,幸福》,由他妈妈全程陪同。如此,《下一站,幸福》剧组人员全部集合完毕。而唐人也没有拖沓,很快便对外宣布:上海唐人影视公司将于本年十月份开机拍摄新剧——都市悲情偶像剧《下一站,幸福》,开机发布会将于10月9号在上海举行,届时请各大媒体前来报道。一时间,娱乐圈震动!PS:大家太给力了!贤者太感动了!今天承诺三更,这是第一更,请大家继续支持贤者!



………【第二十三章 轩然大波】………

    上海唐人影视公司欲要开拍新剧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得到了普遍关注。

    最近几年上海唐人影视公司发展势态良好,自1998年创建以来,联合投资拍摄了多部反响不错的影视作品。今年初《杨门女将》自开拍起便受到多方关注,被誉为“2002年必看电视剧之一”。曾经听过唐人公司明年还要拍摄改编金庸名著的《书剑恩仇录》,没想到现在《杨门女将》还没杀青,这又要开拍一部新剧了,而且《书剑恩仇录》的计划也没有取消,唐人的魄力好大啊!

    出于惯例,唐人第一时间公布了一部分主创人员名单,包括导演、编剧、制片、男女主演、大牌客串配角等几个人员名单。不过姜成身为男二号的身份却被隐瞒了下来,以蔡艺侬和唐人公司上下的想法是想等到开机发布会的时候再向公众公布姜成的演员身份,借姜成目前的人气届时引起更大的轰动,起到更大的宣传效果。

    这个想法无疑是很精明的,因为主创名单一公布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哦,导演张达,唐人旗下导演,没听说过,不过这没什么;制片蔡艺侬、李国立、徐奕明,都是唐人公司的大佬,这是一定的;男主角F4里的周渝民,女主角大S徐熙媛,女二号小S徐熙娣!这个可以期待一下!编剧姜成,笔名——当年明月!!!

    开玩笑的吧!是哪个“当年明月”?

    很显然,这个世上只有一个当年明月,就是那个出版了《明朝那些事儿》、《昆仑》的争议作家,那个目前不过十七岁的天才少年。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少年不但当了作家,还做了影视编剧,而且他的处女作居然被唐人公司看上了,已经要拍摄制作了!

    这样的才华已经算是妖孽了,不过这部戏真的有那么好吗?唐人公司不会看走眼了吧?

    显然,姜成的年龄还是不足以让人完全信服,即使他现在已经有了两本畅销书,即使唐人的口碑一向不错,但对于姜成这个编剧身份民众们还是保持怀疑。

    “拜托,大家都把眼睛睁开好好看看吧!才十七岁,当了作家就了不起了?居然还想做编剧,这是你这样的小孩儿能玩的起的吗?这才几个月啊,出了两本书,还能再写个剧本?他是神吗?就算不是找人代笔,那这部剧的质量上也一定有问题,没有人能如此高产,即使再天才也应该有个限度!唐人这次一定是看走眼了,一定会栽个大跟头!”这显然是【明黑】的论调,他们就是看不惯姜成,所有与姜成有关的话题他们都会怀疑,都会唱反调。

    “明月有骗过大家吗?上次被人怀疑他是否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他不是靠‘现场考究会’证明过自己了吗?大家怀疑他的武侠小说是不会成功的,《昆仑》一出,又有多少争相购买、观看?现在不过是做了编剧而已,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唐人公司好歹也是个正规影视公司,这些年出品的影视剧质量都有目共睹,他们可能把自家前途压在一部不确定好坏的剧本上面吗?拜托,别再幼稚了!”这是【明矾】们反驳的话,显然这些人还是很理智的,列举了一系列事实来为姜成证明。

    一时间,网络上【明矾】与【明黑】双方又开始互相攻伐了起来,间接使得《下一站,幸福》宣传得更广,被更多人熟知,这是唐人公司没有料到的。

    不过,这自然是好事,能节省很大一部分宣传费用。

    这样的好事哪找去?都得感谢姜成啊!

    ※※

    10月9日,《下一站,幸福》开机发布会准时召开了,届时来了几十家媒体,数百名记者,把个大厅挤得是满满登登的。

    无数闪光灯卡擦卡擦的都亮了起来,其他人都是老江湖了,面对这阵仗都是凛然不惧。姜成也表现得很是淡然,这点场面与国外相比还是小了,吓不倒他的。只有胡歌这个新嫩,虽然曾经做过主持人,却还是有些无法适应,关键眼睛都快让他们晃花了。

    最过分的是,姜成居然仗着自己大师兄的身份,把他拉到了自己旁边的座位。你说他不过是个配角,一般都应该坐在很旁边、很边缘的位置,把关注度留给其他大牌。现在让他坐的这么靠前,虽然这样能引起很大关注,但怎么感觉怎么难受。

    “这绝对是公报私仇!”胡歌童鞋在心里咬牙切齿的大喊。他已经知道姜成有点恼怒他不经过他的允许就把自己最近的情况告诉蔡艺侬,所以最近一直等着姜成的报复来临,却没想到是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下。

    “你等着,我回去绝对给你好看!”对着身边的姜成,胡歌恶狠狠地说道。

    很是淡然地瞥了他一眼,姜成平淡地说道:“我等着,不过你先想办法应付完今天这一局再说吧。”

    胡歌童鞋华丽地败退。

    事实上,胡歌在心里还是很感谢姜成的。如果没有姜成的推荐,胡歌不可能这么快与唐人公司签约,也不可能因此得到蔡艺侬的赏识,获得一个试镜的机会,最终得到Jacko这个角色。可以说,如果没有姜成的大力支持,他不可能现在坐在这里,等待着一会儿记者采访的机会。

    这些恩情胡歌一直都记在心里,只等以后有机会再报,所以两个人现在的感情是好的不得了(别想歪了!),就像认识多年的铁哥们,可以随便的插科打诨。

    “你们两个还在聊什么呢,准备一下,马上就要开始发布会了!”蔡艺侬说道。

    “哦,知道了!”

    发布会很快开始了,在唐人方面简单介绍过《下一站,幸福》这个故事内容和主创人员后,很快轮到了记者提问的环节。

    开始时问题主要在蔡艺侬、李国立、周渝民、徐熙媛和徐熙娣以及导演张达的身上,而姜成则是无人问津。

    基本上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一场记者会长的要死,如果都轮不到自己的话,那简直可以说是无聊的要命,记者们问的那些问题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也没有什么比较劲爆的问题可以让姜成稍微振作一下精神的。

    只是让姜成没有想到的是,记者很快便把问题指向了他。

    “请问姜成,哦不,当年明月,也不对……我该怎么称呼你呢?”这个记者好像被姜成的两个身份搞糊涂了,也不知该称呼他的真名还是笔名了。

    全场人都被他逗乐了,姜成也轻笑道:“你喜欢称呼我哪个名字都没关系,不过今天的我是编剧身份,所以还是称呼真名比较好。毕竟全场人都用真名,就我一个用笔名,搞特殊也不太好。”

    听到姜成的幽默,全场人又笑了一下,顿时场面的气氛变得轻松了一点。

    这个记者的一个问题,引爆了现场的气氛,“当年明月”是谁,现场没有人不知道的。

    现在网络上最当红的知名作家,甚至还出现在很多省市电视台的新闻中,作为一种现象来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