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雄起澳洲 >

第284章

雄起澳洲-第284章

小说: 雄起澳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对这件家事,他一直都没对外声张。就是别人问起他的家人,也被他含糊带过。却不想,南峰竟知道他家父的名字。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情报司在明清两国的交流上,管控得很严。他托别人带回去的信件,也早一步经过情报人员的手。什么秘密,也都成了无稽之谈。

    不过南峰知道他父亲的名字,却不是通过情报司。而是大明成立之初,特意让各种史学工作者,将清乾嘉时期的名人,都罗列出来。虽然没想让他们全向大明效忠,但提前掌握他们的信息,也是有备无患。

    这赖英超以及所代表的家族,就进入了史学工作者的视线。也是赖姓家族,太过有名。最早源自西周赖国,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元明,一直都传承不断。

    在清初,始祖赖吾彪受新安县英武之气影响,放弃竹艺,转而习武,成为军将之家的开端。后辈赖世超、赖英扬、赖信扬、赖恩爵、赖恩锡等人,都是两广之地的有名武将。

    却不想,机缘巧合之下,赖世超的长子,自己出现在南峰的视线。

    到底是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即使成了大明俘·虏,也凭着一身的武艺,大放光彩。让南峰,也不知道是不是该感慨命运的强大。

    便自顾自的,夸了赖家世代习武的良好习惯。然后让心下惶·恐的赖英扬,在大明好好干。争取能将肩上的杠杠,换成金豆子。

    听到这番鼓励,赖英扬还恍如隔梦。毕竟南峰的地位之高,是他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现在竟听到南峰不但不追究他家父为清廷效力的事情,还极为难得的让他好好干。

    这份殊荣,实在难得。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取粮之策(四)割让越北

    在场的官员,也暗暗羡慕起赖英扬的好运气。因为多少人希望能在南峰跟前,留个眼缘。但往往,都不得而终。今天赖英扬只第一次露面,就被南峰给记住了。

    除了用祖上烧高香来解释,众人就再也想不出其它的理由。

    而就在众人心思各异时,南峰又开始解决第一个顾虑。

    虽然云南大部分兵力,都被派去贵州平·叛。但还是有一部分清兵,留了下来。尽管战场上,明军也不怕他们。但越北的平民百姓,却很容易受到他们的威胁。毕竟清越边境,能通过的林间小道,实在太多了。万一清兵来阴的,偷偷潜入越北。那很可能,就是一片生灵涂炭。

    这对越北的安宁与稳定,有很大的威胁。

    所以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在靠近越北的清国边境线一侧,进行焦土策略。使得十里之内,再没有任何平民百姓。

    本来当地的村民,在云南大乱之前,就随着最先南迁的教民,一起进入了越北。所以对当地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

    至于停留在那里的流民,可以将他们全都送到流民营。然后在移民船的接应下,分散安置在南洋各地。

    因此清理工作,并不算难。

    这和清理越北一侧的新移民相比,要简便了数倍。毕竟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新移民,都已在当地开始了新生活。

    一旦往后迁移,所耗费的精力,又是海量。并且迁移途中,很容易造成民心不稳。若是有居·心叵·测之人趁机作乱,那大明在越北的布置,就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接下来的流民安置工作,也很是不利。

    只是清空边境,仅是第一步。在这之后,还要从南洋,调遣更多的军队过来。一边守住清越边境的各个通关口岸,一边深入云南、广西,获取大明最紧缺的战略物资。

    好在兵力的问题上,南峰不用发愁。

    因为南洋之战结束后,南洋还留了一半的士兵,在婆罗洲、菲律宾、苏门答腊、马来半岛等地驻守。

    论规模,达到了十三万人。

    南峰只调遣其中的二分之一,就足以应对云南、广西的清兵。且对南洋各地,也妨碍最小。因为婆罗洲、菲律宾、苏门答腊三地,是最地广人稀之地。虽没有大规模迁移土著,但他们本身就人口不多。

    抽出一部分的兵力,不会因兵力虚空,而发生意外。

    何况这南洋的兵,都在南峰的掌控之中。任何军事行动,也不必向大明本土申请。尤其是在解决后勤物资的顾虑之后,就更不用受本土牵制。

    这为南峰的军事行动,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本土莫名其妙的中断对南洋的物资供应,是不会没有理由的。再结合左鹏越过南洋,提前返回大明本土的事情来看,南峰已明显的感觉到,这件事,很可能没那么简单。

    至于到底是不是针对自己,现在也不能确定。

    只是在这多事之秋,能少一事,就少一桩麻烦。暂时他也没精力,顾忌到本土的事情。

    不过他心下,已做下决定。在处理完越北的流民问题后,就亲自回一趟本土。到时候,什么变故,都一清二楚。

    由于这些事情,牵扯到大明高层。所以大多数中低层官员,都不知情。以致所有烦恼,都只能由南峰独自来扛。

    在初步制定出相应计策后,南峰又让红河特区的最高行政官,亲自和越南官府,交涉越北的领土问题。

    因为越北的地界,虽被大明完全占据。但在法律层面上,还是属于越南官府。使得行政任命、对外宣传上,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而大明是个大国,即使做强盗,也要做个光明磊落的强盗。

    像英国一样,就算明摆着欺负人,也要以条约形式,确定下来。

    所以有鉴于越北的实地情况,大明决定让越南官府,将其完全割让给大明。这样对大明接下来的统治,利大于弊。

    当升龙城的四大辅国大臣,接到大明的正式官方通告时,都显得比较淡定。也是越北之地,早被大明同化。越南的行政官员,也早就撤出了越北。使得当地在越南官府的存在感极低。

    如果不是这官方通告,他们还不知道,大明还承认越北是越南的领土呢。

    阮文名、陈文纪本就是大明安插在越南官府的棋子,因此对于割地一事,显得非常漠不关心。毕竟对他们来说,只要任何时候,站在大明一边即可。这割地,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

    而阮文诚和范文登两人,则是一手建立的阮朝的功臣。每一寸土地,都是他们用无数将士的血换来的。对于割地一事,就显得比较抗拒。

    且清化以北的越北之地,足足占了越南国土的三分之一。这一下子割出去,越南算是损失惨重了。再加上越北之地,从古至今,就是越南国发展的源·头。

    即使越北民风彪悍,很多年,就不再是越南的龙兴之地。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是不可小视的。所以割让出去,意义重大。

    但大明的通告,是以命令的语气。也就是说,大明根本就没有和越南官府商量的意思。毕竟越南官府,就是大明扶持出的傀·儡。一举一动,都要按照大明的命令行事。

    这越北,是割也得割,不割也得割。

    不过为了安抚人心,大明还是在割地的同时,给出了一个补偿条件。那就是同意越南京师,迁回顺化故地。也意味着,越南的行政中心,不用时时刻刻,都要处在大明的监·视之下。

    这对越南官府的独·立自主,有重大意义。

    所以这条件,还是让不少忠于阮朝的越南官员心动。

    但大明显然不会轻易放手。

    在清化作为越南新都的同时,大明军队,会承担清化城的治安、城防等军事义务。使得越南官府,一直都会受到大明的军事威胁。

    一旦发生不利于大明统治的事情,都会在第一时间,遭到明军的迎头痛击。
………………………………

第四百九十六章 交趾镇

    尽管顺化被大明驻军一事,让越南官方,有些难以接受。但和升龙城被大明四面包围的情况相比,顺化显然要少了很多掣肘。

    因此两相比较之下,迁移顺化,显然更符合越南官方的利益。

    于是在这样的交换条件下,越南官方对割让越北一事,少了许多抵触。只是在具体细节上,越南和大明,还是有不少分歧。其中分歧最大的,有两点。

    一是清化城以及清化朱江与马江之间的领土归属问题。

    按照大明的意思,越北应该以朱江为分界线,处于河口的清化城,也在割让的范围内。依据则是朱江较短,界限清晰。

    当然,这纯属无·稽之谈!因为河流长短,并不是划分边界的依据。至于界限清晰,马江和朱江,都没什么差别。

    所以说到底,还是大明想扩大领土。

    越南官方,第一反应,自然是拒绝的。依着他们的看法,越北应该以马江为分界线。处于朱江河口的顺化城,则不在割让的范围内。

    且越南的官方的依据非常充分!

    当初大明发布禁越令,是以马江为分界线的。所以在马江以南,仍有不少越人定居。越南官府,也一直对当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如今割让,自然是以马江为分界线。

    但谈判是建立在国力基础上的!越南只是大明的附庸与傀·儡,即使理由再充分,也不能说服大明。所以南峰直接让明军进驻清化城,封锁朱江一线。

    表明这样的坚决态度后,越南官方,也只能默认事实。

    以致割让协议,完全按照大明的意思执行。

    第二个是顺化明军的兵力争议。大明认为,顺化国都意义重大,所以驻守的明军,应该是五千人。同时另外招募的越南本土城防军,也听明军指挥。

    虽说大明的理由是,越南指挥官的战术落后。但本质上,还是为了控制越南。

    但忠于阮朝的越南官方代表,以国库空虚、供养不起为由,将明军减少到两千人。尽管大明的养兵条件,确实太过优渥。但屈屈五千人,越南官方还是养得起的。

    所以这拒绝,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另外本土城防军的指挥权,也被越南官方以沟通不畅为由,婉言拒绝了。虽然越南语和大明语确实有差别,但驻守在越南的明军,多多少少,还是会越南语的。并且在大明的同化政策下,越人内部的汉化,也愈演愈烈。

    越人和明人简单的交流,还是没有妨碍的。

    这借口,就显得比较苍白无力。

    不过做这决定的,主要是阮文诚、范文登为首的阮朝旧臣。他们一直打着匡扶大·越的名号,收拢那些忠于阮朝的臣子。不管他们是真的忠君爱国,还是刻意笼络人心,这拒绝的姿态,是一定要做出来的。

    否则‘匡扶大·越’的大旗,就不好用了。

    对此,大明是无心理会。因为大明的意志,是不会改变的。所以等到五千明军提前进驻顺化,并就地招募了一支两万人的城防军后,越南官方的反对声音,就此偃旗息鼓。

    在这些事上,投靠大·明的陈文纪、阮文名两人,似乎从始至终,都没替大明发挥作用。但事实上,这是大明刻意而为。毕竟陈文纪、阮文名两人,是不属于阮朝这个体系内的。因此他们在越南朝廷的地位,其实比较尴尬。

    就算他们拉拢一批心向大明的官员,但力量实在有限。让他们站出来为大明说话,也会被那些高举义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