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特种战将 >

第343章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343章

小说: 抗日之特种战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团参谋面红脖子粗,大声地说道:“李团长,你敢临战造反?”

  李涛厉声喝斥:“白痴,教官的混战才有利于歼敌,你这参谋的水分太足了,也不怕把自己给撑死。”8



第108章神战策

  

  战场临军阀,强势来搜刮。

  战场抗命,好大一顶帽子扣下来,李涛泰然不惧,反而针锋相对,当场讥讽参谋官。

  旅团参谋又惊又怒,眼睁睁地看着二十名卫兵被带走,就此被充军了?

  他不敢置信,这特么的也太跋扈了吧?

  这难道就是杨关一贯的作风?

  “李团长,你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临战抗命,旅座的命令你也敢违抗?”

  老子成了光杆司令,就这么回去还有什么脸面为人,行,杨关身为上将动不得,你一个小团长的分量还不够。

  李涛双目一凛,杀意汹涌,厉声喝斥:“白痴,混战可以避免小鬼子的重炮轰炸,这是战术战法,限你一分钟内撤离。”

  时至此刻,他才真正悟透了杨关的战术思想,不再迷茫,间接地被这位旅团参谋的言行给点醒了。

  国军军官有学识,有理论,也有战术战法,军事素养并不低,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低于鬼子军官。

  只不过有一个通病,说难听点就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在地图与沙盘上推演战术头头是道,但总是打败仗。

  为什么会这样?

  排除飞机与坦克,无论是兵力人数还是火力并不弱于小鬼子,为什么皆以失败而告终呢?

  难道是缺失战魂,一股抗战的凝聚力吗?

  不,不全对,因为士兵在战场上没有选择,濒临死亡的时刻也会殊死抗战,所以战魂这一项被国军忽略不计。

  战场上生存第一,国军不怕士兵不出力,坚信士兵为了活命而殊死抗战,这是一个尖锐而现实的问题。

  那么有战心,有火力,更有人数,同时也不缺乏战术战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呢?

  旅团参谋的表现提醒了李涛,在于整体与局部的差异,说白了就是将与兵的战法。

  一直以来,国军以将官为主,以上峰的命令为天职,认为战术战法高于一切,士兵仅仅是绞肉机上的一粒尘埃。

  这一点大体并没有错,将官运筹帷幄打赢一场战役很关键,稍有疏忽便会造成重大的伤亡。

  唯独忽略了士兵,士兵的战术与运用才是战争的关键。

  纵观南都阵线上的情况,国军坚持固守防线,认为小鬼子冲锋陷阵就是上来送死。

  古往今来,攻城拔寨的损伤远远高于防御的一方,几乎以翻倍的伤亡来换取胜利。

  除非守方一无是处,不堪一击,才会出现伤亡逆反的现象发生。

  而国军向来自负,不认为小鬼子有多强,想攻占南都必定承受不起重大的伤亡数字,固守防线才是根本。

  当面对重炮与飞机轰炸的时候,国军只会埋怨小鬼子的火力太猛,己方的武器不如人,被动地挨打。

  说难听一点,国军根本就不知道士兵的重要性,不会开动士兵的脑子去抗战,只在意大局方向与兵力数量。

  相反,杨关不一样,每每以奇兵出击获得胜利,善于开动士兵体内潜在的抗战意识,再加以引导策划,战斗力无限上扬。

  唯有调动士兵的积极性,组成多兵种混合战法,与小鬼子搅在一起殊死搏杀才是最稳妥的战法。

  倘若再链接蔓延到整个战场,一场巨大的歼敌网络在无形之中诞生,持续性的歼灭小鬼子,这才是真正的战术战法。

  细节关乎成败,杨关牢牢地把握着士兵的脉搏,继而链接为网络网捕小鬼子,实为以点带面的战法。

  而国军向来是以面带点的策略,完全相反的战法。

  时下的战局很明朗,与小鬼子搅在一起奋战,看似危机四伏,阵线崩溃随时都会发生。

  不过有效地规避了小鬼子的重炮轰炸,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减少很多伤亡。

  再合理地运用迫击炮,依次摧毁小鬼子的迫击炮,炮击各个重火力目标。

  狙击手自始至终狙杀主要目标,狙杀鬼子军官,打掉轻重机枪,狙杀投掷手雷的鬼子兵。

  而轻重火力伺机支援,不必死拼,只需诱敌性的吸引鬼子兵进攻,必要时展开猛烈地反击。

  如此三相结合,把士兵们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交替掩护,协同作战,一方遇危多方支援,始终让小鬼子觉得有机可乘,诱敌歼敌。

  这是一个持续性的绞肉磨盘,小鬼子来多少就消灭多少,持续抗战。

  相反,杨关注重侦查,随时随地掌握着战场上的每一分变化,及时地调整战术与支援,抗战分工,合理搭配,层层歼敌。

  如此一来,士兵的压力锐减,仅负责分内的抗战事宜,严格地执行命令即可,在没有包袱的前提下抗战。

  这是一种默契的战术,一旦达成共识,形成抗战热潮,士兵们会越打越顺手,无形之中形成为团结就是力量的战法。

  李涛悟了,一直以来走不出国军教学的圈子,而这位令人憎恨的旅团参谋复苏了他的一颗战心。

  以点带面,士兵才是战争的主导者,指挥官只需头脑清明,合理而缜密地指挥属下抗战即可,此为用兵之道。

  时代变了,再也不是凭借蛮力与人数砍杀的时代。

  枪炮火药时代,只需把握好每一名士兵的战斗,即使兵力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以狙击手为例,只要配合得当,掩护的火力恰如其分,给出精准的狙杀目标,这名狙击手便是战场上的幽灵,敌人的噩梦。

  鬼子军官被狙杀,必定会失去指挥,部队瘫痪片刻在情理之中。

  把持轻重机枪的鬼子被狙杀,前方进攻的鬼子兵失去了火力掩护,伤亡一片在所难免。

  正在投掷手雷的鬼子兵被狙杀,那枚手雷爆炸必定造成伤亡,乃至影响周边鬼子兵的进攻步伐。

  总之环环相扣。

  以指挥,观察信息,电报信息,狙击手,迫击炮,轻重火力,掩护人员,弹药供给,预备队与医疗人员紧密结合才是真正的战术。

  杨关注重细节,在意配合,推动士兵,以点带面,整局连营齐心合力打赢一场战役。

  旅团参谋很愤怒,也不明白这种战术战法,他厉声喝斥:“你一意孤行,等着被军法处置吧!”

  李涛不以为然,挥手示意两名士兵护送,并大声地说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记住,混战更安全,杨上将是战神!”

  国军军官与士兵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这种战术战法不适合他们,教官是对的,那龙蛇混杂,一盘散沙的群体难堪重任,悲哀!

第109章变化


  战神轻奇兵,连营重盘根。

  李涛因旅团参谋的思路对比悟透了教官的战术精髓,顿时感慨颇多。

  面对旅团参谋的强势命令他直接无视,随即派人护送参谋回归。

  对于他来说跟随杨关的先遣队抗战了几个月、时至此刻才搞清楚战神的战术战法,与参谋沟通就是对牛弹琴。

  吃力不讨好,旅团参谋一定认为只要战法得当,士兵奋力抗战就可以打赢一场战役,士兵们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直接忽略不计。

  **浴血抗战,士兵们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打硬仗,敢拼敢杀,唯独欠缺衔接搭配。

  说不好听一点就是蛮干,纵然战术战法很规范,杀敌时士气高昂,总是欠缺一份默契。

  归根结底是彼此不信任,各自抱团,在战场上求自保,从表面上看是一个集体团队,内心之中的战心无法融洽。

  正当李涛感同身受的时候,潘云凤大声地说道:“你发什么楞,赶紧指挥部队作战,几百人的生死全捏你的手中。”

  “呃!”李涛惊醒过来,嘿嘿一笑,很难看,但很舒心,随即说道:“有你在,小鬼子就是一盘菜……”

  潘云凤一愣,面上很受用,内心又感到落寂,若是义兄这样对自己该多好,她微微定神后说道:“贫嘴,别大意,小鬼子对南都志在必得。”

  李涛面色一正,微微点头说道:“我知道,我们只要与小鬼子混战到天黑就安全了,对了,各团的情况怎么样?”

  “义兄的策略是对的,让我们保留电台相互联络,信息互通,各团基本上已经稳住了阵脚,伤亡不是很严重。”

  “这就好,**根本靠不住,他们各打各的,一盘散沙,我们唯有坚持教官的牵引战术,协同**抗战。”

  “但愿**不要自误再生事端,不然的话南都就危险了。”

  “不管了,你把我们这边的情况通报各团,给教官汇报……”

  “去,一边去,这还用你说啊!”

  电信无阻隔,各团紧密抗战,互通有无,无论是战术战法还是**的威逼情况、毫无保留地沟通取经。

  在信息互通的情况下,各团的疑难与**威逼事件不再成为障碍,每每及时地得到了解决,一心抗战。

  杨关获悉这些情况倍感欣慰,为先遣队员的成长感到高兴,甚至于有点小得意,心里美滋滋的。

  说实在的,他的战术战法仅限于细节,奇兵,配合与整体桥接几个方面,根本就没有书面与正规的章程。

  而李涛却做了一个总结,无形之中完善了他的战术构想,并通报各个团队,以及传达到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战神也是人,杨关仅仅抗战了几个月,一切战术战法皆与实战挂钩,想法多,理论也很多,唯独没有归总完善。

  这是一大短板,他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也没有精力进行汇总,而李涛把战术思想落到了实处。

  紫阳西斜,金芒下硝烟弥漫,笼罩了方圆数十里地。

  十八号喜滋滋跑过来,大声地说道:“报告教官,各先遣团构筑的暗堡已经形成了战斗力,小鬼子难越雷池一步。”

  杨关双眉一扬,长吁一口气问道:“很好,**的情况怎么样?他们的伤亡严不严重?”

  魏和尚一听就来火,大声地嚷嚷:“教官,您还管他们干什么,**不拖后腿就很不错了,指望他们抗战没戏。”

  杨关微微蹙眉,瞪了他一眼说道:“你认为**不抗战先遣团能顶多久?几千人挡得住小鬼子几个旅团的进攻吗?”

  魏和尚尴尬地抓着脑壳,不说话了,躲在一边旁听。

  十八号莞尔一笑说道:“教官,**士兵的抗战热情很高,在先遣团打掉小鬼子各个重要目标的情况下、战斗打得火热,伤亡情况良好。”

  “呃!”杨关微微一愣,感觉有些不对劲,随即问道:“良好就是不理想,具体地战斗状况怎么样?”

  “教官,依据先遣团传回来的电文显示,小鬼子的重要目标接连被狙杀与摧毁,**见缝插针,对小鬼子采取了强攻,歼敌无数。”

  “混账,**不知道持续诱敌、与小鬼子搅在一起抗战最有利吗?”

  “教官,**善于被动防御,发现战机便是战功,喊着夺回一线阵地的口号抗战,与小鬼子死磕伤亡在所难免。”

  “真该死,你小子一定隐瞒了军情,**是不是高宣先遣团抗战不力,他们打着光复一线阵地的旗号冲锋?”

  “教官,反正就那样,您没必要为这些事伤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