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特种战将 >

第339章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339章

小说: 抗日之特种战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关骤然直起身,大声地说道:“杜鹃,电令先遣队员备战,小鬼子要发动大决战,电令伏兵备战……”

  战神的推论震惊人心,决战,还是大决战,这可能吗?

  

  :。:


第101章战启

?炮火地连天,战神论章篇。

  众人不理解教官的推断,但对命令不敢质疑,迅速传达教官的备战电文。

  一纸电文惊八方,所有的先遣队员迅速备战,监视小鬼子,严阵以待。

  战斗的号角拉响,紧张地气氛弥漫了南都方圆百里之地,战斗一触即发。

  此时,无名山山腰的重炮依在咆哮,正对鬼子的坦克展开炮击,接连摧毁了三辆坦克,炸瘫了四辆。

  小鬼子剩余的三辆坦克仓皇逃窜,消失在右翼的平原之上。

  杨关对这份战果很满意,但面色阴沉,大声地说道:“十四发炮弹就打出这么点成绩,我为你们感到害臊,反省,深刻的反省!”

  众人听得逐渐瞪大了双目,喉结干咽不下,心说这成绩您还不满意,我们能跟您比吗?

  魏和尚“嘿嘿”一笑,试探性地说道:“教官,那四辆坦克怎么办?要不、我去把坦克鼓捣回来?”

  杨关略微思量,微蹙眉头说道:“命令三十名狙击手摸上去,不要太接近坦克,等小鬼子修好了坦克再实施狙杀,携带一天的口粮出发。”

  魏和尚的脸色耷拉下来,幽怨地说道:“我刚学会开坦克,您也不让我上去过过瘾……”

  杜鹃鄙视地说道:“你一边呆着去,想成为小鬼子的活靶子很容易,那边就是小鬼子的阵地,你上去试试。”

  十八号分析道:“教官,您担心小鬼子会夺坦克?我们有重炮威慑,小鬼子没有这份胆子吧?”

  “那是坦克,重装陆地杀器,小鬼子绝对不会放弃,更不会让我们开回来,这是一场争夺战。”

  “明白了,小鬼子白天不敢动,但晚上一定会收回四辆瘫痪的坦克,这一仗不好打啊!”

  “叮嘱狙击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一旦时机成熟立即狙杀鬼子的坦克兵,把坦克给老子抢回来。”

  “是,但愿小鬼子不要发疯,不顾一切的抢夺坦克。”

  狙击手奉命出发,以匍匐潜行的模式向坦克逼近,行动很缓慢。

  相反坦克中的鬼子兵没有钻出来,估计是害怕成为重炮轰炸的目标。

  朝阳冉升,金芒似火,沐浴其中暖烘烘,一夜散布的阴气已荡然无存。

  忽然,无数炮弹在空中呼啸,像一阵阵龙卷风袭转南都,震惊八方。

  杨关一惊而起,大声地问道:“我们在南都的先遣队员准备得怎么样?他们之间的沟通情况如何?”

  杜鹃手持一撮电文说道:“都在这里,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缺少重火力,这一仗不好打。”

  “怎么回事?我们支援的轻重火力无数,他们怎么会缺少重火力?”

  “这不是明摆着吗?被高层军官瓜分了,每个团队几乎都一样,火力严重不足。”

  “该死的,重火力不集中,他们拿什么防空?”

  “怎么办?要不以您的名义索回轻重火力,或许现在还来得及……”

  “晚了,此刻索回武器不合时宜,一定会影响团结与抗战士气,给高层致电,战事顺利一切无论,否则老子要杀人。”

  杜鹃一愣,惊瞪双目,急切地说道:“这不妥吧?电文一旦发出去,先遣队员的命运更不保险……”

  杨关不以为然,面色忧虑地说道:“恰恰相反,唯有震慑人心,他们才会重视先遣队员,避免被人当做棋子摆布。”

  那一滩浑水深不可测,唯有足够的震慑力才能为先遣队员争取一线生机。

  魏和尚怒气冲冲的嚷嚷:“教官,我们在侧翼守护他们的军火库,保证补给线的安全,他们却在背后使绊子,我咽不下这口气。”

  十八号附和道:“教官,二十七号来电,日机出现在东北方向,我们在南都的队员很危险,我们不能给那帮蛀虫做替死鬼。”

  “呃!”杨关一惊,大声地说道:“杜鹃,传令二十七号,伺机截取小鬼子的运输队,作为两路伏兵的接应部队。”

  十八号疑惑的说道:“教官,你打算什么时候袭击小鬼子重炮阵地?二十七号的处境很不妙,他们截取鬼子的车队也很困难。”

  杨关摇了摇头,蹙眉说道:“现在不是时候,再等等,战局还不明朗,或许是小鬼子在佯攻,南都的防线挡不住初轮炮击死了活该。”

  先遣队员率队布防,抵挡小鬼子的重炮轰炸在短时间内不成问题,唯独承受不起日机的航弹轰炸。

  “报告教官,南都左翼来电,小鬼子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进攻,初步估计小鬼子的兵力在一个大队左右。”

  一个团的防线面对一个鬼子大队,看似是决战的态势。

  “报告教官,南都右翼出现小鬼子的袭扰部队,人数不详……”

  小鬼子想干什么?派遣到右翼的兵力很模糊,难道是在防备自己的重炮支援?

  “报告教官,南都正前方出现无数的小鬼子,兵力无法估计,进攻态势略显缓慢。”

  “呃!”杨关紧蹙眉头,随即扬起头说道:“电令二十七号按兵不动,伏兵待命,传信南都的先遣队火力压制,伺机发起反冲锋。”

  杜鹃一愣神,惊声说道:“这怎么可能,小鬼子重兵压境,先遣队员率领的士兵战力不足,发起反冲锋不是找死吗?”

  “执行命令,不要啰嗦,小鬼子的意图不明,这个时候有利于反冲锋,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哦,我这就去传令!”

  十八号疑惑的说道:“教官,您在怀疑小鬼子的动机不纯,南都是小鬼子的战略目标,他们摆开这么大的阵容,难道还不是真正的决战态势?”

  杨关微微点头,解释道:“我们从小鬼子的重炮阵地上拖走了六门重炮,小鬼子一定有所怀疑,而我们仅用了两门重炮轰炸鬼子的坦克。”

  “教官,小鬼子不会变得这么谨慎吧?四门重炮而已,难道小鬼子会搜查我们的伏兵?”

  “小鬼子早就搜查过一遍,也不排除重新搜查的可能,小鬼子担心在进攻的关键时候受挫,也在观察我们的反应。”

  “教官,您的推论很准确,小鬼子一定会全力进攻南都,我觉得小鬼子不会采取佯攻……”

  “谬论,我的推论只是设身处地站在鬼子的角度上的猜想,一切都要以事实说话,打出小鬼子的意图,老子又不是神仙。”

  

  :。:


第102章误解

  南都硝烟,迷局无边。

  杨关推测小鬼子在玩无间道,目的不详,耐人寻味。

  面对这种情况,他认为对小鬼子的渗透力度不够,缺失一条谍报网络。

  纵观南都阵线固守着几十万士兵,构筑工事严阵以待。

  在这种情况下,小鬼子不可能一举奏效,攻占南都的难度系数很大。

  最主要是先遣队员分布在第一线,这种布局小鬼子一定有所察觉。

  小鬼子浸吞中华之心由来已久,早已对中华实施了渗透计划,致使小鬼子每一战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动。

  南都的布防情况绝对逃不脱小鬼子的眼线,故而小鬼子很谨慎在情理之中。

  或许是准备不足,也有可能是侧翼出现了状况,亦或是自己给小鬼子增加了猜忌而谨慎从事。

  杨关坐在山石上抽雪茄,分析战局,总觉得抓不住小鬼子的脉搏,难以决断伏兵袭击的时间。

  严亮与戚振邦率领的伏兵很危险,一旦露头必定会遭遇小鬼子的疯狂围剿。

  一锤子买卖,必须在关键时候一局定音,敲动小鬼子的神经中枢,支援南都主战场发动全面性的反击。

  心有定计,但仅限于调动先遣队员率领的团队,能否达到预计效果无法预估。

  而五十名先遣队员入驻国军,仅组建了十个团,一万多人。

  万人兵团对于大决战来说无济于事,关键是看国军的配合。

  倘若打出战略意图,在摧毁小鬼子炮阵地的情况下发起全面性的反击,即使不能全胜也可以重创小鬼子。

  打好了消灭小鬼子两三个旅团不成问题,唯独担心那一批官僚不配合,他在心中纠结。

  正当他心神不宁的时候,杜鹃手持电文走来,临近时大声念道:“南都左翼捷报,遭遇飞机大炮时集体掩藏,待敌深入反袭成功。”

  “雨花台设有三处伏兵,一举击溃了小鬼子。”

  ……

  杜鹃接连报喜不报忧,一脸兴奋,反观杨关时发觉不对劲,她感到莫名其妙。

  杨关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待杜鹃念完后问道:“战损情况怎么样?”

  既然是伏兵为什么要提前动用?

  仅凭这一条便能反应出很多问题,火力不足,兵力太少还是伤亡过大?

  杜鹃的脸色一暗,不满地说道:“先遣队员入驻国军就是屈才,领导一帮杂兵,能与小鬼子打成平手已经很不错……”

  杨关一惊而起,果然有问题,战损过重,接下来的仗还怎么打?他开口问道:“先遣队员率队反袭,国军有什么反应?”

  杜鹃嘟嘴,气呼呼的说道:“坐享其成,仅用远程火力支援,收缴战利品的时候一点也不客气……”

  排挤,打压,纯粹的棋子,先遣队员难以融合进去。

  杨关咬紧牙关,攥紧了双拳,略微思量后说道:“你发一份明码电报,传令先遣队员率部后撤休整,伺机而动。”

  “啊!”杜鹃震惊得呆滞不动,思维逻辑混乱,半响后说道:“你这么做会得罪很多人,先遣队员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你怕什么?我有调动先遣队员的权利,让那帮投机者去送死,必要的时候发起反袭,把头疼的问题甩给蒋光头。”

  “教官,如此一来将彻底地得罪了那批官僚,对于决战很不利……”

  “一帮蛀虫故意让先遣队员送死,既能灭杀我们的锐气,又能坐享其成,他们心里根本不在意抗战,而在意镇压一切不服。”

  “你们不必多说,发明码电报,让国人去评论,我们的先遣队员还需要抗战,避开主战场,好钢用在刀刃上。”

  杜鹃无奈的离开,心神坎坷,她知道有不少国军能打仗,也在一线与小鬼子殊死搏杀。

  不过终究被人管制,严守死防,坚决地执行蒋光头颁布的保卫战术。

  发现战机不能出动,这是前线士兵们的悲哀。

  致使先遣队员率队出击时没有人响应,而且还被人抢夺战利品。

  好像总署战役的将官最后传令出击,但为时已晚,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反倒成全了哄抢事件。

  这其中一定有猫腻,最起码在转达前线战况的时间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有人故意制造时间差,还是国军内部本来就是这幅模样,信息山下沟通不灵?

  杜鹃经手电文好几个月的时间,也犯过错误,她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对于战争来说至关重要。

  怀着不平的心情,她直接给高层将官致电,并发出一份明码电报,完成任务后静等回音。

  一纸电文惊八方,不少人摔杯子,啪桌子,怒火中烧,有人恨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