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特种战将 >

第249章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249章

小说: 抗日之特种战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关没有说话,示意滞留军官自己说,懒得开口,关乎国党军内部问题他避而不答。

  事态演变到这一步,百名精锐无所顾忌,相继说出真相。

  哄抢事件可大可小,又关乎杀戮果断的战神,令各团长忌惮,同时又忍不住诱惑。

  各团困顿如斯,这是实情,促使几名团长铤而走险,说到底也是为了抗战,减少伤亡解决实际困难。

  不过哄抢毕竟违背军规,上峰追究下来谁也担待不起。

  因此,各团长颇为顾虑,自然不会派遣心腹哄抢,万一事发自有人顶雷。

  无形之中落到不待见,桀骜不驯,以及不服管教的军官与士兵身上。

  即使如此,各团长也不放心,害怕这批官军另谋高就,率众遁逃,或是投奔杨关,特意派遣两名心腹官监督。

  国党军派系林立,亲疏有别,抱团现象很严重,即便是物资分配也是一样。

  在永远都是官僚、军阀作风之下,一些硬气,自负,不愿屈服之人饱受打压。

  战斗打响是炮灰,没有战斗是奴隶,永远的下层人。

  这批人心存怨恨也不稀奇,乃至逆反,叛逃,屡见不鲜。

  试想这批人参与哄抢,各团长不放心很正常,同时牺牲他们也不心疼,唯独不能容忍这批人谋反。

  这是一支奇特的哄抢队伍,受命争利而来。

  杨关平息哄抢事件,以分成递减法诱出各团的心腹,这些人不可能留下来打鬼子,他们苟活怕死。

  而责令第二批军官站出来,这些人宁愿相信战神赌一次,也不愿意回去受打压。

  战斗没少打,早晚都得死,他们冒险一试,豁出去了,只要不被枪毙就有希望出头。

  而第三批军官有些迟疑,左右不定,无法决断,暂时没有出列,直至假名单晃动才冒险一试。

  至于没有出来的军官,胆子不小不记,至少缺乏勇气,以及一颗拼杀之心,杨关直接放任自流。

  殷珍对国党军缺乏深刻的了解,不知道糜烂的程度,对杨关的行为无法猜透。

  最后,一百精锐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不待见之人的悲哀。

  众所周知,人性各异,性格皆不一样。

  耿直,不善言辞,不喜奉承,不会溜须拍马,或是被人诬陷,这一批人就是炮灰。

  无形之中被排挤在外,沦为牺牲品。

  一人孤苦,二人交心,三人结拜,四人勾心,五人斗角,六人纷争……这就是人性使然,千古不变的至理。

  平等,那是糊弄小孩子的把戏,纵观没有思维的山石,它们经历风雨的程度皆不相同,何况善变的人性!

  国党军内部糜烂,从蒋某人开始偏激,高层效仿,中层溃烂,试问下层人岂能幸免?

  殷珍很清楚,历朝历代皆如此,平等取决于身份对等,实力相当,才能坐在一起洽谈。

  不过,糜烂太过,兵心不稳,战心不足,兼民众依然,则国将不国,此乃败亡征兆。

  多看,多了解,殷珍此刻才明白真意,感触颇多,有心维护党国又觉得力不从心。

  “报告教官,各团带人前来,在储藏地集结,请您示下?”先遣队员跑来汇报。

  杨关点了点头,侧头说道:“殷上尉,你和义妹一起去处理此事,按照说好的规格换取,一视同仁。”

  殷珍一愣,惊诧的看着杨关,片刻后说道:“你什么意思?又在打什么算盘?”

  “你太多心了,让你见证事实再向蒋光头汇报,证明我对国党军与共产党两派没有偏见,一心抗战而已!”杨关严肃认真。

  “鬼才信你,你最好不要算计我!”殷珍猜不透,不过杨关分发物资是事实,军衣棉被确实可以用作火攻,带着疑惑离去。

  潘云凤离去时莞尔一笑,也猜到义兄另有深意,只是猜不透而已,感觉收服殷珍步入正轨,内心窃喜。

  杨关见她们离去,邪笑,随即侧头说道:“你们听好了,四不声明是原则,我信任你们,等他们人到了,你们一带一,监管抗战,老子只信奉实力与头脑!”

  换取的人有问题,各团一定会安插心腹,指望他们战斗不现实。

  一百精锐军官会意,杨关手下没有军官,只有教官,能力与头脑决定升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视同仁没有压迫,成就取决于个人。

  同时没有党争,唯有团结抗战,齐心协力为国而战。

  独特的组织,奇异的训练方式,钉子链带式管理,都在监视的范围之内。

  杨关不隐瞒观点,谁不行就排在前列做炮灰,凭头脑实力说话,练不出来永远是炮灰。

  生死战场磨砺锋芒,成就比肩教官再回原部队,或是另行安排,令所有人心中火热。

  一番讲解动员,人人兴奋,不再被欺压,彼此监视磨砺观察与默契度,掌控全局灵活抗战,令人心沸腾期待。

  军官接受能力强,杨关很欣慰,说着说着迎来一百士兵,换取圆满完成了。

  “魏和尚,带领大家去领枪弹,准备战斗。”杨关命令,一脸笑意。

  魏和尚带人离去,连同一百新到的士兵,折返后山坳分割划分,领枪弹备战。

  殷珍气呼呼,横眉竖眼,责问道:“你一定心存不良,敷衍我对你没有好处!”

  “你在说什么?我哥可不会变戏法,瞬间笼络人心你能行吗?”潘云凤反问,从中调停。

  “好,我暂且信你!”殷珍想不透,找不到理由反驳,继续问道:“小鬼子马上要进攻,你不让他们参战?”

  “战术壕沟是戚振邦全连的防线,我不涉军你不知道吗?”杨关反驳,似笑非笑。

  殷珍一愣,瞪眼说道:“你在给我打马虎眼,难道你怕学会战术战法,或者是你有什么阴谋?”

  “拿出你的证据,理由?”杨关不为所动,不搭理她。

  “你就别问了,自己悟,这是战术。”潘云凤看出一些门道,找回一份自我,军事上比殷珍强的太多。

  

第259章壕沟战始


  联营抗战,慷慨为善。??

  常言说得好,孤掌难鸣,孤军不立,杨关深有感触,试图打破蒋光头的钳制。

  无论蒋光头是为恩师遗命宝藏,还是打压招揽,他都无法接受。

  被迫存于夹缝对抗战不利,也难以生存,而双山沙上的队伍就是拖累。

  孑然一身,他可以无所畏惧,来去如风,谁也阻拦不得。

  不过日军穷兵黩武,来势汹汹,蚕食中华民族,形势危急。

  为了抗战大业,他唯有培养人才与小鬼子周旋,又不受蒋光头调令。

  处境堪忧,难以伸展,无法使先遣队公然抗战,退路几乎被掐断。

  常文轩驻守巫山,从中作梗,煽风点火,势必断绝退路,情势危机。

  因此,杨关为大局考虑,以物资为饵拉拢各团,征调精英,为各团训练人才。

  名义上的人才,实际上是各团的耳目、心腹。

  杨关心知肚明,接受他们的目的是安抚各团,使他们放心,从而联合抗战确保双山沙退路安全。

  以退为进,固防淞沪北线战场,只为抗战不求名利。

  哄抢事件平息,以示好和稀泥的模式完结,令常文轩哑口无言,纵有怨恨也只能深藏心底。

  搁在以前,杨关杀他毫不皱眉,如今与蒋光头关系微妙,大战在即,先遣队的存亡与抗战才是大局。

  因此,他只能忍受,不记个人恩仇情感,这是他南北转战最大收获,心境升华。

  **上下一心,为民而战不记牺牲,令他触动颇大,自问做不到。

  杨关的观点是保己歼敌,以杀鬼子为第一要务,救助民众责无旁贷,但若是事不可为也会放弃。

  龙泉山一战救助民众,那是正名之战,迫于无奈,纵死也要挽回名声,不为个人,而是抗战形式所迫。

  最后胜了,但也败了,名声臭了,唯独打出中华男儿的血性,挽救了抗战士气,个人名声随风而去。

  面对各种舆论压力,生死考验,以及住院期间对**的了解,他成熟斐然。

  理念未变,但他的大局观成长斐然,是以处事大度,谋算全局。

  正当他感慨揣摩之际,小鬼子展开炮击,报复正式拉上帷幕。

  小鬼子的炮火“咻咻”升空,由远方炮舰飞袭而来,也有迫击炮炮弹。

  双向结合,上百枚炮弹在战术壕沟一带“轰隆隆”爆炸,火光乍现,声震四野,沙土宣天。

  整个战术壕沟沙尘弥漫,陷入朦胧,硝烟覆盖之中。

  一轮一轮炮弹砸下来,战术壕沟一线如开水沸腾,翻涌不休。

  界河对岸,小鬼子悄然接近,借助炮火压制,快挺近界桥,来势汹汹。

  “你的战术壕沟行不行?一个中队的鬼子逼近,他们能抵挡吗?”殷珍蹙眉,一脸忧虑,攥紧双拳为戚振邦整个连队揪心。

  “大开电台,呼叫双山沙,询问江道中的情况,快!”杨关避而不谈,此刻最担忧双山沙的安危。

  小鬼子不傻,报复界桥一线势在必行,但摸清自己身在何处才是他们的目的。

  隐藏幕后,目的是让小鬼子去猜,不给他们集中打击的机会。

  日军心中的魔鬼,这个分量不低,何况一夜歼灭他们一个大队的兵力。

  这个仇恨小鬼子咽不下,直接影响士气,报复行动刻不容缓。

  日军用行动鼓舞士气,证明他们不怕,有资本碾压一切,从而激励部队的战心。

  显而易见,杨关一旦暴露行迹,小鬼子会疯狂报复,界桥必定扛不住重炮轮炸。

  相反,小鬼子无法确定杨关身在何处,对界桥一个连队不会投入过量的炮击。

  毕竟在小鬼子换尸之时,挖掘战壕的声浪,以及扬起沙土的数目,给予小鬼子精准的信心。

  公然示敌,只为减轻炮火打击,暗战策略。

  何况小鬼子进攻一个连队,若是量炮击有损颜面,军威,传出去也不好听。

  若是舆论传播,日军进攻国党军一个连队投入旅团级炮火,而且是平缓区,无险无要塞之地,必定引起世人讥讽,有损军威士气。

  小鬼子狂妄自大,很在意颜面,在杨关不路面的情况下,他们会以正常化模式进攻,充其量加一些大炮击份额。

  而小鬼子的资源也很有限,不会投入太大。

  殷珍不懂军事,看不透局势,气呼呼的大开电台,任然为戚振邦他们抱屈。

  不仅她一人,两百多人趴伏山坡,看得心里虚,原本是炮灰,此刻却作壁上观,心中难受。

  他们想证明自己,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却被搁置一边,很压抑,憋屈。

  日军炮火没有停止,鬼子兵已抵达界河布防,准备渡河抢占战术壕沟。

  这时,殷珍站起,大声念道:“江道军舰集结,疑似鬼子强攻双山沙,请示炮火打击,回。”

  蹙眉念完电文,她心中疑惑,请示炮击,杨关有秘密炮队,这不可能?

  “回电,寂寞蛰伏,小米加步枪消灭来犯之敌,养精蓄锐预备大战。”杨关命令,头也不回,紧盯着界河对岸的小鬼子。

  殷珍无奈回电,心有千千结,此刻不适合追问,想不通,杨关何时隐藏炮阵地,又在什么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