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望族风流 >

第114章

望族风流-第114章

小说: 望族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宁淡定从容地站在那儿,眼神如看戏一般看着吴备。

    吴备看见纪宁如此,更加被刺激得癫狂起来,更拼命地要挣脱众书生的阻拦去与纪宁拼命,甚至动手打起阻拦他的书生。

    被打的书生吃痛了,虽然仍阻拦着吴备,但心里对吴备老大不爽,隐隐开始讨厌吴备。

    过了好一阵,吴备累得脱力,终于停下挣扎,画舫内暂时恢复平静。

    “既然有人不欢迎,纪某只好告辞。改日有机会,再与把纪某当朋友的诸位兄台相聚。”纪宁拱手朗声说道,然后转身走出画舫内部。

    “告辞了。”唐解、韩玉等人立即跟着拱手对众人说道,然后跟纪宁身后离开。

    回到他们的画舫,唐解、韩玉等人抱歉地对纪宁说道:“纪兄,不好意思,没想到会发生那样的事,希望没影响你的心情。”

    “不,这事完全不能怪你们。我还有多谢你们为我说话呢。”纪宁微笑道,“你们放心,刚才那点干扰还不至于影响到我参加秋试的情绪。”

    见纪宁如此淡定平静,唐解、韩玉等人都放心下来。

    不过,让纪宁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画舫上发生的冲突在当天晚上就传遍了整个金陵城。

    金陵城最有名的两位青年才子当众打架,确实足以让娱乐生活贫乏的人们饭前茶后八卦议论不已。

    而金陵城人们在八卦两大才子打架之后,往往忍不住议论纪宁第一次参加科举能否中举。

    时隔大半年,纪宁再次被成为金陵城众人的议论焦点,处于风浪尖上。

    尤其是一群书生聚在一起后,更是热议起来。

    “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和时事的策论,对诗词考核几乎忽略不计。前朝就有许多著名诗人科举并不怎么顺利。纪宁从没参加过科举,我不是很看好。”

    “李兄说得有几分道理。我也不太看好。或许能中举,但估计名次不会太高,难与他当前的名气相配。”

    “确实,纪宁不是消声遗迹地埋头攻读大半年了吗?估计他本人也没多大把握。才学的积累是长年累月的水磨工夫,非朝夕间可就,更不是一蹴而就。但凡中举的人,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以上?用功大半年,不怎么管用啊。”

    ……

    ……

    八月初八,明日八月初九便是三年一次的秋试开始时间。

    这天清晨,纪宁在何安和雨灵的要求下沐浴更衣,然后备着丰厚的祭品出城去祭拜纪凌夫妇坟墓,祈求纪凌夫妇在天之灵保佑乡试顺利。

    在纪凌夫妇坟墓前,香火缭绕,祭品摆满供桌。

    纪宁捻香跪在纪凌夫妇墓碑前,听着跪在后面的何安代他向纪凌夫妇在天之灵祈求保佑。

    “老爷、夫人,少爷明天就要参加乡试了,您们在天之灵一定有保佑少爷高中榜首。老爷,您是文曲星下凡,一定要……”

    除了听到何安的为他祈福的声音外,纪宁也发现雨灵跪在他身后左侧,双掌合十于胸前,美目闭上,娇软粉红的两瓣香唇上下翕动,似乎念念有词,非常虔诚。

    看见何安和雨灵如此虔诚为他祈福,纪宁心里很是感动,惟有家人才如此。

    祭拜完毕,返城回到家里。

    纪宁在书房里随意拿起一本《孟子》翻看,当作温习。

    这时候,既要放松身心,但又不能完全松懈了,必须把身心调节到最佳状态。

    在前世,他经历过无数的考试。

    尤其是高考,甚至比古代的科举还残酷。

    普通人,像高考那样决定一生命运的考试,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即便愿意复读,最多也只有两三次机会。古代科举每三年一次,一个人一生中至少有十次以上的机会。

    纪宁在穿越前一路考试过来,成为一名硕士,考试的心理素质是杠杠的。

    所以,面临乡试,纪宁心态很好,从容淡定。

    入夜后,按着这五天来调节好的作息时间,纪宁稍稍提前小半个时辰上床休息。

    躺上床,闭上眼睛,没过多久,纪宁便安然入睡了。

    第二天凌晨五更,纪宁被整整守了一夜的何安唤醒。

    原来,乡试开始的时辰很早,必须在黎明时分抵达考试会场门外。

    纪宁醒来后,在雨灵侍候下从容地洗漱更衣,使用早饭。

    最后,在天色还没亮前,备好一应用品,由何安亲自赶马车,雨灵陪同,乘坐马车前去考试会场。

    决定命运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第187章 乡试开始

        八月初九,黎明时分。

    辕门之外,五千多名考生基本已经到齐,每个考生都带着自己的考篮,考篮内是接下来九天八夜乡试所需要的干粮、水壶等等。

    考生并不需准备水和文房四宝,在进号舍之后,水会由外面监场的官兵用竹筒顺进去,考试用的笔墨纸砚以及镇纸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同时考舍之内还会有火盆和木炭,是用来生火造饭以及取暖用的。

    乡试虽是在八月进行,天还不算太冷,但毕竟已经临近中秋,白天有点热,深夜却已经很凉。这种昼夜温差大的季节,最容易生病感冒了。

    考生需要多穿几件衣服,到晚上太冷的时候,也需要生火取暖,吃的上热汤热饭,否则就只能啃干粮,吃残羹剩饭。

    纪宁抵达辕门之外不久,谢泰和宋睿也前后脚到了。

    三人见面后,相互打了招呼,便安静下来。

    毕竟就要考试了,不宜分心消耗精力。

    又过一柱香,唐解和韩玉到来,为纪宁、谢泰和宋睿打气鼓励,预祝乡试顺利。

    简单祝福后,唐解和韩玉便不再多说。

    纪宁、谢泰和宋睿也都各自安静地闭目养神起来。

    咚咚咚……

    远处传来几声锣响,辕门进场开始。

    “少爷……”何安和雨灵几乎异口同声地叫道,声音感情浓郁,想多说一些话,却又不敢说,生怕影响了自家少爷的情绪。

    纪宁微笑地点点头,说道:“跟你们说过许多次,要对自己的少爷有信心。你们安心在家里等着。知道吗?”

    “诺。”雨灵和何安行礼应道。

    纪宁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身向旁边的唐解和韩玉无声地拱了拱手手,最后和谢泰、宋睿一起向辕门走去。

    乡试贡院的辕门一共有两处,考生列八条队伍进场,过辕门时会有官兵上来检查考生的考篮,同时对考生进行搜身。

    人多,搜查的也并不很仔细,也是因为秀才已经是士族阶层,普通的官兵可不敢得罪这些文曲星,不定谁将来就能乡试中榜成为举人,将来甚至考中进士位列金銮。

    “纪公子,您的具结小的看过了,您可以入龙门了。”负责搜查纪宁的官兵似乎认识纪宁,笑着拱拱手,要送纪宁入辕门。

    每个过辕门的考生,会拿到自己的考号,同时有一名官兵送考生到号舍。送纪宁的官兵是个二十岁上下的痩削男子,对纪宁也很客气,到了纪宁的“甲字二十六号”考舍之外,那官兵打开门,对纪宁道:“秀才公,这几天您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小人不管刮风下雨都在外面。”

    “嗯。”纪宁点了点头,进了号舍。

    因为天还没亮,号舍很灰暗,里面只有弹丸大小的地方,左右不过一米多,没有床榻,只有两块木板放在那,要写文章,低的木板是座椅,而高的就是桌子,如果要睡觉,两块木板平拼,就成了睡塌。旁边有盖着木盖子的木桶,是接下来几天纪宁拉屎撒尿所要用的,旁边有铜盆,里面有木炭,是用来生火的。

    纪宁才进号舍,还没等适应里面的黑暗,门关上,之后是“哗啦哗啦”的锁链声,痩削官兵将号舍锁上,只把门中间的一块小木板取下来,这木板是透光和递送考卷、水等物资的地方,这九天时间里,纪宁只能通过这小小的孔隙与外界联系。

    纪宁把考篮放下,将木板搭好,外面传来“咣咣咣”敲锣声,与巡逻的官兵过来提醒考前的准备,每个号舍给蜡烛三根,这也是未来八个晚上所要用的,如果蜡烛用完,也不会补充。

    号舍内很压抑,如果是阴天下雨,再加上马桶熏臭,会更让人难熬。外面天已经逐渐放亮,让纪宁的心情也跟着好了一些,他心想,乡试三年才有一次,为了早日功成名就,适当吃一点苦头也是值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秀才公,笔墨纸砚给您送近来,还有水,您接好。”官兵把发考卷之前所有准备的东西都从孔隙递进来。

    笔墨和砚台都是固定的,大理石的镇纸有两块,而草稿纸则有一沓,这些草稿纸之用来把文章草列修改的。乡试中的考卷不能有任何修改,所有文字需要一次而成,如果中途有错别字,就等于是被判了出局。

    在开考之前,考生需要先研墨,只等考卷来了之后,直接可以作答。

    ……

    ……

    苏府,听雨阁。

    苏蒹葭和李秀儿也早早起来,坐在三楼的厅堂里休憩吃茶。

    李秀儿因为担心纪宁乡试,觉得自己在家多半是坐立不安,干脆在昨天找了一个借口在闺蜜苏蒹葭那里过夜。

    品了一盏茶后,李秀儿装作随意说道:“今天好像是八月初九,是乡试的第一天,不知多少人的命运就在接下来的几天改变。”

    “恩。”苏蒹葭微点臻首应道。

    李秀儿又道:“听说纪永宁也参加这次乡试了。不过,听金陵城的人讨论,似乎不怎么看好。蒹葭姐,您说他会中举吗?”

    “会。”苏蒹葭肯定地道,“而且名次应该不低。”

    她也听到金陵城普遍对纪宁参加此次乡试不怎么看好,但是她却比较坚定认为纪宁乡试会顺利。

    李秀儿闻言,不由芳心一喜,立即追问道:“为什么?”

    “感觉吧。”苏蒹葭说道,“其实他并不只是诗才出众而已。”

    “恩。我也是这么认为。”李秀儿点着臻首说道。

    ……

    ……

    等太阳升起时,外面又传来铜锣声,这次是发第一场的考卷的信号。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天,八月初九当天入场,考九个白天,在八月十七下午就会交卷离开考舍。

    第一场考试,是三篇四书小题,还有四篇五经大题。

    一共要写七篇文章,四书文每篇需要写三百字左右,五经替需要写四百字左右,这第一场考试纪宁需要在三天之内写两千多字的文章,对他来说算是相对轻松的。

    乡试考试时间长,每名考生在这九天时间里完成的卷子有近万字,三千多名考生就有三千多万字,但阅卷需要在八月底之前完成,在阅卷之前还有誊卷,在阅卷结束之后还有开封和题榜,让两名主考官和四名同考官在十天左右时间阅卷结束评定优劣,压力相对较大。

    所以乡试中形成不成文的规定,在乡试三场考试中,以第一场的三篇四书文小题文章优劣作为主要的录取标准。

    如果一个考生的四书文写的好,就算五经文和后两场的卷子答的有偏颇,但只要不是太出格,同样可被取为举人;但若四书文做的不好,就算五经文和后两场的卷子答的天花乱坠,也会被直接刷下去。

    因为没人会看他五经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