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掌上娇 >

第230章

掌上娇-第230章

小说: 掌上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今日,他才知道,这一切还有赖刘光同。

    刘光同早就算到了自己的下场,也知道他自己没有退路,所以现如今,能做的安排,不论多还是少,他都是要做的。

    崔看着这个以往意气风发的人,心下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其实你不该回京城。”许久后,崔说了这样一句。

    只是他说这话时,声音很轻,轻到刘光同几乎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然则愣怔须臾,便就想明白过来。

    刘光同呵了一声:“我从小进宫,身家性命,都是陛下的。我的荣、我的辱,都不由我自己做主。”说完他耸耸肩头,“不过你也不用替我可惜,我风光一世,便真的是不得善终,也没什么遗憾的。追名逐利,这本就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有人登高,就必然有人跌重,打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至暮年时,我还能安然立于朝堂内宫。”

    崔侧目看他,心中不由得更高看了他些许。

    这个人,把世道都看清了。

    他要了一世的逍遥恣意,哪怕是不得善终,也不枉来这人世走一遭了。

 390:变故

    崔旻觉得心里堵着一块石头,他知道,刘光同说的都有道理,也佩服刘光同能够这样坦然的面对未来。

    可是在他看来,这不该是刘光同的归宿。

    他此时竟有些不知道如何面对刘光同。

    于是崔旻身形微动,起了身往门口去。

    “崔旻。”

    刘光同动了动嘴,崔旻就收住了迈出去的腿。

    他没回头,背影似乎都僵了僵。

    刘光同点了点桌案:“如果太子有话问你,我告诉你的话,你都可以告诉他。”

    崔旻猛然转过身来:“你说什么?”

    “全部。”刘光同眸中坚定异常,“我跟你说的所有话,包括那处府邸,也包括我的不得善终。”

    崔旻脸色一白。

    刘光同料定,太子一定会把他叫过去问话的。

    “你究竟想做什么?”

    刘光同却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果这位殿下,是聪敏过人的人,他会知道我想做什么。”

    他说着,又略顿了一回:“自古以来是这样的,秘密知道的多了,都不会有好下场。”

    崔旻下意识的拧眉。

    刘光同今天委实有些反常。

    他好像……他好像又希望太子知道关于青茫山的秘密。

    可是方才,他分明那样死命的拦着太子。

    刚才如果不是他,这会儿太子应该都已经带着人前往青茫山了。

    崔旻索性也不往外走了:“你把话说清楚。”

    “我跟你说不清楚,”刘光同抬抬眼皮,“你只管告诉太子就是了。”

    崔旻倒吸一口气,咬咬牙,退了出去。

    事情和刘光同猜想的是没差的。

    他回到屋里的时候,燕翕就坐在他屋中。

    崔旻一见他,下意识的顿住了脚步:“太子让你来的?”

    燕翕眉尾一扬:“走吧。”

    崔旻眸色微变:“太子和刘公,到底在打什么哑谜?”

    燕翕哂笑一回:“你问我?”他反手指指自己,“我还想知道呢。”

    崔旻就没再往屋里进,往门边儿一靠,朝外头努努嘴:“我今天是彻底的懵了。”

    让崔旻这样的人,承认他理不出头绪,也是个极难得的事情。

    燕翕起身的动作微一僵,旋即恢复如常,只是在路过崔旻身边儿时,拍了他一把:“世间最难得,是‘糊涂’。”

    说罢,他提步往外,不多做逗留。

    崔旻细细的品了品,便跟着他出了门,往太子那边去了。

    二人进屋时,太子早就已经换了衣裳,梳了个寻常的发式。

    崔旻上前去欠了欠身。

    太子嗯了一声算应了他的礼,还没开口让座,就先问道:“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

    崔旻颔首:“臣和刘公从前就有些交情,殿下让臣送他回去,是料想到了,他一定会同臣说些什么吧?”

    “不错,”太子手里把玩着支青玉簪子,翻了翻眼皮,簪子也转了转,“说吧。”

    崔旻眯眼看了燕翕一眼,见他极轻的点头,又想了想刘光同的那几句话,便长出了一口气:“陛下要找的那个人,刘公说了,若咱们敢想敢猜,是想的出来的。然则,这个人,是咱们不敢想,也不会想的一个人。”

    太子手上的动作很明显的顿了一下,眼珠子转了几转,似乎是在认真地品这几句话。

    未及,他神色却突然变了。

    从崔旻这里看过去,青玉簪子在他手上抖了两抖。

    燕翕自然也看到了:“你想到了什么人?”

    太子也不抬头,也不回答他,反倒又问崔旻:“还有什么话?”

    崔旻咬咬牙,把心一横:“刘公说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

    那些话,他实在没办法说出口。

    他不知道太子听了会作何感想,但无论如何,太子不会因为这么几句话,就对刘光同改变看法。

    左右,刘光同服侍着当今天子一路走到今天,将来新主登基,都容不下他。

    可是太子听了这几个字后,脸上的笑却在唇边绽放开了。

    “殿下?”崔旻端着些小心翼翼,轻声叫了一嗓子。

    “他可真是个老狐狸。”太子冷笑着念叨了一句。

    念叨完了,青玉簪子被他撂到桌上去,在崔旻带着些疑惑的目光中,太子缓缓地站起了身来。

    崔旻便立时稍稍退了两步。

    燕翕也站的正了些:“这是要做甚么?”

    太子白了他一眼:“去点五十个人,一会儿出发,咱们去青茫山。”

    “殿下!”

    “不去!”

    崔旻和燕翕几乎是同时开的口,话音落下,二人又面面相觑。

    太子一挑眉,看向燕翕:“你再说一遍?”

    燕翕轻咳了一声:“刘光同刚才不是说的很明白了?你也说了不去,这会儿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万一他回到京城,真的到陛下面前告你一状呢?”

    “他不会。”太子这话说的笃定,他勾了勾唇,“他要是不想叫我去,就不会跟崔大人说这些话,”说着,他目光放到了崔旻的身上去,“如果我所料不错,他让你告诉我的吧?”

    崔旻下意识的咦了一声。

    他还没做出回应,太子却像是已然心知肚明似的。

    “你们去点齐了人等我,有个事情,我得去问一问刘光同。”

    说着他就要往门外走。

    燕翕见势不对,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两步上前,就拦在了他身前:“不行,你到底要干什么?”

    太子撇撇嘴:“做什么,我心里有数,有的事情,我得弄明白了,才能告诉你,”他左臂微抬,拍了拍燕翕肩膀,“如果我猜错了,就再也不动青茫山的心思了。”

    崔旻在旁边儿看着,心头的怪异感越发浓重起来。

    太子仿佛真的知道点儿什么,他的样子也不像是开玩笑的。

    于是崔旻轻拉了燕翕一把。

    燕翕感受到一股子外力,就回头瞪了他一眼。

    他回头的功夫,太子已经绕开他,出门去了。

    燕翕一时气结,怒视崔旻:“你拉我做什么!”

    崔旻知道他跟太子一起长大,可在他看来,终归是君臣有别的,只是这个话……还是不大好同燕翕说。

    “殿下不是个莽撞的人,他既然这样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你一定要拦着他,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对你而言。”

    燕翕锁了锁眉,没再说话。

 391:他竟没死

    房门被推开的时候,刘光同眼中全是平静。

    太子看着他,将长袍下摆一撩,抬腿进屋:“看来我猜的不错,你在等我。”

    刘光同这时才站起身来,施施然一礼。

    太子手一扬,绕着小圆桌走了一圈儿,扫视了一眼他这屋内,才坐下去。

    他手指在桌案上点着:“有几个问题。”

    刘光同嘴角始终噙着笑:“奴才便知道,殿下是个极聪敏的人。”

    “你也不差,”太子这话说的半是赞许半是讽刺,“不过,你就不怕父皇治你的罪?”

    刘光同的笑还挂着,欠了欠身:“殿下发现了青茫山的秘密,本着爱民的一颗心,要以身犯险,进山一探究竟,奴才苦拦不下,这陛下也要治奴才的罪吗?”

    太子呵了一声:“你果然是故意的。”

    “如殿下所想一般,”刘光同站直身子,眉眼弯弯的看着太子,“如果不是奴才方才态度强硬的拦着,而后又同崔旻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殿下还会非查不可吗?再说了——”他刻意的拖长了声音,往门口走两步,手一扬,将房门紧闭,再回过头来定睛看着太子,“那处府邸和谁有关,殿下若没猜到,也不会过来了。”

    太子脸色一变:“果真是他吗?!”

    刘光同站在门口的地方:“他确实没死。”

    太子倒吸一口冷气,浑身一个激灵,立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孟——朝。

    怪不得,其素曾经几次暗示,说什么,守不住秘密就不配做御前的人。

    刘光同今次,也算是兵行险着。

    他希望自己去查这件事,更希望自己能明白,扬州水深,深在孟朝。

    太子呼吸有些急促,合了合眼睛:“他为什么没死。我依稀记得……”

    一句依稀记得,思绪便拉长了,可是记得什么,太子此时竟什么也想不起来。

    他认真的回想了一番,孟朝出事的那年,他还懵懵懂懂,只知道宫里出了好大的变故,父皇杀了一批宫人,撵出去一批太监。

    太监不比宫女,宫女们出了宫还能谋个出路,太监出了宫,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可是父皇却这样做了……

    “他是怎么跑的?”

    刘光同失笑摇头:“陛下雷霆之威下,他能跑的了吗?”

    太子呼吸一窒:“放走的?”

    刘光同点点头,又摇摇头。

    太子眉头紧锁:“这是什么意思?”

    刘光同长叹一声:“陛下当年对外是宣了斩立决的旨,殿下如今大约也能想明白。孟朝势力大,不杀,朝堂必然不稳,只有他死了,才能在前朝清理他的余党,诚然那个时候人心惶惶,可奴才也不得不说,陛下权衡有道,孟党倒台之势快的让人惊讶,几乎不过一夜之间罢了。”

    “这个我知道,”太子眉心未能舒展,“可实际上呢?为什么不杀他?我后来了解过,孟朝他确实是想反的。”

    “是,他野心大,的确想反,”刘光同并不否认,踱步近前去,“可是孟朝也是随着陛下一起长起来的人,殿下可能也听人说过,他救过陛下的命。人嘛,越爬越高,才会得意忘形,可陛下为什么会容他那么多年,不过是为了这个救命之恩罢了。”刘光同吸了口气,有些讪讪的摸了摸鼻头,“要不是他自己找死,这么多年,哪里有我出头的机会。”

    救命之恩?

    小太子一时语塞。

    这个恩情,是换了谁都不能不承的。

    天子纵然是天命所授,可也不能做个忘恩负义的人。

    看看如今对忠烈公的死后追尊,太子便多少能了解皇帝当年在处置孟朝时的那种纠结。

    太子沉默了许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