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谈笑之间破大案 >

第65章

谈笑之间破大案-第65章

小说: 谈笑之间破大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小子就是那副德性,人来疯。”何达安大而化之道,颇有点为魏小子开脱的意味。
  “小魏啊,干嘛呢?”何达安冲着正在抖胸肌的魏河舟招呼道。
  “练功!”那家伙翻了个白眼,对着众人恶狠狠地劈出一掌,挑衅意味十足。
  “晚饭时间到了,该收摊了,别练了!”何达安继续扮演着好大叔的角色规劝道。
  可那家伙根本不领情,显然根本没有领会到何大叔的良苦用心,口中一声呼喝,对着面前的人格化的专政机器就是一招前蹬腿冲拳,紧接着又是一招马步双推单指,上挑的单指直指大盖帽们……
  何大叔终于看不下去了。“小魏,别闹了……”
  “谁闹了?业余时间练功也犯法吗?看不顺眼就把我抓起来好了,蹲局子在下也经历过了,不过如此!”
  何达安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片苦心,却招来了这个愣头青的一通抢白,火气也上来了。“你这小子简直就是无理取闹!别弄得好像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你半夜三更鬼鬼祟祟地出现在荒草地里,又提不出不在场证明,警方逮捕、讯问你理由充足,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你理亏。如果你继续胡闹,即使警方不动你,保卫处也会拉你去问话的……”
  何达安一阵咆哮之后,高呼一声“咱们走”,便头也不回地领着众民警离开了,留下魏小子一个人在那里吹胡子瞪眼。片刻后,他便像一颗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宿舍。
  自从向何赛娇确认了牙齿之事后,杨建平开始认真对待我爸所谓的“变态连环杀手的纪念品”一事。
  他找到了高鹏,鬼鬼祟祟地四处打量了一番,然后凑上前小声说道。“小高,打扰你几分钟,问你件事可以吗?”
  “说吧,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记得在那天的案情分析会上,王熙荣组长提到在被害人尸体旁发现了两颗牙齿,我想,那应该是被害人的,可于法医汇报时却提到被害人口中缺了三颗牙齿。这是为什么?”
  “干嘛问这个?”
  “没什么啦,随便问问,好奇而已。”
  “当时我们搜索的很仔细,应该不会有遗漏。不过嘛……于法医应该也不会搞错。”高鹏紧盯着杨建平的双眼,“真的只是好奇?”
  “真的,真的。”杨建平说完,赶紧抬脚走人。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举动会给我老爸以及他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望着杨建平的背影,高鹏心中顿生疑窦。这家伙干嘛对一颗牙齿感兴趣?会不会又在私下调查什么?可是被害人的牙齿到底能跟什么扯上关系呢?失落的那颗牙齿会不会是被人无意间踩进了泥土里了?
  他不放心,又跑到到第三起凶案现场去寻找。他用树枝在当初发现牙齿的位置及其附近的泥地上抠来抠去,结果什么也没发现。
  他疑虑重重地将此事报告了王熙荣。
  “姓杨的那小子说没说为什么关心那些牙齿?”王熙荣问道。
  “他说好奇而已。”
  王熙荣根本不相信杨建平的托词,他哼了一声。“那小子满肚子花花肠子,绝对不会只是闲着没事随便做做算术,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他搓了搓下巴,“那小子对案情表现的十分热心,可以说是过度热心了!先是彩虹桥女尸案,他背着警方拿着那张素描象到处打听情况,前不久又私自行动,寻找姓魏的那小子的不在场证明,现在又来询问被害人的牙齿,他,或者说他背后的那个什么‘三零一俱乐部’的那伙人,肯定在背着警方捣鼓什么!往好里想,是关心案情,想要协助警方破案,往坏里想,说不定是在包庇什么人……给我盯紧点,看看他到底在玩什么花招!”
  “遵命!”高鹏心中一激灵,禁不住对着他的头儿立正敬礼。
  

第79章 恐惧与躁动(四)
更新时间2013…2…26 10:59:30  字数:3043

 望着王熙荣匆匆离去的身影,高鹏心中忐忑不安。一方面他觉得杨建平并非阴险歹毒之辈,虽然有时有点无组织无纪律地自行其事,但出发点应该是好的。另一方面,头儿说得也不无道理,他会不会受人唆使做出一些影响案件侦破的事呢?
  王熙荣大喇喇地拉过一把椅子在何达安面前坐下。何达安连忙起身招呼,向他递去香烟并为他点上。王熙荣毫不客气接受他殷勤的礼数,然后一语不发,慢悠悠地吞吐起来,弄得何达安心里直发憷。
  一阵吞吐之后,王熙荣冷冷地问道:“你们保卫处是不是又在背着专案组私下搞调查?”
  “这话从何说起?我们没在搞什么调查啊!”何一脸讶然,不像是装出来的。
  “既然如此,你的手下为什么会对被害人的牙齿产生兴趣?”
  “有这回事?是谁?”
  “杨建平。”
  何达安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又是这家伙?这回定要好好说叨说叨他!他暗自思忖道。
  “他到底是怎么对被害人的牙齿产生兴趣的?”何达安一脸严肃地问道。
  王熙荣简单说了杨建平去找高鹏的事。
  “是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总犯自由主义,回头我一定会批评他!”何达安的脸色随即转缓,“不过话说回来了,那小伙子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侦探很上心,你们的到来让他很高兴,认为可以从你们身上学到不少办案经验,有时可能会有一些看似出格的举动,其实那都是因为一心想要为案件侦破尽一点力……”何达安滔滔不绝地为他的手下爱将辩护,没有丝毫责备他的意思。
  王熙荣看在眼里,并不予点破。他不冷不热道:“有热情固然不错,但要记住,不要妨碍警方办案。”
  何达安是个明白人,话说到这份上,他应该知道进退了。
  也难怪王熙荣不高兴,案子毫无进展,他心里正烦着呢。
  第三起凶案发生后,警方陆续逮捕了三十七名嫌疑人,还以为自己握了一手好牌。哪知道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那三十七名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都被一一证实,并一个接一个地被释放。当最后一名嫌疑人走出专案组的大门后,民警们发现他们又回到了起点,手中已经无牌可出了。
  虽然他们对于凶手的作案细节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凶手的血型,但这些对于案件侦破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具有B型血的人至少占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况且那时警方还没有建立血型库呢!
  此外,由李玫负责的翻阅档案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林松阳他们对清钢全厂的自行车又来了一番大兜底调查,除了新发现有几辆未上牌的破车外,并未发现有谁拥有两副自行车外胎,更不曾发现那个曾经先后三次出现在三个案发现场的轮胎的蛛丝马迹。
  案件侦破遇到了瓶颈,如何突破,民警们毫无头绪。然而最令他们感到头疼的,便是弥漫在全厂的对凶手作案动机的质疑以及对警方办案能力的不信任,就连魏河舟这样的家伙都敢公然挑衅警方,以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民警们倍感压力,情绪低落,火气也很大。
  在此背景下,“三零一俱乐部”一些成员接二连三令人不快的举动,自然引起了警方对这个颇有名气的“俱乐部”的关注。
  实际上,警方对于这个所谓的“三零一俱乐部”成员的言行举止,早有耳闻。
  他们知道杨建平是这个“俱乐部”的一分子,经常向那伙人透露案件侦破过程的内部信息,是个通风报信的角色。更有甚者,他为了帮助自己的弟兄洗脱嫌疑,竟然假借保卫处的名义,背着警方私自行动,使得警方对于他所搜集到的所谓证据的真伪,心存疑虑。
  他们也清楚,前犯罪嫌疑人魏河舟也是这个小集团的成员,武功不错,出手十分狠毒。这家伙显然因为被捕一事而对警方怀恨在心,释放后表现的很活跃,到处散播对警方不利的言论,言行举止挑衅意味十足,显然是个马前卒的角色。那天竟然在大庭广众面前公然向警方示威,也许是受人挑唆。
  最令警方耿耿于怀的,当然莫过于我的老爸吴远哲了。在他们眼里,他是个狂妄自大,对“性学”充满热情,对唯心主义大师弗洛伊德的作品孜孜不倦的问题人物。在那伙人中,他年纪最大,貌似最博学、主意最多,显然是这个小集团的核心人物。此外他还具有凶手所具备的若干特征----身高一米八十四公分,身体至少算得上是健康、结实;穿四十二码鞋子;内旋脚(也就是内八字脚)。他一度是警方的怀疑对象,并且与一些前嫌疑人关系密切,是个不可掉以轻心的人物。
  至于俱乐部其余成员除了贺章林外,也都是一些目中无人的刺头,平日里牢骚怪话不断,经常无视厂规厂纪,一般职工大多不敢招惹他们。一句话,都是些思想觉悟不高,说的不客气点,都是些政治上比较落后的家伙。正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最佳例子。
  警方还了解到,这伙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案情,一些奇谈怪论大多是从这间屋子散播出去的。他们怀疑,这个“三零一俱乐部”很可能就是弥漫在清钢厂的这场怀疑之风的策源地。如果情况如他们所分析的那样,那它简直堪比当年策动匈牙利暴乱的“裴多菲俱乐部”,该俱乐部对那场暴乱的发生起到了舆论动员的作用。同样的,聚集在“三零一俱乐部”的那些家伙,利用人们由于对连续发生的凶杀案心存恐惧而产生了焦躁情绪,通过散布似是而非的不负责任的言论,来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他们对警方的侦查方针产生怀疑,对警方产生了不信任,从而拒绝与警方合作,实质上起到了干扰侦查工作顺利进行的作用。就其产生的作用而言,这个小集团简直可以说是清钢厂的“裴多菲俱乐部”!
  这伙人这样做的动机何在?仅仅是因为对自己要求不严,自由主义泛滥,还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呢?
  已经无牌可出的警方决定采取何达安所说的战术,从清钢厂身高在一米七八及其以上的人群中寻找嫌疑人。这样的人全厂共有一百六十二名,我老爸跟我叔叔都名列其中。
  这些新确定的嫌疑人中,只有二十一名是转业军人,其余全都是知青。警方认为,转业军人在参军入伍之前就经过了严格的政审,个个都是根红苗正,入伍后又在革命的熔炉中经过千锤百炼,政治上过得硬,思想觉悟高,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不会被阶级敌人所利诱,他们是靠得住的。可知青就很难说了。他们中许多人都参加过打砸抢和武斗,或者置身于特殊时期运动之外,干些偷书、偷盗公共财产、扒列车到处混吃混喝的事;上山下乡后,又无人管束,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谁知道在这个工程中人会变成什么样?
  他们决定把调查的重点放在知青身上。
  于是,警方手中又有了一批数量相当可观的重点嫌疑人!
  警方把新锁定的这一百六十二名嫌疑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查了个遍。除了向车间领导、同事、同宿舍室友了解情况外,还到他们招工前插队或者当兵的部队进行外调。
  我爸恰好就属于“很难说”的那一类。再加上客观的原因(身高、脚长、内八字脚),主观的因素(对弗洛伊德的兴趣、平日里口无遮拦)以及弟兄们的“牵连”(杨建平私自调查,魏河舟的挑衅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