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大千风水师 >

第240章

大千风水师-第240章

小说: 大千风水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小家伙之言,洪涛无奈的摇头苦笑:这个臭小子,嘴这么快,没个把门的。现在倒好,不打自招了,唉!只见廖均卿哈哈大笑:“行呀!你要是想去就去吧!

  老夫这两天刚好皮痒了,哈哈!老弟,什么话题,能让皇上与你们谈一夜呀!真是的,连老哥我都很好奇呢,给我聊聊呗,嘿嘿!”。

  洪涛也没想到,这老家伙也会如此八卦,不由得讪讪一笑:“也没有什么事,皇上就是对道学感兴趣而已。于是乎,贫道便止不住,搜肠刮肚,与他讲了好多了,呵呵!”。

  没想到他的话音刚落,龙源却故意打岔道:“爹爹,你胡说,皇上明明是选妃,拿不定主意,让你帮着参谋一下的,不是吗?”

  “臭小子,别乱说,选妃的事与贫道何干?”

  “怎么没关系,爹爹不是自称阅女无数吗?”

  “什么阅女无数,再胡说八道小心你的屁股啊!”

  “一说到痛处,就使用暴力,哼,不理你了”说着小家伙不由得做了个鬼脸,躲到廖均卿身后。此时,老头被这二人,乱八糟的话,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不过,他定然不会相信他的什么选妃之言,皇上都五十余岁了,那还有那么多这方面的心思。话又说回来,即便是有,怕也会力不从心了。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众人谁也没想到,当初金陵四美的贾静姝,居然会在不久后进京,被朱棣意外见到。从而成就了后来的贾贵妃,对此龙源也是惊呆了。

  没想到一句玩笑话,竟变成真的了,就连洪涛也有些无语。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且说洪涛看到这小子,越说越离谱,唯恐这廖老头想岔了。

  于是,他赶紧转移话题:“廖老哥,你上次勘测的皇陵选址,在何处呀?方便带贫道前去一观吗?”说到这个话题,龙源大呼道:“我也要去,我也要去,这次打死,源儿也不藏起来了”。

  听到他的话,洪涛内心不由得一笑。不过,表面上却是扳起脸:“看你表现了,哼!”小家伙看到洪涛的脸色,吓得一缩脖子,可怜巴巴的望着廖均卿。

  廖老头哪里受得了这个,连忙缴械投降:“好好好,让你去,你爹爹不当家,廖伯伯说了算,嘿嘿!”龙源听后,欢呼雀跃起来,一脸崇拜的看着廖老头。

  看到这小子如此,廖均卿不由得笑骂道:“臭小子,还让你说这道士的坏话,活该,哈哈!行了,你爹爹逗你玩的,今天休息一晚,明日老夫就带你们前去皇陵。

  这里现在刚刚修建,没有那么严格,以老夫的身份倒也可以畅通无阻。再说,如今我们也就是去查看,地形风水罢了,无需前往皇陵驻地,哈哈!”。

  洪涛也是不由自主的点点头:“也对!”随后众人微笑着进入客厅之,便一块享用起午餐。洪涛所说的这处地方位于万寿山,也就是后世的北京大明十陵。

  明十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距京城约50公里。自永乐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

  其间20多年,这里先后修建了1座,金壁辉煌的帝王陵墓、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第323章 天寿山皇陵(下)

  明十陵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

  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是明朝第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陵最早和最大的一座,乃是朱棣与其徐皇后的合葬墓。明定陵是明代第十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

  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

  第二天,廖均卿早朝归来,便陪同洪涛二人离开了府邸,前往昌平而去。为了不引起太大的轰动,众人自然是骑马前往,如此一来,速度上也是稍微慢了一些。

  为了防止突发情况,廖均卿还是向皇帝言明了此事。就说洪涛对皇陵的风水好奇,想要前去一观,需我陪同,或许要耽误两日。

  如今朱棣感念洪涛的大恩,外加这又是一位世外高人,自然不可能搞什么破坏,于是,便欣然恩准了此事。众人一路奔来,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方才来到这座天寿山。

  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后来被朱棣选做帝陵,方才更名为天寿山。来到山,人烟稀少,众人再也没有任何顾忌,将马匹拴在一处,施展身法穿梭于群山之间。

  廖老头对此已然了如指掌,自然不会再跟随二人前去。洪涛和龙源纷纷腾空而起,飞跃群山,屹立于空,鸟瞰整个皇陵的风水格局。

  看到这二人的飞天之能,廖均卿不由自主的轻声言道:“这才是逍遥世间的修道之人呀,老夫此生是无望了,唉!”说着他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黯淡之色。

  片刻后,二人相继从空落下,来到廖老头身边。洪涛还没开口,龙源便言道:“老头眼光不错呀,哈哈,连爹爹方才都忍不住对你赞赏有加呢,呵呵!

  听他说,皇陵背后延伸的方向乃是燕山吧。也可以说此龙脉是燕山余脉,自西北绵延而来。而曲折的山水,缓缓自平原两侧流出,又有青山龙虎砂护卫。

  面环山,抱水之势皆备,同时山间明堂广大,部水土深厚,确实是不错的风水宝地呀!呵呵!”廖均卿听后,脸上流露出得意之色。

  洪涛先是赞赏的看了一眼龙源,而后看向廖均卿,叹息道:“廖老哥,此地的好处,方才源儿差不多都已说过。下面贫道要向你泼一盆冷水了,呵呵!”。

  廖均卿听后,不由得诧异开口:“老弟莫非看出了什么不妥吗?”洪涛微笑点头:“确实有些地方不甚完美,不过,这天下间哪有十全十美的葬地呀!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这自然造化之地呢?先天的不足,还是难以避免的。总而言之,此地保大明两百年基业,还是不成问题的。

  我也了解廖老哥的苦衷,时间紧迫,外加南京明孝陵,确实不适合再葬皇帝了。毕竟格局已经定了下来,或许一切皆是天意吧”。

  廖均卿听后,亦是一叹:“是呀,还是老弟知道我的心思。当初选址定在这里,开挖金井时,挖到了地泉,突然出现了涌水现象。

  老弟也知道,在这风水学上,金井便是龙脉的落穴之地。属纯阳,龙穴之所在,是不可能有出水现象的。若是有,那就只能说明,此处并非龙穴。

  当时,皇上震怒,说老哥是欺君罔上,欲治我的罪。还好老兄我灵一动,迅速推开一卦,告知皇上:金井之下,有一对石鲤鱼,和石盆存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此事并非为凶,而是一种吉祥征兆,鲤鱼借地涌甘泉恭贺陛下。古语有云,鲤鱼跃龙门,便可化身成龙,翱翔九天。陛下将信将疑的派人继续向下挖,果然发现了石鱼和石盆。

  如此才算是相信老哥所言,我也算是从此逃过了一劫呀!”即便是现在说着,廖均卿还有些心有余悸,可见当初的危,定然特别惊险。

  洪涛听后亦是感慨道:“伴君如伴虎呀,果然不假。我本以为陛下如此重视廖兄,不会真正治你的罪。如此看来,廖兄曾经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廖均卿摆摆:“无妨,好在如今都算是过去了,皇陵已经在建,徐皇后也安然下葬。为兄心里的石头,总算是彻底放下了,哈哈!

  老弟,还是说说你对这皇陵建址的独到见解吧”洪涛微笑摆:“什么独到见解呀,老哥抬爱了,咱们共同讨论下它的风水格局就是了,哈哈!

  老哥且看,这个所谓的天寿山,乃是无尽燕山的余脉。余脉者,龙之尾也,龙尾之地气,分散驳杂,自然不如龙首。即便如此,保元不灭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前提是不能出现太过昏庸的君主,此乃其一的弱点。其二,老哥再看,此处的风水龙穴,也就只有那一处,将来永乐大帝的安寝之地。

  除了此地之外,其他地方都不足以葬帝王,哪怕是王侯,都显得有些勉强。这其便是咱们面前这条蜿蜒小河了,此河格局太小,帝王者,应面江河而卧,方能俯看千秋万代。

  有此河在,后世帝君怕是要出一些,气量狭小的君主,导致大明亡国呀!最后一点,便是正对皇陵的这条大道,路者,剑也,更何况是宽阔的官道,此乃利剑是也。

  典籍所载的十不葬地,便有不葬沟源绝境,便包裹这路剑。虽说有溪流阻隔,但此水太过窄小,不如长江大河,还是不能阻挡路剑的侵袭。

  因此,贫道判断,后世帝王,多出一些短命的贤德君主。若非如此,怕是大明还能多延续百余年吧。唉,时也,命也,天意呀!”。

  廖均卿听后,也是叹息一声。毕竟大明京师在此,不可能再寻往别处选址,若不然他也不会选择在此处了。


第324章 回返途中

  只听廖均卿又叹道:“勘址完后,我回京复命。当时,向陛下言起,玉烛清明,并三辰而永耀;金符浩荡,亘万古以长存:国祚无疆,邦家有庆。

  望陛下高张慧目,广迈皇风,以仁德爱万民,方能实现大明的长治久安。名为夸赞之语,实则无奈之言。我也是希望历代皇帝行仁德,张慧目,多任用一些贤德之臣。

  借此来弥补先天上的不足,多多延续大明的基业。怕是到头来,人算也不如天算,人力终究对抗不过天呀!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强求不来!”。

  洪涛看了一眼,摇头叹息的廖均卿,出言安慰道:“廖兄过激了,能保两百余年基业的葬址,已经是风水宝地了。你有什么可叹息,自责的呢?

  再说,风水格局只是一部分而已,有句话叫做事在人为。关键还是要看,当朝君主的能力呀!若是历代皇帝,都如永乐大帝这般,大明千秋万代,亦是不在话下啊,哈哈!”。

  廖均卿听后,不由的苦笑道:“怎么可能,老弟净胡说”看到廖均卿笑了,洪涛顿时放心下来。龙源看了一会皇陵的格局,沉思一下言道:“我怎么感觉,这大明中后期,会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呢?

  莫非是要有什么人专权,好似还并非女人,不Y不阳的,什么东西?”听到他的话,洪涛二人差点一头摔倒在地:什么东西,这小子地祖上身了吗?

  连这个也能看出来,不Y不阳,你还不如直接说宦官专权呢?二人心里不由得撇撇嘴。众人又观看了一眼,浩大的皇陵修建现场,便决定回返。

  众人看了一下天色,廖均卿无奈摇头道:“看来今晚咱们要在客栈留宿了”洪涛二人随意一笑,对他们来说,住客栈乃是稀松平常,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并没有什么不适。

  随后,众人跨上马,直奔路上的一个小镇子而去。此镇沿官道而设,经常有朝廷的大队人马通过。毕竟皇陵在建,运送一些物资还是特别必要的,因而镇子倒也算比较热闹了。

  众人来到这里,寻了一个条件上佳的客栈住下。只可惜,天色渐晚,只剩下最后两个房间,无奈之下,龙源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