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大千风水师 >

第238章

大千风水师-第238章

小说: 大千风水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15章 为国争光(四)

 此人本就是夏元吉的至交好友,知道他性子直,因此这些话,他早已习惯了。对于夏元吉的喝骂,老头只是尴尬的笑笑,依然出言宽慰。

  夏元吉深知这位老友的顾忌,并不是真的动气,也就是发泄一番,自己内心的不满罢了。最终,夏老头的冲天怨气,也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且说朱棣扫视了一眼众人,微微点头,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便双手微微虚按,开口言道:“三月前,古里使者给朕定下一个赌约。

  今天乃是兑现之日,二位使者,是否还要继续下去?若是你们能撤销赌约,这九莲宝珠朕亦会原物奉还。想我天朝,物产丰盈,也不差你这件,所谓的奇宝。

  良好的邦交关系,比什么都重要,二位以为然否?”特鲁本欲起身收回赌约。因为他现在内心的那种不安,已经越来越强烈,奈何却被拉丝伸手按住。

  拉丝缓缓起身,恭敬一拜,微笑言道:“皇帝陛下,九莲宝珠本就是我古里国宝。携带宝贝进贡大明,也代表我古里国王,对大明皇帝的敬意。

  赌约本就是一种取乐方式而已,哈哈!二十万两银子,对天朝来说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皇上不会不舍得吧。本使者对大明一向敬重,皇上的豁达也是本使最敬佩的。

  大明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定不会让我等失望的,您说,是吧,陛下,哈哈!”看到这个拉丝一味坚持,特鲁也只能暗自叹息了。

  朱棣虽然对这所谓的古里使者心生恼怒,但作为帝皇,喜怒不形于色的涵养还是有的。只见他淡淡开口:“既然古里使者坚持,那朕就应下了。

  大千道长,朕认命你为大明特使,与古里使者对阵”洪涛缓缓起身,拱手一拜:“贫道遵命,谢陛下隆恩!”说着,他缓步离开坐席,在万众瞩目中,走到宫殿的中央。


第316章 为国争光(五)

 最有特点的,并非是边缘处,入手温软的美玉花瓣,而是中心的九颗连心宝珠。这也是整件艺术品,最炫目,工艺最精湛的地方。

  宝珠中间全部连接在一起,没有一丝缝隙,只开出两个小孔。更重要的是,每颗宝珠的孔洞,都是弯曲的,相互对接在一起,一根软线根本就难以穿过。

  也不知当初,到底费了多大力气,才做出这么一个东西,否则,也不会难倒如此多的人了。就连方才那位道衍和尚,在赞叹的同时,对此也都是一筹莫展。

  他也实在想不明白,洪涛会选择什么办法,可以用一条软线,将这九颗宝珠全部穿起来。端详了半天,洪涛将其放在桌上,微笑点头。

  而后他从衣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将其打开,发现那个大个头的蚂蚁,还是活蹦乱跳,没有任何问题。看来自己对它的照顾,还是有效的。

  拉丝看到洪涛拿出一个盒子,而盒子中竟然是一只蚂蚁,不由得大叫起来。只听他宛如踩着脖子似的开口:“呀,一只蚂蚁,道士,你是在侮辱我吗?

  如此不尊重赌约的行为,本大使表示强烈抗议。大明皇帝,您一定要治他的罪,他这样做太有损国体了”不光是他,就连那些个大臣也是大眼瞪小眼的,完全不知道洪涛在干嘛!

  夏元吉身旁的那个大臣,也是忍不住开口询问:“夏兄,此人是何意呀?太儿戏了吧,居然想凭借一只蚂蚁,搬回面子,皇上怎么会找这样一个人”。

  夏元吉若有所思的摇摇头:“老夫也不知,不过,皇上绝不会无的放矢,他做事一向都是思虑周全”夏元吉虽然不满意,朱棣的死要面子,但内心还是特别尊重,欣赏他的。

  看到洪涛的蚂蚁,道衍不由得陷入沉思,很显然,他也对这个小道士的奇思妙想,很感兴趣。


第317章 庆寿寺巧遇

 宴会结束后,各国使节,也都返回了皇帝给他们安排的住处。洪涛向朱棣请辞,言明暂住廖均卿府上,无需住在皇宫了。此事对朱棣来说,自然无所谓,便欣然应允,只要能找到他就行。

  待皇帝走后,百官自然也离开了皇宫。这些官员现在都知道,此时洪涛风头正盛,乃是永乐大帝身边的红人,纷纷过来恭贺。

  对此,洪涛自然不敢托大,一一还礼。绝大多数人,他都是礼节性的回应一下罢了。让他稍微留意的只有两个人,一个便是那个神秘和尚道衍,另一个自然也就是,那位户部尚书夏元吉。

  道衍离开之前的一句话,让洪涛有些哑然失笑。此人临走时,来到他的身边,微笑着点点头,开口言道:“你很不错!”而后便飘然而去。

  洪涛一时间并没有反应过来,楞在了那里。片刻后他也只是,有些不明所以的摇摇头。毕竟,洪涛实在不知道,他说的不错,到底指什么。

  然而,廖均卿的一番话,不由得让他心下一惊。据廖老头所言,此人乃是皇上靖难时的军师,精通兵法韬略,预测相术,亦是一位博学之士。

  道衍,俗家姓名姚广元,年过花甲时,方才干起这造反的勾当。并且最终居然还成功了,也算是一位奇人。从年龄这一点来说,此人与83岁入仕的姜太公,倒还有得一比。

  因此,对于此人,洪涛内心还是有些敬佩的。最重要的是据廖老头说,姚广元从不贪功,到现在已然是保持着,出家人的生活,深得永乐大帝的赏识。

  二人的关系倒可以算作是朋友,要知道对于皇帝这个职业来说,交个朋友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至于这位夏元吉,洪涛之所以留意他的原因,便是此人的忠贞直言,为国为民的胸襟。

  还有就是兢兢业业的办事态度。


第318章 寺中畅谈

  readx;现在,洪涛完全明白了,原来这一切,竟然是皇家在背后推动,怪不得呢!庆寿寺的那个神秘方丈,就是道衍,看来他们二人还真是有缘呀!

  此人不居功自傲,功成身退,自然特别受朱棣器重。朝廷下令,为其专门修一座庙宇。并且暗推动一下,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对此,洪涛已然是心知肚明。

  庆寿寺后园之内,一个凉亭旁边,开辟出了一片菜园。辣椒,茄子,豆角等现如今都已结出了不少。此时,一个老和尚从菜园里缓步走出,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

  而后他缓缓抬起头,刚好看到洪涛投来的目光。他的脸上先是一愣,接着反应过来,冲其微笑点头,示意他前来叙话,洪涛颔首以示回应。

  只听他向龙源言道:“源儿,大师相邀,我们去坐会吧,呵呵!”龙源自然也看到了此人。不过,小家伙却是疑惑道:“爹爹,你还是个道士吗?

  我怎么感觉你应该遁入空门才对,为何总是与和尚的关系,处理的这么融洽呢?”洪涛听后不由得笑骂道:“臭小子,胡说八道什么呢?

  这个可不是一般的和尚,不可以常理来论的,呵呵!”说着洪涛淡然一笑,缓步向凉亭走去。他们再次颔首见礼后,道衍便引领洪涛二人坐下,甄满香茶。

  龙源看了一眼茂盛的菜园,不由得开口问道:“老爷爷,这么大的一个菜园,都是你一个人劳作的吗?”道衍下意识的扫了一眼,微笑点头:“是呀,这是我最自豪的收获了,呵呵!”。

  虽然是调笑之言,但也可以从这句简单的话语,体会出此人的心境。洪涛不由得心下感慨:此人已然领悟了佛家的禅理,无欲无求,明心见性。

  不过,他却没有丝毫修为,乃是一个凡人,这一点洪涛自然早已看出。即便如此,他对此人,亦是由衷钦佩,经历过波澜壮阔的人生,还能瞬间看透明悟,放下所有。

  这才是大智慧,大欢喜,大极乐之境。或许此人与道无缘,但这种精神却会长留世间。至于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形式,灵魂能否进入佛界,洪涛也不太清楚,毕竟他也不是和尚。

  听到道衍幽默的回答,洪涛二人轻笑不已。随后,众人浅饮一口香茶,道衍再次开口:“你的想法很特别,不走寻常路,老衲十分欣赏。

  或许将来,能走出一条,前人未曾开拓的道路吧。老衲今生别无他求,预祝小友早日得道吧,哈哈!”说着道衍再次端起茶杯。

  洪涛亦是举起杯子:“贫道承蒙大师吉言啦,呵呵!”二人以茶代酒,一饮而尽。随后,他们又聊了一些闲话后,道衍却突然间叹息一声:“世人皆说,永乐大帝雄才大略,却不晓他内心之苦呀!”。

  听到此话,洪涛顿时来了兴趣。不过,他并没有言语,只是认真聆听。只听道衍再次悠悠道来:“陛下的自尊心比较强,这也导致了,他思想容易走极端,不容许有反对他的意见产生。

  他勤政爱民,确实是个好皇帝,这也是老衲当初立排众意,拥立其登基的一个原因。除了要实现胸的报复,不负平生所学之外,关乎大明兴衰,民生疾苦之事,也是老衲首要考虑的。

  然而,世人能理解我与皇上的,真是凤毛麟角啊!建帝继位之初,北元贼心不死,时常骚扰我大明边境。若是没有陛下的力挽狂澜,大明危矣,何谈数百年基业呀!

  建乃是一位仁弱的君主,担不起这个大任。外加太祖皇帝,将功臣几乎诛杀殆尽,导致人才断层,后继无人,又为大明的基业,雪上加霜呀!

  试问,倘若陛下战败,大明何以能长久?”洪涛听着也是不由自主的点头。他在赞同道衍说法的同时,也有些奇怪。此人为何要与他讲这些,他又并非朝廷人。

  不过,对此洪涛也有自己的理解,或许道衍与皇上乃是一类人吧。他们都注定了很难有朋友,也因此二人才能,成了一对忘年交吧。

  这些话,道衍极少会与人提起,今日遇到洪涛,竟然和他一股脑的全盘托出。或许也是看重了他身上的两点,其一便是洪涛乃是一位爱国,没有完全脱俗的道士。

  其二就是他的身份,并非朝廷人,与他说心里话,道衍也特别放心。或许还应该加一点,那就是道衍认为,洪涛应该是一个懂他们的道士。

  看到洪涛点头,道衍再次开口:“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或许人的长处,也会成为他致命的弱点吧。正因为陛下的雄才大略,才导致了他独断专行,不听劝阻的性格。

  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所有的想法,都正确。即便是草包,也有做对的时候。常人犯个错或许还无碍,但皇帝乃是天下的王者,九五之尊。他的一个错误决定,那可是会劳民伤财,血流成河的。

  这一点乃是天性,劝不了,故而老衲才会一直听之任之,将自己当做一个旁观者。我知道我的地位很特殊,近一步便是万丈深渊,粉身碎骨。退一步便能海阔天空,安享晚年。

  所以,有些事,有些话还是算了吧,唉!又有谁能理解一个帝王,内心的恐惧和软弱呢?太在乎一些东西,就会拼命去遮掩,到头来却发现,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内心呀!

  多想无益,时间是最好的解药,让他自己慢慢领悟这一切吧。权利,金钱,亲情,伦理道德,又有几人能真正逃脱呢?罢了,罢了,随风去吧”。

  说到最后,此人好似是自言自语一般,化作一声叹息。他说的对,世上极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们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