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大千风水师 >

第228章

大千风水师-第228章

小说: 大千风水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太监缓步走了进来,跪倒言道:“启禀陛下,袁天罡,李淳风求见!”。

  太宗皇帝听后,脸上浮现出得意,内心暗道:这两个老家伙,终于憋不住了。看来是疯够了,且听他们有何说辞吧,哼哼!

  李世民一挥手:“宣他们觐见!”太监躬身告退。不消片刻,二人进入内殿,立刻跪倒行礼:“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故意扳起脸:“起来吧,你们两个老家伙,还知道回来呀!我都以为你们把朕忘了呢,怎么着,东海仙境一游,好似过得挺不错呀,嗯?”。

 

 


第285章 梦回大唐(七)

  二人听后,立刻躬身一拜:“微臣不敢!”他们早已猜到,皇帝会派人监视他们。但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有些心惊。袁天罡更是恭敬开口:“微臣惶恐!臣等也是去见一下老友而已,呵呵!”。

  李世民听后诧异道:“哦?什么老友,如此重要,居然一声不吭的走了一个月,你们眼里还有朕吗?”二人大惊,立刻跪匐在地,不敢言语。

  他们自然知道,若是皇帝想要治二人的不敬之罪,根本无需费如此大力。果然,太宗皇帝看到他们的态度,表情稍微缓和。只听他淡然开口:“玩也玩够了,现在也该给朕,一个交代了吧!”。

  听到此话,二人自知皇帝对他们的事,不予追究了。二人再次叩首一拜后起身。袁天罡恭敬言道:“请陛下恕罪,我二人并非要逃跑,而是要寻找陛下的寿元之谜呀!”

  “哦?怎么讲?”

  “此事以我二人之能,断然无法解开。故而,我们便去东海仙境,寻访高人。终于,我二人找出了陛下,增寿的缘由”

  “增寿?”

  “嗯,确实是增寿,一月之前,陛下是否亲临御膳房?”

  “确有其事!”

  “那就对了,据那位高人言起……”说着袁天罡便将那个瞎子之言,诉说了一遍。不过,却是省略了十年后,唐王归天的事。他如今牢牢记住,云岚老人之言:不可过多的泄露天机。

  听完袁天罡之言,太宗皇帝微微点头:“原来如此!”随后,君臣之间又聊了一些国事,家事,天下事,二人便躬身告退,离开皇宫,回到府中。

  袁天罡还好,最尴尬的或许便是洪涛了。这妻妾成群,子嗣满堂的,让他尴尬的,真不知道如何相处才好。有喊夫君的娇妻美妾,虽然是半老徐娘,但也风韵犹存。

  尽管知道这一切皆是梦境,但还是过不了,自己内心那道坎。无奈之下,他只得时常以寻找袁天罡,讨论学问唯由,离家而去。

  妻妾们虽然对此,颇有怨言,但也不敢违背老爷的话。如此一来,时间长了,他的这些妻妾,子嗣就开始对袁老头恨上了。恨他夺走了自己的丈夫,父亲。

  袁老头对此欲哭无泪,有时候都故意避着洪涛,生怕他的家眷误会。袁天罡感觉自己现在,冤的都能下一场六月雪了。他可以对天发誓,自己是清白的,什么都没干。

  和李兄之间乃是纯粹的友谊,二人在一块,真的只是讨论卦术,风水学,没干别的。但他还是从那些妻妾子嗣,愤怒的眼神中,看出了怀疑和不相信。

  曾经我们家老爷,也是和你谈论学问呀,为何没有像现在这样,不着家。你袁天罡到底用了什么妖术,迷惑我们家老爷的心智,让其对你死心塌地的。

  袁天罡真是百口莫辩,他有心要解释,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怕越描越黑。无奈之下,他最终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纵然为天下名士,又如何?

  遇到这些难缠,不讲道理,胡乱猜忌的妇孺,他也是黔驴技穷了。袁老头也曾向洪涛诉说过此事,但他也只是无奈的苦笑,并没有给出,任何合理的解释和答复。

  袁天罡看到老朋友的表情,好似内心暗藏着无尽的委屈,瞬间,他便明白了一切:李兄,没想到你整日过得,都是这般非人的生活呀!

  当初为何不与小弟说呢?早知道你过得这么苦,小弟定然再为你寻一房,温柔贤淑的美妾,唉,苦了你了!你放心吧,我家以后你尽管住,随便他们如何非议,兄弟我不在乎。

  不知道洪涛若是知道,袁老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想法,会不会感动的痛哭流涕,稀里哗啦呀!很快,十年的时间,也快到了,洪涛也渐渐被他的“家眷”所俘虏。

  慢慢的,一切都开始往正常的轨道上发展。只不过洪涛,牢牢的把握住他的金身,并没有就范。虽说如今和那些妻妾,同床共枕,一切亲密的肌肤接触,在所难免,但仍然没有越过那最后一层。

  内眷们虽然颇有怨言,但好在老爷如今总算回家,她们肯定不会再逼他出走了。只要老爷肯待在家里,其他的好似都不太重要了。并且随着年纪的增长,那方面的需求,也没有如此强烈了。

  更多的精力,如今都放在了儿孙的身上。洪涛也算是大松了一口气:总算逃过了一劫呀!在距离十年之期还有一月时,太宗皇帝,再次召见了这两位老臣。

  皇宫御书房之内,三人分君臣落座,浅饮一口香茶。李世民再次咳嗽几声,如今他的头发也几乎全白了,身体也出现了一些佝偻。

  很难想象,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为何会出现,古稀老人的特征。繁重的国事,已经把他的脊背压弯了,即便再如何的惊艳一世,又如何?还是免不了要英雄迟暮,逝之如流水。

  开创出前人未有的基业又如何,谁也逃脱不了,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这一刻,李世民感觉身心疲惫,他真的累了,或许也应该好好歇息一番了。

  到此时,太宗皇帝自己也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现在,他什么也不愿意多想,任何国事,都不想管了。他只想与自己,最看重的两个臣子,完全放松的,说说心里话。

  李世民发出苍老而沙哑的笑声:“二位爱卿,现在咱们没有君臣,只有朋友。我们几人抛开所有的君臣礼仪,敞开心扉,好好聊聊吧,呵呵!

  朕现在也没有,丝毫的忌讳之心了,畅所欲言便可,呵呵!”二人立刻躬身一拜:“微臣不敢!”他们俩自然不会愚蠢到,真以为皇帝会与自己敞开心扉。

  要知道再圣明的君主,都逃脱不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此乃千古不变的是铁律,亘古如此。与皇帝谈话,要时刻怀着一颗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的态度。

  李世民看到他们恭敬的表情,气不打一处来,剧烈的咳嗽了几声,笑骂道:“你们两个老狐狸呀,干嘛这么怕朕。朕又不是老虎,真是的,呵呵!”

  看到如此虚弱的太宗皇帝,洪涛的心下,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怜悯和叹息。

 

 


第286章 梦醒时分

  这就是那个,开创大唐盛世的千古大帝吗?这就是那个让开国功臣死心塌地,为其鞠躬尽瘁的帝君吗?可是,此刻他就像是一个,凡间无助的老人。只得认命的接受,上天所安排的一切。

  任你多么的惊才绝艳,万世敬仰,最终都难逃命运,埋没随黄土。大道之下,没有永恒,都得遵从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逃脱。

  无论人的力量多大,能力多强,在大道规则的面前,皆为蝼蚁。或许只有跳跃出去,不在五行之中,方能实现真正的超脱吧。

  想到这里,洪涛微笑点点头,袁天罡看到好友的反应,自然也知道了,他的心中所想。于是,他也默默点头。看到他们的反应,李世民的脸上,出现会心的微笑。

  这天,他们谈论了好多,古今中外,历史人物,诗词歌赋等等,等等。从太宗皇帝所发出的爽朗笑声,可以轻易猜出,他的心情定然不错。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宗皇帝微笑开口:“二位爱卿都是能预知,过去未来之人,今日能否为朕戏说一番,这未来之事。二位放心,朕只是好奇而已,不会对什么人怎么样,更不会干扰世事的发展,呵呵!”。

  曾经太宗皇帝,也向他们询问过未来之事。只是二人牢记教训,并没有敢泄露天机。因此,便以各种理由来婉拒,而今日他们实在寻不出,合适的拒绝借口了。

  最后,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向太宗皇帝点点头。二人到来时,早就对此事推算过,因此他们也已有了对策。只见袁天罡缓步走出:“陛下,此事我二人曾商议过。

  我们便以图文的形式,将未来之事,记录下来吧。不过,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请恕微臣们,只能用隐文来讲述此事了!至于后世之人能解开多少,只能看天意了”。

  李世民听后,微笑点头,而后命人取来文房四宝,袁天罡研墨,洪涛执笔。这一刻,洪涛的所有思想,好似全被李淳风所左右,完全失去了自我。

  只见他稍微思索了一会,便提笔写道:

  一象: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自从盘古迄希夷

  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

  试于唐后论元机

  二象: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三象: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参遍空王色相空

  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

  喔喔晨鸡孰是雄

  ……

  慢慢的,李淳风越写越畅快,到最后简直是控制不住,如有神助。一旁的李世民也是越看越心惊,刚开始的一些图文,他还能勉强通其意。

  可是,越往后面,他越是无法理解,最终可以说是,如坠雨雾之中,不辨东西。袁天罡看着好友,完全进入兴奋的状态,也没好意思打扰。

  然而,这家伙却是写着写着,完全忘记了当初二人的约定。于是,他不住的咳嗽出声提醒,直至太宗皇帝起疑,才无奈的发出一声叹息:

  李兄,你是尽兴了,可知泄露如此多的天机,必然要被天谴,有损阳寿呀,唉!到达最后,李淳风慢慢的从那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时,袁天罡才忍不住出声提醒。

  只见袁天罡轻轻推了一下,李淳风的脊背:“李兄,可以了,天机不可泄露太多,到此处已然足矣!”李淳风此时恍然大悟,慌忙丢下笔。

  他的内心也是震惊不已:居然推算了后世两千多年,我此生求道无望矣!

  暗暗发出一声叹息,又想到袁天罡的推背提醒,再次挥毫,在开头的位置,写下三个大字:推背图。

  之后,李世民将这部易理卦术的集大成经典巨著,刻印发行。由此推背图流传于世,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袁,李二人也因此被后世所敬仰。

  待到天下安定,武后顺利继位,成就一代女皇。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勘测完乾陵之事后,便辞官归隐。世间只留下他们的传说,却无人知晓二人的去向。

  此时,极少人知道他们二人,已然站立在泉州古城的晋江入海口。看到海中升腾而起的浪潮,一时间所有前来的修士纷纷腾空而起,追击而去。

  袁天罡发出一声爽朗的大笑:“李兄,乾龙秘境已然开启,走吧,你我入道的机缘就在今朝了,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