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炮灰媳妇当家 >

第16章

炮灰媳妇当家-第16章

小说: 炮灰媳妇当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霞萍想了想,摇头道,“不怕,我带你去个地方。”

  之所以会来溪苍县,关于住的地方,她自然也早就考虑好了。

  租房子还是有些太麻烦了,不过住旅馆的话她们又没介绍信,所以想来想去还是火车洞合适。

  当然了,刘霞萍说的火车洞可不是有火车经过的那种洞,而是以前人们挖火车道的时候经常在不远的地方挖的那些暂时可以居住的小山洞。

  当然,火车洞修好了后,这些小山洞也就被遗弃了,平日里也不会有人去那些个地方。

  刘霞萍对溪苍县还是有些印象的,顺着模糊的记忆,很快就找到了几个小山洞,这里距离县城进,周围住户又不多,里面虽然长了很多野草啥的,不过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她们俩也不是没吃过苦,以前在山里一晚上不回去也是常事,所以住这种山洞还真没压力,何香也是兴奋的很,连忙去收拾可以睡得地方。

  顺便用火烧一下虫子啥的。

  所幸川北这个地方,没啥毒蛇,这里野草也不是特别多,除了一些小虫子,倒也没发现蛇的痕迹。

  山洞很深,刘霞萍她们在里面点了火堆,外面洞口被不少碎石遮掩着,若不仔细看,也瞧不见里面的火光。

  等一切都收拾的差不多时,二人才松了口气,铺了棉衣在地上,暂时休息起来。

  

第028章 倒卖

  虽然暂时找到了可以住的地方,不过这毕竟是外面,两人也睡得并不安稳,一晚上火堆就没有灭过,刘霞萍和何香也是睡得迷迷糊糊的,不过想到还有一百斤的米没有处理,即便是昨夜里没休息好,她们俩也是精神百倍。

  两人夜里就商量好了,这米该咋个卖,她们收来的是二角二一斤,黑市上的价格是四毛多,所以她们打算卖掉的价格就是三角五分钱。

  一斤差不多赚一角三,对比黑市来说,还是蛮便宜了。

  刘霞萍依稀是记得粮票这些玩意儿是差不多九三年才完全结束的,现在才七八年,所以黑市上的高价粮食还是挺好卖。

  溪苍县有好几个工厂,刘霞萍和何香一人背了五十斤在背篓里,打算先去找几家卖掉。

  二人分开行动,刘霞萍背着背篓,里面五十斤的粮食对她而言,倒不算太重。

  溪苍县两人都不熟,只能摸摸索索的前进。

  刘霞萍的目标是家庭老太太什么的,在这个年代不管买啥都要票要排队,黑市也是三天两头的就换地方,所以这个时候,高价粮对于城里人来说,还是有市场的。

  背着背篓,刘霞萍蹲在桥墩前,不停地打着哈欠。

  瞧着一个面色不错的老太太挎着篮子走过,连忙凑上前,扬起笑脸,低声问道,“大娘,你要米不?”

  老太太被吓了一跳,看着刘霞萍头发乱糟糟的,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补丁,一看就知道是乡下来的。

  所幸,老太太也不是第一次买高价粮,看着她背后的背篓,轻咳一声,就拉着刘霞萍走到一处偏僻的地方,“小姑娘,你要买米?多少钱一斤?”

  “大娘,我家急着用钱呢,我妈说这粮食得四角钱一斤。”刘霞萍也长了个心眼,知道这些会过日子的老太太都喜欢砍价,所以故意多报了五分钱。

  果然,就见老太太皱起眉头,“你这米太贵啦,买不起呢,能便宜点不?”

  他们一家六口,全靠儿子一个人在煤铁厂上班,其余的人虽然有供应粮,可家里却有四个小伙子,都正是吃长饭的时候呢,那些粮食哪里够吃?

  早些年投机倒把罪闹得沸沸扬扬,查的十分严实的时候,她可没那么大的胆子私下交易,可这几年上面看管的也有些松懈了,她才慢慢敢去买点粮食回来。

  “大娘,这价格是我妈定的……这个……”刘霞萍表现出一副憨厚固执的模样,故意急了。

  老太太见她这模样,稍稍放下心,笑道,“你有多少粮食?”

  刘霞萍老老实实的回答,“五十斤呢。”

  “姑娘,你看这样可以不,五十斤粮食大娘我一起买下来,一斤给你二毛五,这样你也可以早点回去交差行不?你这样偷偷卖粮食,要是被抓到的话,可是要挨批的哦。”

  老太太眼中精光一闪,把她这行为说的极为眼中。

  刘霞萍心中好笑,要是她真怕了,也就没这个胆子出来卖粮了。

  一斤粮食才挣三分钱,五十斤也就一块多,她才没那么傻呢。

  于是她干脆装作被吓到的模样,连连摆手,“那算啦大娘,我不卖粮食了,这个价格卖给你,我回去要被我妈打死,我走啦。”

  老太太没想到这小姑娘说走就走,连忙一把将她拉住,挤出笑容来,“小姑娘你跑啥子嘛,这价格还可以商量撒,四角钱一斤确实有些贵了,你再便宜点,大娘一起买了。要不你看二毛八怎么样嘛?”

  刘霞萍还是摇摇头,故作小声的念叨着,“这不行,我妈说了最低就三毛五,再低就不行了,我不卖了大娘,我要回去了。”

  “三毛三!小姑娘,三毛三这个价你拿回去你妈也不得打你,而且卖的还快,还可以省时间回去干活呢,五十斤我一下都买了。”老太太原本想着刘霞萍一个看上去老实的小姑娘比较好哄,却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听’妈妈的话,幸亏耳朵尖听到她的念叨,干脆就给了自己底线价。

  毕竟现在黑市上的大米都涨到四角五分钱一斤了,好不容易碰到个低价的,她也不想遭那高价钱。

  说是底线价格,也是因为这会儿她家这个月的粮食刚分了没多久,家里的粮食还有富余的,所以才有这个价,若是真四角一斤,她还是不大愿意买的。

  刘霞萍琢磨了一下,这个价格虽然比她心里价位低了两分钱,不过一次性卖掉也的确省事,就答应了下来。

  老太太连忙喜笑颜开,说着要看看她的米,刘霞萍也就让她看了。

  杜爱民给她们的米都是去年的米,保存的却是很好,今年新米还没出来,这米已经很新了。

  老太太看着满意,便道,“那你跟我回去一趟,就说是我乡下亲戚来走亲戚的,不然这五十斤的米我一个人弄不回去。”

  刘霞萍点点头,也没意见。

  跟着老太太来到煤铁厂家属区,但是她却没有去老太太家里。

  防人之心不可无,至少这院子里还是有些人的所以她站在老太太家门口,看着里面不过二十几平米的屋子,却住着六个人,里面几乎都堆满了,不得不感叹这城里人的日子似乎也没她想象中的好过。

  虽然她们住在农村,可至少住的屋子不挤。

  老太太家里有称,大儿子接过了粮食称了称,五十斤差不多,便点点头。

  这边老太太才肉痛的给她数了十六块五。

  刘霞萍接了钱也很高兴,一次性卖光了,也就意味着她能多休息会儿,正准备走,就被老太太笑眯眯的拦下来。

  老太太给她递了一洋瓷盅的热水,也知道她不进门的原因,就拉着她在门前摆龙门阵。

  “你也别急着走嘛,哪有人家走亲戚,来了就走的,那也太假了。”

  刘霞萍也有好长时间没喝水了,咽了咽口水,露出个憨厚的笑,没多说啥。

  这会儿老太太才接着问,“你家还有粮食要买不?我打算再屯点儿呢,要是还有,明儿你给我送到咱们今天聊天的那个地方,我让你叔过去。”

  

第029章 大赚

  刘霞萍笑了笑,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一般来说,她们这种私下交易是有一没二的,在没有正式允许个体户存在之前,她是绝对不会和人第二次交易的。

  老太太见她这个模样,心下也是门清儿。

  毕竟这几年她又不是头一回和人私下交易粮食,当然也知道她们这些人有一没二的。

  想了想,便说道,“小姑娘,要是你不放心的话,大娘明天我自己去那儿也成,你看看大娘这屋头有六口人要养着呢,那点粮食哪够吃的啊,大娘保证,绝对不会坑你的。”

  刘霞萍依旧是憨笑,就是没答应。

  老太太轻叹了一声,实在没想到这小姑娘竟然这么死板,便也没其他的法子了。

  刘霞萍喝了一杯水后,就离开了。

  揣着十六块五,小心翼翼的回了山洞,没想到何香居然也回来了。

  “你也这么快就卖掉了啊?”何香看见她回来,惊喜的叫道。

  刘霞萍点点头,“我一次性卖光了的,不过是三角三分钱一斤,所以只拿了十六块五回来。”

  何香笑了笑,“我也是一次性卖光的,买的人是个老爷爷呢,他问了我们还有粮食没有,让我们送两百斤过去。”

  说着她也抓出一大把毛票,卖的价格比刘霞萍高了两分钱,就是她们原本定下的价格。

  五十斤卖了十七块五,她们俩合伙起来差不多就买了三十四,本钱是二十二块,也就是说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她们就挣了十二块钱。

  这么一算下来,两人都很高兴。

  兴冲冲的拿着一块钱,打算去国营饭店奖励自己一下,毕竟她们可是辛苦了大半天呢!

  下午的时候,两人又走了老远的路,去杜爱民那里拿了一百斤的粮食,同样给了二十二块钱,临走的时候,刘霞萍想了想,让杜爱民接下来几天都背两百斤过来,反正她们卖掉的也快,基本就是五十斤一袋米的卖掉,能节省不少时间。

  至于何香说好的那家人要两百斤粮食的人刘霞萍她们是第三日才找上门去的。

  怕有诈,这一次是何香指路,刘霞萍找上门,确定周围没啥埋伏的公安,先收了钱,才带着老爷爷的儿子儿媳去了事先和何香约定好放粮食的地方,然后又急匆匆的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她们俩基本把溪苍县周围逛了个遍。

  原本只准备买一千斤粮食,后来刘霞萍和何香尝到了甜头,又追加了六百斤,两人足足赚了两百块,两人一瓜分,绝对不能久待,便在一个深夜,走了十几公里的路,坐上一辆去往黑水县拉化肥的解放车回去了。

  在镇上两人下了车,虽说她们这段时间住的都是山洞,不过也有在河边洗澡,衣服虽不大干净,可至少二人精神头还不错。

  因着两人手里差不多都有一百来块钱,差不多也够交学杂费之内的,刘霞萍便打算回去好好休息一番。

  不过自己身上却是不能带这么多钱回去,因此全部都交给了何香保管。

  何香也没推辞,将两人的钱都缝在了棉衣里面,放在背篓最底下,铁定没人发现。

  而这个时候,她们身上的粮票也花的差不多了,除了刘霞萍身上带着的十几块钱零散票子,也就没啥钱了。

  回到赵家乡,还要走上两个小时的路。

  而这路上则是碰到了赵家乡来镇上赶集的人。

  “哟,萍娃子,你们俩出去打短工回来了啊?”

  有认识的瞧见她俩,顿时好奇的叫了起来。

  “你们俩去市里干啥了?挣了多少钱啊?”

  “没挣啥子钱,王阿姨,你们今天去赶集啊?”

  “是啊,今天镇上可热闹了,有来放电影呢,可惜了,你们俩出去了看不成,人家昨天刚走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