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锦年 >

第56章

重生之锦年-第56章

小说: 重生之锦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去翻书,小童就在旁警醒,“你可小心些,别弄坏了。”
  她就郑重其事点头,她就在翰林院看,不借走就是,只是偶尔瞥到许镜尘的位置,还是会愣了半晌,不移目。
  桌上的书册少了许多,该是抄录得差不多了。
  他本是翰林学士,翰林院内又有儒生帮忙,她不在,也会不清闲着。沈琳就想,她不过是他认识的一个有趣的丫头罢了,抄抄书,说说话打发闲暇时间,过上几日就忘记了。
  纤手将书放回原处,又见到一侧放得是《伏天行迹》。
  孤本已经收起来了,那这本,就该是许镜尘抄录的那本。
  她有些好奇,滞了滞,还是从书架中抽了出来,她是头一次见他写的字,工整如一,严禁得像是雕刻出来的一般,就想起他坐在临窗的位置,抄录的时候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连她偷偷打量他,都不知晓。
  看了《伏天行迹》,就认得他的字,这一栏书架上,好似都是他近来抄录的书,便不觉翻了下去。
  临到走时,才见一袭身影挡在眼前,先前在她身后不知看了多久。
  许是太过熟悉,转眸一瞥,便认了出来。
  他不是出使了吗?
  沈琳就低头。
  他就开口:“原来不是没来翰林院了,是挑我不在的时候。”
  沈琳不知该如何辩驳。
  “跟我来。”他唤了一声,就往窗边的位置走去。她想转身出书院,奈何脚下却滞住了一般,动弹不得。
  许镜尘便驻足,“怎么了?”
  沈琳拢了拢眉头,攥紧了手心,也不搭理他,径直往书院外跑去,留下许镜尘独自立在原处。
  此事一过,她再不想去翰林院了。
  沈修文只当她一时兴起,又一时兴头过了,也没往心里去。
  转念开年,京中张灯结彩,团年饭过后,就在家中看烟花守岁,年初一的时候还要进宫给殿下和王皇后请安。沈陶虽是嫡女,却是二房的女儿,也不能一道进宫拜谒。
  凤仪殿内,王皇后安排了女眷的宴席。
  坐了些时候,殿内有些闷,她就起身到御花园透气。
  正月里,天寒着,呵气成雾。
  她搓了搓手,有些冻,思凡就回殿内去取披风。
  也由得天寒,御花园内的人不多,连宫女和太监都见不到几个。湖里的水结了冰,树上还挂着冰挂,亭台楼阁都掩在白皑皑的雪里,很是好看。
  她微微伸手,去触树上垂下的冰挂。
  指尖还未触到,便闻得身后踩雪的吱吱声。
  她回眸,却见那袭身影,披着厚厚的大麾,目不转睛看她。
  他是鸿胪寺少卿,应当会来宫中的,只是殿内觥筹交错,歌舞助兴,他也会到御花园这样冷清的地方?
  思绪间,他已踱步到眼前,她闻到他身上的酒气,当是才从席间出来的,同她一样。
  他便解下大麾给她披上,就听他道:“白案堂里有云,南顺的冬日偶尔也会下雪,只是雪覆在湖水上,湖水也不结冰。绿树红花上都是白雪,当为美景。”
  白案堂,这本书他借给她过。
  麾上的暖意就透过肌肤传到四肢百骸,沈琳有些怔。
  许是这大雪天,宫中灯火绮丽,也或是酒席间酣畅淋漓,不觉漫上心扉。
  他俯身揽她在怀中,轻声道:“你是哪家的姑娘?我去提亲。”
  沈琳心中一惊,只觉心跳都倏然停了一拍,离得这般紧,怕是被他听到的。这树上的雪挂呀,也似看出了她的心思一般,在阳光下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芒,看得她有些迷眼,就像……梦里的小筑一般。
  耳旁就继续听到他的声音,“日后便一同去看白案堂里的风景,伏天行迹里的古迹,我写字,你抄书,走到何处,便看到何处,如何?”
  他的声音就像春日的泉水一般,叮咚作响,透过耳畔,缓缓留到心间。
  她没有应声。
  他就低头,吻上她的发间:“你叫什么名字,我日后要去哪里寻你?”
  沈琳,她也鬼使神差应声。
  沈琳?他唤她。
  她应了声嗯,时间就仿佛在皑皑白雪里静止,再无旁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二小姐!”
  思凡喊完就双手捂住嘴,手中的披风“啪”得一声落在地上,惶恐看向沈琳。
  许镜尘松手。
  沈琳僵住,想也没有多想,松下大麾还给他,抓起思凡便跑开。
  他拾起地上的大麾,拍了拍雪,还残留着她身上的气息。看着她抛开的方向,许镜尘唇畔微微挑起,似是冬日里一抹暖人的笑意,沈琳……
  ……
  沈琳到这里停住,孟云卿便问,后来呢?
  方才说到正月里,应当就是今年年初的事。
  眼下是五月。
  沈琳就继续道,她告诉了他名字,思凡又唤了她“二小姐”。这京中,能入宫拜年的沈家不多,要寻一家的二小姐叫沈琳的,应当也不难。
  ……
  宫中回来,沈琳就恍然变成了一只惴惴不安的小鹿,终日在苑中来回踱步,时而坐在花坛那里,数着花瓣发呆,倒比那阵从翰林院离开的日子更难熬些。
  “你是哪家的姑娘?我去提亲?”
  心中暗暗期许,每次爹爹和娘亲唤她去,她都满怀希望,却又失望而归。一晃到了三月,她终于忍不住让思凡去打听。思凡回来说鸿胪寺少卿二月便出使了,许是要十三月末才回来。
  许镜尘出使了?
  沈琳心思黯淡下来,出使少则几月,他却没有来侯府提亲。沈琳咬了咬嘴唇,忽然想起在梅府聚会时,旁人说得那袭话,许镜尘再是好,底蕴稍好的世家,哪个会愿意将女儿嫁过去做继室填房的?
  所以他才不来侯府提亲的?
  三月初春,却觉池水兀得有些凉了。
  她就连珍藏的游记都看不进去。
  来侯府提亲的人依旧踏破门庭,有门当户对的,也有不着调的,但却唯独没有他。
  四月初的时候,听闻出使苍月的使团回京了。
  她想找他问清楚。
  还是沈修文帮忙,她扮成小厮混进翰林院,翰林苑里的桃花又开了,还是年年岁岁景色如旧,只是书院的小童又换了,见她在书架这端,拢着眉头念叨,“小心些,都是些珍贵的书籍呢。”
  她就干脆移步到案台那里等。
  最后满怀心思,等来的却是一句疏远的问候“沈姑娘”。
  沈琳脸上的笑意僵住。
  “沈姑娘日后还是少来翰林院,让旁人见到就不好了。”他的话云淡风轻,拂袖将手中修好的书籍放回书架上端,半晌才回头去看案几旁的沈琳。
  “沈姑娘要的书,其实都可在麓山书院寻到。”
  “早前冒犯,还请沈姑娘见谅。”
  沈琳眼中氤氲,不知道如何出得翰林院,回了侯府。
  整个四月,沈琳都恹恹没有精神。
  抄录的《伏天行迹》就在床头,看得模糊了双眼。
  他分明是喜欢她的呀,否则怎么会在御花园里同她说那般话。
  她想再见许镜尘一次,就在端午龙舟会。
  ……
  四月底,孟云卿便来了京中,而后就是西巷见到的一幕。
  “就是这么多,没有瞒你的。”沈琳声音很轻,许是走得累了,就寻了花苑里的一处歇脚。
  栀子花开得正好,满园芬芳。
  孟云卿就垂眸敛眸,修长的羽睫倾覆,看不清半分情绪。
  换作是她,她也许也会如此。
  只是前一世,宋景城于她,却不是一句答复。
  孟云卿缓缓抬眸,“齐王呢?二姐姐同齐王相熟吗?”
  沈琳错愕看她,“四皇子?”齐王是月前才新晋的封号,京中只怕都还没习惯,孟云卿如此问,她自然错愕。更为惊讶的,孟云卿为何会忽然提起齐王来?
  “总觉得在西巷见到他太巧合了些,我和音歌是思凡告诉的,西巷那边平日里人就少,连端午龙舟会都没有几个人,会什么齐王会偏偏出现在细想,还有旁人一同,未免也太巧合了些,二姐姐可同旁人提起过?”
  孟云卿如此说,沈琳也怔住。
  她昨日是慌乱了些,也根本没想过齐王和汪大人,刘大人为何也在西巷那头。
  其实细思极恐。
  “别人不知晓,只有他和思凡。”她悻悻开口,思凡不会说出去,许镜尘当时也在场,当是……被人算计了。
  “齐王可来侯府提过亲?”孟云卿又问。
  沈琳摇头,没听爹爹和娘亲提起过。现如今朝廷的局势不明,她也听爹爹和哥哥提过,皇室也不会轻易来侯府提亲,齐王就更不可能。但如果是……沈琳手心就僵住,忽然有些木讷看向孟云卿,孟云卿敛眸。
  ……
  稍晚时候,世子夫人回了芷兰苑中。
  小厨房正好做了饭菜,孟云卿和沈琳就留在芷兰苑一道用的午饭。
  午饭时,听世子夫人说,宣平侯似是有急事离开了,书信今日才到了世子手中。
  回苍月了?
  孟云卿嚼了口饭菜,想起他说老爷子身体一向不好,能让段旻轩如此慌张的事,许是老爷子病倒了?
  想随如此想,却无从考证了。
  用过午饭,孟云卿就起身辞别。
  定安侯的书房在西院,离芷兰苑不远,方便世子平日和定安侯往来。
  书房独立有一个院落,院落里很宽敞,有时侯爷会在书房的苑里待客。
  用过饭,徒步走到书院,韵来正好送了茶去房内出来,合上门,轻声道:“侯爷还在书房见客,要劳烦表姑娘稍等一会儿。”
  书房有客人,孟云卿望了眼,应了声好。
  “表姑娘随奴婢来。”书院一侧有偏厅,韵来是要带她去偏厅等。
  音歌就一道。
  到了偏厅,韵来沏茶,孟云卿随意问起,“侯爷那里是什么客人?”
  韵来怔了怔,继而笑道,“都是朝中的官员,奴婢也认不得,想是朝中的事情吧。”
  孟云卿本来也只是随口问起,韵来如此说,她就点头也不多问。韵来沏好了茶,就关门退了出去,孟云卿便在偏厅一边饮茶一边候着,她也不知道定安侯唤她来何事,但听沈琳提起定安侯素来守时,让她晌午后来,却有客人,应当是意料之外却不得不见的。
  她本也无事,等等便是。
  书房那头,韵来却驻足。
  今日来的人她自然认识,是鸿胪寺少卿许镜尘。
  正月的时候便来过侯府,二月里又来过一次,鸿胪寺少卿官职低微,又同侯府走动得不近,却三番两次单独见了侯爷,出来的时候脸色都阴沉晦涩得很,她印象才深刻了些。
  书房内,定安侯就沉声问道,“这次又来做什么?”
  许镜尘道:“再向侯爷提亲。”
  定安侯脸色有就些难看,“我之前说得不够清楚?”
  “清楚。”
  “那你还来做什么?”
  “再来问,若我一定要娶,侯爷如何才肯将沈琳嫁我?”
  ……
  也不知过了多久,韵来来唤,孟云卿才起身去书房。
  音歌就留在偏厅等。
  走到书房门口,恰好见到一道身影离开书院,孟云卿只觉眼熟。
  那人也正好回过头,孟云卿吃惊,是许镜尘?
  许镜尘看了她一眼,该是也认出她来,只是这等场合,送他出去的小厮也停下脚步看他,他便回头,离了书院。
  孟云卿心中就有疑惑。
  “侯爷。”她进了书房,循声问候。
  定安侯抬头,“怎么不唤舅舅?”
  孟云卿从善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