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锦年 >

第20章

重生之锦年-第20章

小说: 重生之锦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芷兰苑便是世子和世子夫人的苑落。
  芷兰重茂,常喻优秀子弟,侯府内其实讲究。
  孟云卿心若明镜,便却之不恭。
  “前面就是东院,是老祖宗的院落,家中的长辈和姐妹都在老祖宗这里,稍后会见到的。都是一家人,妹妹千万别太过拘谨了。”
  世子夫人想得周道,见她一路上听得多,说得少,应当是个谨言慎行的人。初来侯府,难免受人诟病,她谨慎些也是应当。
  但沈家毕竟是她娘家,勿需太过谨小慎微。
  孟云卿一点便透。
  ……
  等见到“东院”的牌子,便有一个十四五岁的丫鬟上前招呼:“世子夫人好,这位可是表姑娘?”
  从侯府大门到东院这一路,遇到不少丫鬟,听眼前这位的语气神态,应是老夫人身边得宠的丫头。
  世子夫人默认,丫鬟便福了福身,朝孟云卿道:“表姑娘好!老夫人和各位夫人小姐都在偏厅了,让音歌出来等世子夫人和表姑娘。”
  眼前的丫鬟唤作音歌,机灵活泼,沈俢颐也提过老夫人喜欢热闹,老夫人应当不喜欢过于沉闷之人。
  孟云卿心底拿捏。
  “那奴婢先去回老夫人一声,秦妈妈在院内候着世子夫人和表姑娘呢!”她口齿伶俐,却表达清楚,是个聪慧的丫头。
  世子夫人点头,音歌便撒腿跑开。
  音歌前脚跑开,秦妈妈正好从院中迎出来:“世子夫人,表姑娘。”虽是行礼,却是免不了上下打量孟云卿一番。
  秦妈妈是贴身伺候老夫人四十余年,在府中年岁长,地位也高,连世子夫人都礼让三分:“秦妈妈。”
  孟云卿便依葫芦画瓢,“秦妈妈好。”
  倒是个心思机敏,会察言观色的姑娘,秦妈妈心中有数:“世子夫人和表姑娘随奴家来吧,这外面日头太热,老夫人让备了酸梅汤。”
  “还是老祖宗体恤我们这些晚辈,有劳秦妈妈了。”
  秦妈妈点了头来,领着几人入了院门。
  定安侯府很大,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院落。尚未分家,三方便挑了不同的院落住。老祖宗年事已高,住在东院;定安侯一房住西院;二房和三方分别安排在南院和北院。
  东院就最为幽静。
  入了东院,前院是个大的花园,花园内绿树成荫,曲曲折折的羊肠小径走着倒也不觉热。快到內苑,有个大的荷塘,塘中的荷花才露了尖尖角,映得满园碧色,别有一翻景致。
  孟云卿却没有心思欣赏,就快要见到外祖母和沈家的女眷,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好在娉婷还跟在身旁。
  她便轻声嘱咐:“稍后机灵些,旁人问你答便是了,别冒冒失失的。”
  “知道了,姑娘。”娉婷也悄悄应声。
  侯府太大,一路上娉婷早已看得眼花缭乱,但姑娘早前便吩咐过到了侯府要谨慎些,别乱说话,她记在心中。
  饶是眼花缭乱,也装作平常一般,不多吭声。
  ……
  走了不多会儿,羊肠小径会成了大道,偏厅便映入眼帘。
  厅外的丫鬟本在一处打趣说话,嘻嘻哈哈,其中一个远远见到她们几人,便眼前一亮,欢喜得推了推身旁的丫鬟。
  身旁的丫鬟眼眸一转,快步跑入厅中,离得尚远,却连孟云卿都能听到:“老夫人,来了来了!世子夫人和表姑娘一道来了!!”
  厅中便有桌角摩擦的声音。
  应是厅中众人起身移步了。
  孟云卿捏了捏手心。
  恰好到门口,世子夫人就上前牵她的手,“来”,拉着她入了偏厅。孟云卿原本的担心才似慢慢平复下来。
  东院内,连偏厅都很大。她缓缓抬眸,只觉厅中衣香鬓影,身姿绰约。一屋子的女眷,足足能有二十余人。
  都在好奇打量着她,有眉间含笑的,也有面无表情的。
  她一眼看不过来。
  “云卿,来。”恰好世子夫人领着她上前,女眷之中,就有人搀扶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夫人站立。老夫人身姿富态,慈眉善目,更重要的是,孟云卿一看便知亲切。
  算上前一世,母亲过世已经十余年,其实在她心中的印象已经很淡了。
  淡到近乎只有记忆中模糊的声音可以追忆。
  但是看见眼前老人的瞬间,眼眶便不觉浮上一抹氤氲。
  娘亲长得太像外祖母,连笑容都是。
  她咬了咬唇,低下眉头。
  “云卿,来见过老祖宗。”世子夫人提醒。
  孟云卿才吸了气,微微敛了氤氲,“云卿见过外祖母。”
  娉婷机灵,便适时上前,扶了自己姑娘跪下。孟云卿是晚辈,初次见外祖母,应行跪拜大礼。
  姑娘昨日再三提过,娉婷就记得清清楚楚。
  孟云卿双手举过头顶,贴在额头前,虔诚行了三拜,每一拜都掌心及地,这是燕韩国中素来的传统。名门世族都是如此,虽然过往她并不知晓娘亲是定安侯府的姑娘,但自幼时起,娘亲就教过她。
  拜完三拜,一侧便有中年妇人快步上前,同世子夫人一道扶起她,口中还念念有词,“哎呀,老祖宗您快看看呀,这多好的闺女哪。”
  孟云卿瞥目打量她。
  眼前的中年妇人云鬓盘得很高,年龄在三四十岁上下,衣裳的颜色对她来说过于鲜艳了些,修颈和手上的饰物大都是黄金做得饰品,应是喜爱这类外表华贵之物。
  府中这个年纪妇人,应当有三位。
  大方的侯夫人楼氏,二房二夫人的钱氏,以及三方三夫人的刘氏。
  侯夫人有诰命在身,衣着应当更为得体。偏厅中,最像侯夫人的应是在外祖母身旁,搀着外祖母的人。
  二夫人出自商贾之家,是淮南富商之女。用沈俢颐的话说,老祖宗最喜欢热闹,家中要属二夫人最能张罗,虽然是出生商贾之家,却很能讨得外祖母欢心。
  那方才说话的这位,应当就是二房的二夫人才对。
  果不其然,老夫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由身侧的侯夫人搀扶着上前,云卿怔怔看她。
  “乖孩子,再叫一声我听听。”老人家的声音有些沙哑,看得出脸上的期许。
  孟云卿福了福身,轻声唤了句:“云卿见过外祖母。”
  “唉!”这一声应得极长,听得让人心中泛起酸处,“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拄着拐杖,上前去牵她。
  侯夫人自觉退到了一旁。
  孟云卿忍不住鼻尖一红,偏厅中,就有妇人跟着抹眼泪,孟云卿认不全。老夫人便拉了她的手,细下端详,声音里还是有些颤抖:“谁说长得不像我儿!这眼睛,我看分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今日第二更)
  外祖母指得是娘亲。
  许是沈俢颐的书信说,说她长得与娘亲不同。但最熟悉娘亲的人,自然是外祖母。这些年,也只有外祖母一人,一眼认出她的眼睛像娘亲。
  这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孟云卿咬了咬唇。
  入京前,她思量许多,即使踏入侯府的一刻,心中都不免五味杂成。却唯独这一刻起,清醒这京中她来对了。
  便是为了外祖母,也都值得的。
  ……
  “是是是!老祖宗说得是。”一旁的二夫人就应着她的话,也上前搀她,“先前不是说日头热,表姑娘一路回府定然赶得急,让厨房做了酸梅汤吗?”
  一语提醒了老夫人,“对对对,还是老二媳妇记得周全。音歌,去让人把酸梅汤取来!”
  唤作音歌的丫鬟听话应声。
  侯夫人便也上前,“母亲,先坐下来,再同云卿慢慢叙,您身子才好,还得多抽时间陪陪外孙女。”
  侯夫人这话说得极好,老夫人恍然大悟,“是是是!都瞧我糊涂得,大伙儿都别站着了,快坐。”
  侯夫人使了眼色,世子夫人也上前,同二夫人一起扶老夫人回到偏厅的主位上。
  老祖宗坐了,旁人才敢依次入座。
  等老夫人落坐,才欢喜摆手,唤了孟云卿上前来。
  厅中都是明白人,不消侯夫人开口,就让老夫人一侧的位置留了出来给孟云卿。
  娉婷就有些窘迫,不知应当跟上去伺候,还是找厅中某处退下去。
  困窘之际,正好瞥见一侧的姑娘冷冷看她,她愣住,对方不屑移目,不去看她,唇边微微泛起一抹讽刺之意。
  仿佛坐等着看笑话。
  娉婷踟蹰不定,不知如何是好,越在厅中呆得越久,越觉着急万分,恨不得挖个洞藏起来。慌乱之中,恰好抬眸,正好看到方才在院外就见到的秦妈妈。
  秦妈妈一直跟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看她在厅中不知所措,便朝她使了使眼色,示意她退到一旁。
  娉婷感激照做。
  待得退到不显眼处,娉婷才松口气。侯府是京中的大户人家,她们初到京中,她是怕给自家姑娘丢脸。
  犹是想到刚才不友好的那位,身着藕荷色的衣裳,衣衫做工细致,身后也跟着丫鬟伺候的,应当是侯府里的小姐。
  娉婷心中有些难过,她也想像周遭那些侯府丫鬟们那般各个聪慧伶俐,只怕又让旁人看自家姑娘的笑话了。
  思及此处,方才去传汤水的音歌领了丫鬟们回来。托盘上乘的都是备好的酸梅汤,看起来清凉又解渴。
  丫鬟们去了对应的主子处,老夫人那端,就是音歌自己去的。
  秦妈妈也上来帮手。
  “表姑娘快尝尝,我们燕韩不产酸梅汤,听说是出使的使臣从长风国中带回来的,使臣给了侯爷,侯爷便给了老祖宗,我们呀,都是拖得老祖宗的福。”二夫人是吹捧了老夫人和侯夫人一翻,却给给孟云卿出了一个难题。
  众目睽睽之下,面前的碗有三个,一碗乘了酸梅汤,一碗是白水,还有一个是空碗。燕韩国中的确不产酸梅汤,她从前也没喝过。
  又有三个碗在,她不知道该如何做。
  眼下,只是端起白玉碗,动了动调羹。余光瞥了瞥周遭,便见堂中一个年纪和她相仿的姑娘,许是渴极了,端起酸梅汤就一口喝掉。身后的丫鬟怕她酸着,赶紧给她替水,她端起白水漱了漱,丫鬟才把盘中的几个碗撤下去。
  孟云卿便浅浅尝了口,确实甘甜可口,是消暑的圣品。
  但前味虽甜,后味却些许发涩。
  若是不进食,就有涩味停留在舌尖,所以才会用白水漱口。
  她用得是调羹喝得慢,但也学着身旁的侯夫人和世子夫人一般,饮了三四调羹便搁下,漱口去了。
  这样做应当是不会错的。
  二夫人眼前一眯,笑着问:“如何?”
  “多谢外祖母,很好喝。”她乖巧应声。
  老夫人一听就更为欢喜,她身体将好,不易饮用,见到孟云卿喜欢老夫人就开心,音歌便上前收了琐碎之物,也不耽误她们说话。
  久在一旁没有说话的三夫人,此时才开口:“表姑娘从珙县来,珙县到京中要个半月吧,路上可还顺利?”
  三夫人刘氏是三方的继室。
  嫁过来多年,一直无所出,三方的几个孩子都是姨娘生养的,也没挂在她名下。刘氏胆小懦弱,不得三老爷宠,又没有生养,便时常被几个姨娘欺压。
  好在老夫人照顾,刘氏就一直很敬重老夫人。
  沈芜是老夫人的四女儿,她嫁到沈家之前,沈芜就已经外嫁,她并没见过其人。但听说老夫人是最疼这个小女儿的。
  孟云卿是沈芜的女儿,自幼不在京中,老夫人应当更疼爱些。
  果然,连老夫人也皱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