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锦年 >

第14章

重生之锦年-第14章

小说: 重生之锦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道贸然久待,就散了。”
  几个车夫如获大赦,额头上的冷汗才少了些。
  韩翕遗憾摇头:“哎……原来只是个过期的陷阱,还以为真有莽匪。”顿了顿又想起:“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马车如何办?”
  孟云卿也在思量。从郴州出来,也走了大半日,折回去换辆马车就得半日之久。
  卫同瑞缓缓起身,问道:“到凤城还要多久?”
  经验老道的车夫应道:“三两个时辰。”
  孟云卿恹恹垂眸,那同回郴州是一样的。
  往前往后都得花上半日时间,再折回又是三两个时辰。若要等,就得耗上将近一日的功夫。这里虽不是荒郊野岭,在此处久待确实也不合时宜。
  况且她和娉婷又是女眷……
  思及此处,沈修颐正好提议:“我们可以先走,马车里没有贵重之物,留人在这里看着就好。等到了凤城,让沈文换了马车回来,不必都在此处等。”
  马车去凤城要三两个时辰,若是骑马就只需两个时辰不到。
  沈修颐的提议是好,但去凤城就要骑马,她和娉婷女眷,不会骑马,孟云卿转眸看向一侧的马匹,心思有些飘忽不定。
  “我带上云卿,让沈文带娉婷。”
  沈文是沈家的侍从,韩翕和卫同瑞身份使然,没有让他二人载娉婷的道理。
  韩翕便在一旁道:“修颐兄,干脆我来载孟妹妹一程吧。”
  话音刚落,卫同瑞便上前,拎了他的衣领拖走:“你管好你自己就是。”
  “喂!”气得韩翕张牙舞爪,“卫同瑞!”
  卫同瑞哪里理他。
  他便嚷得更凶:“卫同瑞……你放开我!”
  “卫同瑞,你作死是不是!”
  ……
  孟云卿忍俊不禁。
  若非韩翕是男子,他二人倒是登对得很。
  因着安东不会骑马,就同车夫,还有沈家的两个侍从留下。
  一旁,沈文带了娉婷上马。
  娉婷脸色有些慌乱,整个脸都是紧绷的,生怕即刻就会从马背上落下来一般。
  沈文同她说话,她也连忙应声,脸上还带着女儿家特有的娇羞。
  沈修颐跃身上马,卫同瑞搭手扶孟云卿上马。
  孟云卿个头小,只能坐在沈修颐身前,沈修颐便高出她足足一个半头。
  她过往从未骑过马。
  “抓稳了。”沈修颐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她微微点头。
  临到沈修颐夹了夹马肚,马匹开始跑起来,她有些重心不稳,就抓紧了缰绳,倒也也没有太多慌乱之意。
  沈修颐莞尔。
  韩翕和卫同瑞骑马走在前端,沈修颐的马骑得不快,孟云卿并未觉得不适。
  她没有骑过马,马背上的感觉她甚至觉得新鲜。
  前一世,她大多时间都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府邸,煮茶,养花,猜字谜,单调却日复一日。
  她也羡慕过会骑马的女子。
  初棠就很惶恐,夫人怎么可以骑马,若是摔伤了如何是好?想去哪里,我们让车夫载了就是。
  初棠的心思单纯,她也轻声应好。
  只是重活一世,她定然要与上一世不同。孟云卿嘴角微牵,她是想学骑马了。
  中途停了两次,等一行人到凤城都过了黄昏。
  城内华灯初上,处处张灯结彩,热闹不已。
  孟云卿自然好奇。
  “凤城之所以叫凤城,是因为很早之前这里出过凤凰的传闻。凤凰象征富贵吉祥,每年的五月初一就是这里的祈福节,善男信女都会来凤城祈福,络绎不绝。”
  原来如此,沈修颐一番解释,孟云卿便了解了。
  “孟妹妹,凤城的祈福节还有庙会和集市,旁人是专程从四处来凤城,既然赶上了,我们抽空可以去玩一玩。”
  韩翕相邀,孟云卿便点头。
  她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这般热闹的场景了,只是眼下坐了一个多时辰的马背,虽说是新鲜,却免不了有些屁股疼。
  她是想先歇歇。
  “今日大家都累了,用过饭就到驿馆歇息。我们在凤城多呆一日,明日再去逛祈福节和集市。”沈修颐一席话倒是中肯,卫同瑞也没有意见,孟云卿就狠狠点头。
  韩翕难免有些扫兴:“那明日再约孟妹妹。”
  孟云卿应好。
  ……
  晚餐随意用了一口,就去了驿馆。
  驿馆位置很好,就在凤城的城中心,城中绮丽繁华的景色一览无遗。唯独不好的,是祈福节人来人往,热闹通宵达旦,夜里便吵了些。
  娉婷担心她睡不好,不想她却睡得安稳。
  许是出门多日,慢慢习惯了不认生,也或是白日里马背颠簸,实在太累,孟云卿这一觉倒睡得比往常好。
  一早起来,她精神和气色很好。
  娉婷却是喊了一宿的屁股疼,没睡好,晨间爬不起来。反正今日都要在凤城多呆一天,不急着赶路,她就让娉婷多睡会,自己出门打水洗脸。
  苑中不像昨夜一样吵,人群狂欢了一日,都歇下来,怕是要晌午之后才会热闹起来。
  洗漱之后,照旧沏了茶,坐在苑中看书。
  书是从沈修颐那边借来的,讲得是京中的风土人情,她多看看有裨益。
  翻了不几页,听见苑外有脚步声。循声望去,就见到卫同瑞在苑外背着手站立。
  “卫公子?”孟云卿倒是意外。
  “你每日都起这么早?”他却是自顾问他的。
  孟云卿点头。
  见他踱步进了苑落,就将手中的书放下。卫同瑞扫了两眼,也没有多问。
  孟云卿就倒了杯茶给他,“卫公子昨天就在苑里练剑,起得也早。”
  卫同瑞也不隐瞒:“以前营中都要晨练,习惯了。”
  孟云卿就笑,本以为他要聊些营中之事,她也做好准备听,他却忽然话锋一转:“孟姑娘,你想不想学骑马?”
  骑马?
  孟云卿当即愣住。
  “我教你。”
  言简意赅。


第022章 祈福
  “我教你。”卫同瑞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孟云卿颦了颦眉,一时想不透他的用意。眼眸却悠悠一转,应了句:“当真?”
  他见她皱眉,以为她会婉拒。却又见她眸间潋滟,试探地问了句“当真?”
  卫同瑞心情大好,便难得一笑:“韩翕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沈修颐昨晚去见了同窗,喝到三京才归,一时半刻也起不来。马匹就在马厩里,去不去?”
  原来——是只剩他们二人了,孟云卿也掩袖一笑。
  四目相视,忽然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既视感,又都纷纷笑出声来。
  孟云卿想了想,开口道:“既然是祈福节,时间又早,不如先去寺庙祈福,再骑马回来。”
  言外之意,说不等等他们都回来了,这二人也还没醒。
  卫同瑞从善如流。
  ……
  娘亲虔诚信佛。
  孟云卿记得在珙县的时候,每年初一,一家人就会早早出发去宁水寺。
  寺里有得道高僧,听闻十分灵验。善男信女都慕名前来,烧香拜佛,祈祷一年福顺。
  娘亲说初一的斋饭,吃一日,当一整年。
  于是一家人还会在佛堂里吃斋饭,听经文,待上一整日才会离开。
  宁水寺的斋菜其实很好吃,一日吃两顿都不腻。
  娘亲还说,菩萨的饭,每次要吃完三碗。
  ……
  她如此说,卫同瑞就安静听。
  凤凰寺在凤城城东。
  从驿馆过去,约莫要两炷香时间。他骑马载她去,等祈福完,回来的路上再教她骑马。
  孟云卿应好。
  一路上,他随意问起她为何想去祈福。而她口中所说,如同一幅平静安逸的画卷,细水长流,卫同瑞极力去想象。
  在京中,每逢大年初一,朝中要员都会携了家眷入宫问安,宫中会设宴庆贺。
  清晨入宫,黄昏过后才会乘马车回府。
  说是热闹,却也疲惫得很。
  父亲常年在外驻守边关,母亲有诰命在身,几乎都是母亲带他入宫。席间鸾歌凤舞,觥筹交错,和京中相好的王孙贵族走动。年年如出一辙,其实并无多少盼头。
  而孟云卿口中的佛堂斋饭,经文传颂反倒勾起了他的好奇。
  “那你娘亲呢?”想起沈修颐从珙县带她入京,她娘亲该是惦记的。
  孟云卿浅浅应道:“过世了。”
  他不再出声。
  片刻缄默。
  他在她身后,看不见她表情,只觉清晨的阳光携着暖意,剪影出眼前朦胧的轮廓。
  ……
  再过不久,周遭的人群慢慢多了起来,再骑马已经不便。
  他就跃身下马,只留了孟云卿一人在马上,自己牵着缰绳,怕冲撞了旁人,便顺着人群的方向,慢慢走。
  “我也下来吧。”孟云卿问。
  “不用。”离凤凰寺还有一段距离,她下来也是一样走。周遭的人多,不如呆在马背上。
  孟云卿就不多坚持。
  马背上,她能看到更远处。寺外衣襟连诀,摩肩接踵,悠远的经文颂声飘摇入耳,凤凰寺就在山间高耸。
  ……
  等到了寺庙前,有小沙尼上前帮忙安置马匹,两人就随人群涌入寺中。
  行军之人,很少礼佛。
  这样的场景,他其实很陌生。
  孟云卿跪拜,他就在一旁看。
  孟云卿拜得虔诚,双手合十,少有开口。
  旁的妇人却念念有词,保佑家宅安宁,孙儿聪慧,媳妇孝顺,外出征战的儿子平安归来。
  也有拖家带口,捐了不少功德,祈祷家中子弟在秋试中高中,光宗耀祖。
  许是周遭耳濡目染缘故,卫同瑞也撩起外袍叩拜。
  父亲在外征战,母亲操持家中,他求的是双亲安康。
  ……
  凤凰寺中的菩萨拜完。
  又去围观了传说中凤凰涅槃留下的参天古木,古木上挂满了长长短短的红色绸布,布上写着祈福的话语。
  既来之,则安之。
  孟云卿兴致正好,请了一条红绸,提笔端端正正写下了“锦绣年华,福顺安康”几个字。
  字体娟秀,乍一看很是好看,卫同瑞莞尔。
  也依葫芦画瓢,请了一条红绸,写了“太平盛世”几字。
  孟云卿上前大量,而后便笑:“旁人求的都是家人和功名,卫公子倒是心系天下。”
  卫同瑞摇头:“家父驻守边关,太平盛世便是家宅安宁。”
  意思是,他同旁人无异。
  孟云卿恍然大悟。
  遂而拿了各自的红绸去挂。
  都说凤凰涅槃化作的古树有灵性,不能攀爬,也不能寻了木梯来,善男信女都卯足了劲儿往数端上扔。
  孟云卿个头小,够不着,跳了两次都无功而返,卫同瑞就上前代劳。
  卫同瑞常年行走军中,知晓力道拿捏,于是两段红绸都挂得极高,引来周遭的欢呼声,一时间,古树周围更为热闹。
  “是个好兆头啊。”孟云卿笑逐颜开。
  卫同瑞心底也豁然开朗,若真是好兆头,希望今年西北无战事,父亲可以早日班师回朝。
  ……
  离晌午还有一个时辰,寺中开始敲钟。
  敲钟便意味着要开斋饭了。
  寺庙里来祈福的人多,吃斋的人也多,斋饭需得开早才可应对,于是寺中敲钟一响,人群便开始往饭堂蜂拥。
  “去吗?”卫同瑞询问。
  “不去了。”孟云卿看了看日晷,时候不早,韩翕和沈修颐都还在驿馆,让他们等久不好。
  况且,还要学骑马。
  于是出了凤凰寺,就绕道从京郊回驿馆,京郊的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