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乱入 >

第39章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39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乱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珪看出了高宠的尴尬,解释道:“高将军切勿疑虑,此马绝非常马,请将军一试!”

  高宠将信将疑的提枪上马,缰绳一提,这马人立而起,“吁!”的一声,响亮无比,双蹄落地时还在打着响鼻,前蹄后蹬,一股蓄势待发的模样。高宠心里讶异,朝马背一拍,“嗖——”的一声,马如旋风般窜了出去,轻巧灵便,宛若水中游鱼,嬉戏快乐。

  高宠催马回来,下马便拜,语气激动无比:“多谢主公,此真绝世良驹!”

  对一个武将来说,一匹宝马,一把神兵,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简直比性命还重要,毕竟神兵宝马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不是一点半点的,从而生存几率也大得多。

  此时小三国提示:“高宠习得技能‘千斤’,能力上升!”

  徐珪大喜,扶起高宠:“高将军多礼了,此马本属于你,何必多谢。”

  陈庆之在一旁叹气:“我骑这马时,它从未如此活跃,哎!”随后揶揄了一下:“早知此马如此活跃,我就不送与主公了!”

  徐珪忍俊不禁,笑骂:“你若不送与我,我便不准你投军!”

  两人哈哈一笑,徐珪在军营巡视了一番,便带着陈庆之返回府衙,与周瑜一起商讨征伐事宜。

  谈到破三城之时,周瑜突然大笑:“陈将军此计果然高明,然而瑜以为,若将军听我一言,不须三月,一月便可破城!”

  徐珪在听两个智者谈论时已经感觉脑容量有点不够了,此刻一听立马打起精神:“哦?只需一月?公瑾说来听听。”

  陈庆之在与周瑜的谈话中感觉到周瑜也深通兵法,因此颇为尊重,同样提出疑问。

  周瑜优雅地笑笑:“陈将军只知金璇性格暴躁,却不知他残忍嗜杀;知刘度性格软弱,却不知他乞求偏安;知赵范为人无谋,却不知他贪而好利。”

  陈庆之一听恍然大悟:“若真如此,确实一月即可破城!只是……”

  周瑜眼中闪出一丝厉色:“战争难免少不了伤亡,计策再毒也是为了主公和大汉!”

  徐珪大为不解,两人便将计谋说出,徐珪听了皱眉不已,半晌才说道:“罢罢罢!对这等不忠之人何谈仁义?只要善待百姓即可。”

  两人齐齐拱手:“主公仁慈!”

  便各自离去,只等待秋收过后,整顿兵马即可讨伐。

  征兵持续了两个月,共征募两千余人,其间又从附近村庄、邻近城镇收购了不少马匹,战力进一步增强,并且秋收已过,各地都已收获粮食。

  柴桑虽说不算富裕,但土地肥沃、临近湖泊,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加上军民一心,齐心协力,今年收成颇丰,府库充盈,将士斗志高昂,百姓安居乐业。

  一场大雪过后,徐珪站在城楼上俯瞰城外,只见千里冰封,一片冰天雪地,远处的山脉上白雪茫茫,却不能遮住青山那蓬勃的春意;大地上万物看似凋零,却掩盖不了那即将到来的春的气息。

  徐珪不由地感叹:“好一场雪!好一个乱世!这场雪,盖住的是那衰败的过去,象征的是我即将施展的宏图!就让我徐如圭奉汉平乱吧!”

  (喊出本名不是口误哦~)


第五十一章  汉帝改元  山越来袭


  190年,即历史上的初平元年,假如此时汉帝仍在董卓手中,便是以此纪年,身穿敞衣大袍的徐珪见到外面这幅银装素裹的景象,又想起自己即将施展的宏图,便决定前往找汉帝商量改元的事。

  这些月来,在周侗的传授下,汉帝武艺精进不少,被汉帝封为太傅的周侗连夸:“不愧是天子,果然天赋异禀!”

  徐珪也不由得感慨,或许古人基因与现代人不一样,十三岁的汉帝在这几个月内身高暴涨,就像吃了史丹利一样,已经长到七尺,身材愈发雄伟,越来越有帝王气质,只是依旧一副正太的模样,看着还是像个小孩子。

  徐珪已经二十岁,汉帝也十三岁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两人关系亲密无间,名为君臣,实际上亲如兄弟。

  徐珪见到汉帝拱手施礼:“陛下,如今我军府库充足,军士士气高昂,末将以为是时候讨伐那些不臣之徒了!”

  汉帝点点头:“好!朕要御驾亲征,为我军士助威!”

  徐珪连声说道:“陛下不可!你是玉体金身,如何能够经受路途颠簸,这出征之事,交给末将即可。”

  汉帝大笑道:“伯玉啊,朕御驾亲征,又不是提剑上马与敌军厮杀,有何大碍?”在没人时,汉帝便称徐珪的表字。

  徐珪沉思片刻,开口道:“如此也可,末将会派几位大将护卫陛下左右,时刻保卫陛下的安全!”

  汉帝笑笑:“如此甚好。”

  顿了顿问道:“伯玉此来还有何事吗?”

  徐珪拱手道:“陛下,去岁董贼私定年号为‘永汉’,若依旧以此计,今年便是永汉二年,末将以为陛下应当改元换代,以示天威!”

  汉帝点头不止:“爱卿言之有理,依你之见,改为何元好呢?”汉帝有事喜欢与徐珪商量,这也是他们日益亲近的原因之一。

  徐珪早已想好年号:“陛下,古人有言曰‘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末将以为以‘’纪年,一来昭示陛下天威,二来以此作为我军平乱真言!”

  汉帝听了连声叫好:“好好!爱卿言之有理,此年号深合朕意,即日起,便改元‘’!”

  徐珪拱手道:“陛下英明!末将告退,前往整军待发!”

  汉帝点头:“伯玉你去吧,出征之时,朕将为你壮威!”

  徐珪告退,自此,汉帝昭告天下,宣布改元为,190年即元年,这不仅是徐珪雄心的,也是汉帝复兴汉室,平定诸侯,天下的。

  “哎!马上快二月了,不知不觉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个月了。”

  徐珪回到自己的住宅,长叹一口气,看着外面热热闹闹的景象、来往不绝的商旅,不禁鼻子一酸:“我的父母不知道怎么样了,我都失踪十个月了,他们一定很伤心吧?”

  想到这边徐珪不敢继续往下想,唯恐自己因伤心和内疚而落泪。

  “报!”突然一斥候火速前来,语气中满是焦急。

  徐珪揉了揉眼睛,轻咳一声,朗声问道:“何事?为何如此慌张?”

  这人一脸惊恐:“将军,在城外十里处青坵坡发现大批山越部队,正往柴桑进发,在下粗略估计了一下,约莫六、七万人,估计不到半日便可兵临城下!”

  徐珪一听立马下令:“传令各营做好城防事宜,多准备些油罐火把碎石,抵挡敌军来袭!”

  这斥候拱手拜道:“遵命!”便立即起身出门,传达徐珪的将令。

  徐珪心里苦笑:自己还没去讨伐诸侯,想不到居然被山越盯上了。

  山越,是指那些居住在先秦百越地区,以山区为根据地,由汉、越二族劳动人民共同反抗地主阶级和封建统治的山寨式武装集团,有自己的经济基础;他们多为居于山地的南方土著,故亦称“山民”。

  山越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山出铜铁,自铸兵甲。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称“帅”,对于封建中央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虽然好勇斗狠,但谋略欠缺,攻城道具不足,一般也就是游击式的袭击一些村落,像这种率众前来攻打城池的例子非常罕见。

  徐珪来不及多想,立马穿好明光盔甲,从旁边的兵器架上拿下金龙银面刀,前往太守府,与周瑜和陈庆之商量。陈庆之虽然是将军,但现在主要还是进行一些脑力运动,并没有在军营中。

  “公瑾,斥候来报,城外十里处发现大批山越,兵力有六七万,似乎以我柴桑为目标,我等该当何为呢?”

  周瑜沉吟片刻,拱手道:“主公,山越多未经开化,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而且他们缺乏技术,少有攻城器械,并不擅长攻城,因此在下认为,虽然他们兵力五倍于我军,然而我等军备粮草充足,可拒城而守,只要多准备弓矢箭弩,便能逼退他们的攻势;另外遣人前往长沙向孙坚求援,以主公和他的关系,他必定会引军来援,到时就算山越不败也必定退却,他们不足为虑也。”

  陈庆之点点头附和道:“主公,你可派遣一猛将率轻骑兵埋伏于青坵坡,待孙坚部队来时包围山越,定能大胜!”

  徐珪听了点点头:“好好好,两位之谋足以助我退山越,事不宜迟,公瑾啊,你赶紧写封书信,遣使前往长沙,约定五日后正午,里应外合,击退山越!”

  周瑜拱手领命,前往修书去了。

  随后徐珪赶往军营,见各将军已经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满意地点点头,朗声喝道:“众位将军!如今陛下改元换代,年号‘’,大有君临天下之意;我军久经训练,锋芒毕露,遇战必定势不可挡;然而敌军人多势众,五倍于我军,若正面迎敌就算能胜只怕也会死伤惨重,因此我命众位将军坚守,待孙坚将军率众前来之时,再行出击!”

  众人纷纷说道:“遵命!”

  只有李逵囔囔道:“哥哥!俺那重斧兵所向披靡,三人配合以一敌十不成问题,何必龟缩在城中!依我看啊,不如我率领五百重斧兵并一千团牌手,前去迎敌,砍死这帮鸟人!”

  徐珪气急,喝斥道:“敌军六七万,你不过千余人,欲率众送死乎?”

  见李逵哑口无言,顿了顿接着说道:“你那重斧兵虽只有五百余人,却是我军精锐,安能轻动?铁牛兄弟不必多言,待文台将军前来之时,命你为先锋,斩杀山越异族!”

  李逵听到这边耷拉下去的脑袋立马抬了起来,一脸兴奋:“遵命!”

  徐珪扫了一眼众将,开始分配任务:

  “花荣!”

  “末将在!”

  “命你率领两千弓箭手于左城墙阻击山越!”

  “末将遵命!”花荣拱手,前去布置。

  “王彦章!”

  “末将在!”

  “命你率领两千弓弩手于右城墙阻击敌军!”

  “遵命!”王彦章领命而去。

  “杨志、孟良、周仓、廖化、李逵!”

  “你们率领五千士兵及本部兵马于城墙上待命补位,协助守城!”

  “遵命!”

  徐珪看了看,再次下令:

  “徐宁、魏延!”

  “在!”

  “你们率领两千军士驱散城中百姓前往安全地带,做好后勤工作!”

  “遵命!”

  最后,徐珪对高宠说道:“高将军,你率领三千骑兵,从北门而出,绕道埋伏于南门外八里处的青坵坡,待文台将军来援,山越异族必退,你从后方包夹他们!”

  高宠皱眉道:“主公,若我再带走三千军士,城中剩余兵力不过一千,若有不测,末将如何交代?”

  徐珪笑笑:“高将军放心,此事我自有对策,你只管放心去吧!”

  高宠这才拱手,刚准备退却,徐珪叫了一声:“且慢!”

  高宠疑惑道:“主公何事?”

  徐珪满脸坏笑着说:“你附耳过来!我有一事吩咐。”

  高宠将信将疑的凑过去,不知道徐珪说了什么,很明显能感到高宠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