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富贵 >

第52章

大富贵-第52章

小说: 大富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那边是蘑菇?”田大康不由张大嘴巴,这事还真够新鲜的。

“确实是鬼火,向这边飘来了!”老龙头虽然是学医的,但是中医自古就巫医不分,迷信思想还是在他脑子里占有一席之地的。

那些绿光原本都在几十米开外,星星点点,而此刻,却有一个光点脱离大部队,飘飘悠悠向这边飞过来。只见它时高时低,飘忽不定,似乎在这一瞬间,整个树林只有这个绿色的精灵在舞蹈。

这种景象,美丽而令人心生恐怖。

老龙头早就吓得站起来,转身想跑,可是俩腿哆嗦,有点迈不动步。田大康拉了一下他的衣襟:“二师父,俺去瞧瞧——”说完,田大康就跑步迎上去,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富贵——回来——”老龙头大惊,随后就看到哑巴也站起来,乐呵呵地跑没影了。

“好玩——”远处传来田大康的欢呼,而那个状如鬼火的绿色光团也不再飘忽,而是停在一米多高的地方,向着老龙头飘过来。

渐渐的,模模糊糊看到了田大康的脑袋,只见鬼火就停在他的头顶,他的小脸,都蒙上一层幽幽的绿光,如同来自九幽的小鬼,差点没把老龙头吓昏过去。

一直走到火堆旁边,老龙头这才看清,原来,毛团蹲在田大康的脑袋上,它的手上确确实实捧着一个蘑菇。刚才显然是这个小家伙跑过去摘了一个回来。

“真是太奇妙了,还有光的蘑菇,不知道好不好吃?”田大康也借着亮光,仔细研究起手里的蘑菇来:跟普通的蘑菇差不多,只不过色泽乳白,伞盖薄而大,下面的菌柄也比较纤细,仅从外形上看,还是挺漂亮的。

老龙头也不由长出一口气:“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啊啊啊——”哑巴的声音从远处传过来,两个人索性循声过去,到了那片绿色的荧光之中,这一刹那,仿佛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脚下星光点点,犹如置身天空,飘然若仙。

留恋许久,田大康才回到营地,睡梦中,依然梦见自己在灿烂的星空中飞翔。在民间传说之中,梦见手能摘星辰之人,没有一个庸者。

梆梆梆——田大康被棒槌的大嘴,以某种亲热的动作唤醒,伸了个懒腰,入耳是各种鸟鸣,清脆婉转,连他一个人类,都能听出这里面的欢快。清晨的森林,最活跃的就是这些鸟儿。

“棒槌,你还好意思啊,听听人家叫唤的,就跟小夜曲似的,你那简直就是噪音。”田大康嘴里打击着棒槌,这家伙总喜欢用大嘴敲打他的脑壳,实在气人。

而棒槌同志则一点也不在乎,估计以它现在的水平,也听不懂田大康说什么,没准以为夸它勤快呢。

田大康吸溜一下鼻子,一股香气钻进去。连忙扭头一看,只见哑巴正在火上烤鱼呢,这大清早的,亏他怎么钓上来的呢。

爬将起来,先跑了两圈,舒活一下筋骨,然后就看到老龙头领着一只大狗,采了半篮子野菜回来。随后把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倒了半下子水,架到火上。野菜则随便揪了两把,扔到里面,点了点盐花进去,就算是熬汤了。

一瞧别人都忙活呢,田大康也把包里的大饼子取出几个,用枝条穿了,在火上慢慢烘烤。至于昨天现的荧光蘑菇,还是没吃,一来是不能确定它是否可以食用,二来也有些不舍:这么美丽的景致,还是保留下来比较好啊。

虽然在这个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经被极大压制,但是总有一天,会像火山喷一般,以无比磅礴的气势爆出来。

一路走来,田大康和老龙头算是开眼了,林子里面各种珍奇的动植物数不胜数,不愧是一座天然宝库。置身其中,身外那个动荡的世界,似乎一下子远去。

行到中午,哑巴的手上比划几下,又在地下用树枝画了一条横线,示意再往前走,就已经到了他也没接触过地界。田大康弄明白之后,精神也为之一振:未开的处*女地,希望能有更大的收获!

找了一处向阳的石头砬子,爬上一块高大平坦的岩石,三个人坐下稍事休息,两条大狗也出去自己打食,四周静悄悄的一片。

忽然,田大康听到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从不远处传出来,似乎是从地下传来的,于是拉了哑巴和老龙头一下,凝神细看。

不大一会,在石头砬子边上,就露出一个毛乎乎的东西,想来那里有一个洞口。

等到那东西露出脸,田大康看明白了,原来是一只狗獾。这玩意身短体壮,憨头憨脑,脸上有三条白毛,看起来滑稽可笑。

不过可千万不能小瞧它们,这些家伙牙齿最为尖利,尤其是前面两个爪子,就跟两把铁锹似的,最善于在地下打洞,甭管是树根还是石头,都不能阻挡它们。

很快,又有一只狗獾冒出来,而就在这时候,无比奇异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这两个狗獾拉拉扯扯,拽着地上一个毛乎乎的家伙。

那东西有点像狐狸,但是田大康认识,应该貉子,皮毛没有狐狸名贵。诡异的是,那只貉子就老老实实躺在地上,四爪朝天,肚皮上还堆着不少土石。而在后面,还有两只狗獾在使劲往前顶,推着貉子在地上出溜。

本来田大康以为这貉子是死的,可是忽然看到它的两个大眼睛叽里咕噜转了两下,还抬起脑袋瞧瞧后面的一只狗獾,目光中似乎透出一丝无奈,因为后面那家伙正卖力地扯着它的尾巴。

田大康脑子里面忽然闪过一个在老爷爷老奶奶讲瞎话的时候才会出现的词语——土车子。

(推荐一本书《都市春秋》,推荐好友力作上有直通车,欢迎大伙点击收藏阅读,呵呵)

第九十二章 大家伙

土车子,装土的车子,但也是山民给貉子取的外号。据说貉子不会打洞,所以就只能捡剩,别的动物废弃的洞穴,成为它们的家园。

可是捡剩也不容易啊,就跟捡钱似的,不可能总碰上。所以有一些貉子就往打洞高手——狗獾家里凑乎。

狗獾打洞挺厉害,地洞二三十米长,支道纵横,开口众多,简直就是一个地下宫殿。但是它们也有个毛病,洞太深,不愿意往外运土。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狗獾负责挖洞,貉子负责运土,它又不会使用什么工具,所以只好把肚皮奉献出来,没法子,寄人篱下啊。

也正因为如此,貉子也就赢得了土车子的美名。田大康听老人讲过,但还是第一次见过这种场面,看来真不是瞎掰。

几只狗獾连拉带拽,把貉子弄出地洞,然后就都撒手不管了,这几个家伙大概也有点恶趣味,只负责装车,不管卸车,人家貉子老兄还可怜巴巴地在那等着呢。

没法子,貉子只能自个翻身卸车,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抖抖身上的碎土,又钻进洞里。

田大康大乐: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啊,看来,还得靠自个的双手来打拼才行。这一刻,田大康下定决心,重生这一世,坚决不再当土车子!

“呵呵,今个算是开眼了。”老龙头也趴在那看了半天,觉得十分有趣:“早就听说林子里面有不少动物都是相互依存,最有名的就是狼狈为奸了吧,不知道能不能有幸看到。”

“那得问问黑妞,它跟狼群的关系不错。”田大康对于那种只限于传说中的“狈”,也同样感到很好奇。

这时候,两只大狗溜达回来,肚皮圆鼓鼓的,看来是吃饱了。很快,两个家伙就现刚才狗獾的那个洞口,立刻狂吠起来,一边叫,还一边用爪子拼命在洞口扒土。

哑巴啊啊了两声,两只大狗就耷拉着尾巴离开洞口,狗獾的牙齿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口能把狗鼻子咬下来,还是少招惹为妙。

继续上路之后,就连哑巴也变得小心翼翼,不时在沿途折断一些灌木的枝条,或者在草丛中,把草叶打成结,留作记号,以免迷路。

而且行进的度也开始慢下来,老龙头不时要采集一些草药,田大康也因此受到许多指点。

哇嘎嘎嘎——棒槌的声音忽然从前方响起来,只不过,田大康他们现在已经具有了免疫力,甚至田大康都怀疑它是不是棒槌鸟,除了最开始见到棒槌的那一次,在树上找了一个大棒槌之外,这家伙就再也没有建树。谎报军情,更是家常便饭。

本来蹲在田大康肩膀上的毛团,却被棒槌召唤过去,很快,那边就传来毛团兴奋的吱吱声。

有情况——田大康不敢怠慢,急急忙忙跑过去,只见棒槌叼着一个红果,正往嘴里吞咽,而毛团则落在地上,两个小爪子飞扒着腐殖土,竟然幻化出一串虚影。

而就在毛团身前,赫然是一株人参,顶着一串红灿灿的小红球,分外鲜艳。

“哈哈,棒槌这回还真蒙对喽——”田大康欢呼一声,然后把毛团抱在手中:你以为是从土里抠大萝卜呢?

“真是一棵山参,可惜不是六品叶——”老龙头先喜后叹,眼前的这株山参,只不过有四个杈,基本上是五年生的,年头有限,功效不会太高。

野生人参,年头越老越是珍贵,只有那些百年以上的,才真能把人参的效用彻底挥出来;否则就像后来的那种人工栽种的园参,吃一根估计也就跟吃胡萝卜差不多。

田大康转转眼珠:“二师父,要不咱们就先别挖,养几年再说,反正这里基本上也没人来,留个记号就成。”

老龙头瞧瞧田大康手上的毛团,小家伙转着亮晶晶的小眼珠,一副猴急的模样:“都叫毛团给惊了,这棵人参说不上几年才能冒头,还是挖出来再说。”

人参这玩意十分娇贵,怕旱怕涝怕阳光,而且还怕惊扰。它并非年年都在地上部分芽长叶,头一年要是被野牲口踩了,可能好几年不芽,就在地底下猫着,即便是你从这上边溜达过去,也绝对现不了,下面就藏着一株老山参。

田大康的人参养成计划刚冒头就泡汤,所以就帮着老龙头清理周围的泥土。因为考虑到这株人参不可能太大,所以老龙头下锄的时候,距离也不太远。

一药锄下去,就听到咔嚓一声脆响,老龙头的俩手不由一哆嗦,连忙用手扒土,很快,就从土里抻出一个半尺长的须子,最上边的地方,比他的小拇手指还粗。

“哎呀——咱们走眼了!”老龙头懊恼不已,很显然,下面是个大家伙,并不是如表面所看到的四品叶。

人参这东西的古怪,就算是老把头也琢磨不透,不知道什么原因,它存在着一种“越级”现象,看着没到六品叶呢,但是却也可能是生长了几十年或者百年以上的老参。

就在老龙头懊恼之际,忽然觉得手上一轻,手上的半截人参须子不翼而飞。再仔细一瞧,只见毛团正抱着比它身子还长的人参须子,嘎吱嘎吱啃得正香。

“你这家伙,嘴巴还真刁,专门吃好东西!”田大康也拿这个奇怪的小兽没法子,幸好它个头比较小,胃口也不大,要不然就太暴殄天物了。

老龙头也只是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又把注意力重新放到地上。这回不敢再大意,扩开了一米左右的大坑,用手慢慢扒土。

幸好都是腐殖土,比较松软,遇到人参的根须,就仔细舒展开来,动作就跟给婴儿洗澡一样舒缓。

田大康也是第一次看到挖人参,虽然老龙头不如参把头那么专业,也没那么多讲究,但毕竟是老中医,起参绝对没问题。

一个多小时后,整个老山参都显露身形,就算是田大康不大懂行,但是也能瞧出它的不凡,就像一个精神矍铄的小老头,静静地立在土里。

“好家伙,肯定在百年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