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

第42章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42章

小说: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伸出小手,向着元起的掌心击了一掌,元协用稚嫩却认真的语气续道:“驷马难追!”

    显亲殿内,文武百官纷纷落座,元宏下首的位置单独设立了一桌酒席,席上坐着锦尚、和以及从幽州赶来的元鹰三人,这三人是元起和锦衣的直系亲属,所以单独设立一桌酒席。

    司仪看到时辰差不多了,高声喊道:“吉时已到,请新人上殿!”

    在一阵悠扬悦耳的乐器声中,元起身穿华丽的吉服,手中握着一根红绸,红绸另一端则是蒙着红色盖头,身穿霞帔的锦衣,一对新人,一步一顿,缓缓走上大殿。

    两人并肩走到大殿中间,坐在龙椅上的元宏对元鹰笑道:“皇侄完婚后,皇兄以后可就享福喽!”

    坐在下首酒席上的元鹰连忙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和元起定当为圣上鞠躬尽瘁。”

    元宏抚须长笑了一声,走下了龙椅,顺着阶梯一直走到元起和锦衣身前,微笑着说道:“吉时已到,这便行礼。一拜天地——”

    元起拉着红绸,带动锦衣一起站到元宏面前,然后两人一起弯腰向元宏行了一礼。既然是天子主婚,那么着一拜天地的天地,指的当然是皇帝元宏了,所以两人才会把这第一礼,拜向了元宏。

    “二拜高堂——”

    元起和锦衣又转过身,对着元鹰和锦尚拜了一拜。

    “夫妻对拜——”

    元起和锦衣各自转动半个身位,向着自己的爱人拜了一礼。

    “礼成——”

    说完最后那句话,元宏笑着拉起了红绸,亲自把两人送入了后堂之中。

    当夜,元起和锦衣就住在了显亲殿内,第一次住在这么华贵的大殿里,锦衣难免有点忐忑,寸步不离的跟在元起身边,生怕自己会走丢了一样。看到锦衣的神态,元起心中好笑,索性也不再折腾,抱起锦衣向着床榻走去,开始了可歌可泣的造人事业。。。。。。

    第二日一早,元起就起了床,叮嘱锦衣在殿内稍等,稍后早朝结束,岳父锦尚自然会把锦衣接回府中居住。

    之后,元起也没有去早朝,这个世界律法,新婚的大臣可以有半年的假期,而且自己现在身处京城城,而非北平,也没有什么公文要务让他来批示。所以元起一路来到了北宫,去找元协。

    来到北宫内元协的住处,元起看到元协已经洗漱更衣完毕,正坐在桌案前读书。悄悄走到元协身后,看到元协手里捧着的书正是<;论战>;。不过看他小脸上的神色,显然是对书中的内容不甚明白,只是在死记硬背而已。

    元起轻轻咳嗽了一声。元协回头看到元起正饶有兴致的看着自己,连忙站起身来,惊喜的说道:“皇兄你来了。”元起摸了摸元协的头顶,笑道:“答应你的事,我怎么会忘记?我且问你,看得懂这<;论战>;吗?”

    元协脸上的惊喜瞬间消失,变成了一脸的苦涩:“说实话,一点都看不懂。只是按先生所说在诵记而已。”

    元起轻轻笑了一声道:“这样,我来给你讲解书中的内容。”

    元协开心的点了点头,元起是自己的同族兄长,年纪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但是无论文韬武略都是当今世上的一流水准,所以元协早就对元起充满了敬仰之情,看到元起愿意为自己讲解,当然是开心的不得了。

    当下,元起深入浅出的讲解起了《论战》。

    在元起的讲解之下,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元协就已经理解了全文,并且有了自己的看法。对此,元起对元协的评价很高,认为元协天资过人,一点就透。而元协也更加佩服元起了,没想到元起不但文武双全,就连做老师都这么到位,而且元起的见解独特,讲述的时候通俗易懂而毫不枯燥,真可谓是面面俱到。

    这也让元起原本就在元协心目中,那高大伟岸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更加伟岸了起来。

    临别时,元协还在咀嚼着其中的名句:”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坐孤击虚,其战可胜…
………………………………

第五十二章 宇宫照烈

    次日,元起搬回锦府居住。

    一大清早,就开始有宾客上门,为元起大婚送上贺礼。其实这些贺礼本应该是昨天在婚礼大典上送来的,只是因为元宏亲自为元起主婚,并且让元起住在显亲殿内,所以众人只好在今日才把贺礼送到锦府来。

    在一众宾客中,一个身材短小,面容发黑的年轻人,引起了元起的主意。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长相是很重要的,长的好看俊俏一些的,就容易出名或是当官,而长相难看甚至猥琐的,即便再有才华,也很难出人头地。

    但是今天来的贺客,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这个身材短小的年轻人既然能来,想必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于是元起走到那人面前,抱拳行礼道:“某新来京城,对各位公卿大臣知之甚少,敢问兄台大名?”

    那个年轻人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笑呵呵的回答:“某是典军校尉宇宫照烈,贱名恐怕进不了元虎威的尊耳。”

    “哦,照烈兄,久仰久仰!”元起拱起手向眼前的黑瘦青年打着招呼。

    “照烈兄不畏强权,用五色棒杖杀蹇图,如此义举着实让某钦佩啊!”元起赞叹道。

    宇宫照烈摇头说道:“杖杀蹇图之事又怎么比得上将军威震北疆,连番战胜辛蛮、刺塔?”

    元起虽然心里对宇宫照烈很是赞叹,但是面子上却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照烈谬赞,某实在不敢当。”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一声阴阳怪气声音响起:“哎呦,这不是宇宫典军么,竟然也有资格来奉贺礼。看起来,锦议郎和元虎威的门槛实在是很低啊。”

    一句话,得罪了三个人,那么说话的人不是实力冠绝朝野的权臣,就是一个地道的低能儿。

    转头看去,一个和宇宫照烈差不多的年轻人,身穿红锦百花袍,面容细白。元起刚想问话,宇宫照烈抢先说道:“原来是袁白兄到了,失敬。”

    是袁白!难怪说话的语气这么自大!元起微笑着向袁白问道:“袁白兄说某的门槛低,未知兄现居何职啊?”

    被元起这么一问,袁白顿时哑口无言,自己现在还不如宇宫照烈呢,人家宇宫照烈好歹也是个典军校尉,自己不过是个孝廉而已!

    见到袁白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宇宫照烈连忙打着圆场:“元虎威有所不知,袁白兄出仕不久,现在只是孝廉之职,但是袁氏四世三公,名满天下,再加上袁白兄大才,早晚必然是朝廷重臣。”

    宇宫照烈是个精明的人,虽然受到了袁白的嘲讽,但是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替袁白捧场。元起深深地看了宇宫照烈一眼,对他产生了三份忌惮。没错,自从这次进京面见元宏和元协之后,元起就对自己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一是因为他对元协的感观不错,二来自己一统天下还要借助宗亲关系,才更有号召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元起还是知道的。现在又出来个宇宫照烈,大争之世,后期的大人物开始都是不怎么出名的,都是早期用心谋划,而最终才有所作为的。这个宇宫照烈,看来也是所图甚大啊!

    “是吗?那某就拭目以待。”对于骄傲自大到近乎低能的袁白,元起一点也不愿亲近。

    袁白听到元起的讽刺,忍不住就要发作,旁边走过来一个比袁白稍微大一些的青年,伸手拉住了袁白,笑着说道:“原来你在这里,叔父正到处找你呢,还不快过去。”袁白见到来人,又听完这句话之后,才怏怏的一甩衣袖,转身走去。

    来人见到袁白走开之后,才对着元起和宇宫照烈抱拳行礼道:“两位见笑了,吾弟袁白年纪尚幼,叔父平日又疼爱他,养成了有些自大的性格,袁丁代袁白向两位赔罪了。”

    宇宫照烈连忙还礼说道:“丁兄不必如此,袁白兄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何谈什么原谅不原谅的。”

    见到宇宫照烈没有翻脸的意思,元起也不好说什么,对着袁丁拱手说道:“丁兄不必挂怀,大家都是年轻人嘛,呵呵。”

    袁丁笑着说道:“既然这样,明日某在紫香阁设宴,就当是向两位赔罪了。届时某还会邀请几位年纪相仿的好友同来,还望二位赏光。”

    直到元起和宇宫照烈都点头答应了下来,袁丁这才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照烈兄,你怎么看这兄弟俩?”元起小声问宇宫照烈。宇宫照烈皱着眉头看着袁丁离去的方向,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袁白心胸狭窄,难成大事;袁丁外宽内忌,亦非雄主之才。”

    听到宇宫照烈的评价,元起忍不住笑了起来,笑了半天才停了下来,对宇宫照烈道:“照烈兄慧眼如炬,仅凭这点,将来成就必定远超袁氏兄弟!”

    宇宫照烈连忙摆手,示意元起不要乱说话。袁家四世三公,这要是被袁氏家族中人或是门下学生们听到,怕是要掉脑袋的。宇宫照烈可不想壮志未酬身先死。

    “元起,元起啊,原来你在这里。”锦尚的声音打断了元起和宇宫照烈的交谈。

    看到岳丈来寻自己,元起对宇宫照烈抱拳道:“照烈兄,某暂时就先离开了,明日紫香阁再见。”宇宫照烈拱手回礼:“元虎威且先去忙,某在此自饮就是了。”

    点了点头,元起向锦尚走去。锦尚一把拉起元起的手臂,急切的说道:“你父亲和几位好友在后堂饮酒,叫你过去拜见。”元起奇道:“好友?父亲在京城还有好友?”

    锦尚笑着说道:“岂不闻君子之交淡如水?你父亲为人低调,能和他成为好友的,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脾气,你不知道也就不稀奇了,但是到了后堂且不可失礼,其中有几位可是当世很有名气的大才。”

    “哦?都有谁?”元起继续问道。“去了就知道了,快走。”锦尚没有给出答案,反而加快了脚步,拉着元起向后堂走去。

    锦府后堂,几位文士打扮的人正在和元鹰推杯换盏,谈笑风生。锦尚和元起先后走进后堂,其中一人看到后,大笑着说道:“锦尚兄回来了。”

    锦尚笑了笑,没有说话,走过去坐了下来。元起站在房中,对着几位文士弯腰行礼:“元起拜见各位先生。”

    元鹰笑呵呵的指向坐在自己左侧的那人,只见这人年近五旬,姿态威仪,留着三缕长须,元鹰笑道:“元起,这位是尚书郎钟繇钟元尝,和为父是莫逆之交;”又指向右边一位年纪稍小一点,只有四十多岁但是身材欣长的人道:“这位是护羌校尉杜畿杜伯侯,和为父也有数十年交情了。”然后元鹰依次指了过去,为元起介绍着:“元尝身边的,是开创郑学流派的大儒康城公;伯侯身侧的是水镜先生德操公。”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父亲还有这么大的能量!钟繇、杜畿、郑玄、司马徽,这四人,随便拿出任意一个,都是名震天下的鸿儒,怎么这个世界中也有同名同姓的人?难道这个世界也正在按三国中的历史轨迹在前行?脑海中掀起滔天巨浪的元起不由兴奋莫名,这不是又送我一个外挂吗?想起师傅所说的话,元起不禁又是一阵精神恍惚,是这个世界的天意安排吗?

    短暂的失神后,元起急忙弯腰行礼:“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