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

第348章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348章

小说: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唇嚼吹拇笳阶鲎抛詈蟮淖急浮

    十日之后,宇宫照烈率领三十万大军来到了宇宫仁的大营中,与营中已经就位的另外三十万大军完成了回师。六十万魏兵扎下了数十座军营,前后绵延三十里之遥。

    与此同时,元起也率部来到了战场,在距离宇宫照烈军营五十里之外的顿丘驻足,百万精兵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扎下五座大营,每个大营又细化为前后左右中五个部分,大小二十五个营寨,昂然而起。

    大战,一触即发!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之暮年

    站在高岗上,元起遥视着数里之外的魏军大营,仔细的观察着魏军的布局。每逢大战,亲自观察地形,已经成为了元起的习惯。他深信,细节决定成败,对敌人的掌控和了解多一些,就会获得多一分的胜算。

    在元起身后,诸葛亮和赵虎一左一右的侍立在两侧,目光同样也都投向了魏军连绵的营寨之中。只是他们二人心中的想法却并不相同,诸葛亮是在根据魏军的布置来推断他们的兵力和士气等和作战相关的问题;而赵虎关注的侧重点,则是魏军距离自己等人最近的营门。他是在观察着魏军的动向,毕竟,现在元起距离魏军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若是被魏军发现,派出重兵来围剿,还是有一定威胁的。

    似乎是注意到了赵虎的目光,元起轻笑着说道:“赵虎不必担心,宇宫照烈并非俗人,就算他发现了某的身影,也不大可能派兵出来围剿的,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失去某,也不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诸葛亮也笑着说道:“大哥说的没错,宇宫照烈虽然是枭雄,但是他的胸襟气度还是令人称道的,绝不会如此小家子气。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从乱世中脱颖而出并生存到现在,成为大哥的最后一个对手了。”

    听着诸葛亮的话,元起长叹了一声,低沉的说道:“想当初,在酸枣会盟之时,宇宫照烈和已故的孙太守,还有公孙入云,乃是力挺某当上盟主的三位故人,如今孙太守尸骨已寒,宇宫照烈又变成了劲敌,唯有公孙入云依旧与某处于同一阵营。这当中的世事变迁,还真是令人不胜唏嘘啊。”

    赵虎闻言,开口说道:“师兄,往事已矣,勿须介怀。堂堂正正的击败宇宫照烈,就是对他最大的尊敬。”

    元头说道:“赵虎说得没错。对敌人致敬的方式,就是彻底的击败他!”顿了一顿,元起继续说道:“好了,该看的我们也都看到了,回营。”说着。元起当先跃上玉麒麟的马背,轻喝了一声“疾”之后,便被麒麟承载着,飞速向下高岗下跑了过去。诸葛亮和赵虎相视一笑,各自跨上战马,向着元起的背影追去。

    回到大营之后,元起来到了中军大帐,召集麾下众人商讨军情。在诸葛亮把他刚才观察到的情况详细的讲了一遍之后,他又做出了总结性的发言:“根据亮的推断。魏军大营内的将士,应该在六十万上下,数量不及我军,但是士气正盛。暂不宜与其交锋。亮建议派出细作,收集魏军应内的信息,等摸清情况后再做下一步的决定。”

    元起下手的文官一列中,李儒站出来说道:“诸葛丞相的提议很有道理。自古以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臣附议。并恳请燕王下达诏令。”

    李儒之后,贾愿和荀略等人也表示了赞同。见到众位谋臣没有异议。元起便点头说道:“如此也好,反正我军粮草充足,也不急于一时。文忧,刺探魏军营内消息的事情,便交给你去做。五日之内,务必将刺探来的消息呈报与某。”

    在元起和麾下众人商议军情的同时,宇宫照烈也在和他部下的文武官员们进行着军议。军议的结果和君臣的结论几乎是如出一辙,毕竟这是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双方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下,谁也不愿率先开启战端,一旦因为冒进而导致初战失利,那就必将陷入被动之中,后面的仗也就更难打了。

    不过宇宫照烈可是深知潜龙成员的厉害,在派出探马的同时,他还着重加强了内部的防御,责令夏侯惇严格督促营内的巡查军士,要做到没有死角全方位的监察,一旦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就地擒拿,防止潜龙成员再次打入自己的内部,把大营内的兵力部署泄露出去。

    在结束了军事会议之后,宇宫照烈将部下众人遣散,然后转身来到了后帐中。后帐之内,一个少妇抱着两个孩子坐在宇宫照烈的床榻之上,脸上满是风尘之色。朴素的衣服和风尘,并不能遮盖她的美艳姿容。听到脚步声之后,这个少妇缓缓抬起头来,看向了向着自己走来的宇宫照烈。当她的目光和宇宫照烈的目光接触到一起的时候,她和宇宫照烈脸上的神情都出现了一些变化,她的神情瞬间从一个母亲的慈爱变成了一个孩子的依赖,眼神中带着诉不尽的思念。而宇宫照烈的眼神也软化了下来,在这一刻,他已经不再是手握千万人生杀大权的魏王,而仅仅是一个父亲。

    “宪儿,这几年来你受苦了。”宇宫照烈温和的说道。在宇宫氏家族的后辈中,宇宫照烈有很多个能力出众的子侄,但同时,他也有不少的女儿和侄女,眼前的这个少妇,正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宇宫照烈生平最为疼爱的女儿——宇宫宪。

    在宇宫宪十六岁的时候,当时官居司空的宇宫照烈为了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便把宇宫宪送到了京城,让宇宫宪成为了元协的妃子。宇宫宪姿容出众,很快便得到了元协的宠幸,再加上她聪慧过人,而且很识大体,从不仗着得宠而欺压其他的妃子,更不会为自己的父亲宇宫照烈讨要权力、官职,甚至有时候反而会以私人的身份,给宇宫照烈写信,劝告宇宫照烈不要过于逼迫当时的壮汉天子元协,元协因此而对宇宫宪更加宠爱了。

    后来元协死在益州战场之后,宇宫宪在得知元协留下遗命,将天子之位禅让给元起的时候,便带着自己为元协生下的两个儿子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为的,就是不给元起增添麻烦。宇宫宪知道,如果她不带着两个儿子离开的话,那么元起是一定不会登上天子之位的。而且若是她和两个儿子留下来,难免会被一些野心家借题发挥,阻止元起登临天子位,从而使得壮汉再次陷入混乱之中,那样的话,她就对不起死去的元协了。所以在她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当初的决定。这数年以来,她和两个儿子一直居住在兖州靠近冀州的一个小村庄里,这里是元起和宇宫照烈两个势力的交界地,双方的力量都比较薄弱,因此以潜龙成员之能,也一直未能发现他们母子三人的行迹。若不是今次宇宫照烈率领大军路过那座小村庄,发现了宇宫宪,说不定宇宫宪还会和两个儿子在那里一直平静的生活着,直到老去。

    “父……王。”宇宫宪还不太习惯称呼宇宫照烈为父王,毕竟宇宫照烈这个魏王并未得到过元协的认可。顿了一顿,宇宫宪接着对宇宫照烈说道:“若是父王还挂念父女之情的话,便请放过女儿的两个儿子,不要再让他们站出来承受痛苦折磨了,女儿已经失去了夫君,不想再失去儿子们了。”原来宇宫宪是怕宇宫照烈会把她的两个儿子拉出来,捧到风口浪尖上,借此来打击将士的士气。

    如果眼前这两个幼子,不是宇宫宪的儿子的话,宇宫照烈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像宇宫宪说的那样去做,能在大战之前,狠狠地打击一下将士的士气,趁机引起朝臣中,那些对传承看得极重的老臣们的混乱,是宇宫照烈很乐意看到的事情。然而,看着宇宫宪一手搂着一个的两个幼子,宇宫照烈却犹豫了,不管怎么说,他们毕竟是宇宫宪的儿子,是宇宫照烈的亲外孙啊。宇宫照烈当初为了权力,已经牺牲过宇宫宪一次了,现在,难道还要亲手在把两个亲外孙一起牺牲掉吗?

    或许是年事已高,宇宫照烈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的心狠手辣,也或许是出于对宇宫宪的溺爱和愧疚,而且宇宫照烈实在是有些不屑把两个幼子当做政治的牺牲品,最终,宇宫照烈对着宇宫宪点了点头,低沉的说道:“宪儿,父王答应你了。父王不会再次牺牲你的幸福,更不会用亲生外孙去换取战争的胜利。但是在这场大战结束之前,你和这两个小子不能离开父王的身边。就算是……就算是父王为昔日愧对于你而做出的一些补偿。”

    两国交战之际,战火很快便会向四周蔓延,说不定就会有山贼、响马之类的草寇借机鱼肉百姓,掠夺钱粮,这个时候若是放任宇宫宪离去,宇宫照烈实在是有些不忍心。他要求宇宫宪留在之际身边,一方面是舍不得久别重逢的女儿就此离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宇宫宪母子三人的安全。

    以宇宫宪的聪慧,她很快便领悟了宇宫照烈的用意,心中泛起一阵温暖,低头对宇宫照烈说道:“多谢父王,宪儿遵命。”言罢,宇宫宪伸手在两个儿子的后背上各自轻轻一推,对他们说道:“貌儿,敦儿,快上前拜见你们的外公,现今世上,除了我以外,他便是你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了。”

    元貌和元敦两小闻言,齐齐上前一步,对着宇宫照烈拜倒在地,稚气未脱的声音同时响起:“元貌、元敦拜见外公,恭祝外公千岁千岁岁。”

    宇宫照烈跨前一步,伸手把元貌和元敦拉了起来,看着他们和宇宫宪颇有些相似的小脸,宇宫照烈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然后把两小拉入怀中,环抱着他们兄弟,久久未能说出话来。
………………………………

第四百三十六章 阵前挤兑

    对战双方僵持的日子,在十五天后被打破。

    当双方的君主都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双方将士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同一天发起了战斗。

    战鼓嶙峋声中,魏国的君主宇宫照烈亲自带着一众大将、谋臣,率兵十万出营而来,在和大营相距的中间地带摆开阵势,十万大军排列成八门金锁阵,整整齐齐的分布在了八个方向上,将宇宫照烈所在的两万中军供卫在中间。宇宫照烈今天摆出的八门金锁阵,和往日不同,在上次斗阵大败给元起之后,宇宫照烈对八门金锁阵做了许多细节上的改动,使得大阵变得更加精妙,也更加完善了起来。

    独臂的宇宫仁策马立在宇宫照烈身侧,和宇宫照烈共同主持中军;大将李进手持三尖两刃刀,越兮则是握着双刃戟,这两员虎将一左一右的守护在宇宫照烈身侧,既是对宇宫照烈的终极保护,同时也是发起进攻的第一道环节。

    其余夏侯惇等魏军中的大将,则是分列八个方向,按照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的顺序,各自带领一队人马,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杀气腾腾的向着对面的将士亮出了刀戟。

    与魏军的战鼓声相对应的,是特有的将军令鼓令声,元起同样率军十万来战,马蹄声中,十万精兵在元起的率领下,与宇宫照烈隔开三里之遥,简简单单的排列成一个五行阵,错落有致的在魏军对面分别占据了东单西北中五个方向。

    齐天头戴雕翎,身披金甲,威武的骑在赤兔马上,手中齐天戟闪烁着令人不战而寒的锋芒,策马立在军阵的前军队列前。落后齐天一步之遥的,是身高十二尺的蛮将兀突骨,以及白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