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

第104章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104章

小说: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明白这位小兄弟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火气,元起只得说道:“是某失礼了,小兄弟,再会。”

    听到元起这么说,孙仁脸上的怒气瞬间化为乌有,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笑着说道:“这可是你说的啊,再会。以后记得来江东看望我。”

    孙仁的这句话,弄的元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元起也不好说什么,只好随口应付着:“好,日后若有闲暇,一定过江去看望小兄弟。”

    孙仁满意的点了点头,闪身退到了孙坚的身后。孙坚长笑一声,向元起再次拱了拱手,然后带着人马呼啸而去。等到策马跑出元起等人的视线之后,孙坚回头似笑非笑的看向孙仁。孙仁俏脸一红,低声问道:“父亲笑什么?”本来孙坚只是微笑,看是看到孙仁脸上的绯红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说道:“女大不中留啊,不过也好,省得日后你这江东女霸王,没人敢要。”

    孙仁闻言大羞不已,拼命的用马鞭抽打着坐下的战马,嘴里狡辩道:“父亲休要胡言乱语!”说着,甩开孙坚,一个人策马向前狂奔而去。

    一直跟随在孙坚身侧的孙策,听着父亲和妹妹的对话,心中略一思索,立刻醒悟过来,惊讶的说道:“父亲,你说小妹,对师父他……可是这身份也不登对啊。”

    孙坚扬起马鞭在战马的马臀上狠狠抽了一鞭,朗声说道:“有什么不登对?我孙家儿女英雄,若是处处遵守那些礼节,你岂能跑到幽州去挑战冠军侯?策儿,你小妹被为父骄纵惯了,难得心中会喜欢上谁,他日若是父亲一旦不在了,你可一定要促成这件美事。”

    孙策失色道:“父亲何出此言,父亲有神明庇护,自然能长命百岁。”

    且不说孙坚父子率军离去,把目光转回到幽州大营。

    “二哥,你这是做什么去了,怎么伤成这样?”马越急切的问道。

    元起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刺杀董猛去了,不过还是没杀死他,扶某先回大帐,神态自然一些,不要让别人看出破绽。”

    赵虎和马越闻言,连忙各自扶着元起的一条手臂,向大帐中走去。

    进入大帐之后,贾愿让守营的军士都退了下去,帐内只留下少数几个元起麾下的大将。随后,贾愿走到大帐中间,对元起深深的行了一礼:“主公,愿身为属臣,明知主公孤身犯险却没能阻拦,罪该万死,请主公责罚!”然后又向着众位武将团团行了一礼,然后说道:“主公刺杀董猛一事,某亦知情,却没有提前告诉诸位,还望诸位海涵。”

    这就是贾愿的高明之处了,善于洞察人心的贾愿知道,一旦诸将在事后知道,自己也曾参与其中却隐瞒不报,势必会激起诸将的愤慨,干脆就提前说了出来,至少还能落得个光明磊落。

    不出贾愿的意料,诸将听闻贾愿知情,却没有告诉众人,无不对贾愿怒目而视。元起见到这个状况,低沉的说道:“你们干什么,先生不告诉你们是某的命令,难道你们以为先生愿意某孤身去刺杀董猛么?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许再提,也不许有谁事后为难先生,必不轻饶。”

    听到元起这么一说,众将这才收起了怒火,纷纷转过头去不在看贾愿。贾愿见到事情平息,又开口说道:“主公,还是先找军医给你疗伤。”

    元起其实早就有些支持不住了,连番恶战,早已把元起的体力和精神都损耗的七七八八,当下无力的点了点头,示意贾愿叫军医进来。

    经过两个时辰的治疗,插在元起身上的九支利箭,都被拔了出来。中箭处的伤口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为了防止元气大脱,军医还特意熬了一碗参汤,又加入了一些其他的珍贵药材,给元起服了下去。之后,元起就昏昏睡去。

    第二天早上,元起睁开眼睛,感觉身体各处酸痛的厉害,明显是昨日大战时筋疲力尽留下的后遗症,还需要好好休息几日才能恢复过来。至于身体上的箭伤,也全部被包扎好了,除了隐隐作痛之外,倒是没有其他的影响。

    元起挣扎着想坐起来,一直守候在旁边的赵虎见状,快步走前几步,伸手揽住元起的肩膀,帮元起坐起了身体。

    “师弟,你一夜没睡?”元起看到赵虎之后,有些感动的问道。

    赵虎微微一笑,松开了搭在元起上的手,又退后了两步,这才说道:“师兄,某只是半夜没睡而已,前半夜是马将军守护着你的。其他人也要来守护你,可军医说你要静养,守护的人不宜过多,黄老将军和左慈他们这才作罢。”

    两人正说着话,贾愿悄悄走了进来,看到元起已经醒来,走到元起身前,轻声说道:“主公,宇宫照烈的檄文已经发到了我军中,邀我军前去酸枣会盟,未知主公意下如何?”

    元起想都没想,立刻说道:“去,当然要去。各路诸侯良莠不齐,有虎有狼也还有羊,但无论怎么说,也是一份助力,我军理应前去。”

    贾愿知道元起心中早已有了主意,而且还和贾愿自己的意见相合,于是贾愿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领命去整军了。

    赵虎斟酌着说道:“师兄,某观各路诸侯并非真心勤王,乃是别有所图,不外乎借机抬高自己的声望而已,师兄何必去和他们这些沽名钓誉之人混在一起?”

    “呵呵,师弟,这些人虽然大多徒有其表,但也有真英雄,日间来营中的孙坚就算一个。还有那起兵陈留的宇宫照烈,此人也是胸怀大志,不可小视。再说,董猛势大,非是我军一军可以拿下的,联合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元起耐心的给赵虎解释着。

    过了不久,贾愿又走进了营帐,把一封书信递给了元起,说道:“主公,这是并州刺史丁力派人送来的书信。”

    元起接过书信,仔细看了起来。丁力在信中说,他不会去酸枣会盟,要留在京城城外牵制董猛的兵力,为各路诸侯联军创造战机。

    看完这封信,元起久久无语。丁力这样做,真的让元起很是敬佩。深入敌后,以一己之力牵制数倍于己的敌军,这份气魄,可不是谁都有的。搞不好就会被董猛来个大包围,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董猛应该还是明白的,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丁力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可是丁力还是毅然决然的这么做了,把凶险留给自己承担,把战机留给了实力更为雄厚的诸侯联军。无论是对大势的分析,还是对丁力的个人勇气而言,元起都对丁力心生敬佩。

    沉默了一会儿,元起说道:“赵虎,贾愿,传某将令,急速整军,奔赴酸枣!”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盟主

    是日,风和日丽。酸枣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大人物。

    酸枣城外的空地上,已经扎起了一个大大的军营,军营中间,还搭起了一个一丈高的点将台。上面设置了十八个座位。此刻,袁丁志得意满的坐在台上,眼光不时瞟过摆在首位的空位上,觊觎之心溢于言表。

    袁丁清楚,无论是比身世还是比实力,他在前来会盟的这十八路诸侯中,都是个中翘楚,如果推选盟主的话,那他就理所当然的应该做上这个位置。当然,这一切,都要等到十八路诸侯到齐之后再说。根据宇宫照烈反馈的消息,已经有十八路诸侯同意前来会盟了,除了西凉的马腾,受地域的节制,只能在董猛的后方进行骚扰,而不能前来之外,其余的十几路诸侯都已经赶来了。

    时间到了正午,十几路诸侯纷纷登上了点将台,站在台下的小校高声唱诺:“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白;第二镇,冀州牧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元岱;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辽西太守公孙入云;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扬;第十五镇,长沙太守、破虏将军、乌程侯孙坚;第十六镇,奋武将军宇宫照烈;第十七镇,车骑将军、祁乡侯、渤海太守袁丁。”

    袁丁自有了车骑将军的名号之后,就可以代替朝廷,封赏武将官职了,所以袁丁还给他的兄弟袁白封了个后将军的军衔,同时,为了拉拢各路诸侯,袁丁还给孙坚封了一个破虏将军的名号,给宇宫照烈封了一个奋武将军的职位,同时,为了让远在西凉的马腾能够有效的袭扰董猛后方,袁丁还给马腾封了一个征西将军的高位。

    等到众人都登上点将台之后,纷纷把目光投注到了此次会盟的发起者——宇宫照烈的身上。看到众人的目光都向自己投来,宇宫照烈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说道:“诸公,某奉天子诏,召集诸公前来会盟,诸公不辞劳苦,引兵前来,某心中不胜感激。然则,蛇无头则不行,当今会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推举出一位盟主来主持大局,诸公以为如何?”

    各路诸侯闻言,纷纷点头称是。一些有野心的,双眼中隐晦的放射出贪婪的目光,一些没有野心或者是实力不足的,则是一副平淡泰然的神色,安静的垂首站立着。

    见到场面有些沉默,袁丁站了起来,假意对宇宫照烈说道:“照烈兄身怀天子诏书,可见天子对照烈兄的信任,不如,就由照烈兄来担任盟主如何?”

    听到袁丁这番虚情假意的话,宇宫照烈在心里冷笑了一下,他怎么会不知道对盟主之位最具野心的,就是袁丁呢?当初宇宫照烈发布矫诏,号召天下诸侯前来会盟,第一个站出来响应自己的,就是袁丁。袁丁自然不会有多么忠义,之所以第一个站出来,无非是想尽可能的捞取政治资本,好为日后做打算罢了。况且,袁丁依仗着在冀州旧地聚拢起来的人马,是宇宫照烈的数倍之多,其野心和手腕,可见一斑。

    “呵呵,丁兄这是说的哪里话?某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十人,无论是声明地位还是麾下兵马,都远远不及丁兄,何况丁兄家族四世三公,声威显赫,门生故吏遍天下,依某看,还是丁兄最适合担当盟主大任。”宇宫照烈隐藏起心中真实的想法,满脸欢笑的对袁丁说道。其语气之真诚,连袁丁自己,都以为宇宫照烈是真心的拥立他。

    袁丁笑呵呵的说道:“照烈兄,言过了,言过了啊。”虽然说着谦逊的话,但是袁丁得意的神情,把他内心的小算盘完全暴露了出来。

    在场的诸侯们都不是傻瓜,见到袁丁这副神情,自然也就猜到了袁丁的用意,纷纷在心中计算起来,如果袁丁出任盟主,自家会有什么利弊。山阳太守袁遗也是袁家子弟,和袁丁是同宗兄弟,他第一个站出来说道:“照烈兄言之有理啊,车骑将军麾下兵精粮足,威震冀、青,若是由他来当这个盟主,某第一个同意。”

    见到袁遗站出来示好,袁丁笑眯眯的向着袁遗点了点头,暗自递给袁遗一个眼神,告诉袁遗,事后必定会给袁遗一些好处。袁遗领会的报以一个微笑。袁遗在家族中的地位比较尴尬,既不是嫡系,也没有长辈的器重。他和袁丁不同,袁丁虽然也是庶出,但是在袁家子弟中,袁丁的能力和气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