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执教天下 >

第94章

执教天下-第94章

小说: 执教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要把他带走吗”

    一向果断的韩通文有些犹犹豫豫的“人类的世界不见的会比狼的世界要好,但他成为了人,就有理由享受人的生活而不是与狼为舞”

    “这孩子被这母狼抚养了应该很久了,连基本的人性都快丧失了”

    将这看起来像是两岁的孩子抱了起来,这孩子狠狠的砸韩通文身上咬了一口,韩通文也没有生气,等他闹够了也就睡着了。

    乔松伸着手指还在笑嘻嘻的在这孩子脸上点了点“师傅,他好瘦啊”

    “这孩子也是老天的宠儿了,这么大的灾难都没有要了他的命,瘦总比死好”

    “那他叫什么名字啊”

    韩通文想了想,没有找到个合适的名字“他被母狼抚养长大,先叫他小狼儿吧”

    “小狼儿,小狼儿。。。”乔松开心的喊个不停

    韩通文这一次没有去幽州刺史府,而是来到了一个家酒楼,刘家商行在幽州的产业之一,也是他和刘家掌柜的约好碰面的地方。这一次韩通文准备先把乔松送走,然后留下来,让金狼帝国为乔松的事付出代价。

    刘家的主事也是老熟人刘家商行三掌柜刘尚,刘福辅助,二掌柜因为有事回到了长安。再一次见到刘尚韩通文也挺开心的,但是刘尚看上去却有一些难言之隐。

    “三掌柜,是赈灾出了一些什么问题吗”韩通文一皱眉头,救济灾民才是他到北庭的重中之重,什么救康提都只是附带进行,如果赈灾除了问题韩通文真的有杀人的冲动。

    “这一次陛下派出主管赈灾的大人是户部侍郎李如海,李大人和我也算是兢兢业业,唯恐托付不周,张老刺史也非常配合,特意在幽州划出了一片地让北庭百姓暂居。我们连一粒粮食一件衣服都不敢浪费,前往幽州的灾民也算是稳定了下来,没有在传出饿死冻死的消息。但是前几日传出三大帝国攻唐之后,陛下又派出了一人来到了”

    “什么人”韩通文已经下了绝对,不管是什么人,谁拦他救人他就杀人

    “因为战争来到,所以整个大唐都非常紧急,三面作战容不得一丝马虎,皇帝往幽州任命了一位巡查使张正江,幽州北庭梁州,负责统管这三州之地,为大军储备粮草物资,这位张大人前日到了幽州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向灾民分发的粮食和衣物全部给重新收缴了起来,送往了西北大营!”

    “混蛋”韩通文拍案而起“李如海呢,这就是陛下派来的人?老子把全部身家扔进去不是为了援军”

    “李大人和张大人都住在驿馆了,韩公子啊,我劝你还是不要跟他们争斗了”刘尚说道“自古民不与官斗,当务之急是那些北庭百姓啊,连着三日没有施粥,已经饿死了不少人,这批物资没了,就算大掌柜的想要在送一些过来,也解不了当务之急啊”

    “大掌柜的情我韩通文领了,就是送再多的物资过来也填不饱这头饿狼,刘掌柜,我还有一件事需要摆脱你”

    “韩公子请讲”

    “将我的弟子乔松和这个孩子一起平安送回青崖书院”

    “师傅我不走”

    “我没问你的意见”这次韩通文没有在给乔松做决定的自由“你已经伤的这么重了,师傅在北庭还要做很多事,若是一直照顾你,恐怕我也得死在北庭”

    乔松这才作罢。

    “好没问题,我一定把乔松送回书院,这个孩子是。。。。”

    “这个孩子是我捡的,见他可怜,路上请人照顾他”韩通文没有把他的具体身份说出来,毕竟将来会被人说三道四。

    “今日就走吧,我去驿馆看看这张巡查使”韩通文言语不善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巡查使张正江

    韩通文带着满腔怒火先是去了刺史府,张铁铮毕竟算得上是幽州真正的主宰,若是对付张正江还需要他的支持。韩通文想不明白,北庭大雪,百万人受难,如此危机的时候竟然还有这不顾百姓死活的狗官,难道当年西州的横尸遍野他们已经忘了?今日若是他们不给韩通文一个满意的答复,韩通文也不介意杀几个人,什么巡查使,户部侍郎,大不了全杀了带着乔松去桃花岛。

    韩通文现在如同是被激怒的狮子,想法非常激进但是行动起来还是非常有章法。进入刺史府自然没有什么困难,张铁铮为了报答韩通文亲自下过命令,他可以随意出入刺史府。

    “张刺史,我想问一下张正江是怎么回事”韩通文称呼他为刺史,显然准备公事公办了。

    “通文,你先别生气,张正江收集物资送如西北大营的事我也知道,我也几番劝阻过,但是张正江大权在手,我也是无可奈何,你可知这张正江是什么背景”

    “有什么背景”

    “泽王你应该知道吧”

    “不太清楚”韩通文皱着眉头

    张铁铮好言相劝“泽王和素王是现在大唐权势最大的两个王爷,素王为人深居浅出,把持素王府监管大唐武道界,武道修为深厚,但是从不参与朝堂事,但泽王却正好相反,非常热衷与权利,本来身为皇亲国戚权利非常大,而且还有不少朝臣依附在他的身边,算是位高权重,张正江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我来这里其实就是想两个问题,那批物资我还能要出来吗”

    “这。。。不能说不可以,但是很难,需要李大将军的首肯”

    “还有我如果杀了张正江会有什么后果”韩通文杀意十足

    “这。。。万万不可啊”张铁铮急忙劝阻“你杀了他不止等于打了皇帝的脸,也是把泽王往死里得罪了啊”

    “后果是什么”

    “被皇帝下令砍头,就算侥幸逃过一劫,将来在官场上也很难立足”

    韩通文没有在纠结这个,而是讨论起了难民如何安置的问题。

    “很难有什么地方能够安置这么多人,但是幽州城内的难民已经不下二十万了”

    韩通文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一直也在思考中,终于他想到了一条完美的计策,已经无数次验证为有效的救灾方案。

    “寓工于赈”

    “寓工于赈?详细说来”

    后世罗斯福以工代赈拯救了美国,但是他不知道中国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在施行这样的模式,在清朝时又完整的总结除了一套寓工于赈的体系,始于康熙,发展与雍正,完善于乾隆,是一套最有效的赈灾方式。灾年兴修水利监狱,加固城墙,同时号召富商贵族修建园林,将这样的事情一说,张铁铮眼前一亮大声说好。

    “明天我就给皇帝上奏折,不今天”

    “我也会给山长大人写一封信,让他从旁推动,尽快施行”韩通文也说道

    “如果有李先生帮助,这事已经成了八成了”

    韩通文起身告辞离开,他一直没有放弃杀张正江的想法,杀了张正江的后果?皇帝不会杀他,因为沁儿的命需要靠他,为了出这口恶气,韩通文就算是恃宠而骄也要这个干,而得罪泽王,难以在官场立足?冷笑一声,他本来就不准备做什么官,所以威胁基本没有。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韩通文来到了驿馆,得知张正江亲自压着粮草去了西北大营,到现在也没有回来,韩通文也不担心他能跑了,今日不在,改日再来便是,物资一事他绝对不会就这么过去的。

    长安城太极宫内灯火通明,自战争一起李治便很少睡眠,一直都在处理政务,身旁一位绝美的艳妇帮忙研墨,龙案上放着一封来自刺史张铁筝的信,龙案下首还坐着一个老头子。这二人是李治如今眼疾越发严重,甚至看东西已经开始有些模糊,而这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是因为他有两个最重要的住手,皇后武曌,另一个正是当世文宗杜源,皇帝的智囊。

    “老杜,你觉得此计如何”李治靠在椅子上,身后的武帮忙揉着肩膀。

    “此计甚秒,如今大战四起,国库空虚,已金没有多余的银钱帮助赈灾,此一计可安北庭,甚至可以推而广之,形成模范,其他地方若再有灾难也可照循此例,这可以算得上是治国大策了”

    “是什么人献的计策啊,能够得到杜先生这般夸奖”武后问道

    “韩通文”李治笑道

    “就是您说的那个神奇的小子?先是治好了沁儿的绝脉,然后开设了大唐名流坊?”武后问道

    “老杜,你觉得这韩通文如何”

    “单此一计以及陛下曾经对他的评价,微臣觉得此子定是人中俊杰,如果稍加磨炼将来甚至有辅国之大才”

    “哦?”李治眼神一亮,当今大唐帝国最大的危机不在外,而在内,几个儿子也让他头疼不已,大太子德才兼备,但是身体还不如他这个父皇,不是长寿之兆,剩下的也没一个成气候的,虽然算不上荒淫暴虐,但是太过平庸,甚至比他还要平庸,五大帝国摩擦不断,尤其是大唐帝国地处最中,战乱不断,若是将帝位传到这几个儿子手中,没有一个能应对当前危局的,大唐存亡去留都成了问题,这一直让李治耿耿于怀。

    “如何个磨炼法”

    “这也只是微臣的一个猜测,可不可以托付重任,还需要看以后,比如这一次如何处理北庭便是一件检验韩通文是否真的可以的磨刀石”

    “如何检验”

    “韩通文出生贫贱,因为大唐名流坊陡然得到了一大笔富贵,但是却能全部捐赠出来,证明他不想再看到西州的悲剧上演,此为韩通文之慈悲,深入北庭,带着罗马帝国的圣子从风暴的漩涡之中脱身,并将其安全送回奥尔比斯城,一路定是艰难坎坷九死一生,此为勇武,北庭众多大武宗的相互争夺,季无风秦东流之辈更是世所难寻的英豪,但却让一个小小的韩通文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赢家,虽然未能亲自得见,但料得也是九死一生,单凭武力根本做不到,但他却做到了,所以此为大智慧。”

    李治和武后听得大觉有理,秦东流季无风哪一个是好相与的角色,但北庭得利最大的却是一个武力才刚刚武将的韩通文,折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有这三种便已经是世间少有的天才,但是陛下若是想要让他承担辅国之大任言之尚早,我们需要在观察一下他的朝堂谋略。这一次陛下派出的张正江就是一个完美的人选,或者应该说是一个完美的弃子。”

    “弃子?只要能让朕得到这样辅国之人别说张正江,不管谁朕也舍弃得”李治有些激动

    “张正江是陛下派出的巡查使,统管三州,就算张铁铮想要动他都需要掂量很久,北庭如今的局势已经不一样了,战争一起,金狼帝国大军进犯,我大唐北部边境告危,此为外忧,而北庭难民确实内患。原本韩通文的赈灾已经安抚了民心,但是张正江这一次将所有粮食捐军实在是败笔,民心不稳,饿死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只要稍受蛊惑便会掀起难民们的反叛,内忧外患,李大将军就是有通天之能也无力回天”

    李治原本还觉得将张正江派到幽州是一步好棋,这张正江到任不到三日便为大唐边军筹集了众多粮草,现在听杜源这么一说,不由的冷汗直流。

    “杜先生,如何补救”武后问道“国库空无力赈灾。。。。”

    “陛下娘娘莫急,韩通文已经解决,寓赈于工此为一策,接下来的考验还没有完,对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