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329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329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峰一笑,道:“这全是诸位将军的功劳,马上打开库房,犒赏三军。”

  孙策师兄弟年轻,喜不自胜。张辽和高顺他们就稳重了许多,高顺走出来说道:“主公,这一仗真是险恶,陷阵营阵亡了五百将士。另有四百多人受伤。”

  秦峰收起笑容,郑重道:“阵亡的将士,一概用最高的军礼送葬。马上传令华佗的军医队,对于受伤的士兵。不用顾忌资源,皆要全力以赴的救治。”

  自从成立医学院后,华佗那边毕业了一批批医者,秦峰全部招募,现在立刻体现出了价值。

  这一晚,凯旋的战士和百姓。军民同庆,常山县灯火通明。

  而秦峰也没闲着,他趁着大胜之威,就在后宅频频对何太后、甄家姐妹发动进攻。只是何太后一个人,就让秦峰大呼受不了,最终是败下阵来,缴械投降了。

  第二天,秦峰大胜的消息就传遍冀州。

  渤海,郡守府。

  “三千人击溃了三万黑山军?”袁绍顿时头大,不禁出神赞叹道:“不愧是我家子进贤弟,威猛不减当年呀。”

  军师许攸带着沉思,道:“秦峰出奇制胜,然其中更多的因素在于陷阵营的强悍。”

  郭图眼睛一转,道:“主公,从此战可以看出精锐力量的重要性。何不在我军之中,再选精锐,组成一支特殊部队。关键时刻,一定也能达成出奇制胜的效果。”

  逢纪立刻赞同道:“郭大人所言甚是。”

  袁绍点了点头,就遍观诸将,道:“你们都听到了吧,可有好的计划?”

  颜良、文丑、高览等人一阵面面相窥。这时,鞠义走了出来,道:“义久在凉州,羌胡军中,就有一种敢死队,皆是骁锐。义愿为主公训练一支敢死力量,晓习羌斗之法。”

  袁绍颇有兴趣,问道:“羌斗之法若何?”

  “羌斗之法是骑斗的一种,选武勇过人之辈,以精妙手法训练,就可在马上开强弩。被强弩射中着,便是重甲骑兵,也无幸免。”鞠义傲然道。

  强弩,一般单人无法顺畅运用,一般是二人一组或是三人一组,有人拉弓,有人安装弩箭,射程极远,洞金穿银,威力强大。但由于需要多人操作,机动力很差。若是能够在马匹上开强弩,这战斗力就太大了。

  袁绍大喜过望,道:“若能得到这样的强军,每每作战,先遣射之,敌兵未近,先死一半。”

  于是乎,袁绍以先登死士之名,就升鞠义为先登校尉,让他负责训练“先登死士”营。

  先登,本意是最先登上城头的,也可以用来形容先头部队、精英部队。

  另外,袁绍的渤海远在冀州东边,距离黑山军的威胁遥远,他传令闭关自守,不去理会黑山军的事情。韩馥的力量被削弱,对他是有大好处的。

  另一方面,邺城,州牧府。

  “秦子进用三千骑兵,击溃了三万黑山军?”韩馥得到消息后愣了一下,随即喜笑颜开,“看来黑山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既然秦子进三千人就能够全胜,潘凤他们带领二万大军前去,一定也能够全胜。”

  韩馥便高枕无忧。

  三日后,韩馥正在堂中练字,忽有探马来报,“大事不好了主公,潘凤将军初时大胜,追击贼兵至飞狐径外,谁知中了埋伏,反而大败。”

  咔嚓,韩馥的毛笔断了,飞起的墨汁呼了一脸,顺着还滴答。“这怎么可能?秦子进三千人就赢了,我这边二万大军过去,竟然败了!”

  原来,张燕战败后,并没有马上复仇。他吃了亏,反而是稳重起来,以诱敌之计,消灭了冀州军。

  张燕消灭了韩馥的冀州军后,依旧没有马上去找秦峰的麻烦。这让他很快以优势兵力,击破了常山郡11个县城,抢夺粮草物资无数,源源不断送给山中的百姓。

  并且,在接连不断的胜利中,黑山军逐渐走出了对秦峰失败的阴影,士气恢复了高昂。

  2月初,常山县,秦军侧。

  秦峰端坐在堂上,神色凝重。

  堂下,军师三人组,也是面色凝重。田丰出班进言道:“主公,三十万人来到了我常山县寻求庇护,我常山县根本无法安置这么庞大的人口。百姓围在城外,非但得不到救助,若是黑山军忽然来到,反而会成为我们战败的不利条件。”

  秦峰不由皱眉道:“百姓求救于本侯,本侯岂能拒之门外?”

  军师三人组对视一眼,秦峰的仁德布于天下,若建议他抛弃百姓,根本是不可能的。军师三人组一阵小碰头会,就有荀彧走了出来,进言道:“主公,可以发给百姓粮食,让百姓前去邺城寻求帮助。”

  荀彧特别强调道:“这不是主公抛弃百姓,而是为了百姓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常山县是个小县,生活系统根本无法安置这么多人。只是生活垃圾,就能够要人命了。若是秦峰接纳百姓,反而是害了百姓。

  秦峰闻言点了点头,道:“这是个办法,马上传令,给与每一位百姓十天的口粮,让他们沿着大道去邺城。”

  军师们松了口气,还有些小窃喜。走出去布置工作的时候,徐庶笑道:“三十万难民,看韩州牧怎么办。”

  田丰也是笑道:“只是难民就足够压垮他了,他根本就没有力量再去对抗黑山军。袁绍已经闭关自守,韩馥和袁绍闹的很不愉快,他也没有脸面去求袁绍,唯有来求主公。到时候,他不得不将常山郡交付给主公。”

  荀彧不无担忧道:“张燕步步为营,黑山军不好对付了……。”

  由于黑山军全员出现在常山,导致常山郡八成的百姓成了难民。三十万难民,五日后汹涌来到了邺城。

  韩馥登上城头看的时候,黑压压一片嗷嗷待哺的百姓,差一点吓瘫在了地上。

  而赵国、中山、巨鹿三个紧挨常山的郡,纷纷告急,当地官员请求韩馥发兵剿匪的奏表,雪片般飞来。一时间,冀州有了半壁沦陷的态势。

第四百章 烂摊子

  就在难民到达邺城的当天,辛评、潘凤、张郃的败兵也回来了,出去了二万,回来了三千。  ·

  议事厅中,潘凤辛评跪地请罪。

  堂上韩馥大怒,当时就骂了个狗血喷头。张郃忿忿不平,他当时力劝主将潘凤,怎奈潘凤不听。

  韩馥还要用辛评、潘凤、张郃,他发泄一通后,稍稍冷静下来,冷眼望去,道:“尔等战败,将我的冀州逼入了绝境。你等若有破敌之计,就是将功赎罪,若是没有,定然军法从事。”

  堂下的沮授,充满了无奈,他本是请求随军出战,怎奈韩馥信任辛评,并不用他。“韩冀州非一生理念可以托付之人,冠军侯此刻在常山县按兵不动,一定是在等待时机。

  韩馥一句“我的冀州”,这让沮授又想起天下将乱的形势。他在韩馥这里,只是因为他有冀州别驾的官方身份,他便想天下将乱,到了寻找明主辅佐的时候了。他想各路诸侯,仁德布于天下的冠军侯,才是值得托付的人。

  于是沮授出来说道:“明公,常山郡11县全部沦陷,唯有秦大人的常山县无事,此乃黑山军惧怕秦大人所致。何不委秦大人以重任,让他为我冀州讨贼呢?”

  “对对对,主公,属下也是这么想的,沮别驾先说了出来。”辛评忙不迭的说道。

  韩馥嘴巴一撅,琢磨了一下,他没有问沮授,问辛评。道:“这样好吗?”

  辛评也是一个有谋略的人。他败退回来的过程中。早就想好了一个规划,立刻说道:“如今天下大乱,许多人都有了野心,若我冀州出事,一定被人所趁。就说那渤海的袁本初,就不听主公的号令。到了渤海郡后,广召兵马,已经有三万之众。麾下又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大将。长有图谋我冀州之心,不可不防。? ?  ·”

  韩馥一阵心惊肉跳,“这如何是好?”

  辛评又道:“常山郡只有常山县无事,这是秦大人不在其位所致。他麾下三千铁骑,十分强悍,又有典韦,许褚,张辽,高顺。孙策,朱桓。沙摩柯,马超这样的将领。”

  “这样好吗?”韩馥又问道。

  辛评知道韩馥心中所想,是在害怕秦峰也会和袁绍一样,他就说道:“看这半年,冠军侯是一位仁德的长者,不似袁本初争权夺利。若能委以重任,将来若是袁本初有什么事情,主公也有一个臂助。”

  韩馥又琢磨了起来,他是州牧,懂得御下之道。现在冀州出了一个强势的太守,还需扶植一个能够制衡的。而秦峰,是不错的人选。他就说道:“你说的很对,秦大人是一位为国为民的人,应该委以重任。”

  于是,韩馥听从了辛评的进言,他就以掌握军阵大权的州牧身份,任命秦峰为常山郡太守,讨伐黑山军。

  快马带着任命书,就狂奔出了邺城。昼夜之后,就到了常山县。

  随着任命的下达,秦峰就成为了常山郡的太守。相较于被贬为县尉,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从此之后,常山郡就是秦峰的地盘了。

  然而,如今常山郡已经沦陷11个县,只剩下了常山县。

  这是个烂摊子,根本就是无力回天的那种。

  秦峰令张辽、高顺和他的徒弟们,操练兵马加强戒备。又号召全县百姓收集守城物资,协助守城,这就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另一方面,他召集军师三人组开会,商讨可能的讨贼谋略。

  话说就在议事厅内,军师三人组,荀彧、徐庶、田丰,三人围着沙盘看了半天。呈现常山郡态势的沙盘上,到处都是贼军的旗帜,只有代表常山县的地方插着秦军的军旗,孤零零的可怜吧唧。 ?·

  军师三人组一阵摇头,田丰道:“韩冀州让我主讨贼,又不派兵马协助,我军只有二千余可以出城作战的兵力,这如何同八万黑山军作战?”

  黑山军兵力雄厚,若不是早前秦峰奋力一击,消灭了一部分,黑山军就有十万之众,现在也有八万。而秦峰满打满算,也就有四千多人。将士们的确英勇无畏,但敌人八万可就和三万不同了,这样庞大的兵力,已经足以左右胜负。

  “不用考虑韩冀州了,他折了二万人,没有兵马会来支援我们。”秦峰摆手道。

  徐庶想了想,道:“主公,渤海袁太守那里有三万精兵,他和主公有旧,是否派个人过去,看他是否能够支援我们。”

  “袁本初……。”秦峰忽然皮笑肉不笑一下,道:“尽人事看天命吧,文若,那你就去一趟渤海,看看本侯那位本初兄,肯不肯发兵来支援。”

  于是,秦峰一方面加强常山县的戒备,一方面派荀彧为使者,前去渤海。

  一日后,荀彧马不停蹄,进了渤海郡城。

  这里远在冀州另一边,没有受到黑山贼的威胁,百姓依旧如同往常一样做事,渐渐繁华的街道,可以看出袁绍将渤海治理的不错。

  荀彧顶着黑眼圈,来到了太守府议事厅。

  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文若,真是好久不见了,在子进那里做的可好?”

  荀彧抬头一看,就见袁绍乐呵呵看着自己,他拱手一礼,道:“袁将军。”

  袁绍微微招手,指着自己旁边,道:“文若请上座。”

  许攸、郭图、逢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