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新功夫之王 >

第566章

新功夫之王-第566章

小说: 新功夫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小虎也总算明白为什么到了80年代中期,冒险动作片和喜剧片、英雄片会受到港民的欢迎,说白了,就是观众们喜欢看,想在电影中缓解“回归”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恐慌。

所谓黄金时代凡是票房大卖的电影无不具备几个明显的特征:一种是强烈的浪子情结,浪子回头金不换,落叶归根比如《阿郎的故事》、《阿虎》等。

还有一种是孤独桀骜的个人英雄主义,代表作以《英雄本色》最为突出。

《英雄本色》的神髓不是在于暴力美学。而是它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有意或者无意的暗合了那个时代香港人那种朦胧模糊的某种心态。在《英雄本色》和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盛行的时代,恰恰是香港人处于一种认知恐慌的时代……对于九七回归的前途莫测的恐慌,对于自己是英联邦人还是中国人的一种认知恐慌,对于港人的前途和集体形象和自身的价值认知的恐慌。

还有一种是排外的小人物主义,说的小人物如何在大环境中苦并着乐,代表人物就是周星驰了。

当然,成龙、洪金宝等七小福的作品则以更直接的用火爆惊险的动作成为最佳发泄对象,这也是七小福能在香港电影黄金十年岁月中屹立不倒的关键因素。

10月底,邵逸夫邀请王小虎到单眼佬茶社喝茶,一见面就听六叔长吁短叹,大倒各种苦水,什么员工提议增加薪水,什么经常有人请假去看心理医生之类的。

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后,邵逸夫问:“小虎啊,现在任何一家企业都是麻烦不断,我怎么感觉你的协和国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啊?”

“怎么没有影响?”王小虎笑着一边给邵逸夫斟茶,一边说道:“只不过我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准备应对方案,那时候我可不想六叔你家大业大,只好采取笨鸟先飞的策略一点点的向前赶。”

邵逸夫恍然大悟,想当初王小虎进入大陆的时候不止一次的邀请自己,但因自己对大陆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反而措施了一次次的机会,即便是两年前本想与协和国际合作,也因为刘家良的骄傲自大把事情办砸锅,再加上自己家里的母老虎发威,又把与协和在电视方面的合作彻底掐断。

六叔这才有点亡羊补牢的觉悟,苦笑着叹口气说:“真羡慕你的高瞻远瞩,连拍了三部既捞票房又投大陆高层口味的电影,哎,小虎,如果说六叔现在想搭上你的末班车,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六叔指的哪方面?”王小虎端起茶水喝了一小口,笑吟吟的说道:“是电影还是电视方面?”

“当然是电视了。”邵逸夫翻翻白眼嘟囔道:“你不是不知道我早就淡出电影圈了,连李翰祥也被我打发自组公司了。”

“李翰祥也自组了?”

王小虎一愣,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李翰祥会在近几年来推出《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两部电影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比较不错,更重要的是这两部电影也被大陆方面引进,成为继《少林寺》系列之后,又一批深受大陆人喜爱的电影。

到时候也会发生梁家辉因参演《垂帘听政》被台湾封杀的事情,从子梁家辉被搞的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哪个导演敢找他拍戏了。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廖公一封致蒋经国信彻底化解了这些矛盾,只不过化解的是协和国际,并非香港其他电影公司。

想到这些,王小虎心里直乐,恐怕届时梁家辉也会送上门来找自己帮忙吧?

邵逸夫可不知道王小虎凭借这条消息想起了很多前世的八卦,他只是点点头说:“电影方面我委实没有精力去做,只能让他们几个导演采取自组的方式,毕竟他们为邵氏打拼了十多年,我不能坑了他们。”

王小虎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的喝茶,邵逸夫却开口说:“小虎,我听金庸说《射雕》很好,但是你却顾及我的面子不想在香港播放。”

王小虎点点头嗯了一声。

邵逸夫面露尴尬,脸上有些发烧,良久后才端起茶壶给王小虎斟茶:“我想引进到无线播放。”

“六婶那边。。。。。。”

邵逸夫抬起手打断他说:“妇人之仁,无线终究还是我当家,你只要点头或者摇头就行。”

“呵呵,看来金庸还是劝你了。”王小虎耸耸肩说:“既然六叔你做的主,我们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办吧。”

“按照市场价吧,否则你太吃亏了。”邵逸夫摇头说:“你能交给无线来播放已经很给我面子了,我不能不知足。”

王小虎闻言微微一笑,邵逸夫也跟着笑了起来。

冷战了接近两年的“父子俩”总算冰释前嫌,邵逸夫不仅在电影方面承认输给了王小虎,如今也在电视剧集方面也向王小虎低下了头。

不仅是因为王小虎制作的电视剧精良,还有王小虎身后坚固的大陆市场,邵逸夫现在深知只要跟在王小虎的屁股后边,牢牢保住这个便宜儿子的大腿,他就不会像其他电影公司那样表现的恐慌、迷茫,换而言之,跟着王小虎走,无线TVB就会稳定,就能在更大程度上死死压着亚视。

目前电视剧的市场行情是一集一万港元,《射雕》总共六十集,邵逸夫痛快的将六十万港元一次性转账到王小虎的户头上。

而后,无线TVB与协和国际、凤凰电视台音乐频道三家联手开始宣传《射雕英雄传》。

无线在对电视剧宣传工作很有经验,采取的是传统宣传手段。

协和国际则是采用在《花木兰》上映期间完善的推广宣传策略,在港澳台、东南亚各地进行全面的推广。

凤凰电视台音乐频道的宣传方法更简单,直接将《射雕》中的三部主题曲、十几首插曲做成MTV,配上《射雕》的各种画面在电视台24小时轰炸。

一开始时没有人点播这些歌曲,音乐频道就免费播放,连续播放了三天,这些歌曲渐渐被市民们所接受,续而深深的喜欢上,于是开始拿起电话频繁点播。

与此同时,王小虎也将《射雕》的所有歌曲送到丽风唱片,由龙紫辰进行碟片、磁带等发行方式,力图在电视剧播放前做到覆盖面更光的宣传工作。

《射雕》播放倒计时一个月,王小虎找到金庸开始出馊主意。

“老豆,您老也别闲着啊,赶紧举办个现场签发的读书会什么的,把《射雕》的封面都换成电视剧版,从电视剧里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插图出来,这样一来不就是加强金装版出炉了吗?”

金庸闻言拍案叫绝:“这个方法大好,我这就安排出版社办理。”

在商言商,金庸认为王小虎出的主意绝对可行,要知道自从金庸封笔之后,他的小说在这几年销量开始呈现滑落的趋势,虽然TVB几部电视剧在某种程度上对小说销售有提高,但是他认为绝对没有王小虎这一次搞的声势浩大。

果不其然,金庸亲自盯着出版社忙活了一周,一千册加强精装版《射雕英雄传》全新上市,精装版共分六册,六册封面分别印有翁美玲与黄日华、苗侨伟与杨盼盼、张丹和曾江等人的照片,书中插画不下200余张,每张都是从电视剧中截取的精美照片。

为了配合这次签书发行活动,王小虎让翁美玲、黄日华、苗侨伟、杨盼盼等人亲自到现场,与金庸大侠同台签售,一千册书籍上市当天被抢购一空,乐的金庸前仰后合,也累的四个主演不停摇手腕子,谁让他们今天光签名来呢,手腕不酸胀才怪。

“莫要叫苦,莫要叫苦,今晚我请大家去万寿宫吃饭。”金庸见状忙承诺道,两对青年男女这才停下叫苦连天。

事实上他们也明白,这些工作看似很累,却能借着金庸一派宗师的东风让电视剧收视率提高。

第721 这算不算是怪人?

王小虎与邵逸夫两年之后冰释前嫌再联手,全方位高调对《射雕英雄传》进行包装宣传。

金庸更是趁此机会在《明报》进行广而告之,摇旗呐喊为《射雕》播放助威。

金庸称“这是至今为止我最满意的影视剧改编作品,协和为此准备了九年,拍摄了一年半,值得大家一看。”

可以说电视剧还没有播放,在广告、音乐、书籍、碟片、磁带等方面已经完成了首轮宣传工作,况且协和国际在宣传上又主打“中国大陆实景拍摄”、“展现中国大陆当今风貌”等关键词,更是将广大香港市民对《射雕》的观看欲望撩拨的怒火中烧。

作为无线TVB的老对手亚视,面对协和国际与无线强强联手直接没有了脾气,即便是有脾气也只能忍气吞声,形势没人强,你就是跳出来反驳、诋毁估计也会瞬间被市民的口水淹没。

与其自讨没趣不如夹着尾巴做人。

为了挽回在收视率方面的损失,亚视干脆将几年前的经典电视剧拿出来对抗,在怎么说也不能让王小虎和邵逸夫把收视率全部占走

1982年11月初,《射雕英雄传》第一部之《铁血丹心》开始在无线TVB晚上8点的黄金档首播,继《精武门》、《上海滩》之后,香港市民终于在多年之后再次看上了协和国际精心打造的电视剧。

虽然主题曲《铁血丹心》在这一个月中已经听了几十遍,大家熟悉到不能在熟悉,但是真正从电视机中看到、听到,又是格外一种味道。

没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则是被精美的大漠风景所吸引,他们终于知道真正的蒙古族服装和时下香港电视剧中所展示的有多大的区别。

看过原著的观众则是在细细品味小说有书面转化到画面带来的新奇,金庸、古龙的小说被改编不再少数,但是唯有这部《射雕》无论是拍摄画面还是音乐、演员等才是上品之选。

“虽然个别情节与原著不符,但基本将小说的精髓最佳展现出来。”

“饰演托雷的那个演员是谁,小家伙才几岁啊,拽拽的酷酷的”

“哈哈,那是虎哥的儿子王嘉恩”

“当真是虎父无犬子,虎哥的儿子演的这么棒”

“长大之后肯定了不得”

每天播放一集,连播了10集之后,观众们彻底被《射雕》所吸引,有称赞改编恰当,有称赞演员演技不错,有称赞拍摄场面、格局大气等等。

当黄蓉出场的时候,大家又展开了种种热议,均夸翁美丽容貌、气质、性格脾气与黄蓉如出一辙,可以说有了蓉儿出场,整部《射雕》正是进入火爆的热播中。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翁美玲、黄日华、苗侨伟、杨盼盼等主演也成为当今最耀眼的明星,一部电视剧在短短半月内捧红了两对男女,令人不得不佩服王小虎挑选演员的独特独特眼光。

无线TVB每天都接到观众打来的催播电话,各大公司、企业更是送上广告招商,一时间人人谈《射雕》电视剧,品金庸武侠,总算让大家多少缓解了一下回归带来的压抑。

步入11月中旬后,王小虎给邵逸夫打去了电话:“六叔,从明天晚上开始,翡翠台要配合我们协和国际展开对第一届香港金像奖开幕的宣传工作了。”

六叔在电话中答应的很是痛快:“放心,一定全力配合。”

《射雕》为无线TVB带来的经济效益令邵逸夫精神大振,对于王小虎的要求自然是全力支持。

邵逸夫挂掉了电话,看着对面脸色依旧有些苦闷的方逸华说:“所有的数据都摆在面前,自从《射雕》播放后,我们的收视率提高了25,是两年来首次蹿高,而且成绩直追《精武门》、《上海滩》,如果我们没有和小虎合作的话,就没有这样好的成绩,你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方逸华一言不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