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御膳小娘子 >

第237章

御膳小娘子-第237章

小说: 御膳小娘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她明明大大方方地直接把他拉进了屋,可后来静下神来,她又很快让自己被礼数束住,他想再看她一眼她都不肯。

    是以这些天来,迟亦明在享受于回忆这个人的同时,十分懊恼自己当时怎么没直接注意一下她长什么样子。他一定是疼糊涂了或者被追得太累,若不然才不会允许自己犯这种错

    他就一边养伤一边打听她是谁,琢磨着定要再来一趟。他要来道个谢,还要把她的样貌看得清清楚楚。

    后来,他的伤养好了,江湖上的兄弟也帮她打听到了这人是谁:“名字不知道,身份一问就问着了宫里的惠妃夫人。”

    迟亦明一时愣了,几个兄弟就笑侃他说:“你说说你……明明挺潇洒的性子吧,走江湖的姑娘英姿飒爽你偏看不上,看上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女;看上个贵女也就得了,你还看上个有夫之妇;看上个有夫之妇也还算了,她夫君还是皇帝”

    几个人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你这不是玩命作死还打算不得好死吗?

    迟亦明闷了好一会儿,面色发白地道:“我没看上她……”

    “得了吧你还没看上她?”几人里当大哥的那个拍桌子,“这几天你又发愣又傻笑的为谁啊?这还叫没看上?跟你说吧,当年我头回见过你嫂子之后也这样”

    周围一阵哄笑,迟亦明的脸“唰”地就红了。

    ……看上了吗?

    不会吧

    迟亦明暂且将这个心思压了压,逼着自己只想“看清她”和“道谢”的事。

    于是,趁着中秋佳节他就来了,觉得空手道谢没诚意,便买了些应景的吃的一道过来。

    碗口大的螃蟹扔进木桶,迟亦明手脚麻利地往里面加了水,又撒盐。

    惠妃哑了哑:“那个……先放盐吗?”

    迟亦明一睃她:“让螃蟹吐沙……”

    惠妃红着脸走了,隔着一方不大的院子,在房里能听到螃蟹爬啊爬的声音,挠得她有点心痒。

    她再过去看的时候,迟亦明刚好把水倒了,再往里倒酒。

    浓烈的酒味荡得满屋都是,惠妃一愕:“还拿酒泡?”

    “……”迟亦明吁气,“灌醉了一会儿好洗一些。”

    话音初落,盆底的螃蟹们突然疯了,横冲直撞地快速爬动着,爬出一片哗啦啦的声音。

    惠妃正又纳闷,迟亦明主动解释了:“耍酒疯。”

    惠妃:“……?”

    头一回见到螃蟹耍酒疯的惠妃觉得特别新鲜,先站在桶边看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就蹲下看了,迟亦明悄悄地抬了眼。

    她海青的衣摆垂在地上,拢得整齐的长发上方简单地绾了一下,大半都垂在身后。白皙的面容上笑意盈盈的,羽睫偶尔轻颤那么一下,像一只小鸟扑簌簌地抖搂羽翼。

    “现在是已经醉过去了吗?”看螃蟹不怎么挪动了,惠妃头也不抬地问。

    “呃……是”迟亦明猛地回神,匆忙将目光从她面上挪开,伸手捏住一只螃蟹壳的两边,到水盆边去洗螃蟹。

    喝大了的螃蟹在他指间慢悠悠地划拉着腿,钳子也动得有气无力。惠妃凝神看了一会儿,忽地有点伤神地叹了口气。

    “怎么了?”正翻开腹壳洗着螃蟹的迟亦明侧首看看她。

    惠妃静默片刻:“我想……还是还是别在这里杀了,这里毕竟是佛门之内。”

    迟亦明有点不解:“你不是为太后祈福才来这儿的么?又不是真的出家人……”

    “可头上三尺有神明啊,旁人中秋吃蟹不算错,我到底在修行,这罪过……大了点。”

    前面就是供奉佛祖的殿堂,这里上锅蒸螃蟹,惠妃怎么想都觉得别扭。

    够不够虔诚另说,如此大不敬会怕佛祖怪罪那是真的。

    她原本说让兰心悦心收拾也是想到这个,她们可以拿去上下到御令卫的厨房去做,做完之后她不动,让她们和迟亦明一起吃就是了,毕竟她们两个是因为她才也来这里天天吃素的,悦心最近尤其想开个荤。

    惠妃说着就又要叫兰心悦心过来,迟亦明复挡住她:“你既担心就算了,我看前头有个池子,放了?”

    那本来就是用作放生的池子,不过这庙现在归她一个人,还没放过东西呢,倒是种了些荷花。现在荷花凋谢莲蓬也采尽,就剩了上面的清水和底下的淤泥。

    迟亦明笑说:“这该算是你从我手里救下来的螃蟹,放进去好好养着,功德一件。”

    这主意蛮好。

    惠妃点头赞同,想了想又问:“那要不要等酒醒?”

    迟亦明:“……”

    大概……要吧?

    于是那天的晚膳还是一桌子素菜,外加月饼和桂花酒。惠妃说月饼比宫里的吃着香,迟亦明便说那是他拜把子大哥的妻子的手艺,想了想又诚恳表示道:“嫂子的手艺应该跟宫里不能比,你大概是缺油水了。”

    这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她都在这里一年多了,每天都是吃素。今天看着那几只肥硕的螃蟹,若不是怕日后面对佛祖时太心虚,她真想配着酱醋吃上两大只

    最好是黄大的,那种一掰开能流满手黄的最好了。宫里年年都有,她往年总觉得吃起来仪态有失而心存厌恶,如今……

    可能是这一年多里离仪态礼数都远了,心底喜欢的东西反倒被激发出来了吧。

    惠妃默默想着,啜了口桂花酒,听到迟亦明笑问:“我怎么称呼姑娘好?”

    她吃了口月饼:“少侠不是知道我是谁了?”

    “要我叫你惠妃夫人吗?太奇怪了。”迟亦明边说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转头问兰心,“兰心姑娘,你家娘子姓什么啊?”

    “姓谭。”兰心不假思索地就答了,惠妃一瞪:“兰心”

    “我就问个姓,你这么凶干什么?”迟亦明又给她倒了一小口酒,给自己倒得多了些,“那日多谢谭姑娘搭救,在下满饮,姑娘随意。”

    她看了看,自己杯子里就那么一小口,“满饮”也没关系。

    于是二人看起来都喝得很豪气。

    当晚,迟亦明离开得并不晚,仍旧是走那条小道,惠妃让悦心去送他了。

    她怕他路上碰见巡视的御令卫,让悦心一起去,怎么也能编个解释让他平安离开。

    房里,兰心给她上了杯醒酒的浓茶,幽幽说:“小姐,奴婢瞧这位少侠……挺好的。”

    惠妃浅一怔,当然听得懂她这称呼变化,抿着茶强作镇定道:“我看也不错,你要是喜欢……我给爹娘写封信,帮你提亲?”

    “您肯定知道奴婢在说什么,您打什么岔?”兰心眉头蹙起,突然没了往日的温和,“说实在的,您才二十六岁,打算这样在庙里待一辈子么?您不喜欢陛下,奴婢说不了什么,可是就为这个,就让自己一辈子都青灯古佛?”

    类似的话,惠妃其实不是头一回听见。

    在她刚来这小庙里的时候,就曾无意中听到兰心悦心在房里说悄悄话,兰心说替她不值,悦心则跺着脚怪她就是抹不开面子,若是直接让陛下废了她许她回去再嫁就好了

    这种事不是没有过,被废出宫的嫔妃是可以改嫁的。历朝历代都有些。

    但悦心说对了,她就是抹不开面子。

    她从十几岁开始,就被太后手把手地教着了,礼数规矩像是刻在雕版上的字一样刻在心上,要磨掉重来很难的。

    让她被废掉然后离宫,太难看了。再者,她也不知道这样出宫后她如何在洛安城里再嫁,门当户对的大抵是不会要她的,嫁去个小地方?那又何必呢。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一定要跟一个男人。在选择太有限的时候,还不如为自己挑一条相对自在的路。

    所以她心平气和地到了这座庙里,把身心一起关进庙里。只要自己心门不开,那些可有可无的欲念也就可以不存在。

    可是这个迟亦明……

    惠妃脸上泛着热想,这个可不怪她心门闭得不紧迟亦明没有敲门,他是越墙而入的。

    两次都是。

    迟亦明在入夜时回到了洛安城,而后被兄弟们一起笑了一个多时辰。

    当大哥的说:“你小子心里装了人家,放手试试就是了。她是宫里的惠妃又怎样?咱们走江湖的人,不听他们那套规矩”

    是的,江湖上的规矩虽多但也简单。讲究老幼辈分讲究朋友妻不可欺讲究两厢情愿……

    但没有哪条规矩说,一个宫里的嫔妃而且是出了宫形同废妃的嫔妃,江湖人士要惧于她的名分不能放手一搏的。

    天下的律例都可以是皇帝定的,但是江湖就像是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他管不了。

    迟亦明喝了一整天的闷酒,又在屋子里愣了一整天的神,第三天,他拎着剑上山了。

    上山前买了一壶烈酒两样好菜,他想就着酒菜给她说说江湖的各样过往,如果她喜欢,他就真的可以做做别的打算了。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这是谭雨岚第三回看到迟亦明,已然不怎么觉得惊讶了。

    “少侠真要在我这儿佛祖穿肠过,酒肉心中留啊?”她一边蹙眉怪他一边从他手里接过东西拿进屋里,一只海碗放到他面前,“这我就不喝了,少侠尽兴。”

    迟亦明衔笑给自己倒了酒,正襟危坐:“我给谭姑娘说说江湖的事?”

    惠妃一听就精神了:“好啊,洗耳恭听”

    迟亦明喝着酒说:“眼下咱大齐的江湖上比较大的门派有四个。”

    “我知道,凌轩白离越山晋原。”

    迟亦明傻眼:“……”

    挺清楚啊?

    惠妃望望他,闭口:“你说你说。”

    而后基本成了一个说一个听,只不过在迟亦明说到某些比较有名的江湖大事的时候,她总要忍不住接个口,偶尔还能给他说出好几个版本主要是文人写出来的事不一样,她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比如说有个关于晋原派掌门和掌门夫人的故事吧,她就一口气说了三个出来:“我看到的书里都有提到掌门夫人之前有别的婚约,后面就不一样了,有说是掌门强抢民女有说是掌门夫人不守妇道,还有说是掌门夫人原来的未婚夫欠了掌门的钱,不得已拿她抵债了……”

    “都不是”迟亦明醉意有点上头,听她说这些就想笑,一拍桌子,“其实是掌门夫人出门的时候险遭几个小混混非礼,正好晋原掌门带着弟子路过把人给救了。这是救命之恩,掌门夫人一见倾心”

    惠妃:“所以就以身相许了?”

    “可不?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在我们看来是江湖规矩。掌门夫人原来虽然不是江湖中人,但也是真的喜欢他,这事就挺好。”迟亦明说得很肯定。

    “哦……”惠妃点点头,捧起酒罐来给他倒酒,口中轻轻道,“那你呢?”

    迟亦明刚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