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别样情感:混老师的日子 >

第11章

别样情感:混老师的日子-第11章

小说: 别样情感:混老师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22章 寒风暖流

  这天,我刚走进课堂就有几位学生倒在了桌子上,睡觉的依旧是那几个老油条。

  我忍无可忍,把其中的一位“睡神”——钱贵叫起来。

  要说这“女怕嫁错郎,男怕取错名”一点都没有说错。香港不是有个名模叫乐鸡儿,看上去她真的像个弱智儿,更像个做鸡的,还有那个张白痴,阿傻,一个个人如其名。叫李加薪多好,大款男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天天提职加薪。

  钱贵也是一样,他爸给他取名叫钱贵,他真的好像个钱柜,像是有花不完的钱似的,也不知道他老爸当时是怎么想的,取名咋就这么到位。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学校旁边有一个叫曾百万的中年人,他不当没能赚到百万,还在天天在吃低保。

  钱贵醉鸡似的站了起来,结果他死活不承认自己睡觉了。

  我很生气,问他:你没睡觉干嘛把眼睛闭上?钱贵回答:我在思考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我又问:那你干嘛总“点头”?钱贵说:那是因为我觉得您讲的太好啊。我不甘心放过他,就又问他:那你怎么留口水了? 钱贵反而理直气壮的回答:老师,你的课讲的很有味道呀。我哑口无言。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相信说这话的人要么是没有做过老师,要么是对自己说话不负责任。

  面对这帮突然顽劣起来的学生,我一时间束手无策。

  下了课,我气冲冲地走出教室,这时手机响了,熟悉的电话号码陌生的声音要我猜是谁,我没好气的回道:有什么好猜的,猜中了又能怎样,难道有好处不成。对方不紧不慢的告诉我如果猜中就会得到一个大礼包。

  老天会有这样的馅饼掉下来?

  原来电话是传达室的张老伯打来的,说有我的快递包裹,让我过去签收。没想到张老伯年过六旬,还玩少男少女们玩的猜谜游戏,难怪有学生说他是老顽童。

  我很奇怪,谁会给我寄包裹呢?到了传达室才知道,原来是雪儿寄来的,说来也巧,这时雪儿打来电话问我包裹收到了没有,我说刚收到,不过不好拆。

  当然不好拆,先是纸箱,纸箱外面裹了一层帆布,说是防水,帆布外面是一层又一层的透明胶布,很是难缠。雪儿说幸好她聪明,寄了把剪刀给我,我问她剪刀在哪,她飞快的说当然在包裹里面啦,我无语。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包裹拆开,原来里面别有洞天,包裹里除了雪儿说的那把剪刀,还有我们都爱吃的“德芙”巧克力和“阿尔卑斯”奶糖,另附有一封信,信上说:

  家慈:

  听邮局的人说当你收到包裹的那天,正好是我们相识的第777天,你知道的,7就是妻嘛,是不是很有意义呢?

  希望我们的爱能给你的每一天带来甜蜜。

  爱你的雪儿。

  10月25日

  雪儿真逗,7就是妻,那777岂不是三妻四妾,如果真是这样,我是无所谓,最多自己辛苦点,可雪儿不同,小肚鸡肠,还不把我给剁了。

  不过,雪儿的这个包裹寄得很及时,在我最头痛的时候给了我一股温馨与甜蜜,难怪王老师和胡老师时常嫉妒我幸福爆棚呢。

  雪儿真是心细,她的包裹让我突然间对幸福有了另一种诠释:幸福是心有灵犀的默契。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023章 无独有偶
第023章 无独有偶

  无独有偶,没几天,何老师也收到一个包裹。看包裹上的留名和字迹,显然是一个女生寄来的。何老师看见包裹一脸的欣喜,说是这就是他国庆相亲的那个女生。

  我们问何老师这次相亲有几成的把握,何老师说有五成。

  我和胡老师听到何老师这样说很开心,心想五成,只要再努点力有成了。可王老师和向老师却和我们截然相反,他们先前还好奇的面庞,一下恢复到了常态。

  因为何老师所说的五成,就是他看上了人家,人家还没表态。要知道,两个人相亲,只要有一个人同意,不管对方同意还是反对都有五成的几率,这就是何老师的相亲概率。

  何老师喜笑颜开地打开包裹,里面有一叠手绢,很精美。细数,足有上百条,每一条的花色都不同,且质地不错,包裹的底部还有一封信封。

  “想不到,你的妞还蛮有心思的嘛,都什么年代了,还能找到这么多手绢。”刘老师一边羡慕地说,一边趁何老师不小心一把夺过信封。“看看,我们未来的嫂夫人到底写些什么肉麻的东西。”

  刘老师拆开信封,抽出信纸,其他在场的人见刘老师要宣读信件,一下子全靠了过来。何老师本来想要阻止,但又见众怒难犯,于是就半推半就了。

  信的内容很短,只有聊聊数十字,但意思清楚,表达到位。

  尊敬的何将军同志:

  见信好!

  经过几天的接触,我发觉我们并不适合,而且是很不适合。

  我们分手吧,我知道你见信后一定会很伤心,甚至会流泪,所以我为你准备了手绢,希望比卷筒纸强点。如果你觉得哭泣仍然无法解除你心中的苦痛的话,你可以将这些手绢绑在一起上吊也行。

  再见,勿回!

  付仁馨

  2003年10月29日 

  这是一封分手信,没想到被刘老师读了出来,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何老师崩溃了,脸色铁青,一副囧态。我估计此时此刻他绝对有把手绢连在一起上吊的冲动。

  我们不知道何老师为什么会同他相亲的女生分手,但从他国庆前几天的一些举动或许略微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是什么,黏黏的。”胡老师见何老师在细致地收拾东西,好奇地问道。

  “大家都成年人,就别装了。”何老师不屑地说。

  “你不是说去相亲吗,带这么多套套干嘛?急点了吧。”

  “安全第一,当然要带多点安全套啦。”

  “你想的也太远了吧。”

  “这叫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何老师拽拽地说。

  第一次见面就把安全设备都带上了,感觉何老师不是去相亲,而是去青楼。不知道这个社会究竟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呢?

  男人毕竟是要面子的动物,如此奇耻大辱岂能泰然。不过好在在场的所以人都纷纷劝慰何老师,这才没让他干出太傻的事。

  何老师虽然没干过太傻的事,但傻事还是干了,这不何老师不久便进了医院。

  这事说起来也不大,因为何老师心情不好,晚上就叫我和胡老师陪他去喝两杯,可能是喝多了,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

  何老师就这样进了医院,到了医院我和胡老师可没闲着,替何老师又是挂号,又是拿药。不过好在医生说没有大碍,缝个几十针就没事了。

  人这一辈子没什么千万别没钱,有什么千万别有病。医院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放你的血还得你自己买单,而且,无论大病小病来了就别想一下离开。这不,何老师等会儿还要验血、输液呢。

  医院里弥漫着各式的药味,很是难闻,于是我想点支烟来感受另一种味道。看着箭头提示,在我经过三道走廊,四条小巷后终于找到了医院吸烟处,还是个厕所门口。正当我拿出火机准备点烟时,我看到了我最不想看到的人——灭绝师太:周老师。

第024章 经验经典
第024章 经验经典

  其实见到周老师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又不是见到鬼,可我偏偏看到她手上拿着试孕纸;老实说试孕纸也没什么特别的,大学时我不知道多少同学载在这上面,可她偏偏表现的忒紧张,迅速地将试纸放到身后。

  “周老师,你——”

  “你什么你,今晚的事要是你说出去,小心我要你好看。”

  “我——”我才没那么无聊呢,验孕而已,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我不明白,周老师为什么要晚上拿着试孕纸到这么偏的厕所来测试?

  “我什么我,不是跟你开玩笑。”

  “那——”

  “那什么那,你就当什么也没看到。”

  “尒……”

  周老师瞪了我一眼,便匆匆离去。

  “女人要学会高傲的活着,如果自己不高估自己,就没有人会高估你,如果自己不善待自己,就没有人会善待你,而且永远不要对男人抱有希望。”我不知道周老师为什么要说这样极端的话,这不是搞族群对立吗,这可是跟党中央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现在报应来了吧,还不是栽在男人的身上。

  医生说,何老师的伤势好好休息一下,过几天就没事了。比起何老师的短痛,我的麻烦事绝对算得上是长痛。这不,上课的“特困生”越来越多,尽管我从生理和医学上多次申明这样的天气趴在课桌上睡觉对人体是多么的不利,和从前途上再三强调浪费青春是多么的可惜,但仍然无法降低“特困率”。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是过多地照本宣科?是自己的过于仁慈?还是一个月接触让他们失去了新鲜感?还是……

  “看来老师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我独自走在喧嚣的街道上,一路叹息。

  下了课,我在街上逛了逛,一是平复一下自己的烦恼,二是想想有什么办法扭转现在上课的颓势。我从大庙街出来转过街角不想看到艾晚云在对面街铺买东西,同她一起的还有一男一女。虽然有些距离,但我看得出来,艾晚云旁边的那个女孩就是那天在复印店见到那位美女,远远地望去,同雪儿还真有几分神似。至于那个男的,看艾晚云一副开心的样子,估计是她的男朋友。 

  我默默经过,她们没有看到我,但我可以清晰听到她们的笑语声。我突然觉得有些莫名的孤独,要是雪儿在身边,我或许就不会这么苦恼。

  在小吃街,我看到了何老师,看他的神色举止,何老师显然已经走出了失恋的阴影,看来何老师还是蛮能抗打击的。何老师不以为然,他说这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看江南星光璀璨,走近一看破破烂烂。十个老师九个傻蛋,还有一个神经错乱。”这是在学校计算机房流传的一首诗。当我看到这首时,我不但不恼怒,反而有几分欣慰。学生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多少说明了我语文老师的教学成果。

  很明显,我开始麻木了,麻木的好处便是让你不再气愤,用斯文一点的话来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苏格拉底在忍耐中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我能否也在忍耐中成为一位令人景仰的老师呢?

  不会,忍耐只会纵容学生的惰性。对学生的各种惰性不能以暴易暴,更不能纵容姑息,要张弛有度,对症下药。但要做到这些又谈何容易呢?

  我是新手,没办法,我惟有不耻下问。

  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不耻下问的对象。我向王老师讨教:如何上好一堂课?王老师对我的问题不屑一顾。他说上课其实是很简单的事,简单的好似把手掌翻过来。他说:“讲课前你先要学生回顾十分钟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你再讲五分钟,接着你又要学生思考十分钟,然后你又讲五分钟,最后你要学生复习十分钟,于是一节课,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过了。”

  王老师是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