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护花狂龙 >

第191章

护花狂龙-第191章

小说: 护花狂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工作。比如到交通局、或者信用社,又或者一些大型企业,做一份没有编制但相对稳定的工作,还是难度不大的。

除了培养竞技武术运动员,民间的安保圈子就是学员们的主要出路。像李武周当初能扎进保镖公司的,已经算是出路不错的。而竞技运动员占的比例太少了,大多数就业还是问题。

在当前这个就业压力不小的时候,易军开出的这个价码不算低。所以,武校的这位副校长最终还是答应了谈一谈。

当然,这也超出了招聘裁判的范围,因为易军还想趁此机会加强一点实力。此外,这对于正和保镖公司的生意也有好处。

第326章 两个花和尚

这位副校长姓刘,一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应该是武校聘来负责日常行政管理的人物。这一点,类似于企业里的职业经理人。

“易先生你好,我是学校的副校长刘云禄。”这位刘副校长笑着请易军坐下,不一会儿便直截了当的说,“从学校里挖教练,而且是去黑拳的拳台做裁判,这事儿在塔沟武校还是第一次听说。看您也像是武道圈子里的人,应该知道在这一行里面,打黑拳是……嗯嗯,是容易引起误解的。”

说白了,就是名声不好听。哪怕不是在拳台上打拳,只是做一个黑拳裁判,同样也有点堕入泥淖之中的感觉。

易军笑道:“刘校长的意思我明白,但我那里不是那种黑暗的拳台,基本上介于竞技表演和边缘化黑拳之间,或者说是更加边缘化的比赛。虽然不说太干净吧,但是不脏。”

看到这个刘校长半信半疑,易军补充了一句:“电话上也说了,我在江宁的生意还有很多,自然不会因为一个拳场,把所有生意都牵连了,犯不着冒那种风险。假如咱们这边的人愿意去的话,可以实地考察一下。一旦发现不像我说的这样,随时都能回来。这一点,聘书或合同上可以写明。”

这还差不多。这位刘校长心里头揣摩着,至少先确定了这拳场的性质不脏,这就马上说起了他最关心的话题:“那么,易先生所说的就业安置的问题呢?”

易军知道对方是被这件事挠到了痒处,于是笑道:“肯定没什么问题,至少我的那个保镖公司就能吸纳不少。保镖行业更新换代快,而且被雇主买走的几率也很高。所以,我那保镖公司每年都要从外部招聘不少的新员工。假如咱们武校能提供最优秀的学员,反倒省了我那保镖公司四处招聘了,这是双赢两利的事情。至于安排在各个单位里就业,都是我的朋友关系。”

易军甚至没说:假如老子给那些大混子介绍合格的保镖,他们更乐意接受。只不过这话说出来,可能又要让对方担心涉黑,于是只说是安排到各种单位里面做合同工。比如跟沈静宜说一声,市信用联社和八个区的信用社,哪个不能吸纳五个八个的专业安保。就这,还只是信用社一家呢。

“易先生可真是神通广大哟。”刘校长笑了笑,心道自己打听到的果然不假。人家武校也不是傻子,早就有了自己的线索。甚至当易军在电话上答应安排就业之后,刘校长专门安排人到江宁去打听了。结果,打听到的消息跟易军说的很一致——这个易军在江宁确实堪称只手遮天,官、商、黑通吃。“假如易先生能保证每年安排一百名学员就业——而且是正规就业,哪怕只是较为长期的合同工呢,那么我们学校给您介绍两位裁判也行。注意,可不是挖墙脚哟,是我们‘介绍’的,呵呵。”

说是介绍的,等于人家武校主动乐意。而要是传出去塔沟武校都被人挖墙脚了,那名声太难听了,显得学校凝聚力不够。

易军当即笑道:“那就有劳刘校长费心了。至于一百名学员就业,没问题,只要您保证输送的学员都是合格的、优秀的……嗯,不要求都向武周这样,但至少素质过硬。”

刘校长也翻过李武周的档案,笑道:“当然不可能都像李武周同学这样,他可是当年的优秀学员啊。不过素质过硬是肯定的,我们也不能弱了自己的名头儿,坏了自己的招牌。”

李武周憨厚的笑了笑,心道母校还真给自己面子。当然,是他帮母校带来了一个就业安置大户,学校自然也高看他一眼。

谈的很顺利,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刘校长把准备好的四份简历送到了易军的面前,请易军从中挑选两个。这四位都是功夫不错的教练,同时还有国家散打或拳击比赛的裁判证书。虽然黑拳的规则有些不一样,但他们稍微熟悉熟悉就行。

正规的地方就是不一样,连证书资质都有。易军笑了笑,当即选中了其中两位。但这桩生意已经算是谈完了、刘校长都准备请他吃顿饭的时候,易军却忽然问了句:“刘校长,来的时候看到了两位练家子,似乎很不一般呐。”

他说的,当然就是打扫卫生和修建花草的那两个光头。这句话貌似闲谈,但刘校长却愣了愣:“易先生果然好眼力,一下子就看出了他们也是练家子。”

“这两位做这些事太可惜啊,学校也太浪费人才了。假如学校愿意割爱,我愿意以聘请裁判的薪水,请那两位到我那里做事。”

易军开出的裁判薪水,月薪高达两万,而且还不算年终的奖励。对于打扫卫生和修建花木的人而言,显然是一步登天了。

但是,刘校长却摇头苦笑说:“他们不会去的。”

这两人对于学校高层而言,其实算不得什么秘密,只不过不大好意思对外人说。只不过经不住易军问的直接,这刘校长才稍微说了说。

原来,这塔沟武校和大名鼎鼎的武道大宗派多林寺,就在同一座山上。而且,学校老校长和多林寺的高层也关系一直密切。

至于那两个家伙,本来是多林寺的僧人,武艺高强,练的也都是真功夫。但是两人是多林寺里的奇葩,简直类似于水泊梁山里的花和尚鲁智深。虽然不近女色、不沾毒赌,但却喜欢喝酒吃肉。

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多林寺大恼,戒律院首座亲自斥责他们,但不知道教训了几次,偏偏是屡教不改。更要命的是,这俩货甚至还联手大闹过戒律院。身手极其彪悍,竟然连戒律院都拿不住他们,几乎是当年花和尚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翻版。到了最后,不得不从达摩堂又抽调了一批武僧,这才把这两个奇葩给拿住了。当然,这也是因为戒律院和达摩堂的首座,自恃身份没有出手。

多林寺本就持天下武道之牛耳,几乎有种武道圣地的味道。而戒律院和达摩堂,又是多林寺对内、对外的强力机构。两个机构联手才拿下了这俩货,由此可见两人的生猛。

要是不介绍也就罢了,这么一介绍,易军反倒更加心痒了——这俩家伙,奇才啊!

第327章 无法、无天

易军也能看出来,这俩花和尚要是真的做一个出家人,肯定不合格。作为一个苦行僧,哪有蹲在墙角偷偷抽烟的。当今不注意自身修养的僧人确实不少,但是真正合格的僧人是不能接触这些的。至于说喝酒吃肉,那就更别提了。

据刘校长继续介绍说,这俩家伙虽然屡屡触犯戒律,但多林寺又不好轻易将他赶出寺院进行除名。因为据武校的老校长说,这俩家伙竟然是多林寺前任方丈的关门弟子——有点“高僧二代”、“寺院高干子弟”的味道。老方丈在寺院内备受尊敬,要是将他的关门弟子给赶了出去,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要是不将两人赶出去吧,偏偏影响太恶劣了。今天偷吃肉,明天喝点酒,时不时还醉醺醺的出现在寺院里。不但耽误了别的僧人修行,而且让不少游客对多林寺产生质疑——这是佛门圣地啊,怎么会有这样的僧人。因为,多林寺本身也是个著名景点,好多人慕名前来观瞻的。

于是,负责僧众纪律的戒律院首座很头大。在征求了现任方丈的意见之后,干脆把这两个活宝送下山,送到了武校里面,请老校长帮着照看管理一下。一来,学校实力很强,别的地方恐怕管不住这俩货;二来,这学院的老校长和当初的前任方丈是挚友,那俩货见了老校长也得喊声师叔。有这两层关系压着,或许还能管教管教。

老校长当然不乐意接受这俩家伙,但耐不住戒律院首座的恳求。而且戒律院首座说了,要是武校也不接受这俩货,多林寺就真的要痛下决心将俩货扫地出门了。老校长觉得不忍,再怎么说这俩货也是老朋友的关门弟子,这才咬牙答应了下来。

但是由此可以看出,想把这俩家伙给挖走,确实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别说这位刘副校长,就是老校长也不能单独做主。毕竟,这俩家伙还算是多林寺的弟子,而且是多林寺前任方丈的入室弟子。要想挖这俩货,需要多林寺认可。

想到如此麻烦,易军也干脆打消了招揽的念头。但是易军觉得,这俩家伙身上肯定有些秘密。以多林寺老方丈的眼光,能看走了眼,收两个品行不端的僧人作为亲传弟子?

果然,刘校长的一句话引起了易军的注意。这位刘校长笑道:“所以,易先生还是别打他们的主意了。这两位都是天不管地不收的自由神,连老校长有时候都不好管。别看他们打扫卫生、修剪花草什么的,其实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候你想找他们,遍世界都找不到的。偏偏旷工什么的也没人管,就知道在武校里面吃闲饭。”

时不时的还玩儿失踪?易军笑了笑,心道这俩家伙更有意思了。虽然断了招揽的念头儿,但还是更加留心了一些。甚至,他怀疑这俩家伙可能是有特殊身份的,而且武校的老校长也应该知晓,只不过装作很为难的接收他们。

因为易军很清楚,无论是多林寺高层,还是这学校的老校长,都是武道圈子里一批资格极老的骨灰级人物。这些骨灰级人物做什么事情,往往都出人意表。

“对了,这两位究竟怎么称呼?”

刘校长乐道:“以前的法号都记不住,反正这俩家伙是寺院里面‘无’字辈的。由于历来无法无天,于是被人喊作‘释无法’和‘释无天’。时间长了,这反倒成了他们的真名了。”

无法、无天?这名字好啊。

……

没有接受刘校长的邀请,易军和李武周签了协议就离开了武校。协议一共是两份,一个是安置就业的协议,一个是聘请裁判的协议。

两个裁判也和易军见面了,实力确实不错,在拳台上应该能压得住形势。而且职业素质不低,都执法过不下百场正式比赛,算是裁判圈子里的老资格了。

两人还要整理整理东西,答应半个月后会到江宁去。而且,会和第一批就业的学员一同前往。对于这批学员,刘校长也让易军过目了,素质确实不赖,至少能达到正和保镖公司的平均水准。由此一来,正和保镖公司也不用每年到外面去招聘了。

回到江宁之后,易军就把这件事跟白静初说了说。白静初当然没啥意见,反正以后还省事了。只不过对于易军答应的那个人数——每年至少安置一百人,觉得数字有点大。

“按照正常的更新换代,正和保镖每年招收二三十人就差不多了。”白静初说,“真要是整天到各个部门里找人帮忙安置,求爷爷告奶奶的,还不麻烦死啊。”

易军笑了笑:“这是第一年,为了让人家武校觉得咱们有合作实力。其实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不用在外头安置就业了,正和保镖就能全部消化吸收。”

白静初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