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隐身豪富 >

第445章

官场隐身豪富-第445章

小说: 官场隐身豪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两年卖了40只小獒。近5个亿,卖咖啡树苗、咖啡豆。赚了7千万,我又拿来投入到栽种咖啡树和扩建养獒场了,那5个亿的利息,用来做日常开销就够了。”

    “你的咖啡树4、5年了,每亩收入多少?”

    “3000多吧。以前不是有8300亩嘛,去年、今年我又栽种了一万多亩。黎书记,说起来还是要感谢你呢。”

    午阳笑道:“臭小子,你骂人呐。”

    吴江也笑起来了,“这事还真不知道怎么说,是您的公獒配种的,感谢您是不对的,不感谢嘛,也不对。”

    “反正你也付钱了,就别酸了。对了,你的养獒场扩大了,买了种獒没有?”

    “没有,要有纯种的,得买三、五条。黎书记,这事您肯定能办到,您的那些种獒都是纯种的嘛。”

    “知道就好,想买大的还是小的,什么毛色的,告诉我,我给你想办法。”

    “要小的,今年的就行。雪獒、金毛狮王、黑虎各一条,两千万一条能不能拿下?”

    “我替你问问吧。你是自己去挑选,还是在这里接货?”

    “我自己去挑选吧。现在我请人管理养獒场了,能走开。在哪里接货?”

    “当然是青藏高原了,你在内地买,也不放心是吧?”

    “那最好了,您帮我问问,然后告诉我地址,我开车去。”

    午阳给李文兰打电话,问有没有小獒卖,李文兰说:“多着呢,今年我们没在家,卖出的没有往年多。他们还没有过来将狗拉到宁西去,那里的獒舍还没有完全建好,不过很快就要运走了,要买就快些过来。小獒越来越大,吃的越来越多,得多准备牦牛呢。”

    “好,我朋友过来买3条,他想买价位两千万的,你尽量挑好的给他。”

    “没问题,反正不能给最好的。午阳,我们安排好了回家时,是不是将最好的10多条带回来?”

    “随你们吧。你们什么时候来?”

    “十一前后吧。”

    “好了,再见。”

    告诉了吴江地址和电话号码,就离开了。回到市委大院的房间,田玉已经躺在床上了。“小玉,下午没事啊?”

    “有事也要来陪你啊。”

    “怎么了?”

    “听说你要调走了,以后就不能跟你在一起了。”

    “我们可以想办法在一起的。”

    田玉笑笑说:“算了,我们的缘分尽了,就散了吧。想想也该满足了,如果不是娜娜带我去你的房间,跟着平之也是一辈子。”

    “别说这些了,说起来伤感。”

    “今天不说,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午阳,你有那么多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我和平之的了,我们会好好待他的,你放心吧。反正不缺钱,我们会好好培养他,如果有出息,从政经商随他,没出息,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是能够保证的,即使在你身边。也不过如此了。”

    “好,你是他妈,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走之前,带他来给我看看好吗?以后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打电话给我。”

    “不带来算了。我会忍不住哭的,反正你记得他是你的骨肉,记得孩子叫董小阳就行了,需要帮忙,你肯定要出手的。来吧,我们不知道还能在一起多久。以后就不说这些了。”

    午阳不好再说什么,就干脆闭口了。田玉又说:“你安排我收购的那些怪石,现在每天有100多个人捡了送来,大概已经有1000吨了,以后一直收购吗?”

    “收购。有多少要多少。如果他们在表面捡不到了,公司可以派挖掘机去帮他们翻开河底的石头。小玉,我给你收购石头的钱吧。”

    “不用,宝儿姐姐听说是你要的,已经给我钱了。她还说,她跟我一直会有生意关系,钱都由她给我,你要这些石头用。给你送过去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贺茂友开车到了珠宝城,吉莉和杨淮的人都已经整装待发了。他们到了以后,杨淮过来说:“首长,我们需要的机械设备都已经配齐了,朱市长安排的钢材、水泥、河沙、卵石、米面油,都会在上午开始运送,他说您已经安排了活动板房。就不缺什么了。”

    午阳问:“你们的锅碗瓢盆都买了吗?”

    吉莉说:“我们是买了,兵哥哥买了没有。我们不知道。”

    杨淮开玩笑说:“我们没有买呢,到你们那里吃大户。”

    吉莉说:“吃涮锅水。”

    杨淮说:“如果不会做饭。可不许哭鼻子。”

    “好了,我们走吧。杨淮你们知道地方,你们走前面,吉莉你们在后面跟着,不要跟丢了。”

    开始出发,机械里面有推土机是履带的,还有部分挖掘机是履带的,都只能用平板车来运,还有一些设备是没有自行动力的,比如像空压机,只能靠车辆拖着走。还有两个油罐,体积庞大,这些都走不了太快,午阳他们只能先走了,要不然就没时间钓鱼了。

    到了古村落的公路边,得到消息的修路负责人已经在等着了,“黎书记,你们的车辆可以直接开到下面的停车场了。”

    午阳问:“这么快就修了停车场了?”

    “对,尽管还是毛坯,但公路已经修了8千米多,我们在古村落小河边,铲除了一些灌木,也可以停很多车了。”

    贺茂友说:“我们后面还有百几十台车,能停下吗?”

    “可以的,不够我们也有办法。”

    “好,我们先下去了,麻烦你们接待一下后面的人和车。我们两个今天是来湖里钓鱼的,如果钓到了,来拿两条改善伙食。”

    “好的,谢谢你们。”

    开车到了停车场,比走路快多了,可要到湖边,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午阳让贺茂友背了渔具包,自己就折了根树枝,将糠饼、饵料等挑了,优哉游哉地往湖边走。

    湖里一边有炮弹,一边有木头,不能下钓。看到另一边,山坡上是参天大树,水边是灌木丛,不能甩竿,两人只能找了一块是石头的山坡,有几块石头伸进了水中。尽管不好落脚,也只能这样了。

    丢了几块糠饼在石头边不远的水中,贺茂友装上糠粒,就开始下钓了。午阳忙乎了半天才和好了饵料,用一根钓竿钓鳙鱼、鲢鱼,另一根装了钓青鱼的饵料,也抛到贺茂友一起。

    钓青鱼的浮标没有反应,钓鳙鱼的浮标很快就沉下去了,午阳猛地一拉线,扎上了。可上钩了的鱼儿拼命挣扎,午阳仗着竿子好,线粗,跟鱼儿对拉,拉了半个小时,总算看到鱼儿的模样了,原来是条翘嘴巴鱼。

    这种鱼是杂食性鱼,吃小鱼虾,也吃植物的果实,饵料是混合的,不知道都放了些什么东西,既腥又臭,鳙鱼、鲢鱼爱吃,没想到钓到了翘嘴巴鱼。翘嘴巴鱼肉质细腻,平时看到的也就是3、5斤,这条大概有60多斤呢。

    抄上来装进网兜后,午阳继续,贺茂友也将另一根矶竿装了饵料,抛到湖里了。刚刚抛进去,浮标就沉下去了。贺茂友笑笑说:“书记,轮到你给我抄鱼了。”

    话音未落。午阳的浮标也沉了,两个人都开始对拉,可近处的浮标又沉了,午阳丢了手里的,将钓青鱼的钓竿拉线扎钩了。帮贺茂友的也扎钩好。

    “茂友,我们先扯附近的吧,如果先扯远处的,拉近后,钓线会搅在一起,肯定跑鱼。”

    “好吧。我不会钓鱼,听您的。”

    “你将轮子上面的卡子打到右边,鱼儿往前跑时,钓线可以放长,就不会死啦硬拽断线跑鱼了。只要鱼儿不用力。你就收线,来回搞几次,鱼儿就没力气了。”

    贺茂友照着做了。俗话说:放长线钓大鱼。他们的线有200米长,鱼儿往湖中冲了几次,轮子上的线就不多了。午阳估计鱼儿太大,很难扯上来,又对贺茂友说了:“茂友,实在不行。你就弄断线,松手也行,千万别让鱼儿扯到湖里去了。要出人命的。”

    好在鱼儿冲了一会,又要歇一会,如此往返了十几个回合,人和鱼儿都没劲了。

    杨淮走近来,“黎书记,贺师傅。吃饭了。”

    贺茂友问:“怎么这么早就吃饭?”

    “已经快一点了,不早了。”

    “老板。我们钓这鱼,有几个小时了呀?”

    “应该有两个多小时了吧。我们将其扯上来算了。杨淮,你给我们抄鱼。会吗?”

    “在淮河边长大的,肯定会抄鱼的。”

    午阳的力气比贺茂友大,很快将鱼拉到了岸边,杨淮拿起抄网去水边,被午阳换下来了。“还是我来吧。鱼儿太大,我力气大些。你收线,我来抄鱼。”

    将鱼头抄进抄网里,可鱼身大部分还在外面,没办法,只好让杨淮拿着装鱼的网兜,从鱼尾套进去。没去锁好网兜口,两个人将鱼儿抬下来,放到石头后面。

    “首长,这青鱼比一头猪都大呢,应该有400多斤吧。”

    “应该差不多,我们再来,帮老贺抄鱼。”

    贺茂友已经筋疲力尽了,午阳接过钓竿后,他赶紧坐在石头上了。两个人将青鱼抄上来,这条还要大。

    三个网兜装满了,还有两条鱼上钩了呢。午阳和杨淮合力将两条鳙鱼抄上来,搬起石头将鱼砸死了,杨淮打电话叫战友来,将鱼和渔具都搬回去了。

    到了杨淮他们的营地,吃了饭,午阳说:“我们回去了,将鱼和渔具都留给你们,送两条到修公路的人那里去,我答应了他们的。休息的时候,你们可以钓鱼玩呢。”

    杨淮说:“首长,您忘了还有吉莉他们呢。渔具我们留下,鱼儿我们要一条鳙鱼就够了,够我们今晚上、明天吃几餐的。鱼儿进了冰箱就不好吃了。你们也可以带回去嘛。”

    午阳说:“我们带这条小的回去,你们和他们各两条,可以吧?你们帮忙送一下。”

    战士们抬了鱼,到了吉莉她们的驻地,看到大家都是无精打采的。午阳问:“怎么了?”

    甘露说:“我们还没有吃饭。”

    “煮饭呀?”

    “饭是煮了,可糊了,咽不下。”

    午阳走到厨房一看,大锅里的米饭,最上面的都是焦黄焦黄的,糊味刺鼻。“杨淮,赶紧倒掉,帮他们重煮。”

    杨淮笑道:“重煮可以,必须派人来学,要不然下餐还是不会,我们可没有这么多时间过来帮忙。”

    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人,将糊饭倒掉,刷锅淘米,放水时,杨淮说:“你们将手掌平压在米上,水盖住手背就是合适的,煮饭时,先用大火,等水开了以后,就用小火行了。等揭开锅盖,发现没水了,就不要火了,你们试试。”

    看着两个人照做了,吉莉问:“杨大哥,你是怎么学会做饭的?”

    “我们在家里时,每天放学了,大人还没有回来,就将饭煮好,等大人回家炒菜。到了10来岁,炒菜也是我们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