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中华第一恐怖军 >

第51章

中华第一恐怖军-第51章

小说: 中华第一恐怖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军军长刘和鼎以下三十余人受到撤职、判刑等惩处。如此大规模整肃军纪的做法,在**中尚属首次,对全体将士产生强烈的震慑和冲击,“宁死于战场,不死于国法”,成为各级长官的高度共识。

    韩复榘被正法的消息传到长安,张灵甫浑身一震,马上意识到自己得赶快回部队了。

    尽管他左臂上的枪伤并未痊愈。这天早晨,像往常一样,婆姨邢凤英在伙房里下着手擀面,炉灶里的玉米秸秆卷着红红的火舌,烧得“噼里啪啦”直响,大铁锅里的水已经烧得滚开,“咕噜咕噜”地往外冒着热气。面条快要煮好时,再滴上几滴麻油,撒进一把葱花,那令人垂涎yù滴的香味便随着腾腾的热气从伙房里一直飘到院子里。

    院子里,几个侄子分成官兵与强盗两派在打着雪仗玩,嬉戏的笑声与醉人的葱香四溢。五岁的女儿穿着花棉袄,“咯咯”地笑着,像只蝴蝶一样来回奔跑,四处躲避着纷飞的雪团。她不属于任何一边,只要看见有雪团击中哪个哥哥或弟弟,就会拍着小手欢呼雀跃。只是她对父亲还有着一丝生疏。

    昨晚的一场大雪,将远远近近的山峦、阡陌打扮成粉妆玉砌的美丽新世界,连屋檐下吊着的一串串老玉米、红辣椒都覆盖上了一层洁白的积雪。

    一身戎装未褪的张灵甫,静静地坐着大门外,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玩耍,仿佛想起自己童年时的嬉戏:多习战阵,自任指挥,授以坐卧进退之方,便不由得哑然失笑。他从蚌埠回到西安后,先是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才回家小住了数天。前不久,蔡仁杰来了一封电报,告诉他部队因前期伤亡惨重,已奉命退出战场,撤回汉口休整,并特地嘱咐他安心养伤,不必牵挂。本来,他都是天生的职业军人,听见枪声手就痒,并不打算在家里多住几天的。这时候,收音机响了,一条重大新闻抓住他的心、催他归队了。

    这是zhōng ;yāng通讯社向全国广播的依法处决韩复榘的新闻。

    随后,播音员又摘要播发了激ang激e石在一月十一rì开封会议上所作的《抗战检讨与必胜要诀》训词。这篇训词是在宣布逮捕韩复榘后,蒋公对一、五战区高级将领所作的讲话,全面总结了抗战以来的失利原因,深刻剖析了**在整体素质中的十二个缺点,即:一、高级将领缺乏指挥的优良技能和坚苦卓绝的jīng神,下级军官缺少新战术的训练;二、军纪荡然为第一大罪恶;三、缺乏敌忾心,尤以高级长官为甚;四、缺乏协同动作的jīng神和技术;五、高级将领缺乏牺牲决心;六、官长不知激发廉耻心;七、命令不能贯彻;八、怠惰疏忽,不判明敌情真相,不检讨战斗经过,命令进退,掉以轻心;九、高级将领缺乏坚决自信心,官长不能与士兵同甘苦共寝食;十、武器弹药装具专靠后方接济,不知在前方补充,取粮于敌;十一、缺乏秘密习惯,每易泄漏军情;十二、缺乏政治训练等。

    每天上午八点收听新闻,是张灵甫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收音机放在堂屋里的八仙桌上,是父亲帮他打开的。打开收音机后,慈祥的父亲一手抱着孙子,一手摇着拨浪鼓,呵呵地笑着进了自己的房间。在这样一个雪后初晴的早晨。透过厚厚的门帘,字正腔圆的播音员把这条新闻、这篇训词都清清晰晰地传出来,一字一句击打在张灵甫的心里。

    播音员一连播了两遍,他也聚jīng会神地听了两遍。张灵甫注意到:在校长严厉抨击的这十二个缺点中,竟有五条与官长的**无能直接有关!自投笔从戎的那一天起,他张灵甫已报定效忠党国的决心,那些只知道贪生怕死、吃喝玩乐的官长,无论地位有多高、权柄有多重,都是他最看不起的小人之辈,从不屑于同流合污。是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行得正、立得端、不怕牺牲,随时为国捐躯。作为黄埔学生,作为一名军人,他最景仰的依然是自己的校长激ang激e石。早在军校读书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的蒋公,站如松,坐如钟,举止一丝不苟,言谈必称革命,亲率学生东征西讨、从不轻言放弃,总是剪得短短的板寸发型显得十分jīng悍,堪称军人楷模,给年轻的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如今,前方战事正吃紧,将士们正趴在冰天雪地里鏖战,联系校长的这篇训词扪心自问、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没有为国家、为民族效忠?有没有与大家同甘苦共寝食?有没有躲在后方坐享清福之嫌疑?

    张灵甫深深地自责着,觉得自己就像个逃兵,以养伤为由回家探亲的行为十分可耻。军法如山。以韩氏军阶之高、职任之重,只要违纪,依然就戳,他一个小小的副旅长倘若抗战不力,不就更应该枪毙吗?他必须收拾行装、火速归队了。

    当邢凤英端着烧好的酸菜从厨房里出来时,一家人已经围坐在堂屋里开始吃早餐了,嫂嫂正在给公公、婆婆、哥哥、弟弟和孩子们盛面条,餐桌旁惟独不见张灵甫的身影,再往卧室里一瞧,才发现自己的男人正在风风火火地打着背包。于是,她的心里便一酸,知道这个男人又要走了,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这个英俊而威仪的男人,在新婚的第一天就躲着她,在书房里临摹古人的书法、研究用笔的技巧,他从来没有喜欢过自己,也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过自己,他只属于他的士兵、他的事业和他喜欢的女人。

    邢凤英把酸菜放在餐桌上,给自己盛了一碗面条,然后坐下来用筷子挑着吃了一口。才三十多岁、年龄和丈夫相仿的她,皱纹已刻上眼角,看上去像是张灵甫的大姐。想着自己的心事,香喷喷的面条吃在嘴里没一点味道,她又下意识地夹了一筷子酸菜。酸菜酸,她的心更酸,两行眼泪,不由得像断线的珍珠悄悄地掉进饭碗。为了不让公公、婆婆发现自己在偷偷地哭,她便低下头来,装着喝面汤的样子,把脸埋进碗里,将眼泪和面汤一起吞进了肚子里……
063砀山阻击
    063砀山阻击

    爸,大哥,还有团长——程智!我多杀鬼子给你们报仇了!——纪鸿儒

    威武不屈的中华民族是不会被小rì本打败,打倒的。

    天要使其灭亡,必使其猖狂。

    攻下南京城的rì军自以为在中华大地上再无敌手,中华军队一触即溃。rì军一个大队就可以打**一个团,rì军一个联队就可以打**一个师,rì军一个旅团就可以打**一个军,那么rì军一个师团就可以打**一个集团军了。

    好,既然你小rì本如此狂妄,如此武器jīng良,单兵素质高,那么你冒进的第5、10两个师团,我就调集近10个军,共计80多个团好好和你较量一番。老蒋心道。

    1938年4月,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像chūn雷般在空中炸响,隆隆地滚过中华大地,世界也感受到了它的震颤。这一声chūn雷,划破中华上空厚重的yīn霾,把一道希望之光洒向人间。

    4月7rì,当台儿庄最后一声枪响沉寂下来后,第5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上将骄傲地宣布:中华军队于台儿庄地区重创rì军第5、10两个师团,歼敌2万余人。

    来自zhōng ;yāng军、东北军、西北军、滇军、川军、桂军的**80多个团,不计前嫌,通力合作,终于取得了自1937年卢沟桥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大败,rì本裕仁天皇大为恼火,极度震惊。他匆忙在皇宫召见了陆相杉山元大将、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等人,他想知道台儿庄一战究竟是怎么回事,军部的将帅、高参们也傻了眼,自感颜面无光,只能在天皇面前坚持说台儿庄失败并非支那军变了样,而是皇军一次协调失误造成的。

    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坚持这种观点。在他们看来,中华军队不可能一夜间由一群绵羊变成一群猛虎,就算他们真的勇猛起来,凭借简陋的军事装备,也怎么会是我们飞机、大炮、坦克的对手。

    可不管怎样,台儿庄惨败已成事实,rì本陆军为此丢尽了脸,再加上老蒋夸张的宣传,更使rì本军部陷入一股复仇的冲动中。

    他们认为如果不在军事上给予中华军队致命一击,再怎么解释都是徒劳的,何况越解释越难堪,关键是要让支那军队以10倍、百倍的代价来偿还。

    同时,rì本统帅部发现徐州地区集结数十万中华军队。而且越来越多的支那军队源源不断地涌向那里。天赐良机,rì本人就想牌桌上的赌徒一般,经历一次闪失后,迫不及待地要把损失补回来。

    在rì本裕仁天皇的授意下,东京大本营于5月4rì下午下达了大陆令第84号命令。

    同rì,rì本参谋本部也下达了陆指第106号指令。唯恐再有闪失,让皇军协调不好,大本营还指定以作战部长桥本群少将为首,组成大本营派遣班,亲赴徐州前线协调、指导作战。

    天皇不久前刚颁布的“不扩大”方针转眼间又被自己的飞机、战车碾成碎末。当然,所谓的不扩大是做给德国、英国、美国看的表面文章,在既得利益面前,狡诈的鬼子怎么会不扩大?

    5月中旬,rì军10多个师团,30万大军,兵分五路,像一只张开的巨大手掌,扑向徐州。其中四路已经接近徐州外围,即将形成合围之势,另外一路土肥原第14师团则脱离主力急速南下,yù切断陇海路,阻止郑州、开封一线**东援。

    小小的徐州地区一时间集结了中rì双方上百万军队,浓厚的战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激ang激e石大惊失sè,本来希望李宗仁能再歼灭rì军个把师团,再创造一个奇迹。为此,老蒋把血本都压上来了,咬牙把20多万zhōng ;yāng军从各地调入徐州战场。这下可好,一不小心这20万嫡系也要成rì军的饺子馅儿。

    吃一堑长一智,老蒋早就从南京保卫战中吸取了教训,不会再让南京惨剧再次上演。

    5月15rì,眼见势头不妙,老蒋已经给李宗仁发去了撤退令,令第5战区立刻放弃徐州,向西南突围。

    5月18rì,北路rì军攻陷丰县后,沿丰砀公路直扑砀山、归德,该路rì军与南路rì军遥相呼应,直接威胁到第5战区大军的撤退。

    为确保徐州数十万大军的撤退,关键时刻薛岳急命王耀武率第51师的两个团前往阻截。

    51师的张灵甫团和另外一个团在南京一战中折损太大,给他们继续休整,没有参加砀山一战。

    18rì下午,第51师一个旅在砀山的回龙集遇到rì军的前哨小队。耀武命令部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埋伏于公路两边的小山丘上,阻击rì军。

    下午2点多,rì军利用火炮和坦克开始向我军阵地猛轰。51师前沿阵地设在离前沿阵地不远的一个小山丘上,王将军从望远镜观察战场情况,密切注意rì军动态。

    这时,一发炮弹在离指挥所不远处落下,勤务兵老黑见状一个虎扑,扑倒了王耀武,“咚”地一声,尘埃落定,灰尘中老黑扶起了王师长。

    传令兵急匆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