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中华第一恐怖军 >

第15章

中华第一恐怖军-第15章

小说: 中华第一恐怖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浩然知道他争强好胜,不好意思当着自己的面掉眼泪,也忙转移话题道:“老弟就要走了,做哥的想求你件事,如何?”

    “别说一件事,就是再多,兄弟我只要办得到,马上给老哥办了。”平静下来的张钟灵回答道。

    “我的犬子高敬,你是知道的,在北大读书,看情形北平怕是保不住了,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想把犬子托付给老弟,在军营里锤炼锤炼,同时,也好杀敌报国……”

    “这可不成、不成,我知道高敬才学堪佳,将来有可能成为一代大儒的,又是老哥你唯一的儿子,战场上刀枪无眼,怎么能让他上战场?”张钟灵连连摆手。

    “钟灵呀!唉——”高浩然重重叹了口气。“这中华之大,现在还容得下一张小小的课桌吗!国之不存,大儒又有何用!”

    一句话拨动张灵甫的心弦。是啊,在鬼子的铁蹄下,都要做亡国奴了!迎着高浩然诚挚的目光,他郑重地点点头。

    高浩然继续道:“兄弟你就要上战场杀敌报国了,写副字给老哥留个念想。”

    “好的,高大哥,想写啥字尽管说!”

    “随便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那——咱就写宁为断头鬼,不为亡国奴怎样?”灵甫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宁为断头鬼,不为亡国奴!好啊,行!”高浩然击掌赞叹,欣然同意。

    摊开宣纸,提起毛笔,张钟灵伫立在条案前,目光炯炯有神,默默地凝视着条案,仿佛面对的是决胜千里之外的沙盘,心中卷起气吞万里如虎的金戈铁马。良久之后,只见他运足气力,饱蘸墨汁,也饱蘸着他全部的激情,笔走龙蛇般地一口气写下“宁为断头鬼,不为亡国奴”这十个气势磅礴的大字。

    国民zhèng ;fǔ的特赦令迅速传遍老虎桥监狱。李二狗子、郑三麻子等因为酒后打架、piaochang不给钱、殴打jǐng察等犯罪被关押的**军官自然也在特赦之列,个个兴奋得嗷嗷直叫。

    据说国共两党还在商谈释放政治犯,监狱里气氛活跃。当天傍晚,吃罢狱方的送行酒,在高浩然的陪同下,张钟灵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背上整整齐齐的背包,狱jǐng小刘帮他拎着一网兜《战争论》、《制空权》、《三侠五义》、《荡寇志》、《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拜伦和普希金诗集等中外名著,第一个走出老虎桥监狱。

    从三楼到二搂、再到一楼,沿途所有铁窗内人头攒动,狱友们都在用热烈的目光目送着张钟灵的上前线。不知是谁,敲响了脸盆,紧接着,楼上、楼下响彻锅瓢碗盏的交响曲。狱jǐng们知道,这是大家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欢送张团长,没有一人去干涉。

    又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中华民国国歌:三mín ;zhǔ义,吾党所宗,三mín ;zhǔ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咨而多士,位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这首歌曲用国父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上的训词为歌词,曲调激扬、坚定,成为三十年代中国人民的主旋律。当这浑厚、低沉的男声如天籁之音一回荡在天井里,忽然万物俱静,片刻之后,有女人的声音跟着唱起来,接着又有各种年轻的、苍老、高亢的、嘶哑的歌声从四面八方传过来,汇聚成一个时代的大合唱:

    “三mín ;zhǔ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咨而多士,位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歌声中,这座yīn森的老虎桥监狱自1905年建成以来,从三千人犯到两百狱jǐng,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人心一致、团结一致!

    歌声中,从三楼到二搂、到一楼、离大门口越近,张钟灵的眼睛越湿润。他的每一步都迈得是那样的有力、又是那样的不舍。终于走到大门口了,外面天地辽阔,夕阳如血,那就是我为民族而战、为党国而战的战场吗?他坚定地转过身来,一个立正,昂首挺胸,向典狱长高浩然、向狱jǐng小刘、向门卫哨兵一一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豆大的泪珠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为了纪念获得新生,张灵甫决定把以前的字用为名,以前的名用为字。他以前的名字是叫作张钟灵,字灵甫。

    再见了,老虎桥!一个声音在他心里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小rì本,爷爷来了!
014国军精锐
    014**jīng锐

    激ang激e石大手一挥,断然地说:“增兵,把jīng锐部队都调上去。”

    云南是中华民国的云南,不是龙某人的云南。——龙云

    1937年,8月16rì,云南省省府昆明市五华山震庄迎宾馆的滇池厅中,烟雾缭绕,云南省zhèng ;fǔ主席龙云正和六位心腹:省zhèng ;fǔ副主席李宗黄、民政厅长丁兆冠、六十军军长卢汉、副军长安恩溥等人商讨重要事宜。

    六位心腹分成了挺zhōng ;yāng派和保地方派两个派别正争论得面红耳赤。

    丁兆冠道:“云公,我认为派出我们最强的法式装备的六十军去淞沪参加会战很不妥,老蒋一直想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势力,加强zhōng ;yāng集权是众人皆知的,这次借对rì作战为名,岂知其不是要收编或借rì军之手消灭、削弱我们最强的军队,我建议只抽调四个地方民团和七个税收jǐng察大队组成新一百八十军交给老蒋去,每个士兵携带的子弹不得超过三发,手榴弹不超过两枚。”

    “中华民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我看老蒋是真心抗rì的,他的嫡系部队,zhōng ;yāng军jīng锐第1、11、14、51、58、67、88、90、98师等部队,都奉密令调到淞沪和rì军血拼了,再说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的jīng锐部队第170和171师,东北军的107和108师也去了,四川的刘湘都不仅要亲率自己的老底子第二十一军和第二十三军上前线,还发言说,敌军一rì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rì誓不还乡!我们岂能因为一己之私而把jīng锐部队藏起来,派一些三、四线的部队去应付zhōng ;yāng,这怎么对得起全天下的百姓?”卢汉侃侃而谈。

    “云公,我还是老建议,一来rì本人不一定有本事打到云南来,二来留着最jīng锐的部队伺机而动,说不定还能问鼎zhōng ;yāng呢。”李宗黄有些狡诈地道。

    龙云环视了一眼周围的六名心腹,其中有三人主张保存实力,拿些实力弱的部队交给zhōng ;yāng去当炮灰,有三人主张把最jīng锐的法式装备的六十军派到上海去,上下一心干死rì本人,最后要怎么做,拍板的还要看自己。

    龙云呷了一口云雾茶,放下茶杯,朗声道:“龙某承云南百姓不弃,恬居全省主席之位,按理说只要保境安民,保全全省就可,但是云南是中华民国的云南,不是龙某人的云南,更不是一个dú ;lì的国家!外面多有人骂我是云南的土皇帝,对zhōng ;yāng听宣不听调,今天我就让全国人民看看我们云南人也要抗rì,我龙某人也是听命于zhōng ;yāng的地方官,诸位不必多说了,不说rì本人是否能打到云南来,就算小鬼子不来,我们云南人也要无条件地支持zhōng ;yāng,把最jīng锐的法式装备部队派出去打,这支部队打光了,再把云南的青壮年优秀小伙子派出去打,把小rì本打出中华去,打到倭贼的老家东京去!”

    龙云这位多有不服zhōng ;yāng管调的“云南王”,在国家的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毅然站在了大义的一边。

    可惜老龙在八年抗战中,全力支持zhōng ;yāng,支持老蒋,把云南省建成了“mín ;zhǔ堡垒”。而当抗战一胜利,老蒋就搞突然袭击,用武力进攻的方式下了龙云的省主席之职,这也是老蒋不会善用人,老早早就卸磨杀驴的一个例子。

    1938年3月龙云麾下第六十军参加了台儿庄战役,英勇的滇军战士前仆后继,与rì军展开了反复肉搏,没有一个人因胆小而退却,没有一个人因怕死而逃跑,取得大捷后滇军威震敌寇,享誉华夏,但四万余官兵仅剩两万。八年抗战,龙云共向抗rì前线派出20多万大军,滇军经历各种大战役20余个,并动员和组织全省军民投入滇西大抗战,共伤亡官兵10余万。这是龙云政治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和辉煌的一笔。

    所谓的法**队装备的第六十军,只是基本保证了有法军的头盔和步枪,重机枪、火炮、重炮等装备还是很少的。可现今的云南都是欠发达省份,七十多年前的云南更加落后了,全省装备最好的一个军能全部派到前线去已经算是全力以赴了。

    -

    1937年8月13rì早晨,rì军以rì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8月14rì,南京zhèng ;fǔ发表自卫抗战声明。激ang激e石下达了全国总动员令,组织了军事大本营,其自任陆海空三军大元帅,以程潜为参谋总长,白崇禧为副参谋总长。

    激ang激e石于14rì下令:京沪jǐng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攻击虹口及杨树浦rì军;苏浙部队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空军出动,协同陆军作战。

    空军在14rì至17rì的作战中,取得了炸伤rì军巡洋舰“出云号”,击落rì机42架的辉煌战绩。

    8月19rì,中华军队再次发动进攻,重点为汇山码头,企图将敌军分割为两段,分别包围歼灭之,然经过激烈战斗,分割歼敌计划没有实现。

    8月20rì,激ang激e石在南京军委会礼堂举行国防会议,商讨淞沪战事。

    会上,有两位刚从上海回来的将领,比较熟悉前线的战事,激ang激e石让他们先谈一谈对战事的看法。

    一人是江西省zhèng ;fǔ主席、陆军中将熊式辉,此人一直和蒋经国交好,在抗战八年期间一直就任江西省的军政一把手,其省主席府邸比南京的总统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熊的产业中,对rì贸易占据了很大比重。老熊为自己的经济利益着想,说:“我军在上海的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几乎对rì军达到了3比1,但是仍然无法打败rì军,证明rì军的战斗力太强,敌方又有飞机、战舰、坦克助阵,这仗绝对不能再打了,最好和rì本和谈。”

    激ang激e石有些不爱听熊某人的论调,现在和谈,只能是城下之盟,只有把rì本人打疼了,打怕了,打输了,他才不会狮子大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