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异世幸福(种田) >

第29章

异世幸福(种田)-第29章

小说: 异世幸福(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很小了。

    李坚这次只盼着平平安安回去,光是明面上的自己带的货,等回去转手就够买点田地做个富家翁了,还好自己算是随船官兵,相对比较自由。

    看着那些大商勋贵雇佣的船员下人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不管是每天的忙碌,还是日常的伙食住宿,都要差很多,也不可能带货什么的,被管事的看见签卖身契的下人们会被没收的,平时经常看到被动辄打骂的,特别是长期补给不足时,首先减少的便是他们的份额,李坚无比庆幸自己还有个空间有个安身立明的根本,哪怕替人参军也算是遇到好人了,起码比那些活不下去卖身的强多了,

    在海上期间,李坚也利用停靠补充补给等机会,不但与自己船上的人混熟了,也与其他船上的官兵混的脸熟,与一些托关系拿着全部身家备货上船的小商人有了几分交情,那些勋贵们也有几个管事在李坚的刻意讨好下也一起吃过酒。

    从这些人的口中对于这次大家带的货有了几分了解,对于自己带的货的价值也有了几分把握,哪怕销路方面也已经给有门路的漏了点口风,到时货比三家反正多个朋友多条路,不合适就不卖也吃不着亏,大家也知道这些官兵私底下都带着货,船长之类的管事的带的比谁都多,也算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了,谁也别妨碍大家一起发财,不然拼死拼活的来一趟为了什么,李坚便是打着给大家一起找销路名义来接触别人的,也算是给有心人打点预防一番,到时就算自己零零碎碎的出货,被人发现货物多些也可被认为是多人一起的,算是遮掩点吧。

    。。。。。。。。。。。。。。。。。。。。。。。。。。。。。。。。。

    历时一年多将近两年的这次出海已回到泉州港而告终,在这里休整后,随队战船将分散回各自所在驻防地了。

    大部分商人都走了,或者走内陆水运把货运到各地,或者直接泉州卖出拿银子走人,总之一片繁忙。

    李坚按照预计的处理了部分货,明面上的就换了几千两银子,这在船上算是不上不下一点不打眼,当然空间里金子银子的快堆成小山了,毕竟自己换回的都是价值高的,不说大家都知道的宝石珍珠有多贵,和银子的差价有多少,而自己空间里现在都算是养殖珍珠了,那量有多大。

    就说一小块沉香就换一堆银子了,不用说还有*之类的香料了,都是有价无市的,这些东西好多有钱的人平时花钱都买不到,下次这么大规模的出海还不知何时,平时只有很小的量流入楚朝。

    李坚只处理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和那些珍贵的东西比如那块龙诞香和好的宝石类得都没舍得卖,自己是不会在出海了,以后这类东西想要就要花高价买了,还不如留着,毕竟有些东西本土并没有出产,市面上的有价无市,贸易毕竟不便,留作传家或者自己打首饰给吴悠相当不错呢。

    这次回去就可以到期走人了,几千两银子回去肯定要“孝敬”一番,才好运作后路,不知道吴悠有没有想着自己,身体怎么样了,还等着自己吗?时间就在李坚的胡思乱想中过去了,终于船靠岸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看到那些得了消息等在岸上的人们翘首企盼着自己的亲人下船,李坚只觉着自己总算活着回来了。

    在人群中终于找到了几个熟悉的人,吴悠刘老等一见着黑黑的李坚眼泪都下来了,边说着“回来就好啊;回来就好”便把李坚迎回去,等洗漱完毕稍作叙话就让李坚先去休息了。

    歇了几天把带回来的东西礼物给各个人送去,都是些南边的出产各种水果绸缎之类不常见的,李坚专门采购回来送礼的。

    也和吴悠聊了分别的日子各自的生活,听着吴悠在码头拉货的见闻,自己走后的日常,说说自己船上的经历,听着吴悠日夜等待自己回来,每天打听船队何时归来,李坚便觉着自己这辈子有这么一个人等自己真的值了,想想前生自己孤单一人在外,无人管无人问的,现在自己有爱人对自己不离不弃,也有了好好生活的资本,觉着没白活一回。

    两人一边打算着以后到哪里重新生活,一边刘老帮忙办手续离开,花了近百两银子才算是全弄完,只要拿着开出的证明路引,到所在地衙门入户就好了,花费的比预计的要少多了。

    这次出海只要活着回来的都没少挣钱,管着处理这些事的都瞪大眼看着呢,怎么可能少要了,李坚知道肯定是刘老的面子,时间长了才知道刘老是从京城来的,算是来避祸的,已经几年了,他们将军还欠刘老救命之恩呢,能来军中避祸那背景肯定不简单地,这次也借了光了。

    忙忙乱乱的日子过去,李坚终于离开了营地,回到了村子里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才总算踏实下来,村子里的人看着李坚回来了无不羡慕,谁都知道出去只要活着回来都是发财的,就看有没有那个命和那个胆量了。

    两个人决定还是往南边走走,一是吴悠的身体毕竟损伤太过,太冷的地方对他身体不好,在一个在小地方毕竟不便,赚钱来就是花的,在这个小村子里整天鸡毛蒜皮的竟是事的,哪怕多吃个鸡蛋,每天买点肉都有人在背后说闲话,时间长了怕是被人盯上要出事的,毕竟大家都没钱就显得你个别了,不盯你盯谁。

    所以还是要到繁华点的城里去,虽然开销大但是赚钱的机会也多,哪怕买点良田田庄的也好买,所以两人收拾好就带着刘老给的书信决定先去京城送信,在顺着京城坐船南下。

    一路还算安全,毕竟走的管道,有时还和商队同行,看着他们的那辆马车一看就是拉货的,只能算是还算结实,穿的也是棉布,吃的是饼子就不像有钱的,总算平安到了京城找了客栈歇下,一路颠簸太累了,睡了一天才算缓过来。
第41章
    滚滚河水日夜不停的流淌着,不管如何世事变幻,沉默的旁观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这条宽阔的运河连接了南北的交通,从繁华的江南鱼米之乡到庄严的京城,每天都可见在运河上繁忙的船只往来,在交通不便的时代里,河运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运河沿岸的百姓因此受益不少,沿河的大的城池码头里,经济繁荣,不管是做工还是卖力气,温饱之余还可小有结余,加上这条河的重要性,沿岸堤防很是牢固,哪怕灾年都没出现过大的险情,就算干旱洪灾的也不至于出现全家逃难背井离乡的情况。

    在京城往南700里的运河边上,这里算是丘林地带,不像京城附近那样沃野千里,一个田庄最多就十几顷地的,这里靠河大片的沙滩荒地,往里便是小丘陵不断,山间平地不多,好地多是大户人家的田庄所在,加上交通不便,到城里码头比较好讨生活,所以人烟不多,零散的分布在山岭之间。

    这里算是京城下属的溧水城,因境内溧水河得名,溧水河起源于山野之间汇入运河,溧水城全境内多条支流,哺育护佑了一方百姓,饮水灌溉全都仰仗于此。

    李坚吴悠安居此地已经六年有余,当年在京城拜访完刘家给刘老送完信,就在京城盘亘一段时间,两人一起可以算是逛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不管是李坚还是吴悠从没像这么自在的时候,没有银钱生活的压力,身边有爱人相陪,干什么都是满满的幸福滋味。

    本来两人打算到处走走看看,等到遇到合适的地方在安顿下来,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了,了解了才知道这个时代不是你想去哪里都可以的,官府路引之类的没那么好开,出去了就算银钱开道还是有不少麻烦,就只好先把户籍办了安顿下来再说。

    详细了解了关于落户出行的规矩,就决定落户京城了,这样出行在外地行走比较方便,在刘家的介绍下两人就在京城置办起了家业,买房安家才好落户啊,所以买下了京城的一套房子,不算大,一个主院带着两个跨院,还有就是不算繁华街道的两个铺子租了出去。

    京城物价高不说,关键是像好的田庄铺面之类的,小门小户的有钱都买不到,市面上大多零散田地,也不好管理,还是刘家给介绍了溧水城,原来刘家老家便是溧水城的,近几代才安居京城,现在老家还有祖宅,每年都有人回乡祭祖的,那里衙门有老刘家远亲在,多少有个照顾,做什么比较方便,加上京城附近几个城池多有京里人家出去置办的产业,在当地一般人家也不敢找麻烦,毕竟谁也不知来的这位京城人士的背景来路不是,一般能落户京城再出来置办产业的,都多少有些背景,像是那家府上的亲戚之类的多不胜数。

    在溧水城两人一开始挑了相邻的两个庄子,都是几顷平整好田地带着几座小山岭的那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熟悉了当地环境,现在大部分时间两人都在溧水城度过,京城只是每年去收租子之类的,还是比较喜欢这里的环境和庄子里的生活。

    六年下来两人不但把原来的两个庄子打理得不错,还新增加不少田地。

    现在他们所住的地方,早不是原来的庄子了,还是在溧水城打开局面认识人多了后又置办的,周围有山有水环境不错,原本只是良田十几顷地的普通农庄,现在加上了不少山岭荒地和河滩地,面积加了几倍,反正比起良田这些又不值钱,但在李坚的改造下,早不是当年的摸样。

    看着山上的果树飘香,地里的庄家郁郁葱葱,原来的荒滩地也是瓜果不断,哪怕原来的烂泥塘现在都是荷香阵阵的。不管是庄子里原本的佃户还是来溧水城新结识的朋友哪个都佩服不已,这种植庄稼能成这样也是高手了。

    在小山脚下几座山的簇拥下有座青砖瓦房的大宅,占地面积很大,里边全是糯米汁加三合土与青砖建造的宽阔的房子,就连外墙都是,壮劳力那大锤都别想砸动分毫,毕竟这个时代城墙建造都不过如此了,南边的就算洪水泛滥城墙都是屹立不倒的。

    从宅子里出来一条沙石大路通往不远就是坐落着的一个山谷口,这里住着的都是在李家做工的或是佃户,出去就是通往溧水城的路了,从大宅往后还有山脚下的专门在山上做活的人居住的地方,山上除了果蔬出产,还有散养的鸡鸭羊等收益,整个田庄布局合理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的。

    今天在大宅里气氛有点紧张,雇工仆役们来来回回的忙碌着,正房门口就看见李坚来回走动着,嘴里还念念有词,“老天保佑一定平平安安,再也不生了”之类的话,边上的人见过了一次,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房间里不时传来闷痛的哼声,虽然李坚知道自己备好的山参等都是最好的,空间里的泉水好东西的更是不断,吴悠的身体调养的更是不错,特别是生头一个小子之后做了双月子,把以前的亏损暗疾的都养好了,但是想到这次是双胎,想到就算是现代都那么多生不下来剖腹产的,这里可没有,还是紧张的全身冰凉冒虚汗。

    刘老看不过去了,“行了你快做下吧,是你生还是他生啊,你这样他不等生完你先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