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随身带着侯府重生 >

第25章

随身带着侯府重生-第25章

小说: 随身带着侯府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并没有收到筱瑜任何短波,筱姑娘对这种挑衅从来都是漠视,本姑娘不把你当盘菜,你还不到挑战我的级别,哪边凉快呆哪边吧,小丑蹦达一下可以取乐子,蹦达多了可就有碍瞻观了。

    挑战就这样在一头热的情况下开始了,除了筱瑜本人毫不关注以外,全年级都知道了,连杨新丽都跑出来找她:“听说你们班的第二名在挑战你?”“错,是年级第二名,说错一个词人家小姑娘会生气的!”一边挑着碗里的土豆丝,一边寻思着什么时候有空把那件外套给冯少寄过去的筱瑜,心不在焉的回答着杨新丽的话。

    “行,年级第二,行了吧?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都还剩两天了,也没见你怎么看书。”杨新丽见筱瑜好不上心,有些恨铁不成钢了。

    “上课认真听课的,哪还需要临时抱佛脚?”昨天那些酱菜不知道有没有打烂,自己的就有一罐摔破了,嗯,不管了,这个星期回去再做些一道寄过去。

    说实话,筱瑜并没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神童细胞,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最擅长的就是做随堂笔记,将老师的重点记下来,重点去吸收理解,语文是不消说的,基础跟一般人不是一个档次的,文言文更是洒洒水的事,像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这些文科的东西靠的便是死记硬背,只要花时间去记了便没什么的,连英语都离不开记单词,对于筱瑜来说也就是数学有些难度,毕竟灵活性强啊,平时自己花在数学上的功夫相对要多很多,但应付个考试足够了。听说初中的语文数学是120分制的,赵晓金扬言自己要考738分,只留2分的作文分,嗯高人啊,自己可不想被高人踩,还是安静的呆在角落里的好,筱瑜很好心情的吃着自己的辣香见手青拌土豆丝。

    段考结束后的第一节课便是语文课,语文老师进教室的时候,筱瑜正在用铅笔画着她的素描画,这是入学以来美术老师新教的,这与自己往常使用的国画白描完全不同,注重光影明暗变化,对人物的神态描述更细腻传神,她一学便着迷了,正用2b铅笔刻画着冯隐竹与歹徒搏斗的场面,画纸是从邮局出来后到百货公司买的整张纸裁成,郭老师清咳一声,筱瑜立即将东西收进桌桶里。郭春华对于这个学生她是又爱又恨的,相隔这么多年又见筱姓,让她不由得一窒,她想起了筱家老太太,当年老太太如果同意两人的婚事,战哥也不会负气申请去建设兵团,如今阴阳两隔,徒留自己守在他成长的故土上。勾起了自己悲伤的回忆,又不得不欣喜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愧是诗书传家的江南大家啊!拉回思绪,郭春华看了看课堂下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一个个报发试卷,郭春华的习惯是从低到高的念,前面拿到试卷的都垂头丧气的,没拿到试卷的心里都打着鼓企盼自己是最后一张,显然老天爷没听到自己的祈求,赵晓金很快拿到了自己的试卷,105分,开门第一科并没有像自己的豪言壮语那样,恨恨的看着还没有被念到名字的筱瑜,结果念完了所有人的名字还没有到筱瑜,赵晓金的脸都气绿了,难不成她是最高分?不对啊,老师手上只剩下一张试卷了,通常是老师讲题的标准答案,难道她没交卷?赵晓金正想幸灾乐祸,顶头郭老师的声音传来了:“值得表扬的是,本次我们班有位同学语文考试得了118分,除了作文被扣了2分外,基础知识是满分,卷面干净整洁、字体美观大方,成为了老师的示范卷,这位同学就是筱瑜同学,大家鼓掌表示祝贺!”

    赵晓金红彤彤的苹果脸唰的成了酱紫色。
47、段考2
    作文案例讲解按照惯例由筱瑜自己诵读,当时全国都在学习赖宁的热潮中,学校的作文与时俱进的以写“你身边的英雄”为题材,筱瑜把那日的劫车事件写了进去,只是被劫持的变成“一少女”,用旁观的角度描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轻柔的嗓音传遍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细腻的场景描写、惊心动魄的打斗和跌宕起伏的情节立刻吸引了所有同学,有着英雄情节的男孩们恨不得当时自己在场,而冒着粉红泡泡的少女们则希望自己就是被劫持的人质,直到文章结束少男少女们从自己编织的梦幻世界中幡然醒悟,掌声阵阵响起,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她这是从哪个作文书里抄来的吧,哪那么容易就遇到歹徒啊,恰好就有个英雄出来救美?”

    同寝室兼同桌的肖梅不乐意了,这女人摆明了输了不认账,那姐还和她客气什么?“放你的屁,这事是真的,那天筱瑜回来还到校长办公室汇报过情况,隔壁班的杨新丽也在场的。输了就输了,敢挑战就要有勇气面对失败,这样找茬算什么好汉!”拜托,人家是女孩,不需要当好汉!

    “谁说我输了,现在还只是一科呢,还有六科,我就不信考不过你们这些乡下人!”

    “你骂谁乡下人?这就是你城里人的素质?”肖炮仗果然一点即着,甩开手上的卷子一副要干架的模样,筱瑜帮她收好桌上的试卷,对折压在文具盒下:“别用一颗鄙薄的心看待家境没你好的人,这并不是你的成功,那不过是你的父辈们所积的余荫罢了。身份的高低与她的户口并没有关系,靠自身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才是值得人尊敬的。”筱瑜一席话让原本开始闹哄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郭春华很诧异,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居然能有这么深刻的感悟:“筱瑜说得对,在城市没有出现之前,人人都是乡下人,户口的所在不过是长辈们工作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别,你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人家是尊敬还是看不起你,取决于你为这个社会做出过什么。我不希望以后还听到什么乡下人、城里人的论调,我只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番号。”郭春华顿了顿,继续道:“关于这次的作文,筱瑜写的的确是真的,这一点我已经向校长和你们的班主任王老师核实过了,我希望不要再听到抄袭这一类的字眼,在我的眼里,我的学生就应该是认真学习、认真做人的,我相信你们能做到,希望你们…也不要辜负我的信任!”

    八十年代城市户口享受着国家免费供粮,连新出生的婴儿都有国家补助,与乡下的泥腿子相比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工人阶级们都为自己端着铁饭碗而自豪,人们教育下一代的口号基本都是一致的:“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学校,毕业能分到一个好的单位,吃国家粮不用到地里刨食。”往常班上的同学都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两个派系,互相之间较劲攀比也不是没有的,郭老师课堂上的那一言明显超出了她们的认知,重点班的同学们似懂非懂的有了细微的心理变化。接下来的其他课程仍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政治、历史类向来最后一道大题为综合论叙题,就如同作文一样,历来是没有满分的,筱瑜在生物、地理、英语满分的情况下,以728分的总成绩高居榜首,得分最低的数学也不过仅扣了5分,而那些向来被称作乡下人的团体包揽了年级前三名,其中班长董海旁以709分排列第二,炮仗肖梅仅一分之差位列第三,整个班再次轰动了,一中作为全市的重点中学,能进来的都是各学校考进来的学霸级人物,能进到重点班的更是个中翘楚,虽说初一文理科差异还不明显,但能做到每门课都这么优秀的实属难得,学霸们再次回味了郭老师的那席话,听说住校的同学8个人一间宿舍,一层楼10个宿舍共用一个洗手间,宿舍里除了床什么都摆不下,洗脸盆什么的都是塞床底下的,每个人的衣服和书本都是放床上靠墙归置的,留下睡觉的地方翻身都困难,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家里没的比的,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她们仍然能努力不懈的坚持着自己的学业,真正对这帮从农村来的同学生出了敬佩之心。

    等红榜贴出告示栏后,筱瑜立刻发现自己成了猴山上被人围观的奇珍异猴,不想被围观,便早早的吃完午饭带着饭盒回了宿舍。深秋的午后,太阳懒洋洋的挂在半空,挥洒的炎热直铺大地,宿舍前的水泥空地上密密麻麻的放置着装满水的水桶,这是宿舍的女孩子们为节约两毛钱的热水费,利用炎热的中午阳光晒热桶中的水拿来洗澡,艰苦的家庭环境让来自各州各县的乡下姑娘们想尽了一切省钱的方法。筱瑜与杨新丽本不用加入此列,近几年来搭靠“彩云之南”杨村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杨大家也早就盖起了两层高的新房,杨新丽跟着筱奶奶和筱瑜学习刺绣也小有所成,在京城寄卖的绣品修个三五座大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然而她们都明白,想要活得更精彩就不能安于现状,但安逸的生活容易产生惰性,只有适当的艰苦才能磨砺人的意志。

    “筱瑜,能借一下你的课堂笔记吗,我们班这次没考好的,下周还要再考一次,拖后腿的要周六日补习。”张珍是特长班的学生,因画的一手好漫画而被学校特招的,成绩却是一塌糊涂。一中的每个年级分成6个班,一个重点班四个普通班,最后就是这个特长班,在这个班对学习要求不严,导师对孩子们的个人特长的发挥却很重视,初中的特长班不过还是一种雏形,并不算学校的升学率,她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三年后考取自己母校的高中特长班。一到考试,张珍的脑袋就成了浆糊,全靠筱瑜提供的课堂笔记度日,筱瑜的笔记与其说是课堂笔记,不如说是半部随堂笔记加半部读书笔记,本子上一部分用黑色字体记录的是老师讲课重点,而用红色、蓝色字体标注的就是课后吸收理解后的感悟,对于老师专业化术语半懂不懂的张珍来说,这份笔记尤为珍贵,连午休也不休了,提着本子去了教室悬梁刺股。

    当随堂笔记在张珍的推广下走红校园时,理市城西最大的迪厅,一男子穿过昏暗的小巷进入迪厅的后门,这个人便是逃脱了追捕的蛤蟆镜。“意哥,最近条子跟的紧,我们好多场子都被挑了,还有就是红龙帮已经知道了我们截玉的事,境外的几单大生意都被他们给搅黄了。”一男子见蛤蟆镜进来连忙汇报这一周多帮内的事务。“这些先别管了,等我们拿到玉,他红龙帮的人还不乖乖变成我巨狼帮的手下?现在最重要的是躲过条子的追踪,还有,去查一查理市所有的学校,找一个女孩,她是最后一个和陈昆呆在一起的,陈昆死前说不定会透露点什么。”男子正要询问女孩的特征,外面大厅传来叱喝:“警察临检!”
48、秋游
    红榜贴出的不仅是年级排名,还有交换生的名单,重点班最尾的五名同学被打散了分配到四个普通班,而每班第一名提着书包进了重点班,其实被算下去的五名成绩并未比新进来的几个差,只是学校的校规如此,沮丧的从此一蹶不振,有志的企盼努力一把下学期卷土重来,只能说这是一种变态的竞争,为的是给重点班的同学敲个警钟,你坐在这可不是稳如泰山,大把的人想挤掉你,如果不努力就把位置让出来给更需要的人,同时激励普通班的同学,史上就有三进三出的,如同鲢鱼效应。这几个人的喜怒哀乐并没有影响班上的日常工作,秋游计划提上了班会议程,地点提供了三个,在激烈的投票选举后定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