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 >

第48章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第48章

小说: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为难得的是,他手中这台APPLE_II型个人计算机是八十年代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之一。被众多计算机爱好者称为“神机”,而那本红色封面的计算机参考手册,则被大家称之为“红皮书”,是个人计算机历史上最为全面的一本计算机技术书籍。

这红皮书已经彻底超出了一般产品说明书的范畴,可以说,完全是给计算机爱好者和工程师看的技术参考手册,出了少数一部分因为技术保密而故意漏掉的内容,里面包括了APPLE_II所有的技术细节。

有人甚至说,凭借这本参考手册,完全可以亲手制造一台计算机出来。

所以,很多人也将这本书也被大家称之为计算机DIY的“圣经”。

“红皮书”只有在前面几版的时候才随机发行,后来新的产品说明书逐渐将其中的技术细节给删除了,更多的是以一个用户的角度来撰写操作说明。

几年时间过去,市面上流传的红皮书也来越少见,进入国内的就更加稀少了。要是被国内其他计算机爱好者知道林鸿手中竟然有着这本“圣经”,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而且肯定会有很多人找上门来提出复印请求。

当然,林鸿此刻完全不知道手中红皮书的意义所在。

在他看来,这就是计算机的产品手册,他要想快速掌握这台电脑,就必须将其完全阅读一遍。

怀着激动的心情,林鸿翻开红皮书,跳过目录部分,开始从“GETTING_STARTED_WITH_YOUR_APPLE_II(开始你的APPLE_II之旅)”看起。

------

喜欢聊天的朋友可加群讨论,群号37835254

第一卷第七十九章火种

'奇qisuu书网'更新时间:2012…5…2014:13:03本章字数:3655

在历史上,第一款APPLE_II电脑于1977年6月5日上市,搭载MOS科技的1MHz6502微处理器,拥有4KB内存以及用来读取程序及数据的录音带接口。

4K内存?录音带数据存储?

不用怀疑,当时的内存的确只有4K,这还比第一代APPLE要大很多了。

使用录音带作为存储设备,原理和音乐磁带差不多,只不过音乐磁带存储的是模拟信号,而数据录音带存储地却是数字信号。

不过林鸿目前手中的这台机器,存储数据却不是录音带,而是使用5。25英寸的软盘。这是1978年的改进型号,外接式的5。25英寸软驱DISK_II已经将录音带替换掉了,这是个天才般的设计,而当初其制造者史蒂夫*沃茲尼克之所以要自己设计这么一个东西,完全是为了省钱节约成本,因为他们当时创业的时候很穷,穷到连买一台自己制作的产品的钱都不够。

“省钱”是APPLE_II的一个重要设计理念,沃兹尼克使用了许多奇思妙想和**的工程技术技巧来实现整个目的,这台机器使用的元器件都是最少最便宜以及市面上最常见的。

例如,这台机器的文字与图像系统使用了在当时已属过时的连接方式,据说是沃兹尼克认为这样可以节省一个芯片,以软件计算或做扫描线寻址会比另加硬件控制更便宜。类似地,在高分辨率图像模式中,颜色由画素位置决定,因此可由软件控制,又节省了转换芯片的费用。

但是,这台计算机上市之后,却很快风靡全球,成为第一台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个人计算机,受到众多计算机爱好者的追捧和改良。

“红皮书”大概七十页并不厚,但是林鸿却看得很慢也很仔细。

虽然他此刻脑海中已经装下了一本初级英汉字典,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单词不认识,这些单词基本上都是一些最近十几年新出现的专业性词汇和缩写。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阅读,出了一些专业词汇的缩写,其他单词他根据上下文连蒙带猜也能知道大概的意思。

这本手册总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然是对这台计算机的基本介绍,这部分才是给绝大多数用户看的内容。

第二部分则是介绍APPLE_II里面本身自带的INTEGER_BASIC编程语言。这个语言是沃兹尼克在一种名为TINY_BASIC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重新设计的,语法虽然差不多,但是运算速度和功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沃兹尼克在设计的时候,将这种语言的程序直接烧进了机器的ROM(只读内存)里面,这样就算重装了系统,BASIC语言依然还在里面,不会丢失。

这部分的语言内容讲的非常详细,不但有基本的语法和规则,还有一些程序实例,让初学者可以对照着代码输入进去。

这个时期的很多程序,都是需要初学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敲进去才能看到效果。这是计算机爱好者的乐趣所在,但是这显然只是小众爱好,绝大部分人对此根本不关系,要他们在计算机前坐上半个小时输入这么一大段代码,然后最终的运行结果却只是在显示器上画几个圆圈,那会让他们陷入抓狂状态。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详细介绍了APPLE_II的固件和硬件。

固件就是写入E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通俗的理解就是“固化的软件”。更简单的说,固件就是BIOS的软件,但又与普通软件完全不同,它是固化在集成电路内部的程序代码,负责控制和协调集成电路的功能。例如显示控制器里面就有这样固化好的系统软件,对其编程就可以对显示器进行操作,完成改变颜色,在上面画线之类的动作。

不得不说,这本书涵盖的内容非常详细,林鸿完全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他之前接触到的无线电技术,都完全是物理层次的电路实体,就算无线电波无法用肉眼看到,但也是一种现实存在的东西,可以用设备监测到。

但是,他今天接触到的软件,却是一种无形的东西。

软件就和语言文字一样,是人类无中生有发明出来的。

最让他觉得奇妙的是,软件的运行却是建立在硬件的基础之上。

软件俨然成为了人和机器之间的桥梁,机器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软件“告诉”操作者,而人要想对机器进行操作,直接和软件“说一声”就行了。

林鸿之前在晚上空闲的时候,就思考过有关人和动物区别方面的问题。

小时候,道听途说之下,他以为灵魂真的是存在的,可是当他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乱七八糟的杂书也看得多了,也逐渐明白,灵魂似乎是不存在的,至少从来没有人证实过。

虽然他从来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但他也隐约能意识到语言和智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因素。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他觉得语言和智慧就相当于是人的灵魂。

而今天,当他了解到软件的基本原理之后,他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类似的念头——软件不就是机器的灵魂吗?

这个念头还很模糊,只是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根本没有任何理论支撑,完全是他的感觉罢了。

不过,这却是一颗小火种,从现在开始一直深深驻扎在他的心底,此后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而成长,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当然,这是后话。

后面固件和硬件部分,有很多电路图和基本原理,林鸿一时半会看得也没什么头绪,无法完全理解,所以他只是大致简单的扫了一下。现在并不着急,等他将前面的都弄熟了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研究。

他正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中途孙武曾打过电话来,两人在电话中聊了一会儿,孙武听到林鸿接下来几天可能会跟着妈妈将北京游览一遍的时候,立刻强烈要求一起同行。他的父亲可没有时间陪他逛北京。两人约定好时间之后,这才挂掉电话。

虽然林鸿才第一次使用电话,不过却没有任何心理障碍,要知道,他以前每天都在打免费的“国际长途”,电话在他眼中,简直太简陋了。

他看了看时间,已经快接近五点,他母亲外出买菜还没有回来。

他的肚子早就饿得不行,只好走到大厅将之前放在案几上的苹果大口吃了起来,先垫垫肚子再说。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他来到书桌前,再一次启动了APPLE_II,“哔——”的声音响起之后,很快便出现了之前那个黑底绿字的画面。

--------

又到一周冲榜时刻。小强新书榜只呆了十天就下榜了,很悲催。今天晚上想试试点击榜,晚上十二点过几分的时候,会再有一章,请兄弟们顶起,点击+投票~冲上去了加更哦

第一卷第八十章你好,世界!

'奇qisuu书网'更新时间:2012…5…211:51:04本章字数:3695

冲榜中,麻烦登录起点账号阅读本章(很重要!)看完之后请投票,谢谢!

------

看着黑色显示屏中显示的绿色字符,林鸿这一次已经不想之前那样茫然了。

他现在已经知道,最上面显示的,是这台计算机里面操作系统的名称以及版本号。

林鸿这台APPLE_II搭载的操作系统,是APPLE_DOS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V3。3,在此之前还有V3。1和V3。2,不过之前的版本功能没有那么大,而且是基于磁带存储设备的。这个版本同时也是APPLE_DOS最有名也是应用得最广的一个版本。后来推出的苹果计算机,系统已经换成了PRO_DOS,是由微软公司专门定制的。

APPLE_DOS是苹果公司第一个基于磁盘操作的系统,在这其中自然又少不了天才计算机工程师沃兹尼亚克的身影,他参与了其中很大部分代码的编写。

看着显示器上那个跳动的绿色“”符号,林鸿伸出两个食指,然低着头看着键盘上的按键,在键盘上,印刷有对应的字母,他缓慢而又艰难地按下了几个键,显示器上缓慢而又艰难出现“CATALOG”的单词。

林鸿很是不理解,为什么将键盘各个字母布局成这样,A和B之间竟然相差那么远。

很久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种键盘布局被称为“QWERTY柯蒂键盘”,十九世纪中期就已经被发明出来,最初是为了机械打字机而设计的。

之所以做成这样的布局,原因在于机械式打字机的结构,其铅字杠杆的结构决定了当两个位置接近的铅字同时按下的时候就会卡死,但相对的两个相距较远的铅字就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后来计算机出现之后,这个布局就延续了下来。

艰难地敲入这个命令之后,林鸿他按下ENTER键,显示器上终于有了变化,一个长长的列表立刻显示出来,这是一个目录显示命令,这些内容正是磁盘里面所装有的东西。

看到这个结果,林鸿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

这是他输入的第一个计算机操作命令,虽然过程很简单,但依然让他觉得很兴奋,也很激动。

看着这台计算机在自己的操作之下,然后开始有所反应,这种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征服感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

这或许就是男孩子喜欢各种玩具,各种机器的主要原因吧。

接下来,林鸿开始根据参考书上所讲述的内容,将所有命令逐个逐个地试验着,然后观察着结果。看着显示器上不断闪过的各种信息,他心中的成就感无以言表。

APPLE_DOS操作系统比较简单,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系统命令,例如之前林鸿用的“CATALOG”,英文的意思是“目录”,功能就是将磁盘里面的文件目录给显示出来。还有“INTBASIC”,就是进入INTAGER_BASIC语言编程状态,打入这个命令之后,就可以开始写入代码进行编程。

所谓的系统命令,其实就是一个个小软件。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