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 >

第134章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第134章

小说: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朋友linus。”

林鸿立刻将这封电子邮件中的两个附件下载下来。

其中一个附件包很大,而另外一个则是文本文档。

林鸿将文本文档打开,阅读起来。

“gcc?”

他看到这篇文档,主要是对gcc的一个安装说明。

“竟然是编程语言编译器!”

看到这里的内容,林鸿顿时眼睛一亮。

他正在为这个问题而烦恼,因为之前他在熟悉minix操作系统的时候,根本没有看到可以用来编程的软件,这样一来,他就无法在里面进行编程开发。

因为操作系统平台不同,在另外一个平台上开发的软件,除非是特别定制模拟,否则根本无法在另外一个操作系统中正常运行。

gcc的全称是“gnuc语言编译器”,这是一套以gpl许可证所发行的自由软件。在许多类unix操作系统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功能非常强大。

linus将其进行了修改,使其可以顺利移植到minix操作系统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成功的在这个操作系统下直接开发软件,而不用专门切换到另外的平台上。

gcc编译器的移植成功,和bash程序一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鸿对此也觉得非常激动,他立刻按照文档中的说明,将gcc编译器顺利地集成到了原来的minix系统中。

他并没有停止,而是再次重启切换到dos平台下,将自己之前编写的cqcq源代码拷贝到软盘中,再重启进入minix系统,从软盘中将源代码读取出来,他要立刻将cqcq移植到这个平台上来!

在dos下,为了方便菲丽丝的使用,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图形界面,让其显得更加方便操作。

但是在minix下,暂时还不支持鼠标等操作,图形化界面完全被抛弃了,只剩下了内部的核心代码。由于cqcq的源代码本身就是用c语言编写的,所以林鸿的移植过程很顺利,针对界面进行重新设计之后,他使用gcc将这个平台下的程序成功给编译出来了。

林鸿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结果发现出线了一些由于粗心急促而造成的细微错误,进行修正,然后重新编译。

再次启动之后,终于一切正常。输入账号和密码,林鸿顺利地上线了。

……

第一百九十章移植

第一百九十章移植,到网址

正文第一百九十一章linux

'奇qisuu书网'更新时间:2012…9…923:51:29本章字数:5780

第一百九十一章linux

林鸿在minix平台上重新编译的cqcq软件版本没有图形化界面,相当于是专mén给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用户而准备的,要想查询一些信息,必须使用命令进行查询。e^看

他使用命令查看了一下在线列表,发现此刻竟然有三人在线,一个是他自己,另外一个是菲丽丝,还有一个cq号为10002的用户,昵称为lù西。

看来,这个lù西应该就是菲丽丝的姐妹了。

菲丽丝,改进后的版本感觉怎么样?

选择与菲丽丝通话,给她发了一条信息。

石头大叔,你上线啦?新版本比之前的要好太多了,太方便了!我的好姐妹lù西也在用,并且我都没怎么教她,很快就上手了。

是吗?那太好了。另外,我已经在里面加入了文件共享功能,你可以试用一下。

看到了,我刚刚还给lù西传了一个文件呢!我都用了这个软件这么久了,有什么变化,立刻就会知道。还有一个聊天室功能对吧?要不我开一个房间,我们三个人一起在里面聊天吧?

我现在有点事情,下次吧。你可以多找几个朋友来用用,如果他们有什么建议,你帮我都搜集起来,不管好的坏的都可以,回头一起发给我。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现在的这个版本很容易使用,我相信她们会很愿意加入的!

那我先下了,还有点事情。

嗯!明天我会派人去接你,可别将这事给忘记了!

看到菲丽丝的反馈,林鸿心情也非常高兴。

自己做的东西,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感觉的确不错。黑客们不断地探索着未知的世界,然后免费公布自己的成果,除了本身兴趣的内在动力,有很大因素就在于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虚荣心,只不过技术宅们比较含蓄,他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心,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由于minix下还是没有自己的邮件客户端,林鸿并不能直接和linus进行联系,不得不将编写好的源代码和程序一起打包,拷贝到软盘当中。然后再切换到ms…dos系统下,使用email将cqcq的软件包一起发给了linus。

这样,他们联系起来就可以更方便了。

接着,林鸿便重新登录到cqcq上挂着,一边研究着minix的源代码,一边时不时地刷新一下在线列表。TXT**

菲丽丝发消息过来询问怎么又上了,邀请他一起加入聊天,林鸿只好进入菲丽丝创建的聊天室中聊了一会儿。

可以看得出来,那个lù西的xìng格比菲丽丝还要更加活泼,一直旁敲侧推地询问林鸿的一些信息,问题显得非常lù骨,对方完全将林鸿当做是菲丽丝的男朋友在问话,搞得林鸿难以招架,只能敷衍说着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再次看了一下在线人数之后,他的眼神不由一亮,因为看到线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第四个在线成员,名为linus。

终于上了!

林鸿连忙和其他两个nv孩说了一声,从聊天室中退了出来,然后主动和lus打了一声招呼。

stone:你好,linus,我是stone。

linus:你好,呵呵!你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没想到我刚刚才将gcc发给你,你转身就在里面开发了一个即时通信程序!

stone:代码都是现成的,你知道,这并不是很难。

linus:在minix下直接和你对话的感觉真不错!stone,你给我的惊喜可不仅仅是这个。

linus:我还记得,在不久之前,你还是一个对计算机完全没有概念的火tuǐ,而现在,你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已经和我差不多了。

stone: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linus:你还是那么谦虚!stone,这个cqcq软件,是不是宣布你愿意正式加入这个cào作系统项目?

stone:当然!我已经完全喜欢上了这个系统,我喜欢这种了解一切的感觉!我决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你发过来的所有源代码都仔细阅读一遍。

linus:真是个不错的注意!伙计,我现在有一个新的计划,你知道,minix版权本身并不是完全开源的,作者对其还有所保留,所以我想重新重构这个cào作系统的内核。

linus:你听说过gnu项目吗?

stone:gnu?是不是gcc诞生的cào作环境?只在书籍上看到过,似乎是一个自由软件项目,但是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linus:gnu是一个类unix的cào作系统,由gnu计划推动,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完全相容于unix的自由软件环境,也就是完全自由的cào作系统。这个计划,最早是由理查德*斯托曼在1983年启动的,它是自由软件基金会最早致力的目标。

linus:虽然这些年来gnu虽然发展得不错,在上面出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软件,但是它的重要组件,也就是cào作系统的内核hurd却因为过于复杂一直紧张缓慢。

linus:我上周去参加了一个自由软件提倡者的演讲,觉得他们所提倡的gpl协议非常有意思,我的一个朋友也强烈建议我加入gnu自由软件的阵营……

接着,linus详细给林鸿解说了一下开源协议gpl(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详细内容,并且咨询林鸿的意见。

stone:你是说想做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并安装使用的cào作系统吗?

linus:是的。虽然minix也非常不错,但是这只能免费用于教育领域,你知道,当初我为了购买这套系统,可是huā了不少钱和时间。

linus至今还对那个经历耿耿于怀,他可是等了至少一个月的时间,huā费了一百多美元才最终将minix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

而市场上其他系统,都是商业系统,要想使用,必须付出不小的费用进行购买。

为全世界所有的技术爱好者编写一个完全可以免费使用,但是功能又非常强大的cào作系统,这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想法,不过这非常酷,不是吗?

林鸿对此自然能是表示强烈支持。

于是,他和linus在cqcq软件上讨论了一下重新设计新的cào作系统的一些细节。

在这方面,linus比林鸿要更有经验,因为他在这一块已经研究了很久了,再加上有minix的参考经验,所以基本上都是他在给林鸿讲述基本概念。

minix的内核采用的是微内核结构设计。

微内核结构由一个非常简单的硬件chōu象层和一组比较关键的指令或系统调用组成。这些指令,仅仅包括了创建一个系统必需的几个部分,如线程管理,地址空间和进程间通信等。

简单的说,就是内核非常小。这种设计思想的目的,是为了将系统服务和系统的基本cào作完全分离出来,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淡化到最低程度。

例如文件系统在微内核中也是作为一个进程,崩溃了也没有关系,再像其他软件一样重启一下就好了。

minix的作者塔能鲍姆本身就是一个cào作系统设计方面的教授,在设计这个系统的时候就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微内核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内核结构。

但是linus似乎并不喜欢这个设计,他认为把很多系统结构和cào作全部作为组建存在于内核之外,会导致安全xìng方面的漏dòng,很容易受到攻击。另外,微内核内部过于简单,其进程管理和中断管理的能力也非常有限,相对于minix这样简单的玩具来说,的确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如果想要实现更加复杂的系统功能,就有点有心无力的感觉。

微内核结构,更适合单片机系统,这样的系统甚至连文件管理系统都不需要,而且已经配置比较低,内核自然越小越好。

与微内核相对应的结构,就是宏内核。

ms…dos使用的就是宏内核架构,这个架构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内核将硬件结构封装起来,形成比较高级的虚拟接口,供用户空间的程序进行调用。

linus:我比较倾向于使用宏内核架构,这样cào作系统中的程序代码都是高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虽然可能会出现某个模块有bug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但是如果经过jīng心设计和改善,这样的问题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linus: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内核会让cào作系统的代码在硬件的运行效率更高,安全xìng也更强。

林鸿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在他看来,既然已经有案例证明两种架构都是可行的,使用哪种内核都无所谓,关键看怎么去实现它。

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项目是从minix开始启动的,可能linus是想要彻底拜托minix笼罩的yīn影,想要从根本架构上将重新设计的系统和minix区分开来。

stone:那么,给这个系统取一个名字吧。

linus:我早就想好了,freax,来自英文单词freak,有“异想天开”的意思,你觉得怎么样?

stone:听上去不错。末尾改为x是像minix那样沿袭unix的习惯?

linus:是啊,x的发音听起来更酷,不是吗?

stone:要不,干脆叫linux吧,就是你的名字的后一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