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春宴 >

第37章

春宴-第37章

小说: 春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他们于法庭见面的1年后,这个男子死于肝癌不治。

最后一面,告别时,他说,在你彻底离开临远之前,去寻找一下春梅。看看你不存在的故乡,也当替我完成答应过你的诺言。

她查到路线。先坐飞机,再坐火车,换客车,换当地小巴。一路辗转。形迹越来越荒凉,渐渐失去生机。路上看到因为地震而被劈成两半的山峦,裸露出来的白色伤口触目惊心。地动山摇,地球重新排列秩序。这种力量,人岂能抵挡。她已无法找到一个地方叫春梅。当地人的小巴,载着她穿越过迂回曲折的高山和田野上的窄小路径,始终在兜转。周围是望不到边际的冬季田野。黑灰色一片。草木萧瑟。

最终,车子停在一个一望无际的旷野里,远处是断裂和创痛的山峦。当地人说,这是地震之后改变的地形,如果想看到村庄的痕迹已绝无可能。哪怕是最微小的一块砖,都被覆没于地面之下。她在旷野呼啸风声中试图往前行走,越走越远。然后在旷野中心,看到一面异常静谧而碧蓝的湖水。

大湖呈现完美的卵形。孕育过人烟和俗世的气味和痕迹被扫荡一空。湖面上栖息过路灰雁,发出断续苍凉叫声。因为有人迹靠近,这群大鸟在突然之间振翅拍打,如同一股悸动的风暴,飞往空中远去。'TXT小说下载:。。'

在那一刻,她感受到内心一块沉静的凹陷。她从未见过故乡春梅。此刻她知道,它从未远离。它是她身体内部的骨骼和血肉。它不会消失,她的存在就是它在世间存活的凭据并且将继续延续。

她脱下一直戴在手上的属于贞谅的钻石戒指,把它丢进湖水之中。站在旁边,为这面与世隔绝因为地震而形成的湖,拍下一幅照片。转身离开。

她的余生再未回到那里。

她给远方的作者,写出最后一封电邮:

有些地方,不想再去,如同有些人,无法再见。不是对方消失或者无法抵达,而是在记忆里,它已成为终结的标记。它打包过往和历史。如果试图掀开微小一角,撕裂之后,倾泻出来的内容使人恐惧。这是一种禁忌,宁愿把它抛弃。如同一种封存,在死去的同时获得永久的生机。

因此,春梅已死,在我内心却复生寻找根源的意愿,茁壮有活力。我离开澳洲,依然从事义务工作,跟随一个人类学研究小组,来到尼泊尔与西藏南部边缘交界的高山深处。在海拔高达上万英尺的山谷之中,有一群波提亚人。我查阅资料,在地震中失踪的春梅,血缘上与他们有遥远而神秘的牵连。

跟随小组沿着开满杜鹃花的河流前行,穿越过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的山丘,攀过山脉顶峰,来到也许是世界上最高的与世隔绝的村庄。

在村庄里度过一个月。山谷中气候变幻莫测,阳光灼伤皮肤,疾风和冰雹突然而至,塌方和雪崩随时都会发生。这种生活方式、地理、气候并不使我觉得生疏。融入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一起烘烤碾磨大麦,酿啤酒,在田里除草,编织衣物,挤奶,制作干酪,参加驱邪、庆祝和祭祀的仪式。在屋顶平台上唱歌,在月光下盖着牦牛毛毯子睡觉。

在他们的脸上,我看到自己脸部的轮廓和眼睛的形状。感觉到世间万事万物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每一个微小个体都是宇宙神秘而不可观测的系统的一份子。在哪里都是归宿。与任何人都有血缘。我已适应在时间缓慢无所事事的地区停留,他们更注重生命的当下感。

离开村庄之后,我停留在加德满都,在那里加入国际性慈善组织,从事调研和教育。

时间给人的感受,有时是软的,粘稠的,潮湿的,像湿泥一样包裹,甩脱不掉,纠缠打搅。有时是硬的,是一面可用肉体贴近但无法打碎内核的墙。命运颠簸自有秩序。转折之处总有接应,做出安排。读《圣经》,读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中去往已定的地域,耶和华一路引领,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渺小微薄如人,在命运的旷野里,能否看清在前方移动着的云柱或者火柱。我相信我看到过。即使没有看到,也不代表它不存在。

、文、生活如同巨大的幻术。明知如此,步步还需艰难持重,全神贯注。我们渴望做一场离经叛道的嬉戏,如履薄冰,如蹈高空,并且最终不知所踪。爱是和真相共存的幻术。随时老去,随时死去。即便如此,为探寻和得到爱,为获得生命的真实性所付出的代价,依旧是这个幻术中最令人迷醉和感动的核心。

、人、即便,在爱呈现出真相的同时,它们注定在这此刻融为一体共同消失。

、书、迄今,我所经历的都已说尽。即便你从不回信,但我知道你在阅读。我所需要的,也不是回复,而是让你知道我的存在。我在这里,我以这样的形态存在。如此,我们之间便有了关联,这对我很重要。

、屋、我将停止写信给你,但不觉得需要跟你道别,因为我们还未曾以生命真实质地相逢交会。我不说再见。我期待你。

第七十九章 庆长。这里如此之美

他们认识已5年。她32岁,他45岁。她从未注意过他的年龄。他跟她在一起,身心如同热烈少年,为她竭尽所能提供能量,如同即刻被逼到角落消耗殆尽。他是带来火焰的人,不会熄灭,只会把她炙烧成灰烬。

庆长知道必须再次做出选择。她遵循内心指引行动,其实一早知道选择何在。如果一条道没有走到黑,走到死,她会执拗前往。或许,她的人生模式就是如此,上天已给过明确暗示。如同飞蛾扑火,冲向火焰的盲目和不惜是必经道路。灵魂以创痛为食并因此强韧,反复碾转碎裂,直到获得重生。

她对定山提出离婚,坦承一切。定山却为她顾虑,说,庆长,我与你结婚,唯一意愿不过是想保护你让你愉快。我能力有限制,但愿意给予你自由。只是想问你,你是否真的认为一段相爱的关系,需要为它做出俗世安排。也许它更适合作为一种理想一种仪式存在,你可明白我意思。生活伴侣需要的是理解和容忍,而非热爱。你看,我们相识近7年,从未有过争吵或怄气,我尽全力照顾你。而你和他,互相逼迫至死的个性,是否适合朝夕相处。你可想过。

她当然想过。

她和清池,性格里隐藏的强大自我一旦交战就难以和解。但如同缺陷的致命无可回避,他们对彼此的需索渴望也无法被搁置。她的理性告诉她,许清池这样的男人,只能和于姜这般温柔浅薄处处以他为重的年轻女孩共存,他并不允许女人时常以智性和个性来挑战他。她的理性也告诉她,像她这样的女子,定山是合适伴侣。他冷淡,缓慢,却怜悯和容忍她,以善良宽厚与她共存,而不以占有性质的情爱征服她。

第八十章 庆长。他们开始同居

如果涉及情爱,务必会衍生出痛苦、怨怼、失落、不足种种人性之负面。但若没有热爱和占有,没有纠缠和交战,情感也不过是形同虚设,无法抵达边界。这是矛盾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理性即使清醒自知,抵不过内心对这段关系进行实践的意志。或者说,这是她始终持有的叛逆之心。

事实上她并不认为与清池的关系,能在世俗中得着安稳。离开上海,离开历史,离开种种过往拖累和包袱,离开污泥沼泽般四处打转而无法超越的生活。这些事情,她年轻时要求自己做到,但现在知道人的卑微渺小及在某种秩序面前必败的境地。无可置疑,与清池的关系,是她挑战现实存在又一个出发点。

如同一同对她求婚的应允,见面5天的男子给了她一条可以实行叛逆的道路。虽然她最终是独行。她生命中的巨大改变都由男人带来。与其在一段安全僵滞的关系里衰老并失去力气,宁可在一段危险全新的关系里获得对自我能量的检验。最差的结果是什么。她心里想,不过是死。那又如何。

她说,定山,即便如此我也要离婚。我反复两次,如果当初你不坚持结婚,也许我们可以一直平和相处和依存。我知道这是你对我的帮助。只是我不能说服自己放弃重新选择生活的机会。这是我的决定。是我要做到的事。

他说,或者我们可以先尝试分居。

她说,我要跟他去香港。这歧恋会使你我内心难以安宁,旁人也不会理解。我无法以拖拉的方式过渡,只能截然一刀处理。

他说,为什么需要旁人理解。旁人不知内情,又持有什么立场来评断或干涉。庆长,一个人忠于自我就是诚实。你选择忠实于自己。我做过的选择也是忠实于自己。我们并非演戏给外界评价。

她说,我是个随波逐流的人,走到哪里算哪里,因为我知道前方其实无路可走。你的处境与我不同,请让你的家庭宽慰。20万的钱由我负责,你不必操心。谢谢你陪我走过这段路。事实上,我不可能再获得如你这般善待于我的朋友。

他说,钱我以后有了能力会还给你。你对我没有亏欠。只有一个理由能让我接受你决定,那就是,你与他还没有真正走到终结了断的时刻。如果抵达那一步,你自然能解脱。此刻路未完,你必须继续向前。这些挫折创痛你只能独力承担,旁人无法帮你分担。庆长,你要坚强。祝你好运。

庆长离婚。32岁生日在香港度过。

香港,又一个中转站。清池送给她大束白色绣球铃兰和玉簪,一枚用丝绒盒子装起来的白金戒指,式样简洁,镶嵌一颗浑圆海水珍珠,背后刻着他的英文名字和购买日期。庆长戴了几日,不适应手指上有东西,想收起来,但清池不允许。于是她继续戴着它,洗澡睡觉都不摘下。这一年,她是许清池的伴侣。他们开始共同生活。

住宅位于上环临近山腰的公寓。房子属于他以前在香港的朋友,长期工作在美国,把房子以便宜价格租给他。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在上环能有一套150多平米公寓居住,已算是安稳。但这无法跟清池在北京的别墅相比。他毕竟为她付出代价。无法改动房间布置,满屋子都是别人的家具、用品、装饰。对庆长来说,这个房子,不过如同一个长期租住的酒店房间,不能算是自己的家。清池没有从北京别墅搬出任何东西,除了一部分衣服和书籍。于姜留守的别墅被当作仓库,保留他以前既有生活的所有内容。

他只是的确不再回去那里,不再见于姜。把除工作之外的时间都给了庆长。

他的状态有许多变化。初初上任,工作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做调整,日日早出晚归。45岁男人转换职业,在一个新的行业重新开始,是艰难行进。他不再是外企派到中国的高级雇员,失去住房补贴差旅报销等大块其他收入。新工作的年薪比以前高,但补贴失去很多,收入其实并没有增加。对于他一贯维持的家庭负荷和生活开支来说,依旧满打满算。

有时他会节俭。他们偶尔去高级餐厅,平时多去平民性的茶楼。吃完食物他要打包回去。庆长从来不是注重物质的人,以前跟清池在一起,因为他工作的性质被他带到各类奢侈场合,附带生活在这样的场景里,从不觉得是享受或虚荣,只是接受这些内容是这个男子生活组成的一部分。现在他失去。她发现失去的不是生活内容,而是他的个性失去余裕、慷慨和洒脱。形式上的特权被剥落之后,他的内心呈现出相应的软弱和变动。

他负担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