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信息帝国 >

第94章

重生之信息帝国-第94章

小说: 重生之信息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理查德。詹姆斯曾经在苹果公司干过,后来辞职自己创业,只可惜这伙计虽然心比天高,但奈何运气实在是不佳,连着创业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现在正在家里猫着呢,好像是在筹划第三次创业。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吴大伟联系到了他,给这个理查德。詹姆斯说了一下李想的计划。这个理查德。詹姆斯显然对李想的这个计划很感兴趣,答应在方便的时候来华夏与李想见个面,仔细听一下李想的计划,然后再决定是否跟着李想干。

    对于这个结果,李想当然是高举双手欢迎。在李想的计划中,国外的独。立子公司是必须要建立的,而且这个独。立子公司还是李想通盘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毕竟在李想的计划中,可不仅仅是单单掌握华夏的信息产业,北美、欧洲的信息产业也是李想计划中的一份子。这样的话,一个拥有美国人身份背景的国外代理人,那就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这个理查德。詹姆斯会不会答应自个儿,李想毫不担心。别说你一个两次创业失败的美国人了,就算把后世的奥巴马总统拉过来,在看到李想的计划之后,估计也得跟着李想干。

    没别的,李想的计划实在是太诱人了。大量的国际专利、大量的新技术、充足的自主权,这些对于任何一个美国人来讲,都是无法抵抗的诱。惑。

    当然,这一切现在还都是个未知数,只要那个理查德。詹姆斯来华夏,那么李想就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说动这个家伙。

    国外代理人的事情让李想的小心情兴奋了一晚上,结果第二天宏达无线电厂那边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那两条新生产线已经彻底安装并改造完毕,而且试运行的结果很不错,于是李茂生决定在12月1日这一天举办一个新生产线投产的庆祝仪式,邀请李想前去参加。

    这种事儿李想可推不得,人家宏达厂可是给自己扛活的,而且投入了上千万元建设的两条生产线投产,无论如何自个儿这个金主也得前去露个面啊!

    于是李想在电话中很痛快的答应了李茂生。

    可让李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昨天下午刚刚答应了李茂生,第二天一早儿,李茂生又把电话打了过来,同时告诉了李想一个非常非常棒的好消息,而这个消息也让李想兴奋起来。

    原来,昨天下午李茂生刚刚通知了李想之后,厂办就接到了一个让李茂生措手不及的电话。这个电话是国。务院办公厅打过来的,电话中明确的告知李茂生,说是总理将会在四天之后,也就是12月2日前去宏达无线电厂进行调研。

    那天在华夏科技发明奖的颁奖典礼上,总理曾经挡着总书记的面说过要去李想的汉唐实业进行考察,这事儿李想知道,也曾经给三哥的父亲李茂生提过,可这都过去二十多天了,总理一直没有下来视察,两个人将这事儿也就给忘了。

    哪想到总理竟然会在这个时候下来调研呢?而且还是在12月2日!

    反正李茂生是被这个电话给打懵了,当初李想给他提这事儿的时候,李茂生还以为是开玩笑呢,哪想到这事儿他妹的还就是真的呢。

    总理啊!那可是总理啊!堂堂的总理竟然会到宏达无线电厂这个刚刚起死回生的小厂子来调研,这简直比天上掉馅饼还要让人无法置信。

    李想也被李茂生的这个电话搞得有些措手不及,想了想,李想当场就在电话中对李茂生说道:“李叔,12月1日新生产线的投产仪式拖后一天,安排到12月2日举行,这么有意义的事情,一定得让总理看到,而且咱们还得请总理给咱们的新生产线剪裁!还有,厂子里的卫生一定要搞好。对了,英华厂的那些职工是不是已经开始安排上岗了?”

    李茂生说道:“英华厂的职工基本上已经到位了,过来的工人一共有五百多人,都是技术熟练的工人!”

    “那好,你给英华厂的老厂长打个电话,让他在2号那天也过来,英华厂的职工需要吴厂长带领,而且你得和吴厂长交代好了,让吴厂长多准备准备,估计到那天总理肯定会问他话的!”

    放下电话,李想挠了挠脑袋,宏达厂那边问题不大,可汉唐实业这边还有不少事呢,最起码刚刚装修好的那幢小楼得抓紧时间搬进去啊!
第一二一章 成功买入
    大厅中的冷清,也给李想和海魁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负责接受委托买卖的窗口没有人啊,要是赶上大牛市的时候,在现在只能通过窗口进行买卖的年代,几十上百的人在窗口等着排队进行委托买卖,光是排队就能够把你给急死。

    现在可倒好,持续了将近半年的阴跌,把大家伙儿的心气儿都跌没了,就算是再喜欢股票的股民,也架不住这么个跌法啊。

    九点半开盘之后,李想一看大盘的走势,心里就乐了。

    今天的大盘是典型的低开高走,然后在触摸到前一个交易日的低点之后,转头开始高台跳水。一开盘,大盘就跳空低开了12点,以402点开盘。或许这跳空低开的12点换在后世的华夏股市不算什么,可在现在,那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毕竟现在的大盘才四百来点,跳空低开了12点,那就是将近3%的低开幅度了。

    大盘跳空低开之后,迅速开始上涨,到了十点多的时候,一度触摸到了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点位,也就是说,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沪市大盘上涨了2。8%。

    原本挺有上涨动力的大盘,在某些沉不住气的股民的抛售或者是庄家的刻意打压下,开始迅速回调,很快就将大盘的点数打压到了开盘点数之下。

    而这个时候,才是李想准备介入的时候。

    不枉前世李想特意对这一段时间的大盘和个股进行过极为详细的研究,因此李想对于11月16日这个大牛市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大盘走势还是非常清楚的。

    到了中午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大盘已经逼近400点的心理关口,而这个时候,李想将早就已经填写好的委托交易单递进了窗口。

    李想递进去的单子有两张,一张是写着54。5元价位的海立股份的委托交易单,一张是写着46元价位的金丰投资的委托交易单。

    将这两张交易单递进去之后,李想随即又写下了两张委托交易单,上面依然是这两个股票的名字,只不过价格换成了55元和46。5元,然后李想又写下了两张同样的委托交易单,上面的价格换成了55。5元和47元。

    看到李想这么操作,一旁的海魁很是纳闷的问道:“七哥,你填这么多的交易单干什么?”

    李想笑了笑,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今天海立股份的价位我估摸着最低能够下探到54块钱左右的价位,而金丰投资估计会下探到45。5元的价位,因此第一份交易单我都按照我估计的最低价的价位上多填写了五毛钱,为的就是能够买进来。所以咱们必须在大屏幕那边一边看着股票价位,一边时刻注意着咱们能不能够成交。喏,看到大屏幕旁边的那台悬挂着的彩电没有?那里面会显示出成交的价格和数量。你记住刚才我填写的价格和数量了没有?”

    海魁点了点头,李想说道:“咱们这就过去看大屏幕去,时刻注意着这两个股票的价格和旁边那台彩电的成交情况,一旦咱们成交了,那么立刻去窗口去确定一下。而一旦股票到达了这两个价位,彩电上还没有显示出咱们成交的数量和价格,那么同样也要去窗口确定一下。如果没有成交的话,就将第二份交易单递进去,如果还不成的话,就将第三份交易单再递进去!”

    海魁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这是提前做准备啊!”

    李想笑着点了点头,没吱声。

    其实这两个股票最好的介入时间是明天,因为在明天,这两只股票都会继续下探,不过,明天这两个股票下探的时间非常短,很难把握住用最低价购买进来。而且明天还要购买天宸股份和南玻a的股票。尤其是天宸股份,那可是一个新股,想必购买这个股票的人会非常多的,因此明天大部分精力将会放在天宸股份上,这两只股票今天趁着人少直接购买就是了。至于价格,高也高不了多少钱,照着日后这两只股票都是上百元的价位,多出个一两块钱根本就不叫事儿。

    李想购买海立股份的数量是二十手,也就是两千股,如果能成交的话,那就是十万零九千元,至于金丰投资,李想则是购买了三十手,如果能成交的话,那就是十三万八,两只股票一共让李想花费了不到二十五万,至于剩下的那五十多万,明天李想打算用六十多元的价位购买七千股天宸股份,剩下的钱就全部用来购买南玻a。

    这是李想早就计划好的事情了,而且李想也同海魁详细的谈过这事儿,但为了让海魁再增加点记忆,李想和海魁找了个没有人的地方,一边看着大盘和彩电,一边再次和海魁讲述了一边自个儿的计划。

    海魁现在是彻底迷上了炒股,就在两个人嘀嘀咕咕的说的正上劲儿的时候,海魁忽然兴奋的指着彩电低声说道:“七哥,咱们的股票好像是成交了!”

    李想闻声看去,果然,在那台悬挂在大屏幕旁边的大彩电上,正显示着一条条的成交信息,其中一条就是海立股份图54。5元的价格成交了两千股。

    李想拉着海魁立刻到交易窗口去确定,结果果然是如此。

    两个人回到了原地方,一边说一边继续盯着大屏幕和彩电,一直到快十一点半收市的时候,金丰投资也成功的买入。

    看到两只股票按照自己的心理价位成功买入,李想也是很兴奋。只要不出什么天大的意外,那么二十天之后,金丰投资将会给自己带来百分之三百的回报,而三个月之后,海立股份的回报将会超过百分之六百!

    如果明天能够成功的按照计划买入天宸股份和南玻a的话,那么在三个月之后,这两天投入的这七十五万,将会变成最终的七百五十万甚至是八百万!

    看到这两只股票已经全部成功买入,李想很是兴奋的招呼海魁:“走,兄弟,今儿个中午咱俩好好喝两杯,庆祝一下咱们的发财计划成功实施!”

    海魁也是很兴奋,像他这种刚刚接触股票的新瓜蛋子,而且一上来就接触到这种动辄几十万的交易,把这孩子也兴奋的不轻。毕竟现在才是92年,远不是后世二十一世纪随便来个散户就敢投个十万八万用来炒股的年代。这年头,二十多万的资金对于海魁这种生长在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孩子来讲,绝对堪称是天量资金。

    出了工体,哥儿俩来到了新中街,看到有一家刚刚开业不久的川味菜馆,两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大笑着走了进去。

    这家川味馆子绝对是新开张的,门口玻璃门上贴着的‘开业大吉’四个大红字还崭新崭新呢,进去之后,屋里的桌椅什么的也是崭新的。一问老板娘,果然,这家馆子开张还没有三天呢。

    听口音,老板娘就是巴蜀人,而且据老板娘说,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