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神州飘渺行 >

第24章

神州飘渺行-第24章

小说: 神州飘渺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飞肩上挂着一个黄挎包,他将手放进去一阵掏摸,其实在交了报名用的画作后,里面就什么也没有了,显然这只是个完全是掩人耳目的动作。

    谨慎是个好习惯。

    取出一个小型急救包后,他快步走上前去,对那位焦急万分的县领导说:“您好,我父亲是开诊所的,我曾经系统学习过医疗救护知识,这位老同志眼下的情况很危急,不及时处理的话,恐怕会有生命危险啊!”

    县领导双手抓住赵飞的手不住摇动,眼睛却向那年轻人看去:“王秘书,您看……”

    王秘书看那老人随时有可能背过气去,就心急火燎的拍着手喊道:“都什么时候了,还等什么,赶快救人要紧啊!”

    情急之下,只怕明知道眼前之人是个兽医,也要让他试一试了,试了总还有一线希望,不试……!唉,死领导当活领导医呗!

    赵飞忙上前仔细观察,只见那老人呼吸急促,有明显的痰鸣音,眼睛瞪得老大,神智却很清醒,求助的望向自己,一张脸憋得通红,全身都已经开始出现发绀等现像。

    于是,他马上指挥众人,果断地说:“情况非常不好,赶快让病人平躺下,得赶紧处理。”

    赵飞在众人的协助下,让老人取仰卧位躺下,从急救包里取出一棵粗*大的针头,用棉球将老人颈部消毒,然后将粗针头在病人颈部的两个隆起的凹陷处,垂直刺入。

    在周围众人多双急切的眼睛关注下,赵飞并不慌乱,而是把意念力集中到粗针头上。

    不一会,他感觉手里的针头轻轻地滞了一下,有一点小小的阻力,知道这是触及到了气管,于是拿捏好力度,将针头轻轻往前一推,很快地便突破了,略微回抽,感觉有空气抽出,然后再顺气管方向稍往下推进,让针头末端暴露于皮肤表面,最后用胶布固定,以暂时减轻喉阻塞症状。

    经过这番紧急处理,老人的呼吸困难症状有了较明显的缓解,周围的众人,都暗自轻轻的舒了一口气。

    赵飞这才起身对王秘书说:“病人有呼吸道梗阻现象,我已经为他做了环甲膜穿刺处理,暂时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了,等急救车来后,送医院再做后续治疗吧。”

    县领导还在一旁不断的打电话催促救护车,王秘书拉着赵飞的手,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了!太谢谢了!要不是你刚好在现场,后果真不敢想啊……”扭头对旁边一个人说:“把那矿泉水拿上,一会要化验下,看是否含有有毒物质。”

    赵飞侧头想了想,摇头说:“倒是没有发现有什么中毒的症状,似乎是由于饮食的原因,引起了喉部严重水肿,导致一定程度的窒息。”

    那位县领导听了这话,如释重负般长出了一口气,赶忙解释说:“老领导比较偏好吃辣的,中午县政府请领导吃的川菜,普遍比较辣。午休后老领导说有些口干,也没太注意,没想到突然发生这种情况……”

    “那就是了。过量吃辣的刺激了咽喉,有时会使喉头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的会导致窒息,有的还须行气管切开手术。”

    说话间,旁边有两个人喊起来:“救护车来了!”

    一众人等喊的喊,打手势的打手势,指引救护车开到就近停了下来。车门一开,几个医护人员抬着一付担架,快速赶过来,两名医生简单的检查了一下病人的情况。

    一位年龄稍大的医生检查完病人情况后,向县领导报告说:“李部长,临时急救处治非常规范及时,现在需要送医院,进一步作全面诊治。”

    李部长没有答话,只是满腹心事的默默地点点头,挥了挥手。

    一众医护人员忙七手八脚的将病人放上担架,抬上救护车,然后又匆忙上车。不一会,救护车就一路上高呼着“乌拉乌拉……”疾驶而去。其余的人也忙不迭分乘停在旁边的两辆车追随而去。

    一瞬间工夫,哄闹一时的现场安静下来,就只留下了赵飞独自一人在风中凌乱。

    我擦,格先人板板的,这也太现实了吧,就没人管我了?真是婆|娘|上|了|床,媒婆扔过墙。算了,再耽搁下去,怕是赶不上末班车了!

    于是,他只得恹恹的向后门走去。

    虽说这件事,并没有直接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但仍使赵飞对自己修行后发生的变化,还是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终将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书画、医术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凡之处,而自己最为看重的,却并不是这两方面的成就。

    他对于自己的一身修为,更加充满了自信。

    虽说才刚刚筑基一重,但那也是修真手段啊!老祖宗说,眼下世上修真之术已经失传,嘿嘿,那么的哥这身本事,在这世上算不算顶尖高手了呢?
第二十九章 龙门派(上)
    “咻!咻!”

    两道窈窕的身影,在密林中疾速穿行着,所过之处,唯留下衣衫摩擦发出的声响,激起阵阵枯叶飞舞。

    要是赵飞看见了这两道身影所施展的身法,只怕是会重新修改自己头脑中高手的定义。

    这是两位身着白色衣衫的年轻女郎,一位年约二十七八,一位约莫二十二三,两人眉目间依稀有些相似,应该是一对姐妹。

    由于长时间的奔跑,两张俊俏的脸上浮现出了红云,妹妹的额头上还沁出了颗颗晶莹的汗珠。

    年长的女郎见状,便稍稍放缓了脚步。

    “姐,你说这次年考,你能不能进到第二名?”

    “没把握,估计很难!二师兄为人内秀,在修炼上有他过人之处,这一年,他的绵掌功夫一定更加出神入化了。”

    年纪小的那个姑娘哼了一声,说:“切!什么内秀,是木讷好不好?”

    “紫宛,别胡说,当心爹知道后骂你!”

    “才不怕呢!对了,姐,你说爹进入地阶后期这么长时间了,什么时候才能突破呀?”

    “这个可不好说,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我不也在玄阶中期徘徊了五年多了么?”

    这是一片浩瀚无垠的苍茫青山,位于华夏国西南边陲十万大山里一片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在一座山崖的顶部,有着一片开阔地带,这里草木旺盛,人迹罕见,更不为人知的是,在一面巨大的青石壁后面,竟藏着另外一片天地,生活着一群化外之民。

    这片天地,是一个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小山谷。山野上种着庄稼和药材,谷底有一个绿幽幽的深水潭,滋润着这片天地,沿水潭四周,建有大大小小连成一片的土木结构房屋,看上去和一般的村落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只是整个村落深藏在十万大山深处的一面大青石壁后,显得有些诡异。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和外界的人,有着一种气质上的不同,或许是少了外界的那些物欲的诱惑,这些人神态上显得很轻松,很少有皱眉头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很简单,除了劳作就是练功。

    没错,就是练功!

    因为这是龙门派内门的总坛驻地。

    提起龙门派,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道教内丹大派。

    龙门派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尊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为祖师,尊邱处机弟子赵道坚为创派宗师。因邱处机曾隐修陇州龙门山,故取名“龙门”。

    元初,邱处机被成吉思汗所尊崇,叹为神仙,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宗教。

    邱真人羽化后,尹志平、李志常、宋德方等龙门高道相继裔全真掌教位,当时全真道继续保持鼎盛,宫观云立,信徒无数,与正一道并列为道教两大派,而龙门派是全真道中最重要力量。

    与初期全真道在北方不同,龙门派传播的中心则主要在江南。

    明清时代,道教衰落,加上几次大的时局动荡,华夏国内的修真派也受到巨大冲击。

    由于修真门派对于修炼方法非常保守自珍,非核心弟子不得真传,对外更是秘而不宣,一些修真家族也是传子不传女,传徒不传婿,重要的关窍要领和口诀往往不存文字,完全依靠口授。遇到这种朝代更迭的大动荡,许多门派的大量珍藏资料遗失,绝技失传,尤其是一些口口相传的重要的内丹修炼方法的失传,对修真派的打击非常沉重。

    到了清朝,几乎所有的修真门派均已名不符实,一些底蕴深厚的大门派,多少还整理保留下来一些残缺的炼气方法和武功秘技,至于真正的修真方法则是荡然无存。这些大门派,被现代人称之为古武门派。

    当然,相对于只掌握了一些被称为现代武术套路的小门派和武校、武馆来说,古武门派已经是当今顶尖的存在了,往往一个古武修炼者在尘世的出现,都会引起武术界和政府的极度重视。

    无一例外的,龙门派也在历次浩劫中受到重创,致使其从赫赫有名的道教内丹修真大派的神台上跌落下来,成了当世仅余的古武修炼门派之一。

    虽然如此,龙门派在江湖中的地位仍不容轻视,它与峨眉派、龙虎宗、海宁皇甫家、衢州裴家被合称‘古武五宗主’,代表着华夏古武的颠峰水平。

    道家的修真,重在修炼“精、气、神”,使人脱胎换骨,既修体,更重修心,修体、修心齐头并进,尤其到了后期,修出紫府元婴后,则主要是强化精神层面上的修炼,摸索对天道的感悟。而现在的古武门派缺失了修心之法,只是依靠炼气和武技,达到强化身体筋骨,打通经脉的目的。

    两相比较,古武修炼主要是不断激发和强化肉身的潜能,使之达到超越常人想象的地步;而修真者强化肉身则是为了使之能够承受下一步的修炼,精神修炼使他们有了灵识,能够释放出灵力,他们的手段更多的是借大自然之力为我用,那种恐怖的摧毁力,绝非人力可挡。

    人定胜天,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古武的修炼分为黄阶、玄阶、地阶和天阶四个境界,每个境界又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高阶的古武者如今是越来越少了。

    即使是古武修炼者,也残留了一些炼气的方法,对环境的灵气程度也有所要求。

    只是在当今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寻求一方净土变得越来越不易,加上世人逐利和浮躁的心态对修炼的影响越来越大,花了数年时间,龙门派终于在这西南边陲十万大山里开辟了一片天地,称之为“龙潭”,将门派分为内、外两门,挑选精英弟子组成内门,并秘密迁入龙潭定居,非指派不得外出。

    今天龙潭内弥漫着一种和往常平和气氛迥异的味道,龙门派的弟子们均是行色匆匆,齐往演武大厅那边聚集,脸上还带着一股以往少有的肃然神情。

    而且,长期派驻在外打理门派世俗产业的弟子,比如梁赤衫、梁紫宛姐妹,以及在外打探各种消息的弟子,也均纷纷在龙潭内露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