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墨莲仙缘录 >

第16章

墨莲仙缘录-第16章

小说: 墨莲仙缘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罢,不待老道士挽留,一阵清风过后,丹室之内,墨非的身影便踪迹皆无。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玄门妙道,秋日泛生机
    郭道真在墨非相助之下,对于道法一途有了新的体悟。

    虽不说能立刻突破修为瓶颈,但是却隐隐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对于一个一心向道,而又不得门径的仙道修士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了。

    就好像一个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迷失了方向的旅人,能够在漫漫黄沙中,看到远处隐约可见的绿洲,那种欣喜、兴奋和由此而产生的满足感可想而知。

    墨非两世为人,这一世又是在红尘俗世之中历经波折,对于人心变化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对于老道士的心中所想,自是能够猜出一二。

    因此,在郭道真心中藏有此意,尚未明言时,便已经是心领神会。

    墨非为人谦和,在两次仙道聚会时,对这位白云观的老观主印象极好。

    知晓其道性深厚,人品颇为忠厚,便有心相助一二,因此此一番也并未有任何藏私,所以郭道真也算是受益匪浅。

    丹室内,墨非和郭道真盘坐在蒲团之上,品茗谈心,言笑曳曳,颇为投机。

    两个人都是那种稳妥忠厚之人,谈论中,很多地方都是颇为相合,倒是越发的惺惺相惜了。

    二人虽然仅仅是自身气机所感,但是磁场相交之下,却也是引起了周围事物的变化,一时之间,这个略略带着些许秋意的小院儿已然焕发了一片盎然生机。

    虽然不算是太明显,但是这要是细心之人自然可以从中法发现细微的变化。

    小院儿深处,一个中年道士正在清扫落叶,飒飒秋风吹过,不时有或金黄或火红的叶片从树枝之上飘然而下,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

    突然,中年道士微微一愣,望向前面一株夹竹桃,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异神色。

    只见这株树龄颇长的花木在满树的黄色叶片中隐隐投出新绿,似乎有小小的花苞在枝头一点点的抽出。

    不大一会儿,便是满树的芳华,在隐隐飘落的晕黄的叶片间,甚是显眼,令人不注意都不可能。

    中年道士心中惊异,这种现象显然已经超越了植物生长的规律,但凡花木,无不是春荣秋枯,四季轮转,而眼前的花木显然是打破了此种规律,使得这位中年道士心中疑惑不已。

    再环顾四周,愕然发现,以老观主郭道真的丹室为中心,院中植物的生机逐渐的递减。渐渐满树的枯黄,不见一点绿意。

    难不成这些都是老观主造成的?老观主果真修为精深,什么时候我也能达到此般状态呢,中年道士喃喃道。

    且不说他人心中如何想。

    却说丹室之内,郭道真和墨非相对而坐。

    郭道真笑问道:“不知道兄何时开始着手布置,自从那一日闻道兄于天台山布设大阵以来,日日翘首以盼,希望墨道兄能够早日进京。

    此番我神州大地道家布阵,不单单是我白云观,便是其他宫观的诸多道士都是如此。是以才有此一问。”

    墨非轻轻摇了摇头,这才笑道:“此番京华城一行,尚有一次同学聚会,待聚会结束之后,再行定夺。定然不会耽误了我玄门大忌。”
 第一百一十八章 气机交感,悟道之玄妙
    见老道士询问,墨非笑言:“正有此意。这天罡地煞阵势复杂,变化繁多,布置起来甚是不易。兵家有云‘兵贵神速’,早一日布置稳妥,也了却一重心事。”

    墨非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道:“只不过这阵势初始布置之时,都会有天地异象生成,天罡地煞共有一百零八处阵眼,便是一百零八个异象,怕是会在世俗中引起人心动荡。”

    “现在也管不得这许多,人心惶惶总比危难来时丧命来得好。墨道兄也不必考虑这些末支细节之事,不用我等多虑,自有国家相关部门辟谣。”

    言罢,二人相视一笑,顿时,一股清幽宁静的道意在丹室内缓缓弥漫,微妙至深,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天地宇宙之中,亘古恒存的大道在缓缓流淌。

    门外,垂手侍立的青衣小童儿不时的向丹室内偷看。

    小道童儿心中好奇地紧。作为侍候老观主的道童儿都会随时待命,不离祖师真人左右。今日玉霄观墨真人前来白云观,不知道和师祖密议了什么,师祖都把自己挥退了。

    青衣小童儿心中暗道:这位墨真人看起来好年轻,气韵翩然,修为又高深莫测,连郭师祖都对其恭敬有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够达到墨前辈那样修为境界就好了。

    想到此处,偷偷探出头去,看向丹室内。

    小道童儿虽然修道日短,但是仙道中人对周遭的环境氛围的变化最是敏感不过。此时感受到丹室之内隐隐有一股莫名的气势在不断攀升,缓缓向四周弥散。

    这是怎么回事?小童儿心中疑惑,正待凝神细观。

    轰隆一声。

    仿佛无边无际的宇宙,轰然炸开。原本静寂无声的世界顿时变得鲜活起来。

    小道童儿感觉自己正处在一片充满了盎然生机的山林之中,大自然的四时变化在自己身边悠然轮转:春有春花,冬有雪,夏有凉风,望秋月。

    空山青苔之上的一缕夕阳,静夜深林里的银白月光,自开自落的漫山芳华。。。。。。所展示的无一不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空静之美。没有孤独,没有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

    青衣小道童儿沉浸在这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所充溢的悠悠道韵之中,一时之间,似乎领悟了好多好多。

    突然,丹室之内,一声轻笑传来,仿佛高山之上飞流而下的流泉飞瀑,击落在山下青岩之上,溅起了无数的飞花碎玉,清朗温润。

    沉浸在莫名意境之中的小道童儿闻得这突然而至的轻笑声,顿时清醒过来。

    什么春花、冬雪、夏风、秋月,都在朗澈的笑声中消散不见,只有一片生气远出的飘渺道韵,在丹室之内悠悠飘荡。

    小道童儿心中似有所悟,仿佛抓到了什么,细细想来,却又是一片空荡,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小道童却是不知,适才墨非和老道士郭道真二人在丹室之内,彼此交流自身修道感悟。气机交感之下,丹室内道韵氤氲。被他人感应,便会生发出种种变化。对境观心而道契玄微,静极生动,动极归静,动静不二的清净玄机化作天光云影,万千气象。

    门外侍立的小道童儿也是有大气运之人。机缘巧合下,感应到这二人外放的气机,慧心生发,一点智慧灵光化作悠然清妙天机,直契空灵禅境,于一片空寂处,见生气流行。自是感悟良多,便是修为都硬生生拔高了一节。

    小道童儿感应到自身变化,心中惊喜。自己不久前尚在羡慕凌云师弟运气好,偶观师祖打拳,便心有所感,突破修为境界,自己何时会有这般好运。

    没想到,天台山的墨前辈来到白云观,与师祖密谈,却生出这般变化,平白便宜了自己,真是好机缘哩。

    不说小道童心中如何想。

    丹室之内 ;,墨非和郭道真缓缓收起自身气势。老道士一捻颌下雪白的长须,感叹道:墨兄道法果然是渊深如海,老道此番感悟良多,如有所成,全赖道兄所赐。”

    老道士郭道真两次闻听墨非**,获益良多,虽然自身修为精纯了许多,但是对于如何突破修炼瓶颈却是仍有些许未通不解之处,这段时间,在这白云观后院儿清修,仍是不得门径。

    此番见到墨非前来拜访,便生出问道之心。然三千大道,八百旁门,虽说道法繁杂,却也是各有门派。各家门派虽然也时常互通有无,但是大道玄机,却也多为敝帚自珍。

    老道士虽然心有所求,却也不好明言道出。

    墨非两世修道,心性通明,自是明了老道士心中所想,虽未有一言片语,却是把自身修道体悟全部外放而出。

    二人气机交感之下,老道士郭道真自是获益颇多。便是门外的青衣小童儿,虽然受制于自身境界不够,却也是受益不浅。

    闻听郭道真之言,墨非笑道:“无妨,无妨,天下玄门,万法归一,并没有什么不可言说之秘,郭道兄不要这般见外,我等本是同道之友,相互扶持乃是本分。”
 第一百一十七章 闹市净土,阵法分仙凡
    不说观中往来游人香客作何想。

    墨非在白云观老观主郭道真的引领之下,穿过层层重楼殿阁,迈步进入后院儿之中。

    举目四望,这白云观后院儿果然不同寻常。与外面诸大殿堂的热闹喧嚣相比,这里却是一片清幽,不闻片语喧哗之音。

    院中栽种四时花木,松柏青青,竹影摇摇,便是空气都是清新无比,配着蓝天洗练,天光云影,恍惚间,仿若仙家洞府。

    墨非慧眼观望,这白云观后院儿之内,果然布以阵法,把闹市之中的红尘万象都隔绝于外,同时又汇聚周围天地灵气,勾连京华城地脉,使得这里适合修道人所居。

    虽说大隐隐于尘世,却也并非如同普通人那般生活,而是在体验人生百态的同时,以仙家手段,化腐朽为神奇,在闹市之中生生点化出一片世外桃源一般的处所,以用于自身和门人弟子的修炼。

    而这白云观中的后院儿便是如此,被全真祖庭的历代祖师施展手段,虽说时过境迁,天地巨变,灵气枯竭,仙道修行环境越发的艰难,却也并非寻常之处可比。

    刚一踏进后院儿的月亮门儿,一阵轻灵之气便迎面扑来,令人神清气爽,与院外比较而言,俨然是两个世界。

    墨非笑道:“郭道兄,你这后院儿却是别有洞天,阵法相连,在这京华城之内,活生生开辟出这么一片净土,当真是大手笔。”

    “墨兄见笑了,这都是白云观历代祖师所设,老道我也不过是略略改动。

    现如今灵气枯竭,这后院儿中的阵法维持起来愈发的不易了。若不是这乃是京华城龙兴之地,或许这一处清修之所就不复存在了。”

    老道士言语之中唏嘘不已,如今大环境如此,却也并非白云观一家面前这样的危机,便是在三山五岳各处洞天福地中修行的玄门羽士,虽说是占尽了地利之便,却也是同样面临着这种尴尬的局面。

    把墨非迎进丹室之中,吩咐童子上茶。

    正是适才郭道真打拳之际,侍立在一边的青衣小童,听到师祖呼唤,连忙端茶进来。

    他心中可是好奇地紧。刚刚郭师祖急匆匆离去,言是有贵客临门。自己在白云观生活了五年,从未见过师祖如此失态过。这般急切,亲自迎接,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不知道是何方高人有这么大的颜面。

    自己虽说修道时间不长,却也知道师祖乃是仙道修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