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 >

第7章

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第7章

小说: 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不仅表示了爸爸对孩子的赏识和尊重,而且有效地鼓励和培养了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可谓一举两得。
  而如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方式。有些父母把许多事都替孩子“管”了,有时是因为担心孩子太小做不了,有时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这样一来,也许孩子会感到很享受、很快乐,但是换个角度看,父母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变得懒散。
  另外,那种凡事父母都说了算、不许孩子发表意见的“老子”式家规已经过时了,在新时代,用公平合理的方式制定家规,更能起到激励孩子严格自律的作用。
  赏识和鼓励在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要赏识孩子,所以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什么,而应该通过鼓励,让孩子自愿去做。在父母的强迫下做的事情,孩子不仅不会记住,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如果是他们自愿去做的,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比如,当你要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可能会说“等会再做”,可是过了很久,他也丝毫没有自己动手的意思。这时,父母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就干脆替孩子做完了。这样的纵容会使孩子养成懒散和没有时间观念的毛病。而正确的方法是问问孩子“等会”需要多久,让他明确说出一个时间,然后告诉他:“说到就要做到”。而不要说“等会就等会吧”这样太过宽容或者“给我马上去!”这样强制的话。
  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自律的习惯,可以克服很多不良嗜好,比如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游戏机。当他懂得约束和克制自己的时候,他就能够把握分寸。因此,在赏识孩子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对于孩子能够自己管好的事,家长可以多教一些方法,多尊重孩子的自愿,多赏识孩子的成绩,慢慢的,孩子就懂得如何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从而自然而然地就把这当作一种习惯了。
  当你希望孩子自觉遵守一些规则和制度时,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而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鼓励孩子遵守规则。你可以说:“来,像妈妈这样做。”
  平时给孩子制定规矩时,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且也要给自己制定一些规矩,让孩子觉得公平合理,以此鼓励孩子遵守规矩。你可以说:“来,咱们好好商量一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细节14  激励孩子战胜失败
小锋从小在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来到城里。他各方面都很出色,只有一点,我们都感到非常吃惊,他竟然不会骑自行车!
  为此,小锋给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
  在小锋###岁的时候,看到小伙伴们都开始学自行车,于是也想学。小孩学自行车,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跨上自行车。小锋学得很认真,但是为了能够跨上自行车,却吃了不少苦头,经常连车带人摔倒在地。
  在旁边扶着的父亲脾气很暴躁,一看小锋摔倒,就着急上火,大声地训斥小锋“笨蛋”、“没出息”。后来,小锋在父亲的骂声中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胆小,最后连跨上自行车的勇气都没有了。
  小锋最终也没有学会骑自行车。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始终对学自行车充满恐惧,虽然后来也尝试过几次,但心理的障碍让他每次都无功而返。
  失败是令人沮丧的,而别人的讽刺更让人难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笨蛋”可能会伤透孩子的心。如果来自失败的打击太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把一条梭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只要梭鱼饿了,张张嘴,就可以把小鱼吞进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鱼就冲上去,企图吞食小鱼,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
  这时,科学家取走了罩住梭鱼的玻璃瓶,但这时候备受打击的梭鱼已经没有了斗志。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鱼真是笨死了。其实梭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最后彻底绝望了。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很多失败和挫折。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去努力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成功,有些时候,需要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当孩子失败和碰壁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及时的激励,让他们鼓起再试一次的勇气,从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春节过后的几天,明明从电视上看到欢庆春节的热闹场面总少不了踩高跷,于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央求爸爸给他买高跷。
  爸爸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高跷的感情也很深厚,心想让孩子学高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意志,于是就到市场上买了一副。
  爸爸让明明坐在椅子上,很认真地给他绑好了高跷:“好了,站起来吧!”
  明明兴奋地想站起来,可是刚一起来,却又坐在了椅子上。
  “怎么了?怎么不站起来?”爸爸问他。
  “我怕摔倒。”明明回答爸爸。
  “没关系,站起来,往前走。”爸爸说。
  明明鼓起勇气,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可是刚迈了一步,就立足不稳,摔了一跤。明明的脸上顿时没有了刚开始时兴奋的表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恐惧。
  “摔跤没什么的,不管是谁,刚开始学的时候都要摔跤,不摔跤是学不会的。来,再试一次!”爸爸鼓励道。
  “不用怕,爸爸小时候也是这样学的,鼓起勇气,一会就学会了,继续!”
  明明虽然很害怕,但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脚下要动起来,看着前方,别害怕。”
  就这样,在爸爸的一次次的鼓励之下,明明终于学会了踩高跷。
  当孩子为“失败”感到恐惧或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不能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孩子明白,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再试一次,总会取得成功。
  孩子从小到大,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挫折。如果孩子在受挫后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常常会失去自信,变得软弱和退缩,而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则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还经不起挫折,因此一味放纵和满足孩子,从不让孩子受苦受累,孩子因此变得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从而让孩子逐步形成看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心情低落时,要鼓励孩子战胜失败。你可以说:“没关系,再试一次,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当孩子做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并产生恐惧或一次次失败的时候,你应该说:“不要怕,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大胆地去做,你一定能战胜它!”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细节15  鼓励孩子克服紧张
张女士的孩子快考试了,她怕孩子会因为紧张而影响成绩,于是心里非常不安。她反复告诉孩子“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紧张”,每天都叮嘱孩子“快去复习,别玩了”,“注意身体,别感冒了!”;在孩子复习的时候,她忙着帮孩子查资料、找例题、检查练习。
  最后,孩子对她说:“我本来不紧张,被你这么整天唠叨着,反而紧张了!”
  听了孩子的话,张女士一下懵了。
  面对考试或比赛,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些压力和紧张情绪,有时甚至会因为紧张而影响发挥,陷入“学得好考不好”的怪圈。作为父母,为孩子分忧解难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把“弦”绷得太紧,这样只会增加紧张气氛,让孩子压力更大。
  在孩子考试或比赛之前,父母不仅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也应该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理健康,别嘴里说着不紧张,行为中却处处透露着紧张,以致影响了孩子的考试或比赛。
  明智的父母要从赏识孩子的角度出发,积极地鼓励和安慰孩子,通过对孩子的赏识和鼓励,让孩子树立“只要努力,我一定能考好”的信念,缓解孩子的压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从容面对考试。
  小武要参加运动会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运动会,他报的项目是跳远。赛前的几天,小武很紧张,连做梦都在“跳远”。
  早晨起来,爸爸问小武:“快开运动会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这需要做什么准备吗?”小武疑惑地问爸爸。
  “那当然啊,只有做好了准备,比赛的时候才不紧张,你现在紧张吗?”
  “紧张,我怕自己跳不好,同学们会看不起我的!”小武说。
  “不用担心,让爸爸教你几招,保证你跳出好成绩,爸爸以前可是跳远运动员呢。”
  “好啊,那你快教我吧!”小武拉着爸爸的胳膊,着急地说。
  “好吧,首先你要有信心,‘其他同学都不如你跳得远,你才是最棒的!’然后呢,这几天你要多作运动,把身体活动开,到时候才能跳得更远;另外,你应该先在沙坑练习跳一跳,熟悉一下场地环境,这样到比赛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陌生了。最后再告诉你一个方法,那就是要把助跑的步子量好,你可以从起跳线往回跑,在速度最快的时候停下,并记下那个位置,下次助跑的时候就从那个地方起跑。你按爸爸说的试一试,如果不明白再来问我,好吗?”爸爸耐心地说道。
  “好的。可是如果我都按你说的做了,到时候还是跳不好,那该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相信你一定能拿到满意的成绩,即使今年拿不到好成绩,明年还可以再比,到时候还可以拿冠军!”爸爸把手放在小武的肩膀上,认真地说道。
  “嗯,我明白了,我一定会按爸爸说的做!”
  果然,小武按爸爸说的练习了几天,信心越来越足。在几天之后的比赛中,小武跳得非常棒,还获得了第一名。
  当孩子紧张不安的时候,父母要以身作则,冷静面对孩子的焦虑,帮助孩子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给孩子一些赏识和指导,让他明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即使失败,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支持他。这样,可以让孩子正确面对考验,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同时,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对孩子提过高或过严格的要求,要允许孩子出现失误,并对他的失误表现出宽容,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更加坚定孩子的信心。
  当孩子面临考试或比赛出现紧张情绪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赏识和鼓励。告诉孩子:“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相信你!”
  如果孩子担心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