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 >

第5章

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第5章

小说: 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因此,面对孩子的淘气,父母不仅不要感到生气和难过,更要给予赏识和鼓励。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淘气中看到他的创造性、想像力和求知欲,然后通过赏识和鼓励,让孩子在淘气中获得知识、掌握做事的方法,进而树立更为远大的理想。
  在孩子淘气的时候,我们通常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赏识孩子。
  竖起大拇指,告诉孩子他的“杰作”是多么神奇,多么棒。例如:
  “真棒!多么漂亮的坦克!”
  “太好了,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呀?”
  拍拍孩子的头说:“你这个小脑袋瓜里的好主意真是不少啊!说说看,你还能做出什么更好的东西?”
  

细节9  赏识孩子的大胆怀疑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到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即使被断成两截也可以活下去,并可能分别再生长出完整的蚯蚓。
  小女孩很好奇,一定要弄个明白。
  于是,她挖来蚯蚓断开两段,放在窗台上养起来。母亲发现后非常生气,狠狠打了她一巴掌,并把蚯蚓扔出窗外。
  对这个故事,###一位领导同志曾经沉重地说:“这位母亲完全没有想到,她这一巴掌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觉得这一巴掌,很可能就打掉一个女科学家。”
  怀疑就是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某个结论不轻易认同,更不随声附和。如果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怀疑,家长一定要珍惜他们的这种意识,而不能强迫他们认同自己的观点。
  孩子的怀疑是可贵的,他们的怀疑完全有可能结出科学的硕果。
  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写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却被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用实验推翻了。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这一科学发现竟然出自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之手,确实难能可贵!无数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自然奥秘,小小的聂利发现了;成年人没有怀疑过的来自书本的“定论”,聂利把它推翻了。
  《人民日报》的报道称,聂利的发现过程并不复杂:她先是很偶然地发现一只没了翅膀的蜜蜂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便觉得很奇怪,然后就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蜜蜂发声的真正器官。
  正如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一样,聂利发现蜜蜂发声器官的过程本身并不曲折,而关键在于聂利具有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权威提出挑战的精神。正是聂利身上的这种“离经叛道”和勇于怀疑的精神,比“蜜蜂发声器官”这个发现本身更具有价值。
  要赏识和鼓励孩子的怀疑意识,因为怀疑才能产生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轻信别人和书本,要勇于怀疑,在怀疑中发现事物的真实本质。
  不久前,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让法国的小学生和中国的小学生同时完成下面这道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超过90%的法国小学生对这个题目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显而易见,这些学生的回答是对的。而中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有80%的同学认真地做出了答案:86…34=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做出正确回答的同学竟然只有10%!
  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小学生的答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他通过对中国这80%小学生的调查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认为:“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不做的话,就连一分也得不到。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
  由此可见孩子的怀疑精神是多么的重要!而作为父母,应该好好珍惜孩子的怀疑,而不是横加干涉,浇灭孩子怀疑的火种。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就非常好。
  一天晚上,小路拿着语文书从房间里走出来,对妈妈说:“我觉得书上有一个字写错了。”
  “是吗?哪个字,让妈妈看看。”
  小路指着书上一个“他”字对妈妈说:“这个字不对。”
  “为什么不对呢?”妈妈问小路。
  “因为‘他’指的是小蝌蚪,小蝌蚪是动物,应该用这个‘它’。”小路一边说,一边在妈妈的手心里写了一个“它”字。
  “噢,你的怀疑很有道理,让妈妈看看。”妈妈把书拿过来,仔细看了一下课文,然后对小路说:“在正常情况下,小蝌蚪是应该用‘它’,但是课文中是把它当成一个找妈妈的小朋友来写的,这是童话里常用的方法,所以就用了‘他’,明白了吗?”
  “噢,在课文里小蝌蚪是妈妈的孩子,是和我一样的小朋友,所以用了‘他’,对吗?”
  “嗯,小路真聪明!”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里特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改变过去给孩子填鸭式灌输的消极模式,改变孩子被动的地位,鼓励孩子怀疑事物,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赏识孩子,就要允许孩子怀疑,培养孩子善于怀疑的习惯。
  当孩子对事物产生并表现出自己的怀疑时,不要认为这是可笑和荒谬的,而应该对孩子说:“你的怀疑很有道理,再说得详细点。”
  当孩子怀疑而试图去验证某件事情时,你可以说:“孩子,我们支持你。”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细节10  在别人面前赞扬孩子
一天,苗苗和妈妈从街上买东西回来,恰巧碰到了邻居家的母子俩要出门,妈妈对苗苗说:“这是李阿姨!”苗苗大方地问了一声“李阿姨好”。这时,邻居家的阿姨对苗苗的妈妈说:“你家苗苗可真可爱,又漂亮又听话,不像我们家这小子,整天就知道吵吵闹闹,只会淘气,真是被他给烦死了。”
  听完妈妈的话,邻居家的小男孩瞪大了眼睛看着妈妈,然后非常生气地说:“妈妈!我怎么不乖了?”妈妈并没有顾及孩子的情绪,而是大声地说:“你就是不乖,还顶嘴,整天就知道淘气,真烦人!”小男孩一扭头,自顾自地跑了。
  从此,邻居家的男孩像变了一个人,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天真活泼了。
  一次,他看到到妈妈下班回来,便躲在椅子后面不搭理妈妈。妈妈说:“乖孩子,过来亲亲妈妈!”小男孩不仅没有过去,反而非常怨恨地对妈妈说:“我不乖,我不想亲!”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作为父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别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更加强烈,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将会大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大脑还处在混沌天真的状态,大人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孩子的一切。当你漫不经心或火冒三丈地说孩子“笨”的时候,就是让孩子形成一种概念:我是天下最笨的孩子。孩子一次次地接受大人苛责,也就等于一次次地接受对自己的否定:我什么也比不上别的孩子。
  有些父母自己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而对孩子的自尊心却毫不在意,就算已经感觉到孩子受了委屈或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不以为然,认为小孩子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甚至有时还有意给他们一点小伤害作为惩戒。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因为这不但不能激励孩子,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让孩子怨恨父母,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赏识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对孩子要多赞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经常对孩子赞扬、鼓励,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赞扬孩子,能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做事的信心。
  因此,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赏识扩展到别人的面前,要善于当着别人的面赏识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充分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欣赏,从而激励孩子产生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一次,小东的爸爸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几杯酒下肚,几个人开始谈论起各家的儿女,可是他们都是在夸奖别人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夸奖自己的孩子。
  这时,小东的爸爸非常兴奋地说道:“你们都别互相吹捧了,我还就觉得我们家小东好,我这儿子既聪明又听话,还特别关心别人。就前几天,我干活累了,他还帮我捶肩揉背呢。儿子的小手捶在我的肩膀上,别提有多舒服了!”
  说这话的时候,小东爸爸的几个朋友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其中有一个朋友说:“小东真是个好孩子,我们真羡慕你!”
  “其实你们的孩子也都很好,只是你们光挑他们的毛病,却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小东的爸爸对朋友们说。
  小东在自己的房间里听到了爸爸和朋友们的谈话,心里高兴极了,他决心以后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爸爸对自己的赞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及早地发现孩子的长处,帮助他发扬长处,能使孩子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感觉到自己的优点所在,从而更加自信。父母在赏识别人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是让别人来赏识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有时,这比父母的赏识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在别人面前赏识自己的孩子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赏识孩子的态度必须是认真和真诚的。不能因为炫耀自己或者敷衍别人而故意吹嘘,夸大孩子的优点。
  二是必须有根有据。要根据孩子的平时表现来赏识孩子,不能因为赏识而赏识,凭空捏造事实,让孩子感觉你在作假。
  三是要适可而止。不要说起来没完,让孩子感觉不自在。要知道,赏识的话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说得多了反而无益。
  当跟别人说起自己的孩子时,不管孩子是否在场,都要怀着赏识和尊重的心态去谈论他,应该说:“我的孩子很棒,我很喜欢他!”
  经常把孩子的成绩和作品拿到别人面前欣赏,通过自己和别人对孩子的赏识和夸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你可以说:“看我儿子又得三好学生了!”“看我女儿的画多漂亮!”
  

细节11  要赞扬,更要激励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张辉得了80分,这个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妈妈。妈妈认为应该赏识孩子,就非常高兴地对张辉说:“不错啊孩子,恭喜你考了好成绩,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妈妈做给你吃!”
  本来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却被妈妈夸了一顿,张辉非常纳闷。不过他还是咽着口水告诉妈妈:“我想吃红烧肉!”
  晚饭,妈妈果然做了红烧肉,并对张辉说:“这是为你取得优异成绩专门做的,以后取得好成绩,妈妈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来,多吃点!”张辉看到妈妈是真诚地夸他,于是放心地吃了起来。
  原来考80分妈妈就这么满意,这还不简单吗。张辉一边吃,一边想。
  于是,张辉不仅没有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他想,反正妈妈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