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汽车超级读本-3 >

第97章

汽车超级读本-3-第97章

小说: 汽车超级读本-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的银杉群落和桫椤群落。金秀主要的土特产品有灵香草、绞股蓝、八角、木耳等。但在我看来,这里最好的物产,就是六密村的笋干。必须承认那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笋子,发好之后黄黄嫩嫩的,村里人喜欢直接放进锅里打边炉,和土鸡、蔬菜一起煮,有时也有从山里打来的野味。那些城里带来的电磁炉,此时派上大用场。 
    六密各家都在山上的责任田里种了不少竹笋,卖笋干是他们的一大进项。自家要吃鲜笋时去自家地里砍。没人去偷邻居的笋子,因为村里有严格的村规民约,对偷窃的人处以重罚。偷人家一根笋子,要请全村的人吃饭,每家至少要有一个代表出席。在这样严厉的约定下,村民们相安无事过着太平日子,希望辛勤耕作可以换来更好的生活。 
    金秀县将发展旅游业做为立县之本,正在大修公路。2004年五·一时,二级路可以直通三角乡,一条8公里长的乡村四级路也会通到六密村,那时候车辆进出就方便多了。在此之前六密只有一条荆棘丛中开出的崎岖山路和乡里连接,一台拖拉机的宽度,雨季连越野车也不敢往里开。朋友是第一个开汽车进六密的,我则是第一个开小轿车进村的。朋友看好六密,计划在这里搞农庄旅游。村里人自然非常支持,旅游业是使村子早日致富的捷径。 
    也许下一次再去六密,他们的农庄旅游已经火起来了。 
    江头洲村 
    也叫江头村,桂林灵川县的一个明清古村落,刚开发不久,民风淳朴。 
    《灵川县志》上说,江头村的居民,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明弘治年间从湖南迁来此地。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的后人遵从遗训,环村种植了莲花;并在村头建了一座器宇轩昂的周氏祠堂,就命名为“爱莲祠堂”。 
    理学大家之后也多出仕途之人,村中出了不少一门两进士、五代五知县这样的官宦之家,于是青砖大瓦房就成了古村落建筑群的主体。我最喜欢的,还是漫步在老宅深巷之间,看路面变换的图案——江头村的老路,都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头铺成,和那些古老的青石板路,又有不同。 
    江头村还没有门票,参观爱莲祠堂的游客,可凭自愿捐款。 
    龙胜矮岭温泉 
    华南最著名的温泉,位于矮岭溪边的幽谷中。十多年的开发多少使温泉景区变得喧闹,但它仍不失为可以休息一晚的好选择。景区内有很多夜市排档,竹筒饭值得推荐,用的都是新竹子,竹香妙不可言。 
    温泉景区门票:10元/人。 
    八舟河 
    位于贵州黎平县高屯乡,由喀斯特地貌景观、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景观、河、溪、库水域景观、丘陵草场景观以及村寨田园风光组成。就在黎平到锦平的公路边。八舟河的水车群,是公路上最具点睛之笔的风景。 
    隆里 
    位于贵州锦平县,紧邻黎平县境,在黎平到锦平的公路旁。黎平到锦平的公路原来并不从隆里经过,新修柏油路2003年秋天才贯通,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有着600年历史的隆里,一直藏于深山不为人知。 
    如果不是有隆里的路标,我很可能会错过,因为在隆里与公路之间,还有一片建筑挡住了视线,只能隐隐地看到一处关楼的顶部一闪而过。找一条泥泞的小路开进去,绕着城郭兜了大半圈,却没找到一个可以开车进城的门,只能回到东门外汽车站前,在斜坡上找个空当泊车。 
    迈步进得城门,一下子怔住了,脚下的石子路竟然全用鹅卵石砌成,龟背形的图案又竟然那么规矩,每一块鹅卵石必定有与它呼应的另一块。淅沥的细雨使城外的小路泥泞不堪,城里却好像为了欢迎什么人特地清水泼街了一样。走在这么清爽的石子路上,脚步立刻轻盈起来。 
    隆里是明代军屯制的产物,它在建筑布局上的封闭也就不奇怪了。而今城墙多已破败,惟有古街古巷古屋还保留着最初的风貌。隆里的民居多是砖木结构,也有本地干栏式吊脚楼。防火是城中大事,不仅每家院子里都备有清水,还在院落之间用砖砌防火墙。 
    隆里人的友善,一开始会让外来者有受宠若惊之感。那天我是街上惟一的游客,挎着相机游荡。对面走来、或者坐在自家门口的隆里人,多半主动投以微笑,问一声:“来旅游呀?”巷口有一个小女孩儿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模样煞是可爱,忍不住对着她按下快门。女孩儿的奶奶听见声音走出来,我便向她要地址,好把相片寄过来。地址记好了,奶奶一定拖我到家里吃饭,我因为还要赶路,再三不肯。不想她又追出来几步,塞给我一袋热腾腾的红薯。 
    车江侗寨 
    被称为“千户侗寨”,贵州榕江古洲镇车江大桥对岸车江大坝上。车江侗寨由三四个大小不一的侗寨连成,合称“三宝侗寨”。其中章鲁村是侗族语言标准语音、即侗语“普通话”的发源地。车江保留着完好的侗族生活场景,家家务农,户户纺纱,寨头村中有最古老的侗族祖先“萨堂”庙。 
    增冲鼓楼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从江境内,但距榕江县城较近,从榕江县城有新修的土路前往,31公里,小车可以通过。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秋,是现存最古老的鼓楼,且工艺精细,为我国木质结构建筑中所罕见。 
    鼓楼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侗寨建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由全寨人集资修建,侗族能工巧匠自行设计、建造。造楼没有图纸,数百上千根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心算。侗寨鼓楼的多少,根据寨子的族姓而定,一般是一个家族要建一座鼓楼。 
    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一般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多呈葫芦型,顶盖正中在1根1丈左右的木柱上套由大到小的5至7颗陶瓷宝珠,犹如塔尖,凌空而立。顶盖是绚丽多彩的楼顶,多为伞形。顶盖下斜面的人字格斗拱,像蜂窝百孔窗,周围木雕好似燕窝垒泥点,工艺精巧,造型别致。中部是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楼檐一般都是六角,每方檐角均为翘角,层层叠叠,重檐而上。自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楼身以四根粗大、笔直的长杉木为主柱,从地面直通楼顶。楼内雕梁画栋,鱼虫鸟兽,栩栩如生。下部是宽敞、实用的楼底,多为正方形,四周有宽大结实的长凳,中间是一个圆形大火塘。 
    鼓楼既是侗寨的标志、侗族族姓的标志,也是村民休闲、社交的场所,还是接待客人、集会议事的地方。旧时,鼓楼还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 
    重要提示 
    ⊙ 全程约1900公里,包括去往景点的路程。 
    ⊙ 路费约120元,主要用于广西的高速公路和二级路通行费,贵州境内没有过路费。 
    ⊙ 行程7…15天。 
    重要提示 
    ⊙ 瑶族,是中国南方的山地民 
    瑶族,隋唐以来就生活在五岭山区,有“五岭无山不有瑶”的说法。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广西的瑶族共有14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等瑶族自治县内。瑶族的支系较多,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花篮瑶、白裤瑶、蓝靛瑶、红瑶、八排瑶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自驾车乐园之三:侗乡苗寨瑶山(二) 
    无论是否有旅游开发,从江已经不再与世隔绝,岜沙人平静的生活早晚会被外面世界的侵扰打乱。会有岜沙人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古老习俗,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人愿意改变。对这两种选择我们都应当尊重。如果有一天,岜沙男人只为了观光客而保留发髻,对观光者而言,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岜沙村 
    贵州从江县,传说中蚩尤的后代,最正宗的苗族,苗族生态文化活化石。 
    参观岜沙村门票10元/人。 
    岜沙村距从江县城7。5公里,在老321国道上。因成年男人束发并带枪而闻名。岜沙人相信自己才是最正宗的苗族,蚩尤的后代。 
    新的321国道沿都柳江北岸向西直到榕江,柏油路,一经通车老国道便废弃了。但为了开发岜沙的特色旅游,这一段公路已铺上了柏油。造访岜沙前,刚好看到一篇报道,大意是说,由于现代观念冲击,个别外出回村的男村民不愿再捆发髻。从江县将拨专款和粮食动员岜沙村村民保护原始的男人发髻;并采取措施保护文化遗产,把岜沙古老的习俗纳入《村规民约》加以管理,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以使岜沙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不变调。 
    清晨,都柳江南岸的公路上云雾缭绕。山路迂回,对面雾中不时走出摇摇摆摆挑担的女人们,穿着前襟有艳丽拼图的苗服,担子里应该是熟了的橙子,担到县城去卖的。我惊讶地发现,有几个女人竟是打着赤脚。再向前,开始看到束发带枪的男人,岜沙村到了。施工截断了公路。 
    岜沙村正在建设的工程,都是上面拨款搞旅游开发的。我和一个梳平头的年轻人聊起来,知道他就是因为外出打工回来,不愿再束发。为什么?不舒服嘛。 
    不过岜沙村走出去的人并不多,踏上进村的石板路,立刻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时光倒转的宁静世界。岜沙村古木参天,吊脚楼层层叠叠地蔓延开,很多房子的屋顶,只铺了树皮,多少显得凋零破败。村里碰到的女人都不会汉话,对我这个闯入者她们只是行以注目礼。 
    肇兴侗寨 
    贵州黎平县,紧邻广西三江独峒乡,是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2003年10月入选中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  
    肇兴藏于黔、桂、湘三省交界的大山中,距黎平县城70多公里。尽管黔东南的公路情况有了很大改观,通往肇兴的山路依然崎岖嶙峋。肇兴彷佛是对艰难跋涉的一种奖赏,让人眼前一亮。 
    进得肇兴的寨门,一条水泥路直通街市,一旁是早年间铺就的石子路,年代久了,踩得光光的。石子路边,就是侗家的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这是一个兴旺的镇子,空气中,荡漾着侗戏欢快的乐音,笙歌阵阵。镇里很多人家都在搭建新木楼。两个侗族男人担了一棵光溜溜笔直的大树从身边走过,一问才知道是杉木。 
    肇兴是个大寨,七八百户人家,都是陆姓侗族,但分属仁、义、礼、智、信五团。因此寨中便有5座鼓楼,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相应的,还有风雨桥、戏台各五座。在街里走一圈,去看这些鼓楼、风雨桥,遇到的都是侗家人的笑脸,每个人都那么和善而且喜气洋洋。后来听说肇兴十几年前就开始有外国观光客造访,不禁惊讶,不在老外总能发现我们的国粹,而是十多年的“对外开放”后,肇兴人依然能很好地把持自己,依然淳朴热诚。希望“保护工程”之后,大批游人的涌入,不会太过削减肇兴人的淳朴。 
    侗族女人的头发大多很好,油亮亮的,全靠一根木梳或簪子盘在头顶,松了会随时再盘上。在肇兴街上,不时可以看到梳理盘缵头发的女人。 
    肇兴不少女人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