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汽车超级读本-3 >

第240章

汽车超级读本-3-第240章

小说: 汽车超级读本-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众真的迷失了方向!  
    丰田凭什么“封”媒体的嘴 
    转自:SOHU新闻 
    近日,丰田公司一定在为自己成功压制了中国媒体对自己的负面报道而洋洋自得。 
    尽管笔者在此并不想就事件本身说什么,只是想探讨丰田公司压制中国媒体对新闻与正义本身的探求的问题。但为了把事情说明白,还是要大致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讲一下: 
    3月14日,广州的两位凌志车主在天河体育中心怒砸爱车,原因是车辆存在刹车后竟会突然加速等致命缺陷(在美国已经收到30起类似事故的汇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已正式展开调查)。 
    据其中一位车主——广州增城的钟先生发给全国各媒体的公开信中介绍,广州丰田对该车相关问题的答复是:小毛病,这是丰田优良品质的体现。 
    砸车的诱因是:3月14日下午14:00点左右,钟先生与另一凌志车主到正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办投诉咨询活动的广东省消委会进行投诉。并约其他车主与当地媒体再次到广州丰田汽车特约维修有限公司投诉。令人吃惊的是,在沟通过程中,丰田方面竟然请来工商、公安人员。洽谈后仍然不能给予令人满意的答复。之后车主与记者在公安人员与众保安的“护送”下离开公司。 
    期间,已有多名汽车版记者表示已收到相关信息,告知凌志维权过程的新闻采访恐难发表。这才引发14日下午17:30左右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怒砸凌志的一幕。在当天赶到现场的十几家当地媒体中,各媒体汽车版记者至今无一发稿。 
    其实,车主的要求其实很简单:1、合法购买的车希望可以享受到公司规定的保修;2、对车子出现各种问题希望能及时找到解决方法,以消除安全隐患。 
    中国消费者的要求是不是过分,读者可以评判。 
    这件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暂且不论,许多媒体跑口记者接到不准报道的“招呼”着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媒体工作多年,对来自上面的招呼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现在外企竟然也纷纷学会了这一招,他们通常采用两手策略:一是把当地主管宣传的官员搞掂,需要的时候让他们打招呼;二是利用广告投放来要挟媒体,谁登负面新闻,广告费就没谁的份。 
    其实,以广告投放相要挟或其他手段来封住媒体的嘴,不仅仅是丰田公司一家的做法。 
    在许多媒体更多地在经济利益面前屈从时,普通百姓的安危被财大气粗的厂商视作草芥,我为此深感悲哀!   
    怒!论上海用车为人之道 
    君不见上海车如龟爬,人如蚁挪, 那个憋气,唉,一个字,怒!    
    若大的上海,多少好词美句形容着“国际化大都市,时尚,前卫。。。。。。”做上海人我不知道什么感觉,做上海的外地人,感触太多,不舒不快,可能上海人憋惯了(住弄堂,挤石库门。。。。。。),再来点也无所谓,做上海的外地人有比较有鉴别,今天不能不替上海百姓讲一个怒字!    
    买辆车,这在上海这个级别的大城市。在白领这个小群体应该不是多大件事吧。如果我在北京看中一辆车,贷个款领个牌,也就解决了。剩下的事情都是该有的事了。有了车那生活叫个美啊,生活半径扩了一个圈,从此过上悠哉的小资生活,工作努力,学习勤奋,与人为善,嘿嘿,我有车了呀,心态好。看吧,多健康多美好的生活方式。在上海,唉。找辆车多大件事啊,跑断腿儿也没发现几个不加价的经销商(有种说法上海是JS培养地。。。。。。)其一,其二,我想买想便宜的车吧,在上海的经销商何其少啊(了解后才知道,厂家如奇瑞,吉利,华普等都认为上海是“鸡肋”,有车先保障其它市场,上海在目前拍牌费4万有多的情况下排在最后吧)唉,范围那个小啊,门槛那个高啊。唉!其三,最可恶的加价费,为什么?总有人讲岐视,岐视黑人,岐视农民,岐视“上海人”!全上海老百姓都在被用车行业岐视着,凭什么,为什么,因为政府主导,上海人愿意?!    
    在上海,城颇大,买车用来代步可能是第一理由,应该纵观家用车市场,老百姓买辆车考虑得最多的大概还是5…10万的车型,取个中间值大概7。5万的车大家考虑得最多吧,买这个车价的老百姓都不是什么特别有钱的主儿。可是本月惊闻最低拍牌价已达43000元人民市,这还能是老百姓可以考虑买车的价格范畴吗?这就是政府提倡的无底价拍牌,这就是政府一拍脑门想出来缓解交通压力的良策。请大家不防静下心来想想,这个所谓的拍牌究竟养肥了谁,坑害了谁,保护了谁?    
    议:养肥了谁?    
    (1)       每个月拍牌得来的几个亿的人民币何去何从了?    
    (2)       厂商,经销商联合起来造就黑市,收了加价,哄抬拍牌费,在原有汽车产业高利润的基本上再夺一把金子,唉,太狠了!    
    议:坑害了谁?    
    (1)       上海的小老百姓们,被岐视了还不算,还一定要提着人民币去购买岐视    
    (2)         民族汽车产业在上海的门槛下不断的低头再低头,最终走出上海市场    
    议:保护了谁?    
    (1)       保护了贪官们的高官厚禄,政绩辉煌,拿一点点拍牌得来的钱,修个桥,造个路,搞个广场,成就了所谓的市长工程。。。。。。解决了就业压力。。。。。。提高了上海外在形象,强!    
    (2)        帮助国外的汽车品牌(人家有钱啊,上海的高官不知道多喜欢献媚)在国内建立汽车稳固的长城,唉!    
    我是上海的老百姓,我还巴望个什么呀!唉,不写也罢。。。。。。搁笔!     
    评论:加入世贸两年进口汽车冲击为何不明显?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对汽车产品的3年过渡期保护措施将于今年年底到期。从明年起,我国将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回顾加入世贸组织两年来的情况,被认为可能受冲击最大的汽车产业,由于应对得当;进口汽车严重冲击国内汽车产业的情况并未出现。 
    两年来,在进口汽车关税大幅下降、进口连年大幅增长的同时,国内汽车产业重组和外资进入明显加快,出现了高速增长,产销两旺的好势头。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40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超过200万辆,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并连续两年通过了世贸组织一年一度的过渡性审议。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开放汽车市场是谈得最艰苦的内容之一。经过努力,争取到了宝贵的3年过渡期。即从2002年至2004年继续实行汽车进口的配额许可证管理,汽车及其关键件的进口配额在2000年60亿美元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5%。同时,逐年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整车关税从2001年的70%(排量3升以下)和80%(排量3升以上),降到2006年7月1日的25%。 
    自2002年元月1日以来,国家已经3次下调了汽车进口关税,排量3升以上和3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分别由2001年的80%和70%下调至现在的37。6%和34。2%。分别下调了42。4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 
    在关税大幅下调、进口配额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有关部门认真分析承诺内容和我国汽车产业的承受能力,以及如何利用以履行承诺为契机来促进国内汽车工业发展。提出了有序竞争、优化结构、保证满足国内生产需要的思路,有效化解了加入世贸组织可能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冲击,同时扩大了跨国汽车集团对中国的投资和诱发了国内汽车消费需求的“井喷”,把对进口汽车的需求转移到了对国产汽车的需求。 
    在分配汽车进口配额时,主管部门安排了一部分用于生产配套的成套散件和关键件的进口,满足了国内生产企业及时推出新车产品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推出的轿车新车型达到80多种。新车型的推出替代了部分进口汽车,提升了国内汽车企业的制造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国产汽车的档次,为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扩大了就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以来,一直受到高度贸易壁垒保护的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有效管理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了逐步、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是汽车产销高速增长。二是汽车产品结构更加合理,轿车比重大幅提高。三是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四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五是新产品不断推出,尤其轿车新产品最多。六是汽车产品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七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有关部门在遵守承诺的前提下,对汽车整车进口采取了积极的引导措施,避免了整车的过度增长,同时促使进口汽车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使进口汽车成为国内汽车市场有益的补充。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汽车整车进口(含成套散件)达到172683辆,比加入世贸组织前的2001年增加了10万辆,其中轿车进口首次超过10万辆。但是,进口轿车在国内轿车销售中所占的比例比两年前还有所下降;从6%下降到不到5%。 
    在进口整车中占比例最高的进口轿车,出现了三大特点,一是档次越来越高,平均进口单价超过3万美元;二是排量越来越大;三是进口轿车基本上是国内不能生产的车型。主要是一些高档、豪华、有个性、一段时间内国内不生产的车。 
    在3年过渡期将要结束之际,一些国内汽车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入世贸组织两年多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随着汽车零配件国内采购的不断增加,一些国内汽车的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有的车型甚至低于国际价格。他们认为,即使在3年过渡期结束后,进口汽车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也是十分有限的。  
    我就是要开红QQ! 一个男人开QQ的五大理由 
    在我们国家,大家都习惯于按车的大小来区分公用和家用,也习惯于按照车的秀气程度来区分车的公母。而我一个大男人偏偏买了一辆大红色的QQ驰骋游弋于长沙的大街小巷。每当察觉到人们在看到红QQ时惊艳羡慕的神情转化为看到车里面的我时惊讶不解乃至不屑的目光,偶总是要在心里恶狠狠地骂上一句:我就是要开红QQ!!!  
    开QQ一个月零六天了,现总结我——一个男人开QQ的五大理由如下:  
    第一,Q Q够便宜。这一点特别适合像偶这样口袋不饱满的男人。拥有QQ的感觉和拥有奔驰宝马奥迪的感觉那差距真的最多只有5和100的差别。100除以5等于20,就算拥有大奔比拥有QQ感觉好上20倍,可是100除以0和5除以0的结果却都一样——等于无限大。这就很好地验证了:好车差车坐在里面差别只有那么大,可有车没车那差别就忒大了!冲这句话,买个QQ玩玩。  
    第二,QQ够漂亮。既然花了银子,当然要买个中看又中用的物件。奥拓虽然便宜却太小,像个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开奥拓像使用童工一样让人不忍;夏利老牌子,但是谁愿意买一的士做家用啊;昌河北斗空间够大,但是太平板,后窗装一排栅栏的话简直就是一小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