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汽车超级读本-3 >

第218章

汽车超级读本-3-第218章

小说: 汽车超级读本-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结束后,向东继续行驶,首先经过吉木萨尔县,路况很好,不经意会将车速提高到140码,但提醒司机注意减速,因为路边的村镇和来往的车辆也比较多。在经过兵团108团时,路上有个中国惟一的塔塔尔乡……大泉塔塔尔乡。 
    进入清朝时期繁华的古城奇台后,可以继续向东经土园仓到达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土园仓是省道228线的起点。 
    木垒县很小,由此进入东天山,到大石头乡,翻越天山,到达东疆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在天山里,路况很差,时速控制在50……60KM以内。山里会有很多的哈萨克牧民,注意他们的转场羊群,可以在遇见他们时和他们打个招呼。 
    (十七)省道304线:博乐市……温泉县(87公里) 
    路况好,两边是美丽的牧场,还有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 
    翻过温泉县的后山即可到达边境,对面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注意沿途的村庄和赶着羊群的蒙古、哈萨克族牧民。车速80……100KM。 
    (十八)省道307线:温宿县玉尔衮……大桥……拜城县……217国道接口(258公里) 
    路况不好,翻浆路段多,村镇多,人也多。但从这里可去克孜尔千佛洞。 
    从千佛洞出来到北面,接上217国道后,可去天山深处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也可去库车,接314国道到库尔勒或喀什。 
    (十九)省道309线:阿图什市……乌什县……伊尔克什坦口岸(221公里) 
    路况差,在帕米尔高原上行驶,除非有特殊目的,不建议行驶此路段。 
    (二十)省道310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塔孜洪乡(150公里) 
    这条路是喀什去往岳普湖县、麦盖提县的地区公路,路上村镇众多,人来车往,巴扎、驴车、摩托车甚多。 
    车速慢,控制在50……80公里以内。 
    (二十一)省道315线:乔尔玛……尼勒克县……墩麻扎镇……巴依托海乡(245公里) 
    乔尔玛是217国道上的一个牧民点,由此向西到尼勒克县,到伊宁县的墩麻扎、巴依托海乡。 
    沿途风景优美,天山南坡草甸满地,牧草丛生,车在峡谷中行驶,很有意境。 
    但路面多石子路,路况不好,注意两侧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牧民和他们的羊群。 
    (二十二)省道316线:尼勒克养蜂场……新源县……巩留县阿克吐别克镇(163公里) 
    沿途与省道315线相似。 
    (二十三)省道318线:北屯市……福海县……和布克赛尔县……额敏县(410公里) 
    出北屯市后即进入福海县,再行,经平地大湖……乌伦古湖,路况一般,但为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浅草地域。 
    偶尔有从阿拉套山刮来的大风,尤其是秋季,注意减速,控制速度在80…100KM。 
    此路在托特孔村附近接了一段217国道,行约30公里,即经和布克赛尔县的巴音敖包乡到和布克赛尔县城。再经额敏县白杨镇、喇嘛召乡到终点。 
    此路段在浅坡草地和矮山间行驶,车速快不起来,虽然人烟稀少。 
    (二十四)省道319线:北屯市……布尔津县……吉木乃县(196公里) 
    路况一般,浅草、戈壁、沙漠地带,风景一般。无要事,不建议行进。 
    (二十五)省道320线:塔克什肯口岸……阿热勒托别乡……喀拉通克矿 
    草原风光,浅山地带,蒙古族、哈萨克族牧场众多,适合于摄影、民俗、探险等。 
    路况不好,车速60……80KM。   
    驱动梦想西北行:夜宿葡萄沟   
    从德国开过来的旅游大巴 
    敦煌→吐鲁番 
    从敦煌市往北走,重新上G312,出了“一碗泉”收费站后,银毕车组的成员合了个影,3个带着头枕开车的男人一脸没有睡醒的样子。不知道警察叔叔看到这照片会作合感想。不过,这样也难怪,因为曾经在一个汽车网站上看过这样一篇有关开长途汽车心得的帖子,其中一位网友的体会就是:把座位尽量放平,人尽可能躺在驾驶座上并保证最舒服的姿态,最好能有头枕腰托之类的东西,总之,尽量减少驾驶者身体肌肉所承受的负荷(虽然我个人觉得这样开车比较容易睡着),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在用这样方法长途驾驶汽车之后,身上一般不会有太多酸痛的感觉,感觉就像睁着眼睛在床上躺了很久爬起来那样。 
    在G312上第一眼看到这景象,我还以为这是远方的一片湖水,可他异样的色泽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车去细细探究,跑了大约500m,气喘吁吁的我发现离开那段色块还有很长一段路,一想红毕和银毕已经开过我们很久了,如果执意要跑到那边上在折回,恐怕要花费不少时间,于是我放弃到那边上的想法,不过,他是不是湖我已经有结论了,因为走近了之后我发现,这湖面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动静,怎么看都不像是液体,沙子应该是他最主要的成分,沙湖,这样的称呼应该更恰当一点。 
    新疆的路是越来越好走了,在这段路上,有一段长长的下坡路,我们的赛纳在这里小试了一把极速,开出了220km/h,由于路面修的极其平稳,我们当时的感觉车子就像只有100km/h,并且线路笔直,没有前车,没有行人,开车这么几年,还是第一次达到这种速度。原来以为应该是会很紧张很不能想象的事情,居然在新疆用一部10多万的车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办到了。当车子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我们被一个警察拦了下来,说我们在限速40的地段超速,当时觉得,这下子又少不了要罚款了,可那个警察非常的和善,他见我们是外面来的,就高速我们说:“这次就算了,你们车队行进,千万不要开太快,控制车距和车速,注意安全。”我们顿时觉得,真是“警民一家亲啊!” 
    这三位晒得黑黑的新疆小伙子,是新疆伊犁人,其中1位年长的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另外2位是他的学生,他们一行三人计划利用暑假时间从伊犁走到北京,庆祝北京申奥成功。那部自行车是用来驼运行礼的,我们在公路边上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出门16天了。我们在出发之前,原来以为自己的这次长途远征是非常稀有的事情,并且应该是非常艰苦的。可在与他们相遇之后,我们不由发现自己旅行的方式是如此的“腐败”,开汽车,住宾馆,吃饭店……路走得越长,越发觉自己的渺小,这不仅是在和自然的对比之中,更是和在人的对比之中。 
    午饭在鄯善吃,店主是维族人,相当的热情,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不停的给我们的茶碗里倒水,并介绍给我们喝好喝的维族饮料“呵瓦斯”,照片中的帅小伙子是店主的儿子,刚见到的时候,他还羞涩的很,不过,一旦当他捧起了心爱的吉他,唱起动情的歌曲的时候,就完全忘乎所以了。当我们2台摄像机,三台照相机一齐对着他的时候,他看上去已经完全是个小明星,正在召开一个小型的新闻发布会呢! 
    到吐鲁番不去到火焰山就好像到北京去长城一样。以上2张是我们一行在火焰山的合影,当地的最热的季节已经过去,可气温还是有43度,在火焰山峡谷的底部有一条奔涌的土黄色小河,远处是绿洲,眼睛里头只有这2样东西能让身处火炉的我们感受到一丝凉意。 
    从火焰山出来,三绕两绕就到了高昌古城,一座典型的遗址型的人文景观,对这座城的历史我们和大多数的旅行者一样,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无非就是站在这残垣断壁之间感受些许古风情怀。在离开古城,到我们停车的地方的时候,我们的摄像师王冕却被一个小女孩子跟上了,或许那小女孩是看到了王冕身上的摄像机,觉得王冕一定到过很多地方,了解很多外面世界的事情。巧的是王冕也是从在新疆长大,并从新疆走出去的,对这个小女孩的这种想法共鸣良多。于是,2人就开始交流了起来:“小妹妹,你几岁啦?”“11岁。”“读几年级了?”“5年级。”看着小女孩手中提着几个闪耀着金光的铃铛,王冕以为她是找自己买东西呢,可小女孩只字不提卖铃铛的事,只是看一眼摄像机,又看看王冕。当时,笔者未在他们身旁,所以都是王冕转述的,按照当时王冕的说法,“那女孩眼中有爱”,摄像师多半是敏感的,对情感的捕捉是敏锐的。 
    所以,我相信他的说法。后来,那女孩拿出铃铛,送给王冕,并对他说:“希望你能到我家来做客,我的爸爸妈妈都很欢迎你。”王冕收了铃铛,本来也该找样东西回赠给那女孩,可寻遍四周,实在没有拿的出手的东西,只好拿出名片给那姑娘,说:“我们要赶路,恐怕没有时间了。”女孩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可孩子毕竟是孩子,转瞬间又露出了笑容,接过名片,转身走了,手捋着裙摆,脚步带着清风。没走开几步,转过身来,对王冕说:“我会给你寄葡萄干的!”嫣然一笑,走远去了。据王冕说,他当时怎么也不敢摘下墨镜,因为他自己眼中亦有泪水。这种旅行中的缘分真的很奇怪,有些投缘的人碰到了,无需多言,只要一个眼神就已知彼此的默契。这种缘分没有年龄、地域、性别之差异,碰到了,就定能有火花,可旅行中的相遇的最后结果往往是分道扬镳,略带凄凉的分别总是无法避免的最后结果。不过,我想可能谁都在期待这不期而至的邂逅吧。 
    当天晚上,我们夜宿葡萄沟,葡萄沟果然不同于新疆的其他地方,炎热少风,不过,却有一条冰凉的溪流奔涌在葡萄沟内,成为整个沿溪而建的村庄的中轴线。葡萄沟里看不到天,抬头只有那漫天的葡萄架,和穿过密密绿叶的阳光。随手摘下几颗,甜……不过,相比之下,小颗的葡萄比大颗的更甜,并且新疆的葡萄很少见到有我们传统认为的紫红色葡萄,基本都是黄色或者青绿色泽的,个体也不是圆形,而是长条形状,好像超级小号的冬瓜那样。夜宿葡萄沟,听着潺潺溪水之声,梦也格外香甜。  
    驱动梦想西北行:石河子印象 
    乌鲁木齐→天池→石河子→奎屯 
    从乌鲁木齐到天池的距离感如同从上海市内开车到佘山的感觉一样,一路高速,不消一会儿就能到。从山下进入天池景区的风景就同我们前面走过的路大有不同,不单是山上开始有绿树了并能够听到水声了,而且路上的车子也多了起来,以至于在快进入停车场的时候居然碰到了进入西部以来的第一次堵车。一看日历,哦,今天是周六,可能是双休日游人会比较多一点吧。在停车场找车位兜了半天才把车子勉强插进了一个小位置,要不是周遭景物差别太大,我差点以为自己是在上海某个大卖场的地下车库里。 
    由于带着比较沉重的拍摄设备,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通往天池的索道入口。停车场的拥挤很自然的蔓延到了这里,蜿蜒的队伍耗费了我们整整40分钟才坐上缆车,不过,已经很多天没有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了,排队让我们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人口密集的东部城市。 
    坐上缆车之后,一切都清静了下来,可能是因为天池池水滋润的缘故,天池边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绿树、青草和过去几天我们看到的漫漫黄土造成了巨大的反差。清风徐徐,大约15分钟之后,就到了索道出口。下了索道之后还要换乘电瓶车开上10分钟才能到达天池边。 
    天池有如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