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汽车超级读本-3 >

第176章

汽车超级读本-3-第176章

小说: 汽车超级读本-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肚子是自己的! 
    五月四日早9:58分,六辆奥迪、一辆捷达(北京的)离开酒店正式踏上归途。同样的路线,回京的时间多走一个多小时,用了整十二小时。 
    说起论坛车友这个集体,大家基本上都是从现实透过“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结识的,然后又通过现实的各种FB活动互相认识了各自的“庐山真面目”,已经被验证了N次的事实是:网络中的友情绝不比现实中的脆弱。能够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享受到铜子们的关爱,俺真算是此生有幸啊! 
    请让我说吧:谢谢你们了!各位辛苦了!多谢关照! 
    这次出行,大家都做出了无私的贡献,充分显示了团结和精诚: 
    昆仑、路易为坐火车的铜子们订购车票,并在大连提前为大家借好了旅行车,可以说非常辛苦,垫款、取票,还要冒自己陪钱的风险……。 
    鲍鱼、胡爽为大家预定返京车票、给大家安排住宿、联系旅行社,甚至到了大连还频繁使用手机漫游跟旅行社交涉,也是一级功劳的说。 
    就出游本身的体会来说,我感觉大家能够有缘聚在一起,结伴出行,已经是件幸福至及的事情,这实际上就是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最好体现,至于看了什么景点、吃了什么美味,偶认为应该排在其次。重要的是过程的参与,如果苦能够得其所,那么乐也就定在其中了。  
    康区风情录 
    历史上,从雅安算起,以西就算是进入藏区了。那时,雅安以西直到西藏东部叫西康省,首府就是雅安。其核心地区,就是现在的康定,所以,甘孜藏区也可叫康区。这里我要罗嗦的主要是在甘孜的见闻,所以,就叫它康区风情录吧。   
    1。金鸡关   
    成都到雅安,(老的318国道成都至拉萨段,就是著名的川藏公路)现在已是高速,一百多公里路程,一个小时就到达了,一路畅通。如果是老川藏线,这一段路,汽车差不多也要走半天。记忆中,川藏线上第一个兵站,就在蒲江境内的公路边上。过了这个兵站,开始进入丘陵地区,坡度也陡了起来。再往雅安方向,进入名山,就是荆棘关。顾名思义,遍布荆棘的关隘,当年有多艰险。翻过荆棘关,才能进入雅安城。当然,现在的荆棘关也与时俱进,改名叫金鸡关了,完全没有了旧时的险恶,呵呵,时代不同了嘛! 
    开车路过金鸡关的时候,正是早晨6点过一点,天麻麻亮,开始下雨了。放慢车速,和副驾讲起当年单骑闯关的故事。大概在八十年代中期,刚进入青春期的张大爷,血气方刚,骑着28圈永久自行车,驮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老舅,从雅安骑回成都。早上9点从雅安出发,居然在晚上9点就回到成都的家中了。当时,翻金鸡关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从雅安出发后,骑到关前,试着往上骑,坡太陡,最后是推着上去的,口干舌燥啊,心想上到垭口,一路冲坡下去,该有多爽。。。嚯嚯,上到垭口,驮上老舅,就冲将下去。这一冲不打紧,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赶紧捏刹车,手已经捏疼了,根本刹不住,只感觉的刹车胶皮和钢圈摩擦的震动,手一会就捏麻木了。山势越来越陡,风在耳边呼呼的叫,刹车是别指望了,心里赶紧盘算,怎么办啊,还是后座的老舅急中生智,跳下自行车,跟在后面活生生的把车拽住,慢慢才脱险。亏得28的永久结实啊,亏的当时对面没有来车啊,否则。。。 
    故事还没讲完,汽车已驶出成雅高速得收费站,雅安到了。下一站,就是天全县境内赫赫有名的二郎山。   
    2。二郎山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 
    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冈, 
    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那个被它挡, 
    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 
    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 
    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 
    不怕那风来吹,不怕那雪花飘, 
    起早睡晚,忍饥饿,个个情绪高, 
    开山、挑土、架桥梁,筑路英雄立功劳那个立功劳。 
    二呀么二郎山,满山哪红旗飘, 
    解放军,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 
    开发那富源,人民享安康。 
    。。。。。。   
    说起川藏线,谁不会想起这首《歌唱二郎山》呢。多少年来,川藏线和二郎山就是艰险的代名词。不管是主旋律的颂歌还是民间的种种传说,诉说的都是艰险而神秘的二郎山。劳动号子般的颂歌里歌唱的筑路工人,如今再看看今日的二郎山隧道,才是真正的人民享安康啊。现在半小时的车程,半年前需要等候双单日,五年前需要等待双单日和半天的时间,十年前需要一两天的时间,三十年前需要付出的可能就是旅行者的生命了。。。 
    汽车从雅安出高速后,向路标指向的多营方向进发。多营到天全的路段正在修路,路面坑坑洼洼,雨也更大了,打在挡风玻璃,车内的玻璃慢慢蒙上一层雾。外面也雾蒙蒙的,能见度一下降了许多。我也停止了讲故事,打开冷风,推到挡风档,车内的雾气立马减了很多。可是,外面的能见度还是很低,短短的一段路,岔路不少,而且标志不明显,货车和农用车跑在路上一点也不客气。我开始紧张起来,车速也慢了下来。这段路在平时根本算不上险,很平常的,可是,车内外的雾气和很低的能见度,让我想起过去的一段传说。据说,以前晚上翻二郎山,司机经常因为能见度的原因,坠下山崖,恍恍忽忽中,好像前面有路标指示,顺着它的指示,一头就栽下深渊,司机管这叫“鬼指路”。所以,以前二郎山一向是禁止夜间通行的。这只是传说而已,小心驾驶,拒绝疲劳上路确实是每个驾驶者应该遵循的法则。不久,雨过天晴,摇下车窗,车内的空气马上清新起来,大家又开始说说笑笑了。 
    说话间,隧道就到了,隧道的东边入口有一个很大的坝子,可以停车。冬天,过洞的车辆需要在这里撤下雪链,以保护洞内的路面。隧道全长4176米,通风和照明都不错,通过的感受跟上海的黄浦江隧道没有两样。出了隧道,路标指示泸定29公里,哈哈,才上午十点过,二郎山就算这样过了!可是,我们高兴早了,错过了绝世的美景,当然,这是后话。。。   
    3。泸定桥边   
    29公里的下山路,并没有想象的轻松,一路到泸定都在修路,半幅通车,虽然标识清楚,提醒司机注意路况地变化,路上还是碰到了两起车祸,都是车速过快,侧滑翻倒在路边。有货车也有轿车。 
    车到泸定城外,正在犹豫该往哪一条路走。路口的警察妹妹主动来到车前,啪,一个漂亮的敬礼,我心里咯噔一下,我可没有违章啊?!不等她开口,赶紧问,“警官,我们是外地来的,康定方向怎么走啊?” 以我的经验,遇到这种情况先下手为强,首先表明我们人生地不熟,本来打算问路的,即使不小心钻进了单行道之类,也打下了“不知者,不为过”的伏笔,嘿嘿。。。“这边是入城的道路,这边是过境路,到康定请走过境路!泸定桥在过境路前方,转过弯就能看到!祝你一路顺风!”我还没回过神,漂亮的警察妹妹已经麻利地做完一套标准手势,回到岗位上!乖乖,不但养眼,而且舒坦啊,这次我的胆子也大起来了,把车滑过去,头伸出窗外,腆着脸说:“警官,留个影吧!”不等她同意,抓拍照了一张,就开溜。 
    果然拐过弯,泸定桥就在眼前了。桥边的街道边已停满了外地的车辆,下来拍了张照片,就继续向康定前进。   
    4。康定溜溜的城哟   
    延大渡河逆江而上,很快,路边的里程碑告诉我们,康定城就要到了,路上土著的衣着,藏式村落,还有白塔和山腰上的玛尼石,都不停地提醒我们,这里已是藏区了。 
    中午时分,我们顺利到达康定。赶紧找到旅店,住下。简单修整一番后,计划到城中逛逛,去看看传说中的跑马山。说来也巧,房间里的电视正播出cctv-12的节目,世纪经典,《康定情歌》排在其中,熟悉的旋律传到耳边,更让我们激动不已。嘴里哼唱着“跑马溜溜的山上”,兴冲冲地上街去。 
    午后的太阳烤在路面上,虽然不烫,但是很刺眼,时不时彪过的风,虽然不冽,却让人喘不过气,不自觉地背过身去,躲避它。路上行人都是黝黑的肤色,偶尔几个“白人”都是内地的游客。 
    路边的阴影中,聚集着一堆堆的人群,严肃的神情,聚精会神地埋头清理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卖虫草的。冬虫夏草,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论根卖,大的有成人小指粗细,要价16元一根。彪悍的贩子让人望而生畏,赶忙一边摆摆手,一边撤退。其实,当天晚上,再次经过的时候,忍不过好奇心,和他们交谈,发现他们并没有看起来那样凶悍,也蛮和气的。而且对我们的相机流露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围上来。事后,我的同伴说,当他们围上来后,他心里紧张极了,马上拿出大城市的见识和警惕,贴在我的身后,从后面护住我的摄影包和裤兜里的私人财产。我倒是满口“扎西德勒”和他们打成一片,不亦乐乎。惹得同伴洗刷我说,“你小子走到哪里,哪里都有熟人哦”。嘿嘿嘿。后来,我们总结经验,到了藏区,就应该收起都市里练就的人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大大方方地和藏族同胞打招呼,你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到了城中的情歌广场后,我们决定改变行程,不去跑马山了,余下的时间,就在广场上观看当地人的节日庆典。  
    赛欧五一凉山行   
    路上风光 
    网友:夜夜不能入睡 
    五一凉山之行 
    终于有了自己的座驾OO了,两个月前我在买车时就计划大假时开回西昌,一是我不愿意挤火车凑热闹,二是想拉练拉练,以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 
    出发之前先准备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路途虽然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毕竟有540KM路,且大部分是山路,自然少不了N瓶矿泉水,N盒伊利纯牛奶,几包干粮,以备堵车时用。当然,要记录行程,还少不了带上刚买的数码相机。 
    4月30日早上7:00正,正式出发!天气不错,多云、凉爽。离开成都市区,进入108国道的成(都)——雅(安)高速公路,成都至乐山段是双向六车道,自然是试试车的性能的时候。我是胆小的人,瞬时速度曾上过150KM/H,但是也仅仅是上了后就赶快减油。一般在120左右的速度行驶,抵达雅安就8:30了,170KM跑了一个半小时,没超速。过了雅安就进入小山区了,这仅仅是在四川来讲,对于北方人来说就是大山了。一路无话,经过荥经县城后,就得准备过第一座大山泥巴山,从山脚开始算起,翻过整个大山花去了一个半小时。当然中途停下照相啦,歇息啦。泥巴山北山脚有5公里正修水泥路面,堵车时间半个小时未算。遗憾的是:在泥巴山顶遇到天气不是特别好,不然相片上应该能够记录到贡嘎山(海拔7556M)终年积雪不化的美景。虽然没有看到贡嘎,但是还是能记下二郎山的影子。等翻完泥巴山后,就到了花椒之乡——汉源的九襄镇,这个地方虽然是个镇,可南来北往的车辆都在此处打尖,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