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肖仁福解读赤膊工资 >

第7章

肖仁福解读赤膊工资-第7章

小说: 肖仁福解读赤膊工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张思仁就是张思仁,他很快就有了一个两全的主意。
  原来计生委一直没有单设工会主席,由一名副主任兼任,而按外单位的做法,工会主席是可配专人的,可以享受副团级待遇。张思仁想,何不把这个工会主席的帽子挪过来,戴到杨青玉的头上?一方面可让她腾出计划统计科长的位置来,另一方面也算是提拔了她,好把她的心稳住,免得生事。
  只是委里要增加一个副处的帽子,市委组织部不增加职数是不行的,张思仁就找到郭东南,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郭东南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点子,于是跟组织部打一声招呼,立即给计生委配了一个副处的职数。
  有了这个副处职数,张思仁便回过头来找杨青玉,对她说,杨科长,市委领导为了体现对计生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最近给了计生委一个副处的职数,用来配备一个专职工会主席。我想来想去,如果直接将你提拔为副主任,也不知几时条件才能成熟,你是不是先到工会主席位置上过渡一下再说?
  杨青玉一时也没明白张思仁的真实想法,只好把这看成是他对自己的关怀。何况张思仁说的也是事实,要想在近两年内把副主任的帽子戴到自己头上,的确不太现实,待遇先上去也好。于是就答应了张思仁。
  杨青玉工会主席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一下子成了副处级干部,杨青玉好像还感到比较满足似的。至于计划统计科长人选,张思仁心中早就有了谱。宣教站的李支农是郭东南的远房亲戚,前一段他往郭东南那里跑得格外勤快,郭东南要张思仁把杨青玉挪开,其意图自然是癞子头上的蚤子,明摆在那里的。
  就这样,张思仁顺水推舟,让李支农做了计划统计科长。
  对张思仁的良苦用心,一旁的方宏达最清楚。他佩服张思仁的心计,这样做可谓一举数得啊。但方宏达没去点破他,见了杨青玉,也不好说什么,只开玩笑说,杨大主席,你真是少年得志啊,年纪轻轻就是团级干部了。杨青玉说,我这个团级算什么?虚职而已。
  话虽这么说,杨青玉脸上却还是有几分得意。方宏达心想,杨青玉也不傻,莫非她却一点没看出张思仁的用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官帽(17)


  杨青玉任命工会主席的那个周末,河口县计生委邓主任带着计划统计股袁股长到了市里。

  前一次市计生委把河口县列入先进单位,很给了邓主任面子,也很给了河口县委县政府的面子,从而让邓主任保住了计生委主任的官帽,他心中也就感激不尽,特意上来感谢市计生委的领导。

  这回邓主任和袁股长不再送土鸡土特产,而是提了两罐高级进口奶粉。红包也是少不了的,七八百或千来块一个,根据委领导官帽大小和位置主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两个人先找了张思仁,接着叩开了方宏达的家门。开门的是方宏达的夫人侯玉秀。一见邓主任两个手上提着东西,侯玉秀忙把他们请进屋,笑笑道,你看你看,邓主任你们每次来都这么客气。一边客气地倒水上烟上水果。

  邓主任喝口水,说,好久没来看方主任了,想念老领导啊。方宏达笑道,我什么老领导啰?论年龄,邓主任你恐怕还是老兄吧?邓主任说,你是市里领导,我在县里当差,我们是上下级关系,怎能论年龄呢?

  调侃几句,又顺便说了些工作上的事情,方宏达瞥一眼桌上的进口高级奶粉,以及搁在奶粉盒上的红包,直言道,邓主任你们这么往上面跑,开支从哪里出?邓主任笑道,你们不是给了我们5万元先进奖吗?这就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

  方宏达摇摇头,说,照邓主任你这么说,下回给你们发奖时,干脆先扣下一两万留作我们的奖金福利,也免得你们辛辛苦苦上来跑这一趟。邓主任说,那不行,这样我们哪还有上来看望领导的借口?

  因为还要去跑别的领导,邓主任看看手表,起身准备告辞。方宏达也站起身来,说,还要跑些地方吧?

  邓主任并不隐瞒,说,还有另外几个副主任。方宏达说,计划统计科呢?邓主任点点头说,也考虑了,杨科长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能不考虑吗?方宏达说,杨科长现在已是杨主席了,你们还不知道?邓主任说,听到些马路消息,要她当什么工会主席,莫非这么快就定了?方宏达笑道,中国人干什么事情都不急不躁,就提拔官员还算迅速。

  “这是好事嘛,要杨科长,哦不,要杨主席请客。邓主任说着,已跟袁股长走到了门边。忽又想起什么,回头问方宏达说,那现在是谁做计划统计科长?方宏达说,李支农。

  邓主任把方宏达当做知心领导,说,那今晚我们是到杨主席家里去呢,还是到李科长家里去?方宏达笑道,这个我可却不知道了,这是你邓大主任的事。邓主任低头做思索状,说,杨主席是老朋友,李科长以后工作联系紧密,两个地方都应该去。只是我们只准备了一份小礼,怎么办呢?方宏达说,谁不知道邓大主任聪明过人?这点小事难得倒你?

  从方宏达那里出来后,两人很快跑了另外几个副主任。最后车上就剩下一份礼物了,两人站在车旁,一时也没拿清主意,到底该送给杨青玉还是李支农。袁股长说,还是按原来的计划送给杨主席吧?邓主任说,讲感情是应该送给杨主席,可工会主席虽然是个副处级干部,属于委领导,可对我们县里的工作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后我们经常要拜求地可是这个计划统计科长哪。

  袁股长在县计生委统计股当股长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自然清楚这个利害关系,说,那也是,在计生委里,统计科长的话说一句是算一句的,不像工会主席,跟业务不挨边。邓主任说,给县里排队都是先由计划统计科做初步方案,再拿到委务会上去通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统计科长可比一般的副主任关键得多。

  两人还在车旁犹豫了一阵,这时袁股长忽然想起了刚才方宏达的话,对邓主任说,刚才方主任还说邓主任你是聪明人,这点小事难不倒你的。邓主任就问袁股长说,你觉得方主任会是什么想法?袁股长想了想说,我想方主任的意思可能是要我们到李科长那里去,不然他也就不会主动对我们提及市计生委的人事变动了。

  邓主任觉得很有道理,说,方主任一定是在提醒我们,他也是为我们着想啊。

  
  ****************************************************

  阅读“肖仁福”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9501官场的自我救赎:待遇 

  //vip。book。sina。/book/?book=48297肖仁福经典力作:位置 

  //vip。book。sina。/book/?book=49402综合处长

官帽(18)
这样权衡来权衡去,两人终于拿定主意,把进口奶粉和红包送到了李支农家里。事后邓主任对袁股长说,我们是到上面来进行感情投入的,要投就要投准,投得有效果,有利于县里的计生工作,所以还不能感情用事。袁股长笑道,进行感情投入,却不能感情用事,好像还挺有哲理的。邓股长说,哲理不能当饭吃,我只知道自己是国家干部,工作上不去,那可是要丢饭碗的。袁股长讨好道,邓主任是个实在人。
  邓主任和袁股长上市计生委来送礼,都是在夜幕掩护下悄悄完成的,本来做得很隐蔽,除了几个当事人,别人并不知道。可没两天,这事还是传到了杨青玉耳朵里。杨青玉就很有气,在心里咒河口县邓主任是势利小人,真想打个电话训他几句。可话筒都拿到了手上,杨青玉还是放弃了,怕自己失态。
  其实杨青玉并不是个贪小便宜的角色,只是为河口县能靠上先进,她也是说过话,出过力气的,想不到自己离开计划统计科没几天,就被他们忘到了脑后,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看来自己虽然做了工会主席,行政级别是上去了,但分量就轻多了,远不如做那个计划统计科长那么被人看重。
  带着一肚子的委屈,杨青玉进了方宏达的办公室。其时方宏达正在低头把玩着手上的小手机,见杨青玉进来了,就对她说,你收到我的短信没有?
  杨青玉正在气头上,一时没听明白方宏达的意思,只木木地望着他,仿佛不知短信为何物似的。方宏达笑了,说,你把你的手机拿出来看看。
  杨青玉这才从包里取出手机,看到屏幕上显着一行字:牵挂你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而短信上方记录着方宏达的手机号码和发送时间。她又羞又恼,说,你是见我心情不好,来戏弄我吧。方宏达说,谁戏弄你了?我是刚刚学会操作短信的,就给你发了一个,看效果如何。杨青玉说,发短信又不是什么高技巧的事,用了那么多年的手机,你这才学会。
  以前我不是忙吗?也没时间没耐心学。方宏达说,好啦,现在学会了,我每天给你发,听说发一个短信才一毛钱,还发得起。杨青玉说,我不要你发,你那话肉麻。
  方宏达就开心地笑了。他把手机放到桌上,望望杨青玉,想起刚才她说的心情不好的话,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故意说,当了主席啦,怎么心情反而不好了?杨青玉骂了句粗话,说,什么鸟主席,狗屁不如。方宏达说,你这主席可是堂堂副团级,也算是从七品,谁说狗屁不如?杨青玉摇摇头说,从七品又如何?没有含金量,就是正七品六品,也没什么意思。
  本来杨青玉是要把心里的想法跟方宏达诉说一下的,这下也许是跟方宏达说了几句闲话,心头的块垒释放了一部分,没了诉说的欲望。又聊了几句,杨青玉准备离去。方宏达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说,我还有一句话要跟你说,下班后你能来一下吗?杨青玉说,现在不可以说吗?方宏达摇摇头说,现在还不行。
  下班后,杨青玉又来到方宏达办公室,说,方主任有何吩咐,我洗耳恭听。方宏达说,其他人都下班走了?杨青玉说,有几个人要等到下班时间才走的?早已人去楼空了。
  确信办公楼里没人了,方宏达这才打开身后的铁皮柜子,拿出两桶进口奶粉,递到杨青玉手说,这是河口邓主任给你的,那天晚上走得急,来不及上你家去了,就放到了我家里,托我转交给你。
  提着两桶奶粉,杨青玉愣怔了一阵,心想:“莫非我错怪了邓主任?”
  可杨青玉是个聪明人,晚上回家仔细一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因为她清楚下面到市里来打点,原本就是联络感情的,托人转达就少了接触的机会,邓主任当时走得再急,也不可能这么做。就是这么做,事后也会打个电话,讨一句感谢。何况在计划统计科时,杨青玉见得多了,下面不仅仅送礼品,少不了还要给一个红包,邓主任既然给她杨青玉做了安排,不可能只两桶奶粉,而不留下红包。这完全是方宏达的良苦用心,他是怕自己心里不好受,特意把邓主任给他的那两桶奶粉给了自己,以此宽自己的心。
  

官帽(19)
这么分析着,杨青玉给方宏达打了一个电话,感谢他给的奶粉。方宏达说,感谢我干什么?要感谢你感谢邓主任去。杨青玉说,你别当我是三岁孩子了,我还不知道是你把邓主任给你的那一份给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