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大乱局--金融危机五大悬案 >

第10章

大乱局--金融危机五大悬案-第10章

小说: 大乱局--金融危机五大悬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食产量在过去的20年增长了一倍,而且还是生产生物燃料的主要国家之一。
  巴西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高。国际上对巴西出口品需求增加,使巴西工资上涨,就业市场繁荣。巴西信贷政策宽松,刺激了需求,导致了住房和汽车方面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前内阁官员巴罗斯说,巴西产业结构出现了三个突变:第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直接对巴西有利,出现了对巴西原材料的强劲需求,如大豆、肉、铁矿石。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财富形成的流动性,降低了利率,鼓励了金融投资者购买新兴市场的资产,巴西则是最大的受益国。第二,卢拉·希尔瓦坚持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控制通胀,改变了经营环境。企业虽然抱怨利率过高,汇率坚挺,但企业相信巴西央行能够用技术方法而不是政治干预手段对付通货膨胀。第三,生物燃料的繁荣。巴西是世界上开发生物燃料的先锋,技术和规模上都是世界第一,远远跑在前面,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占领了制高点。

悬案之四 通货膨胀会卷土重来吗(5)
巴西央行对政府支出非常关注。2008年第二季度,巴西联邦与州政府消费增长为,高于2007年,是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现在巴西政府实行的是顺周期的财政政策,由于经济增长,税收增加,政府支出规模相应扩大。巴西央行行长亨利克·梅瑞勒斯(Henrique Meirelles)说: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财政政策应有所行为。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7月8日的评论说,巴西经济政治稳定,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
  多样化的经济也为巴西遮挡了通胀带来的风雨。出口方面,除了铁矿石、钢材和大豆外,还有小型商业飞机、银行服务和定制的巴士等。全球化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也使巴西在价格方面有更多的灵活性。评级机构将巴西的国家信用等级从垃圾级升为投资级,为巴西在债务市场的融资带来便利,更大的意义还在于摆脱了“巴西是不可测的”这个坏名声。尽管还存在着官僚体制、腐败、人才短缺以及公共健康与教育等问题,巴西政府在能源、道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但巴西正在正确的轨道上迈进,成为通胀大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不过巴西公共部门发展比较慢,具有活力的私人企业与呆板的政府形成相当大的反差。
  巴西的机构投资开始壮大,1985年只占GDP 的5%,到2006年达到GDP的54%,这个国家真的有钱了!
  美元贬值使巴西公司进口资本设备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巴西公司涉足海外市场,并开始得到了回报。
  生产糖和酒精的跨国公司优尼卡(Unica)集团已在巴西投资146亿美元,计划在六年内建造77个原料加工基地。
  全球食品和能源需求上升,使巴西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巴西在通胀和粮食涨价的环境下,将不利变有利,资源大国的优势体现了出来。巴西拥有丰富的木材、淡水、黄金和世界上最大储量的铁矿石资源。在世界可耕地普遍告罄,粮食增长潜力到头的情况下,巴西却尚有7000万公顷的土地等待耕作,农业发展潜力无穷。生产、出口粮食和燃料,使得巴西的国际谈判能力正在稳步提升。
  巴西宣布已发现的石油储量为300亿桶,是30年来在西半球发现的最大储量。巴西近海石油的发现将巴西推向世界最大产油国的行列。欧洲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这个油田可与北海油田相媲美。巴西人的喜悦难以言表,巴西总统自豪地说:“石油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
  绿色代表希望,黄色代表收获,巴西国旗上的这两种主色调是巴西人最崇尚的颜色。巴西人称自己的国家是未来之国,而且永远是,尽管有些夸张,但也透露出因资源带来的自信。
  ◆ 巴西不再相信奇迹
  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巴西在控制通胀方面更是技高一筹。当然,这是从过去几十年三位数通胀的痛苦经验教训中取得的,来之不易。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巴西央行行长功不可没。通胀没有突破央行的目标,让世人惊奇。人们更吃惊的是,巴西曾是现代史上经历过超级通胀的国家,现在却成为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其通胀率为65%,比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低。
  20世纪90年代以前,巴西与现在的阿根廷一样,患上了通货膨胀的哮喘病,一遇风吹草动,马上就是物价上涨。当时政府的错误在于没有致力于从根本上改革,而是将重点放在冻结价格等临时措施上,由此导致大规模商品短缺、罢工、###,和随之而来的恶性通胀。
  2002年巴西曾再次出现危机,物价飞涨。卢拉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叫停了前任政府的私有化进程,将税收从占GDP的34%提高到36%,高于所有新兴市场国家。
  卢拉始终牢记的是保持经济稳定,任命当过波士顿银行高管的梅瑞勒斯为央行行长。梅瑞勒斯在治理经济方面就像一只孤傲的雄鹰,大胆削减开支,使巴西外汇储备达到了2000亿美元。面对其他国家囤积粮食和限价的做法,巴西央行提前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
  巴西2008年三次提高贷款利率,将基准利率提高到13%,将通胀苗头扼杀在摇篮中。巴西的经济学家诺布瑞戈(Nobrega)说,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从来就没有灵丹妙药。自1997年以来,巴西通胀出现了持续下降,利率下降,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让巴西人得到了实惠,企业资金成本大幅下降,外国投资者大量进入巴西股市,使巴西股市牛气冲天。
  不管是提前量把握得好还是运气或其他因素,巴西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巴西目前得到的教训是不再相信奇迹,脚踏实地,追求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巴西政府收入增加,白领人员增多,贫富之间差距缩小,这都是过去15年来经济改革的结果。巴西参议员阿罗佐·莫卡丹特(Aloizio Mercadante)说:“过去是美国打个喷嚏巴西就感冒,现在美国都成了重症病人,我们连个喷嚏都没打。”巴西财长2008年初曾对美国的次贷危机评论说:“感谢上帝,至少这次不是我们的错。”美国人万万没有料到自己也会跌入债务的鸿沟,曾经饱受债务压力的巴西经济学家可以给美国的精英们上一课了。
  
  

悬案之五 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到底是什么关系(1)

  导语
  如今人们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金融危机是否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在金融危机标志性的恶性事件发生之前,美国经济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不正常状态。尽管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宏观经济指标判断经济形势,但人们的切身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对于美国经济而言,在通货膨胀下实体经济恶化为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金融危机爆发后,半年前就已形成的实体经济恶化局面进一步扩大了。这里的重点是2008年上半年普通人和各行业对通货膨胀的感受,对比现实可以使我们对这一次金融危机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美国人最怕的就是通货膨胀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曾经说:“通货膨胀像强盗一样凶猛,像劫匪一样吓人,像杀手一样致命。”这也表达了美国人对通货膨胀的普遍心态。
  从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看,美国的通货膨胀并没有达到吓人的程度。但普通美国人却不这么看。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而媒体接二连三爆出的金融机构倒闭案,更是不断冲击着美国人的神经,考验着美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充满着优伤和怀旧色彩的布鲁斯又重新在一些城市流行起来。音乐反映着人们的情绪,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目前经历的可能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与2000年和2001年的网络泡沫破灭,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储蓄危机相比,它的规模、程度和影响都大得多。
  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说:“这是一场谁都说不清的危机!”
  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场危机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阴影大于实际影响。物价上涨了,普通美国人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东西贵得买不起了,但是他们确实感到自己的财富在缩水,没有了往日富足的感觉。
  ◆ 物价上涨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观
  美国人是世界上比任何国家都青睐超前消费的民族,消费占美国GDP总量的2/3。经历了长期经济繁荣,过惯了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的美国人,支撑着美国经济的繁荣增长。2008年上半年美国出现了房市、股市、信贷紧缩,以及高油价和高食品价格并存的前所未有的糟糕局面。
  恐惧与焦虑正影响着美国人的心理。通胀就像无声的命令,改变着美国人的一些消费陋习。美国人无力改变油价的上涨趋势,能做的只能是重新安排如何花钱。
  迅速调整生活方式是美国人应对通胀的本能反应。购物者的想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的考虑因素正从是否有用转向是否实惠,对价格异常敏感。很多美国人再也不去休闲餐厅,而是更多地在家用餐。
  2008年6月对5万名消费者通过E…Mail的一个调查显示,78%的人减少了购物次数,52%的人减少光顾餐馆的次数。此外,调查发现今年的美国人竟然宁愿购买多功能药品,而不是单一功能药品;全家选用同一品牌的洗发水,而不是每人一种。他们从名牌产品转向零售商自有品牌,从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转向小型车,从全方位服务的大型百货店商店转向折扣店。美国消费者20年来对高价新奇产品与诸多奢侈品的购买兴趣正在急剧下降。
  美国人在高通胀到来时的适应能力超强,在高油价面前,他们作出迅速的反应是:购买节能车,找一个离家近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旅行。当无力支付房价时他们会迅速卖房,搬到廉价房屋或租房。

悬案之五 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到底是什么关系(2)
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变化最剧烈的一次。过去二十年里,48岁的休斯顿软件销售员鲍伯·斯万森(Bob Swanson)绝大部分时间都开着他的宝马汽车。但随着汽油价格大幅飙升,斯万森最终将他的8缸宝马540轿车换成了一辆更省油的4缸本田雅阁(Honda Accord)二手车。斯万森说,他以前的汽车每加仑跑15英里,现在的车平均跑24英里。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美国人在2008年5月比2007年同期少开车96亿英里,美国人减少用油将对全球的油价产生影响,致使油价下跌。
  阿拉斯加州虽然产油,但是由于人口太少,达不到规模经营,该州的平均汽油价格高居全美之冠。印第安居住小区莱姆村(Lime Village)的油价已达每加仑855美元。高油价为该州政府带来丰厚的税收,但给一般民众带来了极大不便,特别是偏僻的乡村,运输成为头疼的问题。莱姆村的汽油是从1800英里外的安卡拉经大型平底船运到贝塞尔(Bethel),再用另一艘驳船沿库斯科昆姆(Kuskokwim)河北运,然后再用小飞机运到最终目的地,难怪油价如此之高。莱姆村的村民平时乘船或开车的次数大为减少,要使用舟车之前都事先规划好,把检测渔网和收集柴薪的任务一次完成。莱姆村村长乌苏拉·葛拉罕(Ur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